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震灾害损失预测研究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6  
本文提出了一个地震灾害和经济损失预测的概率方法。根据一个地区的地震危险性资料,利用这个方法可以计算:1.一座建筑在T年内发生J级破坏的概率和在给定强度的地震作用下发生J级破坏的概率;2.一个地区在T年内某类建筑发生J级破坏的概率和在给定强度的地震作用下某类建筑发生J级破坏的概率;3.地震造成的直接损失、人员伤亡和无家可归人员数。  相似文献   

2.
《高原地震》2006,18(4):31-31
根据大型探槽观测和热释光测年资料,发现西大滩断裂东段最早古地震发生于距今5万年前,晚更新世发生过4次强烈古地震,全新世发生过5次强烈古地震事件;西大滩断裂西段最早古地震发生于约1万年前,全新世共发生4次强烈古地震事件,最近一期古地震发生于距今1000年前。库赛湖断裂自5000年以来(全新世晚期)共发生3次强烈古地震事件,最近一期强烈地震为2001年11月14日发生的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  相似文献   

3.
笔者在12年前曾经指出,正如正则模型所预期的那样,观测结果表明,大地震的滑动是以其长度而不是宽度来度量的。最近,Romanowicz(1992)提出,新近的资料表明也存在与此相反的情况,这就促使我不得不重新研究这一问题。笔者在本文中指出Romanowicz分析中的一个定义性漏洞,即她在曲线拟合中由小地震转换到小震时把矩M0视作自由变量,而这个参数即是可以独立定义的。笔者发现,当该参数独立确定时,新  相似文献   

4.
1548年蓬莱地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1548年渤海海峡南岸——今蓬莱县北部海域曾发生一次破坏性地震,影响及于北京、辽宁西部和朝鲜等地。最近对这次地震进行了实地考察。今蓬莱县境内的两座地震前的古建筑,都是相当坚固的砖石建筑,却受到了地震的严重损坏,其地震烈度当在八度以上。据在接近震中区的长山岛上曾发现整体宋代拱型砖墓被严重扭裂,显然也是这次地震所致。此资料补充了现有文字资料之不足  相似文献   

5.
如今这个时代有许多地球物理学问题尚未得到解决,这一点每个人都认同。最近,几次巨大地震的发生震撼了全世界,这在有精确地震记录以来是非常罕见的。这些地震包括:2011年3月11日日本9.0级“巨大地震”、6年前的印尼大地震以及发生在这两次地震之间的2010年智利8.8级地震。  相似文献   

6.
最近一段时间 ,国内相继发生多次 5级以上地震 ,其中 8月 1 6~ 2 1日 ,不到一周时间里就发生 5级以上地震 3次 ,比较罕见 ,给社会造成我国近期地震多发的印象。那么 ,近期地震活动是否异常呢 ?有关专家指出 ,人们感觉到最近地震比较多 ,这个直觉没有错。但是 ,如果对地震活动规律有比较多的了解之后 ,就可以知道近期我国地震活动还是比较正常的。事实上 ,全球每天都发生成千上万次地震 ,其中许多地震强度在 4级以下 ,而且又有 85%的地震发生在海洋或近海 ,人们感觉不强烈罢了。地震活动的主要规律是 ,在时间和空间的分布都不均匀。空间上 ,…  相似文献   

7.
采用Mann-Kendall非参数方法检验了陕西及邻省的历史及现今地震序列,发现存在若干突变点,在其前后地震频次和强度发生非连续时间变化。这个研究有助于地震演变规律认识。  相似文献   

8.
山东及其沿海地区强震(M≥6)发生的地质构造背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晁洪太  李家灵 《地震研究》1995,18(2):188-196
本文总结了山东及其沿海地区M≥6级地震发生的地质构造背景,发现山东及其沿海地区强震活动很少发生在新构造单元内部,而是主要集中于新构造单元边界上,活动断裂对强震具明显的控震作用,不同活动时代,不同切割深度断裂,其控震能力不同,活动断裂交汇处是发生强震较多的地方。  相似文献   

9.
1 引言地震是由构造应力引起的在地壳和地幔中的一种突然的破裂过程。为了解地震的物理学,确定在地震发生前、发生时及发生后各个阶段应力状态是非常重要的。在最近的几十年里,在地震学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地震断层带附近应力状态的细节也变得越来越清楚。然而,应力状态一般来说是由在复杂结构传播的地震波间接地推算而来。由此确定的应力参数依赖于  相似文献   

10.
警惕大城市正下方活断层的活动宇津德治日本是世界上有数的地震国之一,历史上大震灾很多,最近300年间,死亡1000人以上的地震就有24次,简单平均每12年发生1次,这些地震分布于从北海道到冲绳的全国各地。如果包括小的灾害地震在内,日本有史以来保留了10...  相似文献   

11.
在过去几十年中 ,如果说我们对美国东部的地震过程有什么认识的话 ,那就是这个地区的断层与地震之间的关系不是那么简单。大概每个月都会有人向我打听其住宅附近 ,或他们听说的穿过较大的东部城市的特殊“地震断层”的情况。每当东部地区发生地震 ,总会有人问我 :“离我们最近的断层在哪里 ?”不论我怎么努力使人们相信 ,距地质上已标绘的最近的断层之间的距离并不是最重要的问题 ,但他们通常还是不相信。我们有非常充分的理由相信 ,地震学家们最近对东部给定场地的给定地面运动水平进行概率评估 ,比“寻找最近的断层”要重要得多。那么 ,为…  相似文献   

12.
H.  Gupta  P.  Mandal  H.V.S.  Satyanarayana  D.  Shashidhar  B.  Sairam  M.  Shekar  A.  Singh  E.U.  Devi  M.  Kousalya  N.P.  Rao  V.P.  Dimri  杨智娴 《世界地震译丛》2006,(4):81-83
位于印度西海岸附近的科依纳(Koyna)是众所周知的人造水库触发地震最显著的地方(Gupta,1992)。自从科依纳大坝建成之后斯瓦季萨加(Shivajisagar)湖蓄水以来的44年中,发生了震级M6.3的最大的触发地震(1967年12月10R)以及19个大于等于5级的地震。震级为4级左右的地震约170个,还有数千个更小的地震。最近的一次5级地震发生于2005年3月14R,在上一次5级地震发生了4年半之后(Satyanarayana et al,2005)。  相似文献   

13.
印尼8.7级巨震后云南地震活动的频度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0引言 2004年12月26日在印尼苏门答腊西北近海发生了8.7级巨震,3月29日在距8.7级地震破裂区东南160km又发生了一次8.5级地震。8.7级地震发生后,余震向震中以北扩展达千米以上。如此剧烈的能量释放,对我国的地震活动有何影响是令人关注的,但清晰解答这个问题并非易事,主要原因是,一个地区的大地震发生后如何影响另一个地区地震活动的机制目前我们并不清楚。这个机制可能很复杂,涉及到应力在地壳和地幔内的传播、积累,以及与地质构造等的关系。因此,仅从时间尺度上判定一个地区的大地震对另一个地区地震活动是否有影响在认识上就存在分歧。例如,是一个地区的大地震发生后的波动在传播到另一个地区时直接触发的地震活动才被看作是影响?还是由于一个地区的大地震发生后的应力释放和调整影响到另一个地区的地震活动才被看作是影响?显然,这两方面的影响在时间尺度上存在差异。8.7级地震发生后不到20分钟,在我国云南的宾川发生了4.6级地震,其发震时间也是8.7级地震的面波到达该地区的时间(李刚等,2005);  相似文献   

14.
在地震预测第一线的实践中,发现一个具有显示地体构造运动和地震短临前兆意义的小震组合。2005年8月5日在云南会泽县与四川会东县交界发生的会泽会东5.3级地震之前约2个月时间内,这个小震组合发生了连续的演变现象。识别、跟踪和把握这种小震组合及其演变对于提高地震短临预测很有价值。  相似文献   

15.
南黄海地震序列时空参数的精细测定和分析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1984年5月21日的南黄海地震发生在海里,地震观测台站都偏在震中的西侧,距离最近的南通台和崇明台也在100km左右,给地震的精细测定带来了困难。用现有测震方法,得到的南黄海地震序列观测报告,震中分布比较离散。本文在进一步发展了无走时表定位法和相对定位法的基础上,对南黄海地震序列中的3级以上地震的时空参数作了重新测定和分析,取得了较精细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用地震电磁波法作临震预报,发现地震的发震时间是有规律性的,仪器到的辽南发生的地方震和有些大地震,就是在预测的“发震时段”里发生的。  相似文献   

17.
试论中强震发生地点与中短期前兆空间分布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苏乃秦 《内陆地震》1997,11(4):289-294
通过分析1980年以来发生在新疆境内的地震,发现大多数,Ms≥5.0地震发生在前兆异常密集区(专家系统高信度区和各类前兆异常叠合集中区)的边缘和外围邻区,而不是发生在通常认为的前兆空间分布密集区的中心及附近地区,为了缩小强震地点预报的尺度,必须考虑上述事实,用材料合成模式和板内复杂地震断裂裂带模式可以探讨其机理。  相似文献   

18.
局域积能振荡模型在地震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非均匀介质中能量的非线性积累过程,模拟唐山7.8级和大同6.1级地震的前兆场演化,发现能量主要聚集在介质参数发生改变的地区,而且能量的增强呈现聚集-恢复-聚集的过程,说明地震孕育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前兆特征,与地壳内能量的非线性聚集有关。  相似文献   

19.
通过研究青藏高原地区地震的发震时间和空间分布规律,发现青藏高原西北地区70%的6级以上地震发生在青藏高原地震活动高潮时期,以青藏高原西北地区地震的发震时间为基准,以一年的时间窗口去检测南北地震带发生的地震,发现青藏高原西北地区与南北地震带中强震发震时间接近,具有很强的关联。青藏高原西北地区发生的地震与南北地震带南、北、中段的地震活动相关性各不相同,地震活动频次上呈现出与南北地震带北段相关性最弱,与南段相关性最强,但在震级上表现出与南北地震带北段和中段强震活动关系密切,与滇缅构造转换区的中震联系紧密,图像信息方法为两个地区地震活动相关性提供了证据。研究同时发现以海原地震为起始地震时南北地震带的强震具有由北向南往复迁移的特征,南北地震带中段和滇缅构造转换区的地震迁移次数更多,表明两个地区地震活动确实联系紧密。这项研究对于南北地震带的地震危险性评价和"源线模式"地震预测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吉姆.  AB 《内陆地震》1997,11(1):88-96
哈萨克斯坦地震活动造山带由从南东环绕年轻板块─—图兰板块和哈萨克地质构造的山体构成。仅在最近的107年这里发生了10余次强烈的破坏性的M≥6.5级的地震。因此,最近20年进行的地震研究的方向是查明地震活动与地壳构造系统和构造过程的关系。一般情况下最重要的地震构造问题是确定强烈地震的地点,同时确定在“地点”下面的无论是区域的还是局部的震源分布。地震的构造研究还包括一系列问题:区域地震活动性、加固地基、新构造运动、最新构运、古地震断层、查明估计地壳地震势能的定量标准等等。本文主要研究了区域地震活动性与地震构造基础的可比性和造山带的地震断层,根据地质条件估计了地壳的地震势能;认为,地震构造图可以作为估计地震危险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