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并行技术在神威集合数值天气预报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眙 《应用气象学报》2002,13(2):232-238
文章讨论了基于神威巨型机的并行化集合数值天气预报系统中实现的各种并行算法, 性能分析结果表明并行方案最大限度的利用了神威机的处理器资源, 设计的并行算法效率较高, 满足了实时业务运行的时效要求。  相似文献   

2.
通过武汉区域气象中心数值预报MAPS(Mesoscale Analysis and Process System)模式并行化移植的实例,介绍了如何使用共享内存,消息传递的并行方式进行数值预报模式并行化工作,对不同条件下并行MAPS模式的并行效率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对数值预报MAPS模式完成程序优化和共享内存方式以及消息传递方式的并行化等工作后,MAPS模式运算时间大为缩短,满足预报业务时效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全球气象资料客观分析系统的分布式并行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已有的率行算法进行并行化,是一项很困难的工作。通过对全球气象资料客观分析系统率行算法的研究,提出了在MPP高性能计算机上的一种静态分配数据的分布式并行算法。该算法通过间隔选取分析盒子和模式格点纬圈行,将数据分配给不同的处理机实现分布式并行。该并行算法负载平衡好,并行效率高,而且并行化代价较低,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最后,给出了并行算法的性能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4.
广州区域数值预报模式并行化计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消息传递方式 (MPI) 对最近发展的广州区域数值预报模式进行了并行化计算研究。根据模式的结构和计算过程特点, 模式适合采用水平分区方案进行并行计算处理。在曙光3000并行计算机上分别采用一维和二维分区并行方案实现了模式的并行化计算, 并对模式的并行效率、并行加速比和并行通讯时间百分比等做了测试。对测试结果的分析表明:采用8个CPU时, 两种方案都能在1 h内完成72 h的预报, 一维分区方案的并行效率则保持在90 %左右, 可以满足业务运行需要。当模式使用8个以上CPU时, 通讯时间迅速增加并超过了计算时间的50%, 模式并行效率明显下降。CPU相同时, 模式一维分区并行方案比二维分区并行方案并行效率高且实现起来简单。  相似文献   

5.
大气环流数值模式的一种并行化方案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王鹏飞  王在志 《大气科学》2006,30(3):519-525
从一般计算机并行计算理论出发,结合大气科学模式的特点,总结出一套对数值模式适用的并行化编程方案,而且提出了并行计算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利用文中提到的方案,可以帮助刚开始接触并行计算的模式编程人员快速完成串行数值模式的并行编程.最后,以一个串行的大气环流模式SAMIL并行化编程作为实例,对其并行计算过程和并行计算效率进行了描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地面自动气象站观测数据入库的工作流程分析,结果表明多线程处理性能比单线程高3.85倍,业务应用证明了该并行方案稳定可靠,为气象资料处理并行化规划和提高处理性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从理论上讲 ,在多节点多处理器并行计算机系统上用MPI/OpenMP进行混合并行编程 ,即在节点间用MPI通信 ,而节点内用OpenMP ,应该取得比用纯MPI并行化的应用程序更好的并行性能。目前 ,各国的应用程序开发者和气象工作者们都在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可以说 ,这种方法的可行性是不容置疑的 ,它应当是今后并行编程框架设计的共同趋势。本文介绍了在IBMSP并行计算机上优化和并行化高分辨率有限区同化预报系统(HLFAS)中模式所采用的这种混合编程方法和技术。1 HLAFS系统高分辨率有限区同化预报系统包括资料分…  相似文献   

8.
介绍可移植的共享内存并行编程应用程序接口 OpenM P, 通过对浅水波模式和复杂地形下的嵌套细网格模式的并行计算试验, 探讨它用于并行化气象预报模式的可行性, 并将其与 M PI 并行编程接口作比较。  相似文献   

9.
神威集合数值天气预报系统是以国产巨型机“神威”为平台的实时业务系统, 检验子系统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文章介绍了神威集合数值天气预报系统中检验资料提取的并行化实现方法及并行效率。  相似文献   

10.
针对气象工作需要,提出一种新的适用于多维问题的函数拟合方法。实质上本想法是窗口变换技术和小波分析的"粗化";,因为精细的小波分析在目前尚难用于方程数值解等气象问题。由此可以形式上构成一种分块的Galerkin方法,使大气控制方程求解并行化。  相似文献   

11.
于枫 《应用气象学报》2002,13(2):245-249
根据神威集合数值天气预报的运行特点, 针对其运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介绍了自主研制的可视化实时监控系统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2.
张眙 《应用气象学报》2002,13(2):250-253
从文件资料的命名、存放与输入输出管理三个方面介绍了在神威集合数值天气预报系统中对大规模文件资料的管理实现。  相似文献   

13.
文章对自主研制的基于神威巨型机的并行化集合数值天气预报系统的研制背景、系统组成、主要技术特点和应用发展前景作了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4.
集合数值预报在洪水预报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水文集合预报是近几年正在形成和发展的水文预报分支,其发展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第1阶段是1970年至20世纪末进行的长期径流预报,第2阶段从21世纪开始,主要学习气象数值预报中集合预报的概念在短期水文集合预报中的应用。目前,除了单一预报中心的集合预报系统在水文集合预报中应用外,多个预报中心的集合预报大集合也逐渐被应用于流域水文预报,甚至一些小流域的洪水预报。如利用TIGGE(THORPEX Interactive Grand Global Ensemble)集合预报驱动形成的大气-水文-水力的串联系统进行早期的洪水预警研究,将全球集合预报作为洪水模型输入的有限区域模式的初始条件和侧边界条件的研究。这些均表明,基于水文集合预报的洪水预报增加了预报附加值,并能够延长预警提前时间。以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的欧洲洪水预警系统(EFAS)和美国NOAA的先进水文预报系统(AHPS)为代表,实现了集合预报在洪水中的实时业务预报,但仍存在数据处理和计算量大,以及如何基于集合水文预报做决策等问题。对于水文集合预报的前处理和后处理的各种技术已处于探索和验证阶段,如何更好地理解基于概率预报的洪水预警决策仍存在许多困难和挑战。  相似文献   

15.
一次短期集合预报试验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数值模式中物理过程描述不准确是造成数值预报误差的主要来源之一,采用数值模式中不同物理过程的集合预报方案是减小模式预报误差的有效方法。本文结合一个典型的夏季东北冷涡型降水天气过程,选用不同的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显式降水方案、辐射方案以及模式采用不同的地表分辨率构成10集合预报成员,进行了48h的预报。结果显示集合预报在总体预报效果上比各个集合成员的预报效果好,简单的集合平均就可以提高模式形势场和降水要素场的预报准确率。在集合平均提高预报准确率的同时,采用天气系统移动路径图、面条图以及降水概率预报等方法,可以增强小概率事件的预报能力。  相似文献   

16.
集合预报在数值天气预报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因此如何有效提取集合样本信息以提高集合预报技巧一直是一个重要课题。基于中国全球集合预报业务系统(GRAPES-GEPS)的500 hPa高度场集合资料开展对环流集合预报的分类释用方法研究,并对集合聚类预报结果进行了检验分析。通过在传统Ward聚类法中引入动态聚类的“手肘法”方案,发展了环流集合预报分类释用方法。针对该方法的个例分析表明,对于中国中东部地区环流集合预报的聚类释用方法能够有效地划分出最有可能发生的环流形势类型并提供发生概率。确定性预报综合检验结果显示,集合预报聚类结果中发生概率最高的集合大类相对于集合平均的预报技巧有明显提升,并随着预报时效的延长提升更明显。总体来看,通过集合预报的分类释用方法划分环流形势类型可以为天气预报提供参考依据,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从初值扰动的生成方法、数值预报模式的建立、输出产品的提炼应用等方面简要概括了集合预报的最新进展。指出,运用BGM法生成初值扰动效果较好,多模式集合预报正成为天气预报的发展趋势;集合概率预报是集合预报的最佳结果,但发布还需要做大量的普及推广和培训工作;集合预报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投入准业务运行和业务运行.有可能成为新的主流预报方式。  相似文献   

18.
我国西北高原地区数值预报的几个科学问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薛纪善 《干旱气象》2005,23(1):68-71
分析了与我国西北地区数值预报相关的几个主要科学问题。指出随着数值预报模式分辨率的提高与预报的精细化,需要关注不同尺度地形对于大气的动力与热力作用的准确数值描述,包括过去被过滤掉的一些动力过程的描写的精度并解决好次网格地形的作用的参数化。还分析了高原地区资料同化的特殊性与集合预报技术的可能应用等。  相似文献   

19.
This article describes a three way inter-comparison of forecast skill on an extended medium-range time scale using the Korea Meteorological Administration (KMA) operational ensemble numerical weather prediction (NWP) systems (i.e., atmosphere-only global ensemble prediction system (EPSG) and ocean-atmosphere coupledEPSG) and KMA operational seasonal prediction system, the Global Seasonal forecast system version 5 (GloSea5). The main motivation is to investigate whether the ensemble NWP system can provide advantage over the existing seasonal prediction system for the extended medium-range forecast (30 days) even with putting extra resources in extended integration or coupling with ocean with NWP system. Two types of evaluation statistics are examined: the basic verification statistics - the anomaly correlation and RMSE of 500-hPa geopotential height and 1.5-meter surface temperature for the global and East Asia area, and the other is the Real-time Multivariate Madden and Julian Oscillation (MJO) indices (RMM1 and RMM2) - which is used to examine the MJO prediction skill. The MJO is regarded as a main source of forecast skill in the tropics linked to the mid-latitude weather on monthly time scale. Under limited number of experiment cases, the coupled NWP extends the forecast skill of the NWP by a few more days, and thereafter such forecast skill is overtaken by that of the seasonal prediction system. At present stage, it seems there is little gain from the coupled NWP even though more resources are put into it. Considering this, the best combination of numerical product guidance for operational forecasters for an extended medium-range is extension of the forecast lead time of the current ensemble NWP (EPSG) up to 20 days and use of the seasonal prediction system (GloSea5) forecast thereafter, though there exists a matter of consistency between the two system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