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引潮力与潮汐应力对强震触发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讨论了在构造应力水平达到岩石破裂临界值时引潮力、潮汐附加应力的动态变化与地震序列之间的关系,选用了中国大陆1970年以来7级以上地震序列资料,分析了引潮力水平分量动态变化与强震发震时间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在一定时空范围内前震、主震及余震序列发震时刻的引潮力存在优势方向,多数地震发震时刻与选取时段引潮力水平分量的方位角相位比平均值仅为35%;对于构造复杂地区,结果显示引潮力水平分量的方位角不仅存在一个优势方向,还明显存在其他优势方向,可能与发震构造有关.根据1966~1976年中国九大地震震源机制解计算潮汐正应力和滑动方向的剪应力及其变化率,结果显示多数地震发震时刻潮汐剪应力接近最大值.  相似文献   

2.
陈大庆  杨马陵  刘锦 《地震》2011,31(2):24-32
本文通过计算汶川8.0级主震及20次MS≥5.0强余震发震时刻引潮力的方位、 大小及变化率, 并对比其破裂方式, 发现11次逆冲型地震其发震时刻的水平引潮力方位和主压应力轴P轴有6次夹角在33°之内; 8次走滑型地震, 其发震时刻垂向引潮力都处于向上的峰值区间; 而2次具有张性正断分量的地震, 发震时刻垂向引潮力都处于向下的峰值区间。 根据以上的统计特征, 本文就引潮力对三种破裂类型在汶川主震及强余震中可能的触发机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深入研究了中国西北地区的地震与日月引潮力的关系,通过仔细分析西北地区活动断裂带的特点,把引潮力的水平分量分解为平行及垂直于活动断裂带走向的两个分量,研究其与地震发震时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两上水平分量与地震的发震时间密切相关,其中平行于断裂带走向的水平分量与地震发生的关系更为密切,对不同的活动断裂带,相关关系又有所不同,这可能与断裂带的构造特点有关。  相似文献   

4.
深入研究了中国西北地区的地震与日月引潮力的关系.通过仔细分析西北地区活动断裂带的特点,把引潮力的水平分量分解为平行及垂直于活动断裂带走向的两个分量,研究其与地震发震时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两个水平分量与地震的发震时间密切相关,其中平行于断裂带走向的水平分量与地震发生时间的关系更为密切,对不同的活动断裂带,相关关系又有所不同,这可能与断裂带的构造特点有关.  相似文献   

5.
黎凯武 《地震学报》1998,20(5):545-551
研究表明,中国河北省是引潮力与强震相关区: 1966年邢台地震、1967年河间地震和1976年唐山地震即均为引潮力触发的地震.本研究对这些地震发震时刻共同特性的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点.通过对日月半日潮水平引潮力极值时刻的计算发现,上述地震时刻与朔望大潮半日潮水平引潮力极大值时刻极为接近,隆尧6.8级、宁晋7.2级、河间6.3级地震滞后日月半日潮水平引潮力极大值时刻均仅几十分钟,而唐山7.8级大地震仅超前16 min(力的方向均为向西,与太平洋板块对华北块体挤压力方向一致),这就是它们的时间特性.这种地震的时间特性体现了这些地震的发生不是随机的,而是受日月引潮力控制、受引潮力所激发的.这是符合引潮力触发机制的,因而是引潮力触发地震的一个证据.   相似文献   

6.
日月引潮力与华北地区的地震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分析讨论了日月引潮力变化与1900-1992年间发生在中国华北地区的29次Ms>5.5的地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这些地震的发生时间与日月在震源区形成的引潮力南北方向的水平分量的变化存在高相关性,日月引潮力分量的变化对这些地震的发生可能有一定的诱发作用。  相似文献   

7.
一些研究表明中强以上地震的发生可能与水平引潮力极值状态有关。如1966年邢台、1967年河间和1976年唐山等几次强地震的发震时间都在朔、望的半日潮水平引潮力极大值时刻附近。而当处于朔、望大潮时,半日潮水平引潮力的极大值时刻即总的水平引潮力极大值时刻。有学者对上世纪全球的7级强震统计也表明许多大震都发生在日、月对震中区水平引潮力的极值附近。  相似文献   

8.
1966~1976年华北地震的时间特性及相关触发因素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黎凯武 《地震》2000,20(1):59-64
阐述了1966~1976年华北地震的时间特性及其相关触发因素--地球自转和引潮力。这是300年来华北地区发生的最强烈的一组地震,强震发生的时间有一个共同的特性;在年尺度上大多数地震发生在季节性地球自转速度极在值或极小值时间点附近,即极点附近(或称极点时段),在月惊工上多数地震发生在朔望附近(或称朔望时段),在日尺度上半数地震发生在极大水平引潮力时刻附近。表明这些地震与地球自转和日月引潮力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9.
马未宇  于晨  姚琪  苑争一  崔静  任静 《中国地震》2020,36(3):367-374
计算河北唐山MS5.1地震过程中潮汐变化,基于该潮汐周期指示背景时间,分析本次地震过程中射出长波辐射(OLR)和遥感大气温度(AT)同步变化。结果显示,2020年7月5日~2020年7月13日,伴随引潮力由低谷向高峰连续增强变化,地震发生在引潮力相对高值时刻;伴随引潮力变化,长波辐射、大气温度经历震前平静-增强-高峰、震后快速衰减的同步变化。表明引潮力在本次地震中改变了构造内部地应力累积-失衡过程,具有触诱发地震的作用,而地面长波辐射、地表大气温度准同步变化,间接反映了本次地震地应力的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10.
利用美国国家环境预测中心NCEP全球再分析资料的温度图像结合天体引潮力附加构造应力,对2003年5月以来的国内MS≥6.0、国外MS≥7.0的地震作了统计分析。以2004年7月12日—2004年8月25日间西藏地区3次地震为例得出如下认识:NCEP温度异常图像可以较好地反映短临地震构造活动时空演变过程;天体引潮力附加构造应力对地应力处于临界状态的活动断层具有明显的诱发作用;利用NCEP温度异常图像与天体引潮力附加构造应力结合进行地震短临预测是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新思路;西藏的3次地震均发生在天体引潮力附加构造应力周期相同的相位上,即天体引潮力附加构造应力变化达到相对稳定的峰值的末端,而不是发生在天体引潮力附加构造应力最大时刻,同时2003—2004年在西藏发生的其它震例中,地震发生在上述周期相同的相位,因此认为应当对其它区域更长时间更多的震例作这方面的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汶川8.0级地震前,龙门山地区小震活动与月球上中天、下中天时刻对应关系的讨论,得到龙门山小震活动与月球引潮力的低潮对应关系不明显.另外,对龙门山小震与固体潮理论曲线对应的讨论,得到每组小震的头震在接近固体潮曲线的谷底发生,即地震的发生与固体潮的低潮有关.在临近大震前,地震多发生在固体潮曲线的上升部位,即引潮力增长...  相似文献   

12.
某些大震前本溪井水位会出现固体潮畸变现象,其出现时间与地震前驱波十分相似。多在震前一个星期以内,而其形态和到时也较为清晰。本文分析探讨了水位固体潮畸变的形态与特点、与震前水位趋势性异常及同震阶跃现象的关系,引起水位固体潮畸变的其它干扰因素排除方法,并对进一步利用多井震前固体潮畸变资料进行震前定位的可行性做了初步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3.
强震前形变潮汐异常判识与机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晶  陈荣华  杨林章  吉平 《地震学报》2006,28(2):150-157
通过对永胜倾斜、侯马应变数字化固体潮汐观测资料的分析研究,认为当孕震系统进入失稳的临界状态时,微量级的形变突变可能受到引潮力的触发作用. 阶变异常与引潮力的方向、断层走向的剪应力的大小和方向有一定的相关性. 本文首次将形变异常与附加引潮力的关系进行研究,以探索临震前形变异常的物理机制及判识方法.   相似文献   

14.
固体潮应力张量对地震的触发作用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无体力作用的平衡方程的型、型通解与有体力作用的平衡方程的特解相迭加得到自由边界条件下的潮汐应力张量.讨论了主应力和主应力轴随深度的变化, 在100公里的深度范围内, 主应力轴在空间的取向发生的偏转可达10左右(=30时).选用我国195~(?)年以来有精确断层面解的、Ms5.0的70个地震的资料, 研究了发震时刻对于潮汐流体静应力、潮汐最大剪应力、沿断层错动矢量的潮汐剪应力的位相分布.所得的结论是, 潮汐流体静应力与地震的发震时刻没有明显关系.潮汐最大剪应力对地震有一定的触发作用;沿断层错动矢量的潮汐剪应力对地震的触发作用更明显些;斜滑型地震对潮汐最大剪应力的位相有极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Introduction There are many researches on modulating and triggering seismic activities by tidal force in China and abroad. Heaton (1975) studied the tidal triggering of seismic activity and discovered that the tidal stress did have an obvious triggering action on the dip-slip or oblique slip great earthquakes. Tidal triggering of earthquakes has been studied for a long time in China, especially in recent years. For example, LI et al (2001) provid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olar and luna…  相似文献   

16.
从地质构造探讨地震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地震和地质构造关系上,作者对以下几个问题阐述了自己的看法:(1)地震发生的动力;(2)断层和地震的关系;(3)浅源地震和深源地震;(4)稳定区与活动区;(5)平静期与活动期;(6)垂直地形变与水平地形变.作者认为地壳的水平移动可能是发震的主要动力,因此认为在常发震区经常进行大地测量,观察各地的水平地形变,对中、长期地震预报可能起到有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