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LN-3型数字水位仪目前占据着我国地震水位动态观测新技术的主导地位(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报司,2002)。它主要用于地震地下流体高精度井孔水位观测和同层水温观测。其水位传感器为GPR-1型设入式水位传感器,利用测量液体内部压强的方法来测量水位。传感  相似文献   

2.
许秋龙 《内陆地震》2007,21(1):66-70
详细介绍了用于测量水流量水堰的种类、结构、测量原理和方法,根据数字化水位仪投入式压力传感器的特点,结合地震观测的实际情况,主要介绍了利用水位仪在三角水堰中测量水流量的方法、计算公式及测量范围,并通过应用实例对比分析了人工与仪器的测量结果,为开展此项工作的地震台站提供了设计制造水堰的具体参数和观测方法。  相似文献   

3.
龚永俭 《华南地震》2012,(4):102-108
介绍在静水位井中观测的数字化水位仪探头的两种现场检查方法及结果 ,讨论这两种检查方法的优点及不足,提出现场检查方法的改进意见和允许特殊井孔内观测的数字化水位仪现场检查频率降低和定期消除数字化水位仪零漂影响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LN-3A数字地震水位仪在安装及运行过程中,传感器、数据采集器、数据通讯及观测数据曲线出现的各种故障及异常,针对故障及异常进行分析并查找原因,提出了解决办法.为一线台站人员能够在第一时间处理仪器故障、找出观测数据曲线异常原因提供借鉴,为仪器的安全稳定运行和观测资料的连续、准确、可靠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5.
SWJ-1型精密水位仪是自动测量水位变化的数字化仪器。它是依据电容传感器电容量的变化与液位的变化量良好的线性关系的原理,采用以聚四氟乙烯作绝缘介质的绳式电容传感,并应用现代微电子技术的一些新成就设计而成,具有结构合理,动态范围大、响应快、稳定可靠、使用范围广等特点。可用于江河、湖泊、水库等水位的动态观测,亦可用于高温泉水位测量,尤适合于小井及水位埋深超过数百米的深井的水位变化测量。  相似文献   

6.
数字化水位观测仪零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化水位LN-3型观测仪器存在一定的零漂问题,并通过宁德1号井实验结果表明,仪器室温度、气温、井水温、传感器埋深变化是数字化水位仪器零漂的重要原因,而水位仪器的零漂与湿度、公共数采无关,据此提出解决方案和建议,以提高水位观测资料的可靠性和连续性.  相似文献   

7.
《高原地震》2021,33(1)
介绍了在WIN CE控制平台下设计的一种钻孔应变仪井下传感器现场检测装置。设计采用了基于32位ARM工控触屏板以及嵌入式Windows CE操作系统作为软硬件平台,集成了485通信接口和多通道高精度模拟信号的数据采集单元,实现对钻孔应变仪井下传感器(应变传感器、气压、水位、水温传感器)部分的控制、调零、故障检测等功能,完成了基于触控界面的人机交互界面设计,优化了检测步骤,提高工作效率。实际测试和台站应用表明,本装置具有方便,轻巧,操作简单等特点,并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可满足地震台站对钻孔应变仪井下传感器的实际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8.
张昭栋  邹泉生 《地震》1993,(2):61-66
本文介绍了鲁23井“动水位”观测情况。提出了一个分析有泄流的“动水位”的新方法,即把流量换算成水位,以等效静水位来表示“动水位”与流量。由于把“动水位”与流量用一个量来计算,从而为“动水位”观测定量的、统一的分析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这对提高“动水位”井的监测预报地震能力起一定的作用。 本文还以鲁23井“动水位”观测资料为例,利用新方法进行处理的观测分析结果与理论研究结果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9.
蔡作馨  程庆斌  杨鼎鸿  邓宁 《地震》2003,23(1):109-114
以探索水位与水化学单井综合观测新方法为目的,建立了改性动水位概念,即恒定小流量状态下的井孔动水位。理论分析和实验表明,改性动水位与同一井孔对应的静水位之间相差一恒定水位落差。根据这一结果,可将观测得到的改性动水位值订正成相对应的静水位值。由此建立了以改性动水位和传统水化学为观测对象的“恒流式”单井综合观测方法,从而实现了静水位与传统水化学的单井综合观测。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高水头,小流量的一种动水位观测方法,重点介绍了影响观测的油污、悬浮物及溢出气体的分离、排除技术,从而获得动水位的稳定观测。  相似文献   

11.
中国地震地下流体观测网动水位观测中,一般同时观测水位与泄流量2个测项,产生2类动态,分别进行处理与分析。对含水层应力状态变化的信息,有时得到2种相反的结果。针对这种不合理的现状,以流体动力学理论为基础,探索了动水位观测井中水位与流量的关系,提出了等效静水位的概念,把水位与流量2个观测量合成为1个统一的物理量,建立了相应的计算方法,并用东水3井与聊古1井的观测资料进行了检验  相似文献   

12.
密山井水位动态的变径观测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黑龙江省密山井进行了三种不同井径下的水位固体潮与水面振荡的对比试验观测。排除了水位的趋势变化与气压影响之后,水位的固体潮系数(Bg)表现出随井径的缩小而变大的趋势,水位振幅的放大率也表现出随井径的缩小而变大的趋势。因此,笔者认为缩小观测井上部水位变动段的直径,有可能提高地下水位观测井的映震能力。  相似文献   

13.
利用MAX1452提高水位传感器的信号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达到高精度水位测量的目的,在水位观测中,针对硅压阻式水位传感器提出了利用MAX1452处理器进行温度漂移补偿以及二线制4-20mA电流传输的设计方案,从原理上进行分析论证,并提供了相应的实验数据图表,证明所提出的方案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提出了一种校准地震台网以获取高准确度地震矩张量的方法。该方法基于对大型数据集的联合反演以获取矩张量和台站放大,包括传感器的放大率、数据采集系统的增益因子以及在格林函数模拟中忽略的局部场地效应。该方法能够检测传感器的反向极性、传感器的不正确取向,或由于各台站局部地质条件造成的异常场地效应。使用有不同噪声水平、台站布局和多种震源机制的合成数据对该方法的稳健性和准确度进行了测试。数值模拟证实反演程序代码运行良好并产出稳健结果。测试表明,由适当校准过的地震台网的数据计算出的矩张量显著地更加准确。最后,将该方法应用于捷克共和国西波希米亚的观测数据,以校准该地区运行的由22个地方地震台构成的台网,并准确计算了选出的200个微震的矩张量的双力偶(DC)和非双力偶(非DC)分量。结果表明,该方法是有效的,且能容易地应用于校准其他台网。例如,它能用于反演实验室数据,在这种情况下传感器和岩石样本之间的耦合效应难于定量化;或用于矿山和井下数据,在这种情况下往往不知道传感器的校准和取向。此外,该方法还能应用于涉及获取和解释高准确度矩张量及其双力偶和非双力偶分量的各项研究。  相似文献   

15.
校准是保证传感器测量数据准确的前提。低频振动传感器在地震观测、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机械与运载工程、能源与矿业工程等领域愈来愈获得广泛应用。这些传感器都需要在低频振动标准装置上进行校准,而低频标准振动台是低频振动标准装置的关键设备,低频标准振动台的设计和制造技术通常决定了一个国家低频振动校准的水平。振动台在校准中用于产生标准振动信号,通常情况下是正弦信号,但校准激励信号有从稳态正弦信号向随机信号发展的趋势。目前,低频振动传感器的校准通常是在实验室进行的,但是一些在线监测系统对传感器的现场校准提出了要求。本文重点研究了以下3方面内容:(1)低频标准振动台的控制技术。建立了低频标准振动台的数学模型,并实际设计了一种便携式的低频标准振动台,对设计的低频振动台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振动台加速度信号可以低至0.5Hz,速度信号可以低至0.1 Hz,能够满足一般低频振动传感器的校准需要,可满足省一级的计量机构、振动传感器生产商以及大量使用低频振动传感器单位的校准需求。(2)对以地震波作为激励信号的校准方法进行了研究。探索了在低频标准振动台上产生地震波的方法,在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的低频标准振动台上实现了地震波复现,大部分情况下复现的地震波与原始地震波记录的相关系数可以达到0.95以上。随后以地震波作为校准激励信号,对传感器进行了校准,将校准结果与激光干涉法振动绝对校准方法的校准结果进行了比较,获得了理想的结果。(3)对振动传感器的现场校准方法进行了探讨。虽然以往自标定(校准)方法一直在使用,但并未对系统进行详细的分析研究。本文针对4种类型的内置校准线圈传感器,分别利用自校准方法和激光干涉法振动绝对校准方法进行校准。2种校准方法的校准结果表明,低频段(10Hz以下)结果一致,高频段有偏差。以无源伺服式振动传感器为例,对自校准下的传感器数学关系进行了系统的分析,自校准时的反感应电动势、感抗(自感和互感)是造成这种偏差的原因。本文第一章阐述文章的背景,第二、三、四、五章是文章的主体,对本文重点研究的问题进行了阐述。第六章对未来的工作进行了展望,提出了低频标准振动台的发展方向和实用的现场校准系统实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陈其峰  车用太  刘允  冯恩国  温丽媛 《地震》2022,42(1):169-180
地热井的观测规范要求尽可能将水温传感器放置在井下深处, 一般放置深度应当大于100 m, 小于200 m。 然而, 近几年的观测结果表明, 水温传感器的放置深度对水温动态特征的影响较大。 在多数观测井中, 同井水温与水位的时值动态、 潮汐效应、 同震响应及震后阶变等动态特征的相关性或一致性, 多与水温传感器的放置深度有关。 本文主要探讨了传感器放置深度对水温动态特征的影响, 水温传感器放置在观测含水层中, 都受井—含水层间水流运动的影响, 会造成水温动态随井水位变化而变化; 当放置在观测含水层下部时, 水温动态则不受井水位变化的影响, 多表现为动态相对稳定。 其原因是水温动态的形成受水热动力学与地热动力学两种不同机制的控制, 此外, 井—含水层系统的条件也会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7.
对岫岩地震台1号井模拟、数字化水位观测精度变化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数字化水位资料观测精度在我台有明显提高,仪器自身运行稳定。为了进一步提高水位观测内在质量,总结了影响数字化水位观测精度的几个因素,提出了数字化水位在日常观测中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8.
前兆水位观测中降雨影响的排除一直是困扰前兆流体观测的一个难题,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水位长时间断续升高和短时间单调升高两种情况统计了降雨参数与水位升高幅度的关系,分别建立了两种情况下降雨影响水位升高幅度的多元回归方程,从而为信宜井水位数据的日常分析提供了一种基于回归统计的定量排除降雨干扰的方法。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苍梧地震前从2015年开始信宜井水位升高的幅度就偏高,震后偏低,这可能和地震前后区域应力场的调整有关。  相似文献   

19.
以永清地震观测井水温仪观测数据出现的异常为例,通过同层水温仪对比观测,断电实验以及注水实验等现场核实的方法,详细分析了水温观测数据的可靠性,提出了流体观测井异常核实工作的一般流程与解决办法,为地震台站观测数据异常的现场核实提供了可靠、有效的方法,并找到产生异常的真正原因。   相似文献   

20.
地下水单井综合观测的"循环法"及其原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蔡作馨 《地震》2001,21(3):70-76
主要介绍在地下水前兆观测中采用“循环法”实现静水位-水化学单吉综合观测技术方案,该方法通过设置一循环系统,在保持静水位状态观测的同时,位于井口处的循环回路上部可获取深部含水层水化学观测,从而为实现同时满足水位和水化学观测要求的单井综合观测提供了基础,还变该方法在水化学观测方面的工作原理给出了定量描述,推导了井孔观测系统的水化学平衡方程,为该方法的有效性给出了理论证明,同时还简要介绍了有关实验验证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