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4 毫秒
1.
自1997年1月21日开始, 在将近4个月的时间内, 位于塔里木盆地西北边缘的新疆伽师地区发生了7次Ms≥6.0的大地震. 前人地震精定位结果显示这些地震发生在两条相邻的破裂带上. 根据前人震源机制解和精定位结果, 计算了这7个大地震间库仑应力作用,还分析了伽师震群附近的1996年阿图什地震对伽师地震群的影响. 计算结果显示第4个地震震源附近的库仑应力受之前地震影响增加了0.5 bar左右, 而在第2, 3, 5和6个地震震源附近的库仑应力均增加了约0.8 bar. 研究表明通过改变邻区断层上库仑破裂应力状态, 1997伽师震群中各地震之间存在明显的应力触发作用. 而更重要的是伽师地区的正断层活动促进了雁形走滑断层间发生地震的循环触发.  相似文献   

2.
徐晶  邵志刚  刘静  季灵运 《地球物理学报》2017,60(10):4056-4068
本研究基于分层黏弹介质模型,考虑同震位错效应和震后黏滞松弛效应,分析巴颜喀拉地块东端1976年松潘地震序列、2008年汶川8.0级地震、2013年芦山7.0级地震和2017年九寨沟7.0级地震等多次大地震的可能存在的触发关系,计算大地震引起的周边各主要断裂的库仑应力变化.结果显示,1976年松潘地震序列各次地震间关系密切,存在明显的相继触发作用;综合考虑同震和震后效应,汶川8.0级地震对同属于龙门山断裂带的芦山7.0级地震有触发作用,且震后效应影响不可忽略;1976年地震序列,特别是1976年8月16日7.2级地震促进了2017年8月8日九寨沟7.0级地震的发生;汶川地震对九寨沟地震的影响研究中,采用不同的汶川地震同震位错模型,计算结果有差异.综合考虑多次大地震对周边断裂带的影响,龙门山断裂带南段、鲜水河断裂带中南段、平武—青川断裂北段、灌县—安县断裂北段、文县断裂的累积库仑应力增加显著,巴颜喀拉地块东端的东昆仑断裂带东段、迭部—白龙江断裂带西段以及金沙江断裂带库仑应力亦有所增加.综合考虑各重要断裂带已有的大地震危险性分析结果和库仑应力变化计算结果,龙门山断裂带南段、鲜水河断裂带中南段、东昆仑断裂带玛沁—玛曲段和金沙江断裂带的发震紧迫性有所增强,需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3.
2020年7—8月,西藏波密发生显著震群,震群包含25次M_L≥4.0地震,最大为7月19日M_L4.9地震。震群部分相邻地震具有约24h或12h的时间间隔,这意味着波密震群地震活动可能受不同周期潮汐变化的影响。针对其中20次有震源机制结果的M_L≥4.0地震,分别计算地震前后震源机制解在2个节面上的潮汐正应力、剪应力和库仑破裂应力变化,在此基础上讨论波密震群的潮汐触发特征。结果显示,潮汐应力对波密震群地震活动有一定的触发作用,65%的震例显示潮汐应力具有明显的促滑特征,这些有触发影响的地震发生时间大多位于潮汐正应力极大值及其后的紧邻时段。研究表明,潮汐应力导致的断层张性作用增强(挤压减弱),可能是波密震群地震潮汐触发的一个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震群与大地震关系的研究(华北地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56-1976二十年来,华北地区(106E 以东,33N 以北,42N 以南,黄海以西)共发生震群37次,其中1966年邢台地震后到1976年唐山地震前,震群次数比1956-1966增加三倍多,近十年来华北四次七级以上地震就是在震群活动水平不断增高的背景上出现的.从空间分布上来看,1967-1972年震群分布范围相对缩小,仅靠近大震震中;1974年后,震群活动区域明显扩大,唐山地震前不到半年的时间内,震群活动沿唐山地震震中的 NE-SW 和 NW-SE 方向上分别延伸达一千多公里.这种地震活动随时间由未来大震震中逐步向外扩散的现象,在几次历史大地震前也类似出现过,据此粗略估计平均扩散速度约为100公里/年.除上述特点外,还观测到大震发生前一、二年至数月,在距未来震中不太远处(百公里)常发生前兆震群.分析了前兆震群与一般震群在震源机制、震源动力学参数、b 值以及 P 和 S 波振幅比等方面可能存在的差异.初步结果表明:与一般震群相比,前兆震群具有较高的应力降.最后,简要地分析了易于发生前兆震群可能的物理和构造条件.   相似文献   

5.
王琼  王海涛 《中国地震》2007,23(1):35-46
2003年2月24日位于1997~1998年伽师震区东南约20km的新疆巴楚-伽师地区发生了MS6·8地震,其余震丰富、强度大。1997~1998年伽师强震群的发生是否会对2003年巴楚-伽师MS6·8地震产生触发作用?1996年阿图什发生MS6·7地震,时隔10个月距其70km处又发生了伽师强震群,1996年阿图什地震的发生是否有利于1997~1998年伽师强震群的发生?1997~1998年伽师震区接连发生9次6级以上地震,伽师强震群中各强震之间会产生怎样的影响?针对上述问题,本文结合伽师周围地区地震活动特征分析研究了自1996年阿图什MS6·7地震及1997~1998年伽师强震群至2003年巴楚-伽师MS6·8地震在整个伽师强震群活动过程中的应力触发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996年阿图什MS6·7地震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1997~1998年伽师强震群的发生;伽师强震群中先发生的6级地震产生的累加静态库仑破裂应力变化对后续6级地震有一定触发作用;1997~1998年伽师强震群折合为1次地震产生的静态库仑破裂应力变化表明,其对2003年巴楚-伽师MS6·8地震触发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6.
1973~1976年四川松潘强震序列的应力触发过程   总被引:13,自引:6,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朱航  闻学泽 《地球物理学报》2009,52(4):994-1003
本文计算和研究了1973~1976年四川松潘4次强震组成的序列引起的库仑应力变化图像,分析了由该序列各次事件引起的近场应力变化及其与后续强震发生以及余震分布的关系,同时分析了该序列引起的远场应力变化与随后25年区域中-强地震活动的关系.结果显示:1973年8月11日松潘黄龙6.5级地震导致虎牙断裂带中段上库仑应力的显著增加并触发了1976年8月16日的7.2级地震;此后,又沿断层向南相继触发了1976年8月22日的6.7级地震和8月23日的7.2级地震.该序列的绝大多数余震主要发生在主震发震断层的近场库仑应力增加区.另外,在该强震序列发生后的25年中、在距该序列发震断层中部约200 km范围内,6次5.0~6.6级地震均发生在由该序列引起的远场、微量的库仑应力变化增加区中.  相似文献   

7.
在严重干旱背景下,2010年6月27日—30日广西西北部出现大暴雨,28日凌云—凤山交界发生3级(ML)震群活动,采用多台法计算主震30 km范围内震群前后及期间2.0级以上地震波速比,并利用单台法计算甲龙、平果地震台波速比,发现震群波速比高于震群发生前后数值,靠近震区的流动台、甲龙地震台波速比高于平果地震台。利用波速比判别震群是否由降水触发,对震情趋势判定有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8.
最近几年,前兆性震群的研究取得了新的进展.美国Omar J.Perez等(1980年)注意到:1976年1至4月间,阿拉斯加州圣·爱利斯地区突然发生M_b>4.2级地震,到1979年2月28日就在当地发生了7(1/4)级地震.由此他们认为,突发性地震活动可能是大地震发生前的一种征兆.许绍燮等(1981年)的论文提出,1975年2月4日海城7.3级地震前的小震群系列具有震源位置集中、频次急速增长、震源机制稳定等特点.朱传镇等(1981年)认为,唐山地震前一年左右,华北地区震群活动的增强与大面积上形变速率增大是符合的.苏联Ю·М·捷依捷里乌巴姆等人得出,主震前一年半或更短时间内出现小震群这种标志是比较稳定的,约占77%.王培德等(1981年)认为,在小震活动频度不高的地区出现的震群可能是强震或中强震的前兆.上述工作使前兆性震群的研究前进了一步.但还需要解决一个重要问  相似文献   

9.
盖州青石岭地震序列发震构造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博  钱蕊  夏彩韵 《地震学报》2017,39(6):848-859
利用双差定位方法对盖州青石岭震群2012年2月至2015年8月的地震活动进行了重新定位,并使用CAP方法和P波初动法计算了ML≥4.0地震的震源机制解,之后结合盖州地区的地震地质资料,分析了青石岭震群的发震构造.结果表明:青石岭震群在平面上呈NW向分布,地震活动主要分布在6 km×3 km的矩形范围内,震源深度为7—10 km;较大地震的震源机制解的走向与精定位后地震的优势分布方向一致;综合分析双差定位结果、震源机制解和发震区的地震地质等资料,初步认为九寨—盖县北段西北侧存在NW向次级铲式正断层,青石岭震群即为该断层在区域应力场作用下不断地左旋走滑-拉张错动造成的.   相似文献   

10.
2012年2月至2014年7月,以往地震活动很弱的锡场地区接连发生5次M_L4.0级以上地震。为研究这5次事件之间是否存在应力触发关系,首先使用双差定位方法、 CAP方法反演得到了这5次事件精确的震源位置、震源机制解和震源深度,并根据精定位后的地震展布和区域活动断裂选择了真实发震断层面。以此计算了锡场地区5次M_L4.0级以上地震之间的静态库仑应力触发影响。计算结果表明:锡场地区5次地震之间累计静态库仑应力变化大小均超过阈值0.1 Bar,存在应力触发现象。其中, 2014年7月11日的M_L4.5级地震被已发生的前4次地震触发,应力增加达0.331 Bar; 2014年4月25日的M_L4.4级地震被已发生的前3次地震触发,应力增加达0.368 Bar;而2013年2月22日的M_L5.1级可能被前面两次地震触发,累计静态应力增加为0.119 Bar,大于阈值0.1 Bar; 2012年2月17日的M_L4.2被2012年2月16日的M_L5.2级地震抑制,应力降低为3.37 Bar。  相似文献   

11.
姜秀娥  陈非比 《地震学报》1983,5(2):145-157
作者把强震孕育过程中处于一定构造条件下的一系列震群事件,统称为区域震群.分析1967年以来华北区域震群的时空进程发现:大约在唐山大震前5年,在未来大震震中区外围,形成了一个震群活动的空区,在空区外围,则出现了一个震群相对活跃的环形区域.环形区域内的震群表现出与唐山大震孕育过程有关的、逐渐增强的阶跃式活动,并在孕震不同阶段的转折时期相对密集;与此同时,大范围区域震群还经历了远场一近场的往返迁移.大震前后区域震群的这种时空分布与地震活动其它指标的变化有所呼应,它们在一定程度上共同勾画出强震前近场与远场的异常特征.由此认为,研究区域震群的时空特征,有可能为强震预报提供某些线索.   相似文献   

12.
2016年8月唐山震群视应力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6年8月河北唐山发生震群活动,具有频次高、持续时间长等特点。利用首都圈数字化地震台网监测的2016年1月—2017年5月河北唐山地区ML≥2.5地震,采用遗传算法反演震源参数,计算相应地震视应力值。分析结果如下:①此次地震序列为前震—主震—余震型;②视应力值在震群发生前明显增高,发生过程中出现高低相间现象,在ML 4.3主震出现峰值,震源区应力状态不稳定,震后视应力恢复正常;③震群视应力与震级呈现一定正相关。  相似文献   

13.
鄂尔多斯块体周缘中强地震序列类型及其活动特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方炜  刘春  张春生 《地震研究》2004,27(3):216-218
系统分析了鄂尔多斯块体周缘1970—2002年发生的27次5级左右地震序列的震级结构,这些地震序列可分为孤立型、主震型、震群型三种。结果表明,该区27次中强地震序列中,有22%为孤立型,14.8%为震群型,其余为主震型。在已选取的地震序列中,无前震以及有1次前震的比例为18.5%,有2次或2次以上的占81.5%。同时在鄂尔多斯块体西南边缘地震以孤立型为主,在鄂尔多斯块体北东东向的主压应力轴线上发生的地露名为需群珏!f。以卜结果可作为鄂尔多斯块体地区震后趋势判断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江苏及邻区震群活动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系统地整理研究了江苏及其邻近地区36次小震群活动,总结了震群活动的参数特征,探讨了震群活动与大震的关系,分析检验了前兆震群类型的判定指标.江苏地区震群活动分布集中,强度以ML2.0~3.9地震为主,震群序列总频次在30次以下居多,持续时间在15天以内的震群占总数的55%;震群序列中地震总频次和震群持续时间与震群的最大震级之间不成正比;研究区78%震群发生后对应M4.6以上中强地震,其中500km范围内时间间隔在1年内的占对应地震总数的57%,具有一定的中短期地震预测指示意义;震群与未来中强地震的距离较为离散,但尚无在原地发生大地震的震例.震群强度大小与未来中强地震的对应率高低和对应的地震强度大小没有明显的相关关系,震群频次的多少与其后发生地震的对应率高低也没有明显的相关关系.采用U-p组合或者全组合判定震群类型的效果相对较好,检验正确率约占总数的50%,但总体而言效果并不十分有效,需要参考其它方法和手段综合判定.  相似文献   

15.
Earthquake swarms are often assumed to be caused by magmatic or fluid intrusions, where the stress changes in the vicinity of the intrusion control the position, strength and rate of seismicity. Fracture mechanical models of natural intrusions or man-made hydrofractures pose constraints on orientation, magnitude, shape and growing rate of fractures and can be used to estimate stress changes in the vicinity of the intrusions. Although the idea of intrusion-induced seismicity is widely accepted, specific comparisons of seismicity patterns with fracture models of stress changes are rarely done. The goal of the study is to review patterns of intrusion-induced earthquake swarms in comparison to the observations of the swarm in NW Bohemia in 2000. We analyse and discuss the theoretical 3D shape of intrusions under mixed mode loading and apparent buoyancy. The aspect ratio and form of the intrusion is used to constrain parameters of the fluid, the surrounding rock and stress. We conclude that the 2000 NW Bohemia swarm could have been driven by a magmatic intrusion. The intrusion was, however, inclined to the maximal principal stress and caused shear displacement additional to opening. We estimate that the density diference between magma and rock was small. The feeding reservoir was possibly much larger than the area affected from earthquakes and may be a vertical dike beneath the swarm region.  相似文献   

16.
江苏及邻区震群活动成因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系统研究了1985年以来江苏及邻区的36次小震群,结果表明,江苏及邻区的地震具有成丛活动的特点,每一丛地震活动持续时间和平静时间没有明显的周期性,这反映了它是在一定的外部应力环境控制下发生的。江苏及邻区地震的成丛活动与台湾地区7级以上强震有一定的呼应关系,多发生在台湾地区7级以上强震前后。分析表明,台湾地区7级以上强震孕育范围较大,明显影响和控制了江苏及邻区的震群活动,而江苏及邻区的震群活动对大范围区域应力场的增强具有指示意义,对台湾地区7级以上强震的发生也具有一定的中短期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7.
长白山天池火山区的震群活动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2和2003年夏季流动地震观测揭示,天池火山口附近存在大量的微震活动和一系列震群活动.地震定位结果表明地震主要发生在火山口附近,以震群形式发生的地震全部集中在天池火山口西南部,东北部地震密集区没有观测到震群活动.在夏季以外的其他季节,天池火山区只有一个固定地震台站(CBS)用于地震监测.利用CBS台不同时间的观测纪录,通过波形相关分析发现其他季节的主要震群活动仍然集中在天池西南部.震群的高精度相对定位揭示震源位置沿北西-南东向分布,倾向西南,倾角约80°. 2003年7月13日的震群发生期间,地震震源位置出现从深到浅的迁移现象,同时震源深度较大的地震在不同台站的地震波初动方向几乎全部向上,表明震源具有明显的膨胀分量.考虑到长白山天池火山2002年以来出现明显的地表形变、地球化学异常和谐频地震等现象,我们认为震群活动可能与5 km深度附近存在岩浆热液活动和岩浆增压有关.  相似文献   

18.
In 1976 Frank Evison identified the first examples of earthquake swarms as long-term precursors of main-shock events, and thereby discovered the predictive scaling relations of long-term seismogenesis. From this time on, forecasting became the main focus of his research. After learning from an early attempt to communicate forecasts confidentially to government, he recognised the importance of hypothesis testing, and the precursory swarm hypothesis was cast in a form similar to a regional likelihood model. Tests of its performance relative to a stationary Poisson model at M ≥ 5.8 in New Zealand were begun in 1977. The initial hypothesis was that of a 1–1 relation between swarms and main-shock events. Following a study of the Japan catalogue, the generalised swarm hypothesis, in which multiple swarms were precursory to multiple main-shock events, was formulated. Tests of this form of the hypothesis at M ≥ 6.8 were initiated in a region of surveillance east of Japan in 1983. Eventually the generalised hypothesis was adopted in New Zealand also. In 1999, tests were begun in a region of Greece. In 1994–1995, several main-shock events favourable to the swarm hypothesis occurred, however four main-shock events near Arthur’s Pass, New Zealand, occurred without precursory swarms. Subsequent analysis showed that events called “quarms”, which were similar to swarms but more protracted in time, had preceded these events. This led to the proposal of a qualitative physical process to account for swarms, quarms and the predictive relations: A three-stage faulting process, in which a major crack induces aftercracks in its neighbourhood, just as a main shock induces aftershocks. An inference from this process was that the most general long-term precursor should be an increase of seismicity at similar magnitudes to the eventual aftershocks. It turned out that such a precursory scale increase nearly always occurs before major earthquakes and conforms to the predictive scaling relations. Setting aside the problem of identifying the scale increase before the major earthquake, the EEPAS (Every Earthquake a Precursor According to Scale) forecasting model was formulated. The success of this relatively weak model in forecasting major events in New Zealand, California, Japan and Greece shows that the predictive scaling relations are ubiquitous in earthquake catalogues. Although none of the formal tests of the swarm hypothesis were successful in their own terms, they were beneficial in identifying shortcomings in its formulation, thereby leading to improved understanding of long-term seismogenesis and a better forecasting model. Some puzzling aspects of the scaling relations are whether they vary regionally, and why the precursor area and aftershock area scale differently with magnitude. A more practical question is whether the EEPAS model can be strengthened, by making use of the clustering of some precursors in swarms and quarms, to bring us nearer to the original goal of forecasting individual major earthquakes.  相似文献   

19.
20.
震群活动和地震预报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震群和大地震的关系、用前兆震群预报未来地震的发生,是世界范围内比较活跃的课题之一。文章例举了震群的一些指标以说明前兆性震群的预报意义,并从大范围的众多震群活动阐述大震前震群活动的一些特征。根据震群的分布可确定未来大震的发生地点,并解释不同类型震群的力学成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