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华北地台新元古代古地磁研究新成果及其古地理意义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对华北地台南缘河南鲁山下汤新元古代以及早寒武世地层剖面312个定向岩心样品进行了古地磁研究.确定了新生代和早中生代的两个重磁化成分.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新元古代董家组、三教堂组、崔庄组获得了最可能的原生剩磁成分.结合前人发表的成果,挑选和合并出新元古代5个较高质量的视磁极.现有数据的古地理再造结果显示,华北地台在相应时期基本位于中、低纬度地区.古纬度和古方位的变化进一步揭示了华北地台与西伯利亚及Laurentia大陆运动特征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2.
周真恒  阚荣举 《地震研究》1993,16(4):410-418
本文以古地磁资料为基础,编制了古地磁纬度变化图,结合地质、生物古地理等资料。重点探讨了扬子板块、滇缅泰板块的漂移、碰撞拼合过程,同时,也探讨了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拼合以来云南及其邻区的构造演化。  相似文献   

3.
显生宙中国大地构造演化的古地磁研究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根据古地磁数据可靠性的试用判据,对华北、杨子、塔里木中国三大稳定地块显生宙的构造古地磁数据做了初步检验,考虑古极点的密集区,选用229个古极点以“世”或“纪”为单位进行统计,获得三大稳定地块显生宙综合古地磁视极移曲线。以此为基本依据,结合地质构造、古生物和全球古地理重建图的综合分析,初步探讨了三大稳定地块运动演化的大致轮廓,华北、杨子、塔里木地块碰撞、拼接时限和方式以及华北地块与西伯利亚板块运动演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颜佳新  赵坤 《中国科学D辑》2002,32(9):751-759
通过对东特提斯地区二叠纪栖霞期和吴家坪期、三叠纪安尼期和诺利期古地理、古气候和古海洋环流再造, 研究了二叠-三叠纪岩石圈(古地理)-水圈(古海洋)-大气圈(古气候)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及其演化. 研究表明, 特提斯地区二叠-三叠纪古地理变化和联合古大陆的整体北移, 导致了全球古洋流格局的重大调整; 而古地理的变化和古洋流格局的调整可能是将二叠-三叠纪巨型季风气候体系推向高潮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5.
泥盆纪时期各板块的古地理重建缺乏可靠古地磁数据,以至于古特提斯洋在泥盆纪的演化过程存在争议,而高质量的古地磁数据定量限定板块的古纬度位置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本文对北羌塘地块早泥盆世平沙沟组灰岩进行了古地磁学研究,提供了一个较为可靠的古地磁数据.镜下观察及岩石磁学实验结果表明平沙沟组灰岩样品中的主要载磁矿物为磁铁矿和赤铁矿,并且没有重磁化的特征.系统热退磁与混合退磁实验结果表明,样品的天然剩磁强度较低,从54块样品中获得了较为集中的特征剩磁分量,在样品水平下的平均方向为Dg=358.5°,Ig=22.8°,kg=17.7,α95=4.6°,Ds=8.8°,Is=-0.9°,ks=18.1,α95=4.5°,通过了C级倒转检验,对应的古地磁极为λp=54.8°N,φp=251.2°E,(dp/dm=2.3°/4.5°),这一极位置与石炭纪以来可靠的古地磁极位置存在差异,很...  相似文献   

6.
球面几何构建欧拉极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欧拉旋转可用来描绘刚性板块在球体上的运动,并用于古大陆的再造.一般构建欧拉极的方法是通过匹配等时线、海底磁异常、转换断层和古地磁数据等来确定的.但是在一些地质环境下,不能直接构建欧拉极.本文直接根据古板块位置图,从几何上构建欧拉极,从而为古大陆重建提供了一个新途径.本文主要介绍了在球面几何上构建欧拉极的方法原理,并编写了相应的程序功能.选取了印度大陆0 Ma和50 Ma的位置图作为实例计算了欧拉极.由本方法计算得到的欧拉极将板块旋转后的位置,与原始古板块位置图几乎完全重合.说明本文构建欧拉极的方法是正确而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基于岩石剩余磁化强度的矢量特性,使用古地磁学方法对钻孔岩心进行重新定向,对于解译地下构造、分析应力特征、判定成矿方向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华南地区复杂构造下的倾斜钻孔岩心,本文构建了古地磁学岩心定向新方法理论,结合多次坐标转换和磁场一致性扫描,实现了基于黏滞剩磁的岩心重定向;设计了定向所需的成套古地磁学岩心定向、测量、取样装置,并将该方法和装置应用于华南铀矿钻孔的重定向,恢复后的岩心特征剩磁计算获得的早白垩世古地磁极位置与同期华南地块的极位置一致.该方法对地球物理深部探矿技术的改进有一定意义.此外,所设计的研究装置在古地磁学研究对象的拓展中也具有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用古地磁资料探讨柴达木地块构造演化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4  
对柴达木地块寒武系以上地层进行的详细的构造古地磁研究,建立了古生代以来的古地磁极移曲线和古纬度变化曲线,据此讨论了柴达木地块及邻近地区的大地构造演化、盆地与造山带的关系和盆地形成机制及发展演化.  相似文献   

9.
为宏观表达中国海陆大地构造演化过程,本文基于综合利用大量的古地磁、生物古地理、古气候、沉积岩石和构造演化史等地质地球物理资料进行中国海陆构造古地理编图,重点对古生代以来中国主要块体进行了概要的活动古地理重建,系统结果体现在新一轮《中国海陆大地构造宏观格架演化图》成果中.编图结果表明,运用以活动论为内涵的全球构造观,在古地磁数据为定量约束的基础上,综合古生物、古气候、沉积岩石学及构造演化史等多方面的定性约束,选择地史中关键的时间断面,以时间切片的形式描绘现今中国主要块体在不同地质历史时期的相对位置和洋-陆格局,可以较好的展示中国主要块体的宏观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10.
再论印度与亚洲大陆何时何地发生初始碰撞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印度与亚洲大陆碰撞形成了喜马拉雅造山带.该造山带是当今固体地球科学研究的重点和热点,是建立新的大陆动力学理论的最佳天然实验室.印度与亚洲大陆碰撞时限是正确认识和理解该造山带形成与演化、高原隆升的动力学过程等的起点.近南北向陆陆碰撞的最直接证据是碰撞带两侧块体在古纬度上的相互重叠.本文拟通过对相关古地磁资料的分析,结合近年来在拉萨地块南缘林子宗群火山岩和沉积岩夹层上获得的最新古地磁结果,探索当今古地磁数据所限定的印度和亚洲大陆发生初始碰撞的时间和古地理位置.结果表明,拉萨地块林子宗群形成时期(约64~44 Ma)古亚洲大陆最南缘的古地理位置(~10°N)限定了印度与亚洲大陆的初始碰撞最可能发生在65~50 Ma之间;如果以由印度洋海底地形所限定的东冈瓦纳大陆裂解前的印度板块形状为大印度模型,则印度与亚洲大陆的初始碰撞很可能发生在60~55 Ma之间.  相似文献   

11.
Analytical models of the palaeomagnetic field have been constructed for a number of geological periods (Quaternary Neogene, Jurassic, Triassic, Permian and Permo-Carboniferous) by spherical harmonic analysis using the present-day world map as a basis and (for the earlier periods) using also a palaeogeographic reconstruction. The use of the palaeogeographic chart for the earlier periods simplifies the models, and its use appears to be valid. The low accuracy, small number and uneven distribution of palaeomagnetic data severely limit the conclusions which can be drawn from the analyses. Nevertheless the results for all periods indicate that throughout the past 300 million years the geomagnetic field has maintained its global structure, and has remained similar to the field of a dipole slightly shifted from the Earth's centre. It appears that there have not been any persistent systematic anomalies or variations in the Earth's magnetic field throughout that time, but rather that the field has been oscillating around a mean level not greatly different from that of the present epoch.  相似文献   

12.
基于FPGA的CT重建加速技术综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图像重建速度是X-CT成像系统中的一个重要指标。随着X-CT系统的最新发展,对重建物体规模以及重建速度要求的增加,CT重建加速的研究已成为CT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通过软件加速与硬件加速两方面概述CT重建加速的几种主要方法,并结合FPGA的结构特点论述对CT重建加速的适用性以及相对于其他方法的优势。介绍了用FPGA实现重建加速的基本机制以及国内外的研究情况,并对数据结构、数据访问与存储的效率、高级语言等关键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对用FPGA实现CT重建加速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简要回顾了数字地震学诞生以来所取得的科学成果。结合我国地震观测系统大规模数字化改造的实践,着重阐述了区域数字化地震台网的观测优势,以及在台网建设目标、观测资料的充分利用和高素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劣势和不足。还提出了对关于区域数字地震台网建设和发展过程中的指导思想、“软件”和“硬件”的关系、基础和应用研究与地震预报的关系、数字地震学的发展与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关系等等问题的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在当前地磁数据噪声预处理过程中,存在效率低下、处理质量因人而异的缺点,借鉴数学形态学的去噪方法,基于C/C++编程语言和Qt开发框架,设计开发一套地磁数据噪声处理软件,提高地磁数据预处理工作的自动化水平。由重庆地震台网的应用效果可知,该软件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测震数据对象关系映射软件包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深入研究JOPENS数据库数据模型,SEED文件格式基础上,通过对Jrdseed开源软件包进行继承、功能扩展与封装,设计实现Java环境的测震数据对象关系映射软件包。即使不了解测震数据存储标准,也能应用该程序,只需调用该通用软件包接口,便能高效便利的从多种数据来源(来自JOPENS数据库中的连续波形、事件波形以及SEED文件)轻松获取解压缩处理后的测震数据,使研发效率获得大幅提升。  相似文献   

16.
通过介绍地震数据查询和分析处理软件的编程经验,简要阐述了基于“十五”测震台网数据库客户端应用程序的开发思路。“十五”测震台网Jopens系统数据库,为开发Windows环境下的地震数据分析处理软件提供了良好的在线数据资源,借助MySql ODBC驱动程序开发Mysql客户端软件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传统大型多道地震物理模拟系统缺乏对地震灾情场景的图像直观整合,可观赏效果差。设计基于GIS的地震灾情场景计算机在线模拟系统,从系统层次划分以及软件实现两方面完成地震灾情场景的在线模拟,系统由数据层、逻辑层和应用层构成。利用逻辑层中灾情场景生成模块自动整合功能,依据研究地区的GIS数据及其开发部件的底层支持,构建建筑物的三维像素点集合模型,实现灾后场景构建;通过地震动场判定和三维坐标转换,构建灾后场景。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系统模拟地震灾情场景图像最低误差均值仅为3.4,观赏性好,系统功能及性能满足实际需求。  相似文献   

18.
基于VC++大地电磁数据处理软件开发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GDP大地电磁系统AVG的数据格式,根据实际需要、结合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当今比较流行的Visual C++6.0开发工具开发了相应的软件—GDP大地电磁数据处理软件,其中主要功能有:(1)多类型参数数据的曲线显示、参数值的实时显示以及读取存储功能;(2)可视化数据编辑功能;(3)电阻率深度提取功能.笔者在软件系统的设计中,嵌入了模块化思想,为今后完善和移植GDP大地电磁系统数据处理软件奠定了基础.最后通过GDP大地电磁系统数据处理软件对青海某矿区的实测CSAMT资料进行校正处理,效果明显,说明GDP大地电磁系统数据处理软件有较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9.
基于锥束CT的实时成像系统经常要求实时获得投影数据并快速重建,如何将获得的投影数据不丢失地快速传递到图像重建单元进行重建是系统设计的一个关键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Linux和以太网的数据获取方案,通过在探测器和重建计算机之间引入投影数据缓存系统,较好地解决了重建计算机和CT采集模块间由于实时性能差异所造成的通讯不稳定和数据丢失。本方案所设计的系统成本低廉、易于实现并且具有较好的通用性,对一个快速数据获取和重建系统而言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High-precision and high-resolution topographic data are the basis of quantitative study of active tectonics. The appearance and rapid development of photogrammetry method provide an economical and effective technical means for obtaining high precision terrain data. 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measurement methods, the photogrammetry method can be carried out in a wide range without being limited by the ground visibility conditions, and the measurement cost is also relatively low. Especially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vision theory and efficient automatic feature matching algorithm, a 3D reconstruction technique called "Structure from Motion"(SfM)was introduced into the photogrammetry method, greatly improving the automation of the photogrammetry method. 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basic principl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photogrammetry method, and also summarizes the application of photogrammetry method in the study of active tectonics, and finally demonstrates the great application potential of photogrammetry method in the quantitative study of active tectonics by displaying a specific application exampl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