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根据一些学者的岩石力学实验结果证实岩石在大破裂前能够产生一种长周期、小振幅的低频事件,并依此来解释大震前井水位长周期事件的物理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大震前井水位长周期事件反映了震源的内部信息,是大震前断裂失稳扩展前预扩展所产生的一种波,是震源成核过程的反映.  相似文献   

2.
1995年7月12日-1996年2月3日在云南及邻近地区曾发生过3次强震,形成了多次地震在短时间内接踵发生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各次地震的前兆场之间的相互叠加是不可避免的。用“层次法”对各次地震的前兆场进行了分离,并讨论了分离的原则。结果表明:(1)某些震源不同层次点在时间轴上相遇时,由于叠加作用使异常幅度特别大;(2)某些震源不同层次点时间相近时,形成前兆突跳群;(3)强震前兆和后效前兆明显,表明未来时段内有强震发生;(4)在多源系统发震的晚期阶段,前兆异常明显减弱,这意味着多源系统趋于解体。  相似文献   

3.
利用WWSSN长周期远场P波的初相、破出相和终止相研究了1976年8月16日、22日和23日松潘三次大震的震源断层面破裂错动传播的全过程,判定了发震断层面和确定了它们的震源动力学参数。由较弱的P波初相求得三次大震的始破裂区长度分别为8、5和6 km。它们均为双侧破裂,震源体的破裂长度分别为73、43和52km。由于震源区存在重叠现象,因此,总的震源尺度仅为90 km。由破出相确定8月16日松潘大震的震源深度为9 km。此外,研究还发现,显著的终止相和较大的破裂速度与震源端部存在调整单元有关。  相似文献   

4.
本文依据4个大震的实际观测资料讨论了地震前兆异常幅度随震中距成非线性变化的现象,发现其异常幅度峰值往往并不位于震中,而是位于震源体边缘地带。进而首次提出利用这种地震前兆异常幅度峰值围空作为预报地震发生地点的一种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新疆乌鲁木齐 10号泉中强震源兆、场兆及强震 (群 )远场兆的特征 ,认为中强震源兆的表现是震前 1a~ 2 a,绝大多数主测项出现同步高值异常 ,临震前有转折或反向 ,震后异常由强到弱 ,直至消失 ;中强震场兆的表现是仅有少数测项出现场兆异常变化 ,异常以脉冲式短临突跳为主。强震 (群 )场兆的表现是少数映震效能较好的测项出现趋势性前兆异常。  相似文献   

6.
大地电场临震突变异常形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大震前的各种突跳性前兆是短临予报的标志,目前已经引起了国内外地震工作者的普遍重视。前兆异常的突变形态为研究将有助于排除各种干扰,正确地区分异常,较好地做好时间、地点和震级方面的予报。对于已经观测到的各种临震突跳性前兆,目前还没有一种比较  相似文献   

7.
川滇地区7级大震前中强震震源机制变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分析了 70年代以来 ,川滇地区发生的 8次 7级大震前 5年内 ,发生在大震孕震区和震源区内的中强震震源机制解时空分布。结果表明 ,最早中强震发生在大震震源区或其附近 ,其发震应力场与区域构造应力场一致 ,与大多数大震发震应力场一致或接近。大多数中强震震源破裂特征与大震明显不同。之后有多次中强震发生在距大震震源区较远的大震孕震区内其他地方 ,它们的发震应力场往往经历了与区域构造应力场和大震应力场一致与不一致的多次交替变化。大震前最后 1个中强震也发生在距大震震源区较近的地方 ,其发震应力场与大震发震应力场明显不一致 ,偏转了 30°~ 5 0° ,或更多 ,大多数也与区域构造应力场不一致 ,有的中强震发震断裂破裂特征与大震不一致。大震前中强震震源机制的变化 ,反映了大震孕育过程的不同阶段 ,区域构造应力场的时空调整变化和增强过程 ,以及由此引发的构造断裂异常活动 ,揭示出与大震发生有关的应力场和震源破裂特征信息  相似文献   

8.
临震前的突跳性前兆已经引起人们的广泛注意,但其成因尚在探索过程中。一般认为,临震前震源地方出现予滑是引起突跳性前兆的原因之一。但据有关的研究,予位移量很小,它很难直接引起如此剧烈的前兆变化。因此在予位移和突跳性前兆之间可能存在着某种高放大过程。这种高放大过程应当具有爆发的特征。我们认为过热液体的暴沸  相似文献   

9.
总结了丰满台水管仪两个测项在4次≥8级大震前记录的前兆波,对其特征进行初步分析,认为可能是断层预滑或断裂预扩展产生的,可能是大地震孕育过程中的一种反应,对大震的预报有一定的参考意义。通过对前兆波特征的深入研究可以为地震预测提供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前兆性地旋与短临地震预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测震学方法讨论了大震前可能的前兆性地旋问题。得到以下初步结果 1.大地震前人们感到的地旋运,有可能是大震前预位移区内不同位置的小震源准同时发波时存在一定相差的P,SV,与SH波在震中区某点叠加形成旋转运动所致。这种旋转运动在震中区比较明显,由此现象可进行大震位置的预报。 2.未来大震震源断层面上小震源准同时发波表明震源断层面已处于发震的临界状态,因之,如观测到地旋运现象,其大震的发生时间已十分临近,地震震级较大。 3.震源断层面本身的单旋或双旋运动对于减少断层面及其底部的约束是有利的。这可能加速大地震的发生。因此由震源单旋或双旋激发的旋转波到达地表预示着大地震的到来。 如上所述,大震前震中区及其附近出现的地面旋转现象可以作为短临预报指标。  相似文献   

11.
利用甘肃省区域地震台网提供的地震波形,计算得到甘肃东南地区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183个ML≥2.5地震纵、横波的拐角频率和零频极限等震源谱参数,分析2013年7月22日岷县—漳县MS6.6地震前后纵、横波拐角频率比值和零频极限比值的变化特征,间接反映震源处波速比的变化。结果如下:(1)拐角频率比值的平均值约为1.32,而由零频极限比值计算得到的波速比平均值约为1.55,后者高于前者;(2)二者得到波速比的时间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两个波速比在岷县地震前后呈现出"明显升高-下降-震前急剧下降-震后缓慢恢复"的变化过程;(3)二者得到的波速比空间分布基本一致:岷县地震震中附近及合作、舟曲等地区在震前出现低值异常,震中附近地区的波速比在震后有所回升。  相似文献   

12.
长周期形变波及其所反应的短期和临震地震前兆   总被引:32,自引:3,他引:3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应用断裂力学和流变介质中波的传播理论来研究震前长周期形变波的波动源以及这类波传播的一些主要特征,在理论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对我国多次较大地震前观测到的短临地震前兆进行了剖析,并从中识别出一些可能与长周期形变波有关的短临地震前兆.首先,从粘滑与破裂这两类主要地震机制出发,提出了粘滑前的预滑与破裂前断裂的预扩展(亚稳态扩展)可能是产生震前长周期波的两类波动源的看法,并着重从理论上讨论了后一类波动源.其次,以地壳流变介质模型为基础,对长周期形变波的传播特性进行了理论研究.选用地壳的广义流变介质模型,求解了所述的两类波动源在这种流变地壳介质中引起的长周期形变波传播的动力学问题,从理论上得出了长周期形变波在地壳内传播的某些一般特征.然后,专门分析了我国多次大地震前实际观测到的短期和临震地震前兆资料,并着重讨论了唐山地震的短临前兆.在这些不同类型的短临地震前兆中,我们得出地下水位、地倾斜及潮位自动记录曲线等的某些振动式及阶跃式短临地震前兆与长周期形变波的理论探讨结果基本相符,因而可以认为它们属于由长周期形变波所反映的地震前兆.在理论研究与实际资料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归纳了由长周期形变波所引起的短临地震前兆的一些基本特征,包括传播速度、衰   相似文献   

13.
14.
李君  王勤彩 《地震学报》2016,38(2):199-207
本文使用2009年7月9日—12月23日2009年姚安MS6.0地震序列中ML≥1.0地震的震相数据, 采用双差定位法对该序列进行重定位, 共得到643次地震的精定位结果; 利用P波初动和振幅比法获取了20次ML≥3.0地震的震源机制解; 在此基础上采用滑动拟合法得到姚安MS6.0地震序列的震源区应力场. 研究结果表明: ① 2009年姚安MS6.0地震序列的发震断层为NW走向、 NE倾向的高角度右旋走滑断层; ② 该序列的余震条带延伸方向与2000年姚安MS6.5地震序列一致, 两次主震震源机制解一致且两个地震序列均发生在马尾箐断裂上, 2009年姚安MS6.0地震序列是马尾箐断裂向NW方向的延伸; ③ 姚安MS6.0地震震源区的最大主应力方向为NNW--SSE向, 接近水平, 与区域应力场方向一致; ④ 2009年姚安MS6.0地震序列是在区域应力增强的背景下, 位于高低速过渡带高速一侧的震源区应力高度积累, 使得马尾箐断裂向NW方向破裂扩展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区分"源兆"与"场兆",系地震预测探索中的重要课题。根据云南4组6级以上地震的地下流体前兆异常资料,系统分析了强震源兆的流体前兆异常特征。结果表明,在6级多强震的源兆区,即震中距100 km范围内,异常项目计有水位、水温、水氡、水汞及气汞;以中期、短期异常为主,临震异常很少;源兆异常台站和台项的比例均高于场兆。这些流体源兆特征的认识,可为利用流体异常判断地震危险区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16.
运用双差定位法对滦县地区2002年1月至2010年8月ML≥2.0级地震进行精定位,利用射线追踪方法对滦县地区的重复地震进行位置归一处理,计算了滦县地区重复地震序列经过射线追踪方法校正后得到的P波走时差变化.研究发现,2004年1月20日滦县ML5.0级和2010年3月6日滦县ML4.7级2次中等地震前所选取的测震台站...  相似文献   

17.
本文联合利用甘肃及周边测震台网记录的古浪及周边地区4592次地震的P波绝对到时资料和相对到时资料,采用双差地震层析成像方法反演了古浪震源区高分辨率的三维P波速度精细结构.结果显示,浅部P波速度分布与地表地质之间具有很好的对应关系.皇城—双塔断裂带在6 km以上深度表现为高速异常带,而在6~15 km逐渐转换为明显的低速特征,之后再次转换为高速体.震区下部在10~20 km深度有一个尺度约200 km2的低速异常体,地震发生时破裂首先在该低速体发生,与主震空间位置非常吻合.主震区的岩石结构主要由奥陶纪变质砂岩、石英岩和加里东期的花岗岩等坚硬岩体组成.这种坚硬岩体对应的P波速度结构为高速体,有利于能量积累.武威盆地在20 km以上深度表现为明显的低速异常,在25 km深度之下,整体显示为高速体,表现出稳定块体的特征.表明武威盆地中下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已插入到冷龙岭隆起带之下.震区小震重新定位发现,皇城—双塔断裂带东、西两段表现出不同的力学运动性质,西段以逆冲运动为主,地震主要发生在断裂的下盘.而东段地震却主要发生在上盘,断层活动以局部拉张为主.我们还首次发现在皇城—双塔断裂带的中段与主破裂呈垂直方向存在有在主震发生时新产生的一条共轭断层,基于小震的断层面参数反演显示该断裂是一高倾角运动性质以右旋为主兼具正断的断裂.  相似文献   

18.
Maximum earthquake size varies considerably amongst the subduction zones. This has been interpreted as a variation in the seismic coupling, which is presumably related to the mechanical conditions of the fault zone. The rupture process of a great earthquake indicates the distribution of strong (asperities) and weak regions of the fault. The rupture process of three great earthquakes (1963 Kurile Islands, MW = 8.5; 1965 Rat Islands, MW = 8.7; 1964 Alaska, MW = 9.2) are studied by using WWSSN stations in the core shadow zone. Diffraction around the core attenuates the P-wave amplitudes such that on-scale long-period P-waves are recorded. There are striking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seismograms of the great earthquakes; the Alaskan earthquake has the largest amplitude and a very long-period nature, while the Kurile Islands earthquake appears to be a sequence of magnitude 7.5 events.The source time functions are deconvolved from the observed records. The Kurile Islands rupture process is characterized by the breaking of asperities with a length scale of 40–60 km, and for the Alaskan earthquake the dominant length scale in the epicentral region is 140–200 km. The variation of length scale and MW suggests that larger asperities cause larger earthquakes. The source time function of the 1979 Colombia earthquake (MW = 8.3) is also deconvolved. This earthquake is characterized by a single asperity of length scale 100–120 km, which is consistent with the above pattern, as the Colombia subduction zone was previously ruptured by a great (MW = 8.8) earthquake in 1906.The main result is that maximum earthquake size is related to the asperity distribution on the fault. The subduction zones with the largest earthquakes have very large asperities (e.g. the Alaskan earthquake), while the zones with the smaller great earthquakes (e.g. Kurile Islands) have smaller scattered asperities.  相似文献   

19.
张帆  韩晓明  郝美仙  李娟 《中国地震》2017,33(1):141-153
2016年5月22日17时08分,辽宁朝阳县发生M4.6地震。本文利用P波初动、TDMT、CAP等方法研究该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利用CAP、PTD、sPn-Pn等方法测定震源深度。结果表明,3种方法计算震源机制解所得结果一致,CAP、PTD、sPn-Pn等方法测定的深度结果接近。利用双差定位法对2009~2016年发生在震源区域的地震重新定位,结合模拟退火算法和高斯牛顿算法拟合得到小地震分布的走向和倾角。根据震源机制解、震源深度、小地震分布特征和震源区域的构造特征等判断,发震构造断裂走向为NEE,倾角接近垂直,主压应力方向为NNW向,震源机制为正断类型,并带有较小的左旋分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