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我国境内瑞利波的相速度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利用新不列颠岛两个地震在十二个基本台站所记录到的瑞利波,计算了我国不同地区的相速度.着重讨论鉴别和对比不同台站记录中同一震相的方法.在大部分台站的记录中,见到有周期约为35秒的相位,和后面的位相比较,它的周期较大,振幅较小.波形的对比对初步鉴别震相有很大的帮助.详细的震相对比是根据周期随距离变化的规律和各震相到时的规律.两个地震所得的相速度很符合.计算的结果表明:利用三台计算相速度时,如果射线的路程差别较大,海洋路程的校正是不能忽略的.因为有关我国地壳构造的资料还很少,我们所得的瑞利波相速度只能与普瑞司修正后非洲大陆的相速度理论相比较,由此得到我国不同地区的地壳厚度.这样所得的厚度,虽然不能视为最后的结果,但是它们仍然表现与主要地质单元之间有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2.
小金地震震相特征与地壳速度结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小金6.6级等8个地震记录的震相特征进行了分析,利用P、P^*、Pn的到时,按双层地壳模型,研究了该地区地壳速度结构,得到与前人大体一致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2013年9月4日,福建仙游发生ML5.0级地震,这是福建数字地震台网建成以来记录到的该区域最大地震.本文就此次地震的记录波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仙游ML5.0级地震的震相出现规律符合一般近震记录特征;在波形中分析出sPn震相,并据此测定地震的震源深度为11.1 km,与Hyposat方法测定结果一致;用初至首波估算出震区的地壳厚度约为25.2 km.  相似文献   

4.
利用海上大容量气枪震源、陆上地震台站(包括流动台站和固定台站)和海底地震仪首次在台湾海峡地区开展了深地震探测试验。试验结果表明, “延平2号”科考船气枪枪阵信号最远传播距离达280km, 成功获得了数万道高质量的地震数据, 并且识别了不同类型的P波震相。HX9剖面一维地壳结构模型表明, 由2个速度间断面产生的Pc及PmP两组反射波和基底折射波(Pg)所反映的地壳结构构成了该区基本的地壳结构特征, 康拉德界面和莫霍界面的深度分别为16.0~17.5 、28.0~29.5km。  相似文献   

5.
利用重复地震观测地壳介质变化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利用天然重复地震观测地壳介质速度随时间的变化, 其精度主要受地震定位精度、 重复地震位置不一致以及震相读取误差等影响, 这限制了其在实际中的应用。 文中提出利用射线追踪方法对重复地震进行位置归一处理, 并且采用波形互相关技术消除震相读取误差影响, 从而达到提高精度的目的。 根据上述方法原理, 利用大姚地区重复地震观测该地区地壳介质随时间的变化。 结果表明, 该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测量的精度, 并且显示在2003年大姚6.2级、 6.1级地震前出现了短期的地壳介质速度明显升高的现象。  相似文献   

6.
由深源远震体波记录反演华北北部地壳上地幔速度结构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重点研究的地区为河北省北部包括京津地区,以及山西、内蒙的部分地区,在此区选取了29个台站;在向东延伸的背景区,选取了6个台站。利用这些台站的深源远震体波记录资料,通过选取介质结构模型,计算理论地震图,与观测图进行拟合,以确定地震台下介质结构的可接受模型。在拟合时,对每个地震台站都选择若干次深源远震的体波记录作为观测图。对每个地震台站一般都算出60个不同模型的理论图。实际上做出的结果比地壳深,为大约80km(即大致相当于岩石层或称岩石圈)厚度内的地壳上地幔介质结构,它们大都由10层左右的介质组成。通过波形拟合共给出了上述35个台站下的壳幔介质分层结构。并由此给出了Moho面的轮廓。  相似文献   

7.
在海底地震仪(OBS,Ocean Bottom Seismometer)广角地震探测中,经常可以见到能量很强、连续性很好的多次波震相,但对于如何确定这些多次波的属性以及怎样充分利用它们来约束地下的结构特征,至今还缺乏详细的研究.本文利用南海北部已获取的OBS探测数据,对与地壳折射Pg震相近乎平行并紧随其后的二次反射Pg震相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发现在实测OBS地震记录剖面上,二次反射Pg震相具有连续、清晰、可追踪偏移距较远(约60km以上)等特点,其地震波形和粒子运动轨迹与初至Pg震相相似,但二次反射Pg震相波形最大振幅值和粒子震动能量明显比初至Pg震相大.通过理论模型模拟以及对实测地震剖面三种不同反射层路径的走时计算,确定了二次反射Pg震相主要来自沉积层的反射.在此基础上,对二次反射Pg震相在地壳结构成像中的作用进行分析,发现加入二次反射Pg震相前后,由于反射震相的增加,沉积层界面的约束程度得到极大的提高;另外,通过对理论模型和实测剖面OBS2010地壳结构进行加入二次反射Pg震相前后的分辨率测试,结果发现加入二次反射Pg震相数据后,由于射线密度的增加,沉积层和上地壳结构的成像分辨率有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8.
针对山西地区Pb震相难以准确识别的现状,本文首先根据地壳速度模型计算了能够记录到Pb震相的震中距范围.然后针对Pb作为初至、后续震相分别提出了相应的识别方法:当Pb作为初至震相时周期大于Pg,振幅小于Pg,波性特征与Pn相似,可使用理论到时与波形特征相结合的方法识别;当Pb作为后续震相时,振幅和周期都不稳定、存在突变点,综合使用理论到时、波形特征和离散小波变换三种方法进行识别.最后,依照上述方法识别、标定了56个地震事件中的236个Pb震相,计算得出山西地区下地壳P波的速度为6.73 km/s,康拉德面的埋藏深度为21 km.  相似文献   

9.
维西—乔后断裂是滇西地区一条典型的活动断裂,沿该断裂历史上多次发生过中强震,周边地区地壳变形强烈.地震各向异性是了解地球内部变形方式的重要手段,Moho面P-to-S转换波(Pms)的到时为探测具有水平对称轴的地壳各向异性提供了一种有力的诊断工具.本文利用大理及周边地区的68个宽频地震台站记录的远震三分量波形提取P波接收函数,并从叠加的P波接收函数里拾取不同后方位角对应的Pms震相到时,用网格搜索方法拟合该到时以获取地壳各向异性参数.获得的59个Pms震相的分裂参数表明,Pms分裂时间在0.06±0.06 s到0.97±0.10 s之间,平均值为0.50±0.07 s.优势快波偏振方向为SE-NW,地壳变形总体受控于区域的走滑运动.然而,在漾濞县及周边地区,快波偏振方向变为SW-NE,本文认为这主要由下地壳软弱物质向西南流动所致,同时也是导致维西—乔后断裂南段表现出正断层活动特征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选取湟源台573型地震仪在1990—1991年间记录的49个共和地震和记录到PN震相的25个地震资料,通过计算,得到共和——湟源之间直达波的平均传播速度为;V(pg)=6.76km/s、V(sg)=3.84km/s,湟源地区的地壳厚度为61km。  相似文献   

11.
丽江-攀枝花-者海地带二维地壳结构及其构造意义   总被引:26,自引:8,他引:26  
本文利用攀西地区通过攀枝花的东西向剖面爆炸地震资料,进行了震相的重新识别和二维射线追踪与理论图计算.结果表明,沿剖面地表附近有4个低速区和若干高速带,它们与地质和构造有很好的对应关系.渡口附近的高速岩体一直延伸到了上地壳的底部,形成一个统一的地垒状构造,该高速体与攀枝花成矿岩体相关,并推断华坪及其以西地带也是找矿的有利地区.中地壳下部有一厚度约9km的低速层,它可能是壳内的韧性剪切带.低速层顶部深度为27.0-29.5km,与研究地区的居里面深度及天然地震震源深度的分布基本符合.剖面东段中地壳顶部还有一层很薄的低速层,反映了构造带两侧运动的不对称性.地壳厚度为53-56km,构造带中部的Moho界面没有明显的上隆.  相似文献   

12.
本文首先发展了计算层状介质地面及地下记录地震波理论地震图的部分分离变量—有限差分计算方法,其最主要的环节是引进了吸收边界条件,使计算工作量大大减少,得以在实际工作中推广应用。其次,应用矩阵方法计算地面及地下记录的地震波的理论频谱。最后给出了用上述方法得到的华北地区两种不同的理论地壳模型情况下的理论地震图和频谱计算结果。应用这些理论结果,可根据实际地震观测资料对地壳介质模型进行分析、评判和优选。  相似文献   

13.
喜马拉雅山北部地区的地壳结构模型和速度分布特征   总被引:16,自引:8,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根据1981年西藏南部喜马拉雅地区的人工地震测深资料进行了震相对比,分辨出t1、t2、t3、t4、t5和t6六组地壳中和莫霍界面的反射波,并用理论走时曲线、绘制速度曲线图、射线跟踪和综合地震图等方法得到了主测线(PP)上各地段的地壳结构模型。初步结果表明,该地区地壳西段较薄(约73公里),东段稍厚(约77公里),平均总厚度约为75公里。地壳的平均P波速度约为6.2-6.3公里/秒。 地壳为高低速相间的多层结构。在中上部有一低速层,其厚度为数公里,速度为5.6-5.7公里/秒,与上层速度差为0.5-0.6公里/秒。低速层在测线东段比较肯定,在西段则不甚明显。结合藏南定日、岗巴一线有强烈水热活动的事实,低速层的存在可能意味着地壳中存在部分熔融的高温物质。下部地壳的速度为6.7-6.8公里/秒,且比较均匀。从莫霍面反射波的特征来看,在紧靠其上方可能有一个速度反转带,其厚度亦为数公里。上部地壳的结构在横向上有较大的差异,这说明在地质历史上,西藏特提斯带曾经历过强烈的地壳变动。  相似文献   

14.
本文根据马鞍山、常熟两地井中组合爆炸激发的地震波,在马鞍山-常熟-启东长约300余公里的测线上,利用相遇和单支观测系统得到的记录,进行了数据处理、走时拟合和反演计算,并通过射线跟踪和理论地震图等,探讨了地壳介质的横向不均匀性,建立了该区成层地壳结构与速度分布的初步模型。 研究结果表明,该区不同界面的首波和反射波具有不同的特征。根据走时的间断、跳跃,视速度变化,频谱形态与主频率分布,Q值变化与振幅特征表明,在江苏省溧阳地震活动地区,地壳内部存在着深断裂和介质疏松破碎地带。 在该测线所辖地区,地壳由成层介质组成,其平均厚度为32-28km,在该地壳中存在着低速层,向东陆缘地带地壳缓慢变薄。 本文最后讨论了剖面所经溧阳地震地区的深部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15.
渡口及其邻近地区地壳浅层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5,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研究攀枝花-西昌构造带的地壳与上地幔顶部结构,在西起丽江东至者海全长350km的测线上进行了爆炸地震探测。本文利用所取得的六条地震记录剖面的Pg波组,研究测线下方地壳浅层结构。采用层状垂直梯度和横向不均匀模型,用理论走时和射线追踪方法来拟合实测Pg走时资料。得到深度为10km范围的地壳浅层结构和速度分布。 结果表明,该区地表P波速度以渡口至华坪一带为最高,达6.00km/s。向东西两侧逐步减小,东至者海为5.20km/s,西至丽江降为3.50km/s。局部地段因构造影响速度值有些起伏。从浅层结构和速度分布可见,该区存在箐河-程海、绿汁江、安宁河和甘洛-小江等深断裂带,并向地壳深部延伸。等速度线图表明,该区上地壳中有一高速岩体存在。攀枝花钒、钛、铁矿的富集以及其他热液型矿床的分布很可能与此有关。  相似文献   

16.
京津及其外围地区地壳速度结构的初步探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昌铨  杨健 《地震学报》1982,4(3):217-226
近几年来,京津及其外围地区开展了地震测深工作。其目的主要是研究地震监视区和震源区的地壳和上地幔结构。用点测深方法观测宽角度反射波;莫霍界面反射波PM、壳内中间层PC反射波组,以及结晶基底首波Pg与莫霍界面折射波PN。选用水平均匀分层介质地壳结构模式,应用阻尼最小二乘法反演速度结构。结果表明,该区速度随深度有较明显的成层分布规律,同时也说明该区速度横向不均匀性是存在的。   相似文献   

17.
本义利用1979-1981年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在随县-马鞍山所做的人工源地震探测的资料,采用二维射线追踪来拟合地震波的走时和振幅,取得了该地带的地壳与上地慢速度结构.结果表明,该地带地壳厚度为32-37km,莫霍面起伏变化显著.地壳速度的横向变化甚为强烈,地壳中部存在低速层.在巢湖以西宽数10km的范围内,地壳结构与其它地方明显不同,上地壳速度明显偏高,莫霍面上隆并有间断;在其两侧,明显可见有两条深断裂.结合其它地球物理场特征及大地构造概况,对结果进行分析,认为郯庐构造带南段被两条深断裂所夹,构造带宽度可达数10km,并在地质历史时期曾有过地幔物质上涌.  相似文献   

18.
吴忠,灵武地区地壳中上部速度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卫明  金延龙 《内陆地震》1998,12(3):256-262
应用射线追踪方法进行震源参数和速度结构联合反演,对宁夏吴忠、灵武地区地壳中上部P波速度结构进行了研究,茯结果与目前该区域地震定位所用的速度模型差异较大,与穿研究区的人工地震剖面相比,随深度的增加两者的速度值趋于一致。  相似文献   

19.
本文概述了在西藏高原长达450公里左右的南北向测线上取得九次湖中水下爆炸地震记录的处理结果。通过数字处理、拟合和反演等计算,得出了该地区地壳与上地幔的成层结构和速度分布。 结果表明,该区整个沉积岩层厚约3-5公里,雅鲁藏布江以北到当雄地带,地壳巨厚达70-73公里;江南地区为68-45公里,并逐渐向南翘起。在成层地壳介质中发现下地壳中存在低速层,厚约10公里,速度为5.64公里/秒。分析认为,高原地形与巨厚地壳的形成是印度洋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以及长期挤压和内部物质运移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The interpretation of deep seismic sounding (DSS) data has been made on the basis of a two-dimensional inhomogeneous model. The refracted first arrivals as well as reflected and diffracted waves on the seismic records have been utilized. The seismic section was modeled in the iso-veolcity lines v(x, y) = const,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zones of diffraction associated with deep faults. Gravity observations have been used to construct a block model of the Earth's crust with vertical boundaries. It is suggested to define the base of the crust as the zone with velocities between 7.8 and 8.2 km/s. The reflecting boundaries of different length occurring in this zone can be conformal or unconformal with the iso-velocity lines near the base of the crust. As an example of our approach to the interpretation of DSS data the folded-blocky structure of the crust with horizontal inhomogeneities of velocity and density is shown in the Kzyl-Orda-Dzheskazgan profile in Central Kazakhsta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