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安徽三分区小震活动水平的统计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马尔可夫(Markoff)模型对安徽的霍山区、淮河中游区和沿江江南区的小震活动水平进行统计预测,结果显示,一年之内霍山地区一般会发生Ms≥2.5级地震,发生Ms≥3.0级地震的可能性不大。淮河中游区和沿江江南区一般会发生Ms≥2.0级地震,有可能发生Ms≥2.5级地震。淮河中游区发生Ms≥3.0级地震可能性不大,沿江江南区发生Ms≥3.0级地震可能性则很小。  相似文献   

2.
树轮记录的陕西中-北部地区1826年以来4-9月温度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陕西黄土高原东南部地区.黄龙山树轮宽度进行研究,重建了陕西中-北部地区1826~2004年4~9月的平均温度变化,重建解释方差为39.3%.重建结果显示:自1826年以来,陕西中.北部地区存在一个高温时段(1928~1933年)和2个低温时段(1883~1888和1938~1942年).其中,高温时段与20世纪20年代末期发生在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的干旱事件时间吻合.尽管在全球增温背景下,重建结果也显示出自20世纪70年代起4—9月平均温度的持续上升,但其仍未超过20世纪20年代末期的温度水平.除了统计检验外,该温度重建结果还得到了研究区旱涝指数和其他树轮研究结果的支持.  相似文献   

3.
安徽淮河构造变形带及其邻近块体是指华北断块南缘的安徽中北部地区,即通常所称的安徽淮河中游区.淮河中游区历史上发生过10次5级以上地震,最大为变形带上1831年凤台东北61/4级地震.该地区也是安徽现代中小地震较为活跃的地区,期间区内还发生了1979年固镇5.0级地震.  相似文献   

4.
稻-旱混作是淮河上、中游地区史前农业发展的基本模式.现有资料显示,该模式在淮河上游地区最早出现于7.8~7.0ka BP的裴李岗文化中晚期,且至迟在5.0~4.0ka BP的新石器时代末期,成为淮河上、中游地区普遍盛行的农业生产方式.然而,对于该农业生产模式在淮河上游地区出现后的发展过程,淮河中游地区的早期农业类型及其发展过程与淮河上游地区是否存在区域差异等问题,目前皆不清楚.本文利用浮选法和淀粉粒分析方法,对淮河上、中游地区不同地域和不同阶段的8处新石器时代遗址的炭化及微体植物遗存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淮河上游稻-旱混作的农业模式自新石器时代中期后段(8.0~7.0ka BP)在裴李岗文化区出现后,经历了新石器时代晚期(6.8~5.0ka BP)的快速发展阶段,至新石器时代末期(5.0~4.0ka BP)完全确立了该模式在人类经济生活中的主体地位.与上游地区不同的是,淮河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中期(8.5~6.8ka BP)的原始农业为单一的稻作农业模式,但至新石器时代末期同样形成了稻-旱混作的农业模式.此外,分析结果还显示,淮河上、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末期虽然同属稻-旱混作的农业模式,但水稻与粟、黍在这一模式内部结构中的地位在上述两个地区之间存在明显差异.该研究结果对了解淮河上、中游地区史前农业的发展、演变过程以及新石器时代气候环境变化与文化变迁背景下的人类适应方式等问题有重要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5.
安徽淮河构造变形带及邻近块体现代构造应力场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针对安徽省较特殊的构造环境及历史地震分布特点,利用直达波最大振幅比和系统聚类分析方法,在对安徽淮河中游区1974年以来近百个中小地震震源机制反演、聚类及空间合成的基础上,分析了华北断块南缘的安徽淮河构造变形带及邻近块体震源断层滑动方式、构造应力场分布及块体运动方式、应力场随时间变化等。结果显示:淮河构造变形带及其邻近块体上震源断层总体上以近走滑型或斜滑型破裂为主,但倾滑型破裂也占一定比例;该地区构造应力以水平作用为主,但也存在一定的垂向作用。其中淮北和皖中块体仍可能分别向SWW和NEE方向运动,并在淮河构造变形带上产生左旋剪切作用,呈现一定的继承性活动特征;各块(带)上主压应力P轴走向随时间的变化在总体上较为一致,而各时段之间P轴方位存在一定差异,显示安徽淮河中游区受华北和华南应力场的共同作用,但其地震活动可能主要受控于华北应力场。  相似文献   

6.
孙士宏 《地震》1994,(6):19-25
本文通过对首都圈地区(北纬38.5°至41.0°,东经113.0°至120.0°)公元1500年以来M≥5地震的系统分析,并应用70年代以来所取得的该地区最新地球物理场的有关资料进行分区后,发现该地区5级以上地震存在较明显的成组发生及有11年的时段性特征,且每一组的活动具有地区性特征。这一现象对首都圈地区5级以上的地震的监视预报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1995年10月7日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7.0级地震概况1995年10月7日在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占碑省的葛林芝火山地区发生一次强烈地震,造成生命和财产的重大损失.据报道,这是该地区自1909年6月3日7.6级地震以来发生的最大的一次地震。1.震源参...  相似文献   

8.
1997年5月10日伊朗东北涪霍拉桑省加恩-比尔兼德地区发生了一次7.1级破坏性地震。该地区1968年1979年曾发生两次地震,造成发大的破坏和人损伤亡。遭受破坏的地区位于伊朗中东部地震构造带的东北部。现有资料表明,该地区自1968年8月31日达什特巴亚兹7.3级地震以来,地震活动水平显著地加。  相似文献   

9.
洱海地区一万多年以来气候环境演化的湖泊沉积记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周静  王苏民  吕静 《湖泊科学》2003,15(2):105-111
根据对洱海北部10.8m深水区ES孔沉积物高分辨率的孢粉、粒度、碳屑、藻类分析,结合AMS^14C测年数据,划分了11个阶段,恢复了一万多年以来云南洱海地区气候环境演化序列.全球性的降温事件在该地区都有明显的反映,包括9900aBP(Younger Dryas)、8500aBP、7100aBP、5100aBP左右的四次冷事件,6800—5500aBP为全新世水热配置最佳期,距今2400年开始该地区出现较为明显的人类活动.  相似文献   

10.
地球自转速率变化与中国西部的大地震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分析讨论了地球自转速率的变化与中国地震活动强度大的西部地区1900年以来的大地震的关系,所考察的地区主要包括西藏、青海、甘肃南部及陕西的西部。结果表明,该地区M≥7.5的大地震发生的当年及前一年,地球自转速率往往处于相对加快的状态,这个特点在M≥8.0的特大地震的发生中表现得更为明显。结果还显示,当地球自转的季节性变化处于转折期时,该地区大地震的频次明显增加。研究的结果表明该地区的大地震的发生与地球自转变化具有较密切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基于径流分析的淮河流域汛期旱涝急转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文基于淮河流域吴家渡水文监测站1950-2007年月径流量资料,通过定义长、短周期径流旱涝急转指数,分析了淮河流域汛期径流旱涝急转现象(分旱转涝和涝转旱两种类型),研究结果表明:1)长周期径流旱涝急转在1986年以前发生次数较多,而1986年以后发生次数相对较少;2)各相邻月间的短周期旱涝急转的年际振荡以6-7月最多,且其长期变化规律与长周期旱涝急转年际振荡变化相似;3)长、短周期旱涝急转频次呈现不断减少的趋势,但全旱和全涝频次则有增加的趋势;4)2000s汛期长周期旱转涝、短周期6-7月旱转涝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分析认为这种旱涝急转变化是导致淮河流域汛期径流量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
淮河中游本世纪气候与环境波动的湖泊记录证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研究本世纪淮河中游气候与环境波支的湖泊沉积响应,1991年秋季在女山湖湖心提取了4.8m沉积物。对顶部20cm沉积物运用^126Pb、^137Cs的年代定位,获得1904-1991年湖泊沉积物的年序。以此通过高分辨沉积记录的代用标志提取,重建了本女山湖气候与环境的变化过程。结果表明,本世纪最初20-30年女山湖地区温度偏低、湿度偏大;40、50年代为本世纪温度最高的时段,50至60年代中期为延结  相似文献   

13.
长江流域历史水旱灾害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黄忠恕  李春龙 《湖泊科学》2003,15(Z1):210-215
长江流域有丰富和长期的水旱灾害史料,最早的水灾和旱灾记载有2000余年的历史,经过系统整理和分析的历史水旱灾害资料有1000余年的旱涝型年表和500余年的旱涝分布图集.在以上资料基础上,对长江流域历史水旱灾害的地域分布特性和时间变化规律进行了初步分析:500余年历史水旱灾害的地域分布显示,流域水旱灾害总体特征是水灾重于旱灾,各级水旱灾害频率的地域分布极不均匀,存在着显著的灾害多发和少发地带,它们与自然地理环境、水系特征、气候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等因素有关;1000余年旱涝型年表分析表明,长江流域洪涝和干旱频次在时间上的非均匀分布并非完全随机,表现出多种时间尺度的年际变化特征,其中主要表现为约100a上下的大干湿气候期变化及40a左右的小旱涝期振动.  相似文献   

14.
近2000年来淮河流域的洪涝灾害十分频繁。作者认为淮河中游的洪涝灾害与洪泽湖的演变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洪泽湖本是人工筑堤蓄水而形成的。湖区水位的上升与湖底淤高,势必会引起淮河中游发展溯源加积和洪水位的上升。估计鲁台子-蚌埠河段平均每公里河长加积了约3400×10~4t泥沙,由此造成泄洪不畅,加剧了洪害。  相似文献   

15.
1960-2012年鄱阳湖流域旱涝急转事件时空演变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容  李相虎  薛晨阳  张丹 《湖泊科学》2020,32(1):207-222
基于鄱阳湖流域五河7个主要入湖控制站19602012年的实测径流资料,通过短周期旱涝急转指数,结合TFPW-MK趋势检验法及集合经验模态分解法,分析了鄱阳湖流域旱涝急转事件的时空分布、演变趋势、强度及周期变化等,并探讨了旱涝急转指数的不确定性及旱涝急转事件的成因.结果表明:鄱阳湖流域旱涝急转事件主要分布在310月,其中36月主要表现为“旱转涝”,710月主要表现为“涝转旱”,且不同年代间存在一定的时空差异;五河以轻度旱涝急转事件为主,重度旱涝急转事件发生频率较低,主要发生在抚河、信江和饶河流域,且多以“涝转旱”事件为主;在年代际上,鄱阳湖流域旱涝急转事件在1990s发生的频率最高,在2000s最低.同时,除饶河外,鄱阳湖流域年最强“涝转旱”事件的发生强度呈减弱趋势,而年最强“旱转涝”事件的发生强度在赣江和修水北支有减弱趋势,在饶河和修水南支有增强趋势.五河旱涝急转的变化存在2个特征时间尺度,分别为1 a和21~35 a,而年最强旱涝急转事件的发生强度具有3 a左右的周期变化特征.这些变化与流域降水的不均匀性及强烈的人类活动等有关.本研究结果有助于全面系统认识鄱阳湖流域在全球变暖背景下极端水文事件的发生机制和变化规律,可为鄱阳湖区防汛抗旱减灾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柯长青 《湖泊科学》2001,13(2):111-117
本文通过对众多历史文献和地方志资料的分析来研究人类活动对射阳湖演变的影响,结果表明,秦汉至南宋时期,范公堤,运河对射阳湖由古泄湖向淡水湖的演变影响很大,其中以范公堤尤甚,由于运河决堤次数少,河流堆积于湖区的泥沙量有限,对射阳湖的淤积作用不大;围湖造田对射阳湖的影响也不大,因此古射阳湖的面积还很大,黄河大规模夺淮的700多年间,尤其是明嘉隆以后射阳湖接受了大量黄河所携泥沙的沉积,不断缩小,运堤与湖堤的修建,使射阳湖洪患不绝,填淤加速,开挖河道宣泄内水,以及围湖造田等地使射阳湖日益萎缩,走向分化,解体,至清末射阳湖已成了一个长条状的河道型湖泊,大部分地区已被淤为荡滩沼泽或者被开垦为农田。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90年代鄱阳湖洪水特征的分析   总被引:8,自引:10,他引:8  
闵骞 《湖泊科学》2002,14(4):323-330
20世纪90年代,鄱阳湖平均水位超过近50年来的任何10年,年最高水位出现近100年来的最大值,灾害性洪水年年都有,大洪水接二连三;洪水位明显偏高,大洪水显著偏多,是有水文资料记载以来典型的丰水时期;本文从水文,统计角度分析这10年里的洪水特征,探讨高水位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骆马湖的成因与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骆马湖位于江苏北部,其湖盆是由郯庐大断裂带活动而形成的断裂凹陷.地质时期曾因古水文网的变化而成湖。历史时期因黄河南移夺泗、淮后,黄、沂诸水屡屡漫溢,到明代终于集水潴积于湖盆而成一较大之湖泊.后因黄河泥沙严重淤积及围垦之兴起,到民国时前后三百余年终于淤积面消亡成陆.1958年随治淮工程开展,经筑堤闸,拦蓄沂、运之水又复新生。  相似文献   

19.
卞宇峥  薛滨  张风菊 《湖泊科学》2021,33(6):1844-1856
洪泽湖是淮河水系中最重要的湖泊之一,是我国的第四大淡水湖,它在防洪、灌溉、航运、跨流域调水以及水资源与水环境保护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过去300年来,由于黄淮关系的演变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洪泽湖水域面积发生剧烈变化.研究湖泊水域空间变化有助于认识流域环境变化与人类活动影响.本文利用18世纪初以来的古地图、历史文献资料及1981-2016年期间的7期遥感影像数据,采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近300年来洪泽湖水域时空演变过程及其原因.研究结果表明:过去300年来,洪泽湖面积总体呈减少趋势,年际缩减速率为0.17%,且湖域范围总体表现为由四周向中心缩小的趋势,其中西南湖域的形态变化最为显著.具体而言,清中期以前,黄河多次夺泗入淮,洪泽湖面积变化受黄淮关系、高家堰等水利枢纽的修建以及降水等因素影响.至清末,洪泽湖面积由3078.78 km2下降至2335.73 km2,共减少743.05 km2,其空间形态也发生了剧烈变化,该时期黄河改道、降水以及人口增长导致的湖滨围垦是影响洪泽湖演变的主要原因.建国以来(1949-2016年),洪泽湖面积进一步缩小,由1757.60 km2下降至1488.43 km2,共减少了269.17 km2,其中1995-2000年间湖泊面积下降最为显著,共减少了281.43 km2,湖泊动态变化度达到2.78%,该时期自然因素对湖泊水域面积的影响减弱,而人口增长、围垦及水利工程的修建等人类活动逐渐成为影响洪泽湖演化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20.
汉江上游安康东段全新世古洪水沉积学与水文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沿汉江上游河谷深入的考察,在安康东段发现了典型的古洪水滞流沉积剖面.通过采集样品、实验分析,确定它们是古洪水在高水位滞流环境当中的悬移质沉积物.根据地层对比、OSL测年和相关文化层年代,确定它们分别记录了发生在BL+AL与YD事件转折阶段(12500 a B.P.)的古洪水事件和发生在1000-900 a B.P.(1000-1100AD),即北宋后期的洪水事件.根据古洪水SWD的高程恢复其洪峰水位,结合相关参数,利用面积比降法计算恢复流量.结果表明在万年尺度,汉江上游古洪水洪峰流量介于35970~47400 m3/s之间.同时,利用2010年大洪水洪痕恢复计算洪峰流量,对古洪水洪峰流量计算结果进行了验证.进而结合历史洪水和观测洪水数据,获得了汉江上游万年尺度洪水洪峰流量与频率关系.这为汉江上游的水利水电和交通工程建设以及沿岸城镇防洪减灾提供了基础性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