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本文对中非铜矿带造山带基本地质构造特征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其大地构造演化模式,认为造山带的加丹加超群标准地层剖面由4个群组成,分别为罗安群、木瓦夏群、下昆代隆古群和上昆代隆古群,底部沉积岩时代为8.8亿年,其中以5.5~5.6亿年的卢菲利造山运动产生大规模北东向逆推作用为主要造山事件,并认为裂谷拉张与陆陆碰撞为本区大地构造演化的基本模式。  相似文献   

3.
北欧国家(丹麦、芬兰、冰岛、挪威和瑞典)的地震学家们制定的一项研究计划已付诸实施,其宗旨是减轻地震损失和加强地震预报的物理基础。在1980年通过的一项决议中,欧洲理事会强调,在欧洲的5个试验区集中进行地震预报研究是非常重要的,南冰岛地震带就是其中的一个试验区(图1,略)。因此,北欧地震学家决定建立一个数字数据记录系统,以便进行地球物理监测和其他实验研究。北欧理事会和北欧部长理事会于1987年批准了一项  相似文献   

4.
5.
汾渭带和华北平原带强震活动的群集特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傅征祥  姜立新 《中国地震》1994,10(2):160-167
根据描述地震活动时间间隔统计特征的系数Cv,汾渭带和华北平原带强震活动(MS≥7.0和Ms≥6.0)过程显示出明显的非泊松的群集统计特征(Cv>1);对于自公元500年以来的Ms≥7.0大地震活动过程,其累计频度(ΣN)表现出满足ln(lnΣN)=A+Bt关系的逐步加速释放能量的群集时间结构;对于自公元1000年以来的Ms≥6.0强地震活动过程,则表现出几十年-几百年尺度的密集和平静交替发生的幕式群集时间结构。  相似文献   

6.
龙门山冲断带多层次滑脱带与滑脱构造变形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龙门山冲断带发育多层次的滑脱层,通过野外地质考察、地震剖面解释和平衡剖面分析,可以将其划分为:(ⅰ)深层次滑脱带,包括壳幔滑脱带、壳内滑脱带和前震旦系基底滑脱带,所发育的构造变形样式主要有壳幔拆离滑脱变形、基底韧性剪切变形等;(ⅱ)中层次滑脱带,包括寒武-奥陶系滑脱带、志留系滑脱带等,发育的构造变形样式主要有等厚褶皱、尖棱褶皱、构造虚脱及其构造组合等;(ⅲ)浅层次滑脱带,包括上三叠统须家河组滑脱带、侏罗系滑脱带等,发育的构造变形样式主要包括逆冲推覆构造和重力滑动构造样式、背冲断块、三角带构造和双重构造等.多套滑脱层不仅使褶皱-冲断带自深层往浅层发育了不同的构造变形样式,同时还使得局部构造发生了明显的构造作用的叠加,研究表明,多套滑脱层在龙门山冲断带的形成和演化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山西地震带的北西向和东西向地震活动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历史上M≥5级的地震和有台网记录以来的弱震,其空间分布特点的研究,得出山西地震带上有三条明显的北西向和一条东西向地震活动带,和北北东向主体带斜交,形成网状结构。四条地震活动带和地质构造带,地球物理场变异带吻合,最长者达450公里,这对研究山西地震带的细结构是有益的。 本文还对晋、冀、蒙交界处近年些所认为的地震活动空区提出了否定的意见,认为两条地震活动带的夹角地带是相对稳定的“长空区”。  相似文献   

8.
新特提斯俯冲带之上的年轻碰撞造山带是进行大陆碰撞成矿研究的天然实验室和理想对象.本文以比利牛斯、阿尔卑斯、扎格罗斯、喜马拉雅四个地球上最年轻的大陆碰撞造山带为例,通过对这些造山带结构组成、演化过程和成矿系统等方面的概述,划分碰撞造山带类型,探讨不同类型碰撞带成矿同异性及缘由.对比研究表明,四个碰撞造山带可划分成简单碰撞和复合碰撞两种类型.前者以比利牛斯和阿尔卑斯为代表,表现为狭窄线状造山带和对称式造山带结构,缺乏弧岩浆活动,发育以中上地壳物质活动为主的成矿系统(密西西比河谷型铅锌矿床和造山型金矿床).后者以扎格罗斯-伊朗高原和喜马拉雅-青藏高原为代表,在欧亚大陆南缘表现为宽阔的造山高原和不对称式造山带结构,大陆边缘弧岩浆活动显著,产有大规模成矿系统(岩浆碳酸岩型稀土矿床、碰撞型斑岩铜矿床、造山型金矿床、密西西比河谷型铅锌矿床和伸展构造有关的锑金多金属矿床).尽管在简单碰撞带形成之前也有新特提斯洋壳的俯冲,但是没有形成大陆弧.而复合碰撞带在大陆俯冲之前有大陆边缘弧的形成,大陆碰撞引起增生造山带再活化,其中新特提斯洋壳俯冲作用为随后大陆碰撞带成矿提供了金属预富集.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区域构造、发震构造、地震等烈度线、震源机制、地震活动带、大地形变测量、卫星影象解析等资料的分析认为,邢台—河间—唐山是强震活动带,也是一条北东向线性地震构造破裂带。  相似文献   

10.
秦祁接合带造山缝合带磁组构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结合构造及磁化率各向异性研究详细解剖了秦祁接合带唐藏—关子镇—武山和新阳—元龙造山缝合带的应变及岩组特征.41个采点168个构造岩样品的平均磁化率全部较低,磁化率椭球形态分析表明其以平面和压扁应变为主,磁化率各向异性度普遍较高,属强变形岩石组构类型,结合野外观察认为其与变形强度明显正相关.此外,磁化率各向异性参数T、P′可能受岩石类型一定程度的影响.磁化率椭球主轴方位与变形密切相关,提供了丰富的岩组信息.两构造带具有类似的岩组特征,磁面理大致分为呈共轭形态的两组,暗示高应变剪切带在平面上可能以网格状形态出露;高倾伏角磁面理与占优势的低倾伏角、近水平磁线理表明了构造带明显的走滑特征,部分高角度磁线理可能与构造带的挤压和(或)转换挤压相关;磁组方法不能简单用于判别复杂强变形带的运动指向,糜棱面理的复杂变化及Kmin与构造带夹角过高使其判别结果意义不明,而野外及显微构造观察都表明了构造带的右行走滑特征.上述结果表明,沿缝合带大规模的右行转换挤压形成了秦祁接合带反“S”型的平面构造形态,暗示在南北板块拼合过程中,西秦岭诸中、小块体一定程度的向西挤逸.  相似文献   

11.
低纬度环球带和环太平洋带大地震的幕式活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统计分析低纬度环球带(E带)和环太平洋带(P带)在1900~2008年间MW≥7.5地震的时空分布,进一步证实两者本身和两者之间都存在15~18年的幕式交替活动. 将这两大地震带分别划分为5个地震区,发现这些分区地震幕式活动互不相同, 但E带各区奇数幕与偶数幕年均地震数之比OER均大于1.58, 而P带各区的OER均小于0.93, 显示出前者以奇数幕活跃为特征, 后者以偶数幕活跃为特征. 对这些地震区的组合分析进一步证明,从幕式活动的共性看, 中太平洋地区宜纳入E带. 本文推论:低纬度环球带是另一条全球尺度地震带;大地震幕式活动的成因应归因于板块运动有几十年时间尺度的非平稳幕式运动;未来5~8年, E带的大地震还会比P带多.  相似文献   

12.
对一个断层平行荷载达6MPa的活动走滑断层带的边界元研究表明,张应力集中在断层带端部周围一个较大区域,在这些区域中,张应力超出了岩石原有的应力强度,引起了形变或张性破裂的重新激活。这些破裂向断层带的中方向弯曲如果相互连接,它们就会增加岩石的渗透,通过极的断层滑支。也同样能够增加增断层带的暂时渗透力,如果断层走向与地下水流的交角较大,那私它对周围地下水的影响一般很小,但如果水流和断层的交角降低,则这种影响就会逐步增加,当断层带走向与地下水流趋于一致时,上游部分就汇集了地下水,则下游部分则排出了地下水,因而,上游部分的泉水流量减少了而下游部分 的泉水流量则增加了。  相似文献   

13.
14.
新疆尼勒克地震断层带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冯先岳 《内陆地震》1990,4(3):273-277
我国天山西部尼勒克东,于1812年3月8日发生了8级地震。1984年以来,作者曾多次进行了考察研究,在喀什河谷地发现了强烈的地表变形现象和大量的地表破坏形迹。 (1)破坏形迹规律分布,现以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滑坡为例说明。以寨口沟至卡因德萨依之间滑坡密集程度和规模最大,平均每平方公里范围内有5个滑坡。滑坡宽度大于500m者,每百平方公里平均有11个。此区向外,吉仁台至养鹿场外环地带,平均两平方公里有1个滑坡,宽度大于500m的滑坡,平均每百平方公里只有1—2个。该环再往外,滑坡分布数量更少,平均每50km~2才有1个滑坡。这种环带状分布符合极震区向外逐渐衰减的分布规律,应为地震成因造成的。与之伴生的构造破裂无疑也是地震的产物。  相似文献   

15.
太湖湖滨带的生态建设   总被引:17,自引:6,他引:17  
太湖湖滨带是太湖流域重点污染控制区之一。本文根据流域生态学与流域管理学的原理,提出了太湖湖滨带生态建设的途径。(1)发展生态农业,减少农田污染。(2)入湖河道沿岸两侧建设河岸林带,成为农田与河流间的缓冲带。(3)加强沿岸丘陵的水土保持。(4)充分利用湖泊湿地的净化功能,作为治理太湖富营养化的有效措施。(5)选择入湖河道河口,在试验基础上建立人工湿地。推动太湖湖滨带生态建设工程顺利开展的措施:(1)提高全社会的环境保护意识。(2)从组织和制度上加强湖滨带污染控制管理。(3)建立环境监测和信息管理系统。(4)开展湖滨带污染控制工程的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16.
地震层析成像及其在消减带和地震断层带成像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回顾了地震层析成像方法的最新进展,包括模型参数化的改进,三维射线追踪,反演算法,地方震、近震和远震资料的联合使用及层析成像反演中反射波和转换波的加入。然后介绍了新一代层析成像方法在消减带及地震断层带上的应用。这些新的研究确定了消减海洋岩石层、地幔楔中的岩浆房和活动火山弧底下池壳前所未有的清晰图象,表明了与岛弧岩浆作用和弧后扩张相关的地球动力系统与深部过程有关。如:地幔楔中的对流循环和消减板块的深部脱水反应。地震断层带上的高分辨率层析成像表明,破裂成像现象与地震孕过程和地壳物质的不均匀性以及非弹性过程(如断层带上的流体)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17.
正世界上大部分最大地震是由俯冲带大型逆断层引发的。虽然这些断层的物理性质难以直接观察,但其摩擦强度却可以由作用在其上的应力方向间接估算。有关全球俯冲带应力方向的研究发现,最大主压应力轴趋向于海沟方向倾伏,并且较为一致地与俯冲带大型逆断层面呈45°~60°的夹角。这些角度表明,大型逆断层与其周围物质相比,并没  相似文献   

18.
为了更好地认识上扬子褶皱带和中扬子褶皱带走向差异的机制,我们对中、上扬子褶皱带过渡的关键地区重庆市万州和云阳两个地区的中、晚侏罗世砂岩进行了古地磁研究.逐步热退磁分离出两个组分,低温组分(LTC)在所有样品中均分离出来,为现代地磁场的重磁化;中侏罗世样品和万州地区的晚侏罗世样品分离出来的高温组分(HTC)也为现代地磁场的重磁化.云阳地区晚侏罗世样品分离出来的高温组分通过逐步展平褶皱检验显示:在褶皱展平至33.8%时,精度参数达到最大,相应的古地磁方向为D=19.1°,I=48.9°(α95= 6.3°),古地磁极为73.5°N,198.2°E(dp=5.5°, dm=8.3°),与白垩纪参考古地磁极对比,此高温组分揭示云阳地区在褶皱变形的后期经历了7.7°±6.1°的顺时针旋转.结合前人的数据,我们认为中扬子褶皱带普遍存在弯山构造(orocline),这可能与华北板块向华南板块的挤入作用有关;但是中、上扬子褶皱带过渡地区的弧形弯曲总体上不是由弯山构造形成的,很可能是在太平洋板块向北西方向俯冲的宏观板块构造背景下的应变分异作用形成的.  相似文献   

19.
本文提出确定一个地震带需要具有地震活动连延成带,带内地震活动相关和统一的地质构造背景或地体环境等条件,并结合燕山带地震活动的一系列特点,包括震源体的连续成带展布、地震活动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相关特征、历史地震的周期性特点,以及深部地球物理的构造基础等方面资料分析了燕山带作为一个独立地震带的合理性。并探讨了燕山地震带和周围北东向地震带之间在地震活动上的关系以及破坏性地震前地震活动的震兆特征。  相似文献   

20.
邱竞男  马丽 《地震》1989,(2):14-20
本文对燕山地震带近30年来的地震活动参数E、N、E~(1/2)和b值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发现该带在此期间内发生的两次Ms≥5.5级地震前,上述参数都出现了明显的异常变化。故以这些地震活动的异常特征为依据对燕山带未来地震趋势作一估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