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京延庆断层崩积物记录的古地震事件释光测年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北京延庆西羊房古地震探槽西壁采集的10个崩积物和坡面沉积物样品进行了细颗粒(4-11μm)多测片的红外释光(IRSL)和绿光释光(GLSL)测年。其中4个样品既在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用Daybreak仪器作了测量,也在澳大利亚Adelaide大学物理系用Risφ仪器作测量,其结构基本一致。该探槽剖面见4个断层崩积楔,可视为4次古地震事件的记录。释光测年表明,最新一个崩积楔有可能是公元294年延庆东居庸村6级地震的质记录,大约在1.7-20kaBP或1.724kaBP期间至不有两次强烈地震事件。本文还对比了细颗粒GLSL与IRSL的测年结果。  相似文献   

2.
《地球》2015,(8)
"有去无回的‘死亡之海’,封尘千年的精绝女王;大漠深处,某些东西开始骚动;毒蛇?女王?幻觉?宿命?野心?欲望?尸香蘑芋盛开在漩涡之眼,在黑沙鲜血下掩埋了的无数辉煌的文明,白夜里不为人知的地下世界,曾经的西域翘楚,曾经的诅咒,曾经的期冀,都深埋地下……"在网络热门盗墓小说《鬼吹灯之精绝古城》系列中,这样描述了一个与古楼兰齐名,消失了上千年的精绝古国。精绝国,最早见于《史记·西域传》:"精绝国,王治精绝城,去长安八千八百二十里,户四百八十,口三千三百六十,胜兵五百人。精绝都尉、左右将,驿长各一个。北至都护治所二千七百二十三里,南至戍庐国四日,行地空,西通弥四百六十里。"这是活跃在丝绸之路南道上的一个小王国,殷实而富庶。然而,公元3世纪以后精绝国突然消失了。直到20世纪初,英籍匈牙利人斯坦因初探汉晋时期古代"精绝国"故地——尼雅遗迹,从此处掳走700多件出土文物、汉文简牍、精美木雕之后,这座在沙海里掩埋千年的故城才又重新为人所知。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省克东县"蒲峪路"古地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黑龙江省克东县西北7.5km处为我国金代(1115~1234年)北方重镇“蒲峪路”遗址。本文以1979年考古发掘和1992年古地震探槽挖掘资料为基础,经考证和综合研究认为,公元1200年或稍后,在克东县西北(约北纬48°31′~32′、东经126°33′~34′)曾发生5.5~6.0级地震。北方重镇“蒲峪路”即毁于此次地震。其依据是:官衙建筑物中三排15根立柱柱脚均向西南位移40~50cm,最大位移达100cm;房墙基部砖层波浪状起伏变形,幅度10-15cm,并以一个枢纽点左右旋开;探槽底部土层形成浪状起伏的初始柔皱,尚见有星散状圆形沙囊。最后讨论了发现这次古地震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4.
鉴于遥感图像具有地表数据提取性强、对比性强等特点,利用多源遥感数据,并借助图像处理、GIS软件和环境考古等手段,揭示了研究区良渚文化时期(距今约5.0~4.0 ka)古城遗址和大型土坝的空间分布特征,探讨了古城结构、扩展趋势以及与三角洲地学环境演化之间的关系,并就影响古城的发展因素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讨论.良渚古城建立在长江三角洲西北山坳的古杭州湾内,距北部山麓仅2 km.古城中心城区面积约4 km2.遥感解译表明古城发展经历了两个重要阶段:第一个阶段古城建筑扩展以正南北排列为主,古城轮廓环状外延,建筑残体排列规范,已具有城市规划的雏形;第二个阶段古城建筑重心向东南扩展,其建筑排列方向也随之变化.另外遥感解译还揭示了在古城北部存在一条大型土坝,绵延约9 km,高约7 m,宽度约50 m.文物考古和OSL测年显示该土坝人工修筑部分形成于距今约4 ka前,是古城兴起准同时代的产物.研究认为大坝具有多种功能,既有外围城墙的作用,也可用于拦水蓄洪、抗涝减灾,为古城农业文明服务.遥感地貌水系综合解译表明,距今7 ka以来古杭州湾地貌成陆过程为古城的扩展打下了基础,随着距今5 ka以来的海岸线快速向海推进而发展,但受制于东部3 m等高线的分布.以上成果展示了长江三角洲地区新石器时代古城发展和土地利用的依存关系以及大型水利工程修建的意义,为研究我国史前人地关系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典范.  相似文献   

5.
本文首先讨论了将考古学方法用于研究现代构造运动。从调查古墓、古城、古碑等得到了临汾盆地部分地区的地面沉降的速度和幅度;从调查战国时期(公元前400-前220年)和元朝初期(公元1200-1300年)的河岸阶地,求得了地面上升的速度和幅度。最后,对临汾盆地不同地区在今后一百年内的地震危险性,也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史载公元849年10月20日,内蒙古河套地区发生大地震.对这次地震的震中位置、震级、烈度的认识目前存在较大分歧.作者在大青山山前断裂带活断层填图和古地震研究过程中,在大青山山前断裂中、西段,发现多处距今1000多年的地震形变遗迹;结合公元849年地震史料的进一步考证,表明大青山山前断裂带为公元849年地震的发震构造.宏观震中位置应在活动断裂变位量最大的包头铝厂至永富一带,地理坐标约为北纬40.4deg;,东经110.2deg;.震中烈度为Ⅹ度,震级为7.7.   相似文献   

7.
绰墩农业遗址第六次发掘中发现大量的古碳化稻粒,经^14C定年分析证明该碳化稻粒属于马家浜文化时期(7-6kaBP)的产物.为探求古碳化稻粒的形成机制,比较了古碳化稻粒与现代稻粒FT-IR光谱和热重分析的差异;并通过实验室方法在氦气氛围下制成现代碳化稻粒,利用CP]MAS-^13C-NMR光谱对古碳化稻粒与现代碳化稻粒的碳进行结构表征.结果表明:与现代稻粒相比,古碳化稻粒中存在大量的芳香族成分;随着氧化时间和温度的增加,现代碳化稻粒中的脂肪族成分不断减少,同时伴随芳香族成分的累积;氧化的时间越长、温度越高,现代碳化稻粒的结构组成越接近古碳化稻粒.同时,现代碳化稻粒的FT-IR光谱和热重分析结果也表明,通过人为氧化可使现代稻粒达到与古碳化稻了相似的结构组成.从而说明与火相关的原始耕作方式可能是古碳化稻粒的来源.  相似文献   

8.
(U-Th)/He热定年技术是近年来用于沉积盆地热史研究的新技术,目前主要是利用磷灰石和锆石的He年龄来揭示地层的构造抬升和热历史.本文依据塔里木盆地钻井样品的实测磷灰石和锆石(U-Th)/He年龄数据,初步得出了该地区磷灰石(U-Th)/He年龄的封闭温度为85℃,并建立了深度/温度-年龄演化模式;锆石则未达到其较高的封闭温度.综合利用本次实测的He年龄数据结合磷灰石裂变径迹和等效镜质组反射率等古温标,模拟计算了塔里木盆地孔雀1井(KQ1)自奥陶纪末期以来的热历史.模拟结果表明,孔雀1井区奥陶纪末期的地温梯度可达35.5℃/km,志留纪—泥盆纪时期的地温梯度为33.3~34.5℃/km,白垩纪末期地温梯度27.6℃/km左右.因此,(U-Th)/He年龄结合其他古温标综合模拟的方法可以很好地揭示沉积盆地的热历史.特别是该技术为缺乏常规古温标的塔里木盆地下古生界碳酸盐岩层系所经受热史的恢复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对于东亚地区早更新世考古遗址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人类最早何时走出非洲,以及他们是如何在亚洲大陆生存与演化等一系列问题.一些在我国境内发现的最早期的人类活动证据,目前并没有被国际学术界普遍接受,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这些早期遗址年代的不确定.由于测年时段和测年对象的限制,这些早更新世遗址中的大多数无法采用诸如钾氩/氩氩测年法等经典的同位素测年方法进行年代学研究.电子自旋共振(ESR)方法是一种常用的早期遗址考古测年方法,其中ESR骨化石测年可以应用于早更新世遗址的年代学研究.由于骨化石的体系不封闭,所以在计算ESR年代时需要考虑铀在化石样品中的加入过程.  相似文献   

10.
中国地震活动的某些特征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有较丰富的历史地震资料。公元前1831年即有地震记述。自宋、元以来(约十二世纪),地方志逐渐盛行,特别是明代以后(公元1368年),地震记载较为普遍与详细,不仅记有强震破坏,而且对远震波及与当地的弱震情况都有所描述,甚至一些抗震经验也有所涉及。 解放后,为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抗震设计的需要,中国科学院组织了各方面人员查阅了各种文史书籍八千余种,以不到两年的时间,基本上完成了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工作,  相似文献   

11.
许家窑泥河湾组高分辨率磁性地层学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许家窑泥河湾组两个平行剖面的高分辨率古地磁研究结果发现,在剖面的中下 部存在厚度约 10m(未见底)的巨厚负向极性带.根据正负极性带的相对位置及组合关系并 结合剖面附近相关层位火山豆的K-Ar绝对年龄值进行分析认为,该负向极性带应为松山反 向极性时带.此结果否认了作者关于在遗址剖面底部存在Blake反向极性偏移的结论.由此 推断,分布在许家窑一带的泥河湾组年代应为早更新世晚期至中更新世早中期.  相似文献   

12.
攀西地区的地震层析成像揭示出该区典型的大陆古裂谷结构特征,其表现为:(i)沿裂谷短轴方向地壳不同深度处存在高、低速异常相间的似层状条带,呈三明治结构.高、低速异常区的分布与裂谷区基底岩性有关.(ii)下地壳底部-上地幔顶部存在一速度值为 7.1-7.5和 7.8 km/s的附加层,其厚度约为 20 km,研究表明它源于幔源物质的侵入.(iii)古裂谷轴部的华坪至会东一带110-160km深度处呈现显著的高速透镜体,被周围的相对低速物质所围限,这是在古裂谷带岩石层地幔中首次被发现.综合地质学、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的研究成果推断,在轴部存在壳-幔间的附加层和上地幔高速透镜体的形成与裂谷的发生、发展和消亡的深部动力学过程有关.  相似文献   

13.
攀西地区的地震层析成像揭示出该区典型的大陆古裂谷结构特征,其表现为:(i)沿裂谷短轴方向地壳不同深度处存在高、低速异常相间的似层状条带,呈三明治结构.高、低速异常区的分布与裂谷区基底岩性有关.(ii)下地壳底部-上地幔顶部存在一速度值为 7.1-7.5和 7.8 km/s的附加层,其厚度约为 20 km,研究表明它源于幔源物质的侵入.(iii)古裂谷轴部的华坪至会东一带110-160km深度处呈现显著的高速透镜体,被周围的相对低速物质所围限,这是在古裂谷带岩石层地幔中首次被发现.综合地质学、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的研究成果推断,在轴部存在壳-幔间的附加层和上地幔高速透镜体的形成与裂谷的发生、发展和消亡的深部动力学过程有关.  相似文献   

14.
基于自2002年3月17日至4月15日在锚定测流站平均位置(20°49′57″N,120°48′12″E)处观测海流,在吕宋海峡从卫星绝对地形导出的地转流(简称为卫星地转流)以及采用最大熵方法作谱分析,研究了吕宋海峡海流的结构和变化.在锚定测流站处亚潮流表明,当水深增大时,流速减少,流向则以反气旋方向旋转.这揭示在上层海流向南海进入,而在中层南海水向太平洋流出.在吕宋海峡海流的垂直结构充分地显示吕宋海峡的三明治结构,虽然在海底附近水层并未进行观测.谱分析结果表明存在以下显著的谱峰周期:(ⅰ)在垂向方向上潮流变化;(ⅱ)在200和500m处,对于频率f〉0和f〈0的两种情况,都存在周期约为4~6d,而在800m处只在f〉0情况下存在上述周期;(ⅲ)在200,500和800m处,对于f〉0和f〈0两种情况都存在周期约为2~3d.上述结果揭示吕宋海峡海流自表层至800m整个水体都存在显著的天气尺度的变化.从观测流和水文与卫星观测都揭示在2002年春季吕宋海峡并不存在黑潮流套.  相似文献   

15.
石炭-二叠系煤层是鄂尔多斯盆地韩城煤层气田的主力产层,煤层中水的特征对于煤层气富集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采集研究区煤层气井的水样,利用加速器质谱仪(AMS)测得地层水中的放射性同位素^129I信息,结合卤素离子浓度和稳定氢氧同位素特征,对石炭-二叠系煤层中水的来源、年龄和演化过程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煤层中水的矿化度为1532.29-7061.12mg/L,属于中低矿化度水,水型以NaHC03和NaCl水为主,^129I和I/C1值指示其经历了稀释-混合作用.地层水垃^129I/^127I的比值分布在660×10-15-145950×10^-15,多数介于^129I初始值和现今大气降水的^129I水平之间,计算的地层水的年龄为0-18.50Ma.研究区石炭-二叠系煤层中水有两个来源,一部分为古大气降水(中新世),特征为扣和巧δ^18O值在全球大气降水线下方,低^129I/^127I值;另一部分为现代混合水,特征为较高的^129I/^127I值.结合地质过程,推测地层水经历了沉积水一沉积水、成岩水一古大气降水、现代混合水的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16.
中太平洋富钴结壳的Os同位素定年与结壳生长间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准确测定富钴结壳的生长年代和间断迄今仍为一项难度较大的工作,制约着对结壳的成因、发育过程与控制因素、区域构造古海洋学背景等的研究.选取中太平洋海山具有清晰多层构造的一个富钴结壳进行逐层采样分析,综合运用Co通量定年法、与海水^187Os/^188Os演化曲线对比定年法、钙质超微化石地层划分等多种年代学方法,确定该富钴结壳的初始生长年龄为晚白垩世Campanian期(约75~80Ma),并发现早古新世、中始新世、晚始新世、早一中中新世等4个时段不等的间断期,为该区结壳发育过程及其所揭示的古海洋环境演化的深入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时代背景.  相似文献   

17.
由于海山富钴结壳的生长速率十分缓慢,长期以来,对其年代和生长速率的高分辨率准确测定一直是个难题.利用电子探针原位提取中太平洋海山富钴结壳(样品号:CB14)的元素含量变化剖面,运用功率谱分析方法识别结壳第一亚层(03mm)A1元素含量变化曲线中存在的显著周期,通过与米兰柯维奇周期的匹配,获得结壳的高分辨率生长速率.同时,利用数控微钻对该结壳的第一亚层以0.1mm为间隔进行高分辨率连续取样,并利用^230Thex/^232Th法对其进行测年.结果表明利用地球轨道周期印记法得到结壳的第一亚层生长速率为2.14mm/Ma,与利用^230Thex/^232Th测年法获得的结壳的生长速率(2.15mm.Ma^-1)相吻合,同时得到结壳第一亚层(0~3mm)底界的年龄约为1.4Ma.认为地球轨道的周期性变化所引起的气候与环境效应在结壳的生长剖面上打下了烙印,利用地球轨道周期印记法确定富钴结壳的生长速率是一个有效而且可靠的新方法,可应用于为世界海域富钴结壳建立高分辨率长序列的年代框架.  相似文献   

18.
2001年5~11月,在大别造山带西段的新县、红安地区(31 °20~3°50′N,114°30′-115°E)架设了宽频带数字地震流动台阵.采用接收函数方法对台阵记录的高质量远震P波数据进行反演,获得了大别造山带西段的S波速度剖面和地壳上地幔精细结构.研究结果显示,研究区的地壳厚度整体上较薄,约为32~38km,莫霍面自南向北倾斜.在台阵北缘对应桐城一桐柏剪切带处,莫霍面发生错断,断距达到4-6km,显示桐城.桐柏剪切带为早中生代扬子板块与华北板块碰撞的古缝合带的南界.在上地幔顶部存在向北倾斜东西向延伸的s波低速带,显示出大别山造山带与毗邻华北块体之间的拼合关系.在台阵南部下地壳底部存在高速体,这可能和拆沉作用以后,发生大规模拉张作用相伴随的幔源基性岩浆在下地壳下部的底侵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9.
浑善达克沙地的光释光年代序列与全新世气候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浑善达克沙地具有对气候变化响应敏感和生态环境脆弱的特点,是研究环境变化的理想地区.相对于黄土而言,沙质沉积是近源、在沉积期堆积速率快,有可能记录了某些时间段千年时间尺度的干旱事件.应用光释光测年技术,对浑善达克沙地东北.西南断面上具代表性的10个沙丘和沙/黄土剖面进行了年代测试,获得了35个样品的光释光年龄;结合野外地层观察分析和粒度、磁化率等测试,得到了浑善达克沙地全新世干旱事件和相对湿润期的气候变化记录:在距今9.9~8.2ka期问,沙地发育厚层粗砂层,沙丘处于活动状态,气候干燥,植被覆盖度低;在距今8.0~2.7ka期间,沙地发育有多层浅灰一灰黑色砂质土壤,沙丘总体上处于固定.半固定状态(也含有短时段的沙丘活化的干旱事件),指示气候较之前明显湿润,植被相对茂密;2.3ka以来,沙地沉积物以粗砂堆积为主,沙丘又重新活化,气候总体上为干旱.通过对沙丘沉积记录和沉积产状的分析,发现浑善达克沙地在全新世早期、8.2ka前后以及小冰期时期,气候较为干旱,植被盖度小,沙丘活化;在“隋唐暖期”和“中世纪温暖期”,气候较湿润,植被发育良好,沙丘固定.具有绝对释光年龄控制的沙丘沉积记录表明,全新世浑善达克沙地多次千年时间尺度的气候事件可能是全球气候变化的区域响应.  相似文献   

20.
本文用ILS系统地极坐标资料(1900.0-1979.0),对各个时期钱德勒谱峰的频率特性作了较细致的分析。结果表明:主峰双频只是一种长期的统计特性,从局部看,出现单频和双频的概率约各占50%,因此,还不能说“双频”是钱德勒摆动的基本特征。在物理上,可能用时变性二分模型来描述它更妥当。QC.W实测值的平均值为235,众数为125,这与由地震观测得到的结果较为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