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鹤山市近40年的气候变化浅析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王臻  王海 《广东气象》2003,(4):26-28
对鹤山观测站1960~2002年的气温、降水资料的分析结果表明:近40多年来鹤山的气温呈上升趋势,特别是90年代增温十分明显,其中秋冬季增温较春夏季增温明显。降水量也呈上升趋势,其中以汛期增加最明显,春播期和10~12月旱季增加较少。应用小波分析得出,年降水量、年平均气温时间序列变化存在16年左右、10~12年、5~6年、3~4年和2年左右的周期。  相似文献   

2.
博州近45年气温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博州4个气象站1960~2004年的月平均气温资料,分析了博州3个气候区域近45a来的气温变化特征.结果表明:45a来博州地区气候逐渐变暖,特剐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增温尤为明显,中部博河河谷区及东部平原增温幅度明显大于博州山区.博州山区的夏季气温略有下降.上世纪60年代异常冷冬、凉夏事件最多,80年代异常冷暖事件最少.  相似文献   

3.
近50年阳泉气温时空变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就近50年来(1955~2000)阳泉逐月平均气温、平均最低气温、平均最高气温、02时平均气温、14时平均气温5个序列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诊断分析.结果表明阳泉气温呈非连续的增暖趋势,线性变化约为0.24℃·(10a)-1,90年代较50年代上升了约0.9℃.1985年是一个突变点,这以后增温极为明显.夜间气温增温幅度高于白天增温幅度,冬季气温增温幅度高于夏季增温幅度,表现出明显的不对称性.  相似文献   

4.
增城市近50年来气温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陆杰英  蔡蕊  赵旸旸  江梦天 《广东气象》2011,33(6):31-33,37
根据增城国家基准气候站1960~2009年50年气温资料,利用小波分析、Mann-Kenddall检验等分析了增城市近50年年平均气温、月平均气温、月极端最高气温及月极端最低气温的变化特征,发现近50年来增城年平均气温呈增温趋势,倾向率为每10年上升0.12℃,且90年代以后增温较明显,是从1992年开始突变的;增城市...  相似文献   

5.
博罗县47年来气温的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和Mann-Kendall突变检验方法,统计分析了博罗县1960~2006年气温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47年来博罗县气温呈显著上升趋势,冬半年的上升较为明显;年平均最高和最低气温呈非对称显著上升趋势,气温的日较差呈减小趋势;年高温、低温日数分别呈显著上升和下降趋势;气温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前普遍低于平均值,之后上升趋势明显,高于平均值,Mann-Kendall突变检验显示博罗县气温在90年代发生了增温性突变,这与博罗县城90年代开始城市化和工业快速发展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6.
孔瑜  罗旭  冯明燕  邓珺 《贵州气象》2012,36(2):24-27
利用龙里县1960—2010年各月平均气温、极端最高气温、极端最低气温资料,通过线性趋势估计和多项式函数拟合分析了该区域春、夏、秋、冬以及年平均气温、极端最高气温、极端最低气温的长期趋势变化,并利用Mann-Kendall方法检验了气温突变的问题。结果表明:在过去的51 a里,龙里县气温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其中冬春季增温显著,年平均气温、极端最高气温、极端最低气温出现了明显的增温突变,极端最低气温增幅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7.
利用和田地区4个代表站1961~2000年的气温资料,对和田地区近40a来的气温变化作了分析。得出近40年来和田地区年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春季气温和于田县的年平均气温却呈下降趋势。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增温十分明显,1999年是近40a来和田地区最暖的一年。  相似文献   

8.
五华县近52年气温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五华县1957~2008年气温资料,分析了五华县近52年气温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五华县气温变化呈上升趋势,气候倾向率为0.0094℃/年,低于全国和广东的增温速率;春季增温趋势最不明显,冬季增温最明显;M—K突变检验显示除夏季外年和各季都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发生了增温性突变。气候变暖对五华县年高温日和年低温日等极端气温事件的影响,低温日数呈显著线性下降趋势,高温日数呈缓慢上升趋势,极端气温均呈明显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9.
1960~2011年番禺气温的变化特征及突变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番禺区1960~2011年逐月气温资料,采用一元线性回归、Mann-Kendall法以及滑动t检验等统计方法,对番禺区近52年气温变化的特征及突变特点进行分析,并估算了近10年来番禺的热岛强度。结果表明:近52年来,番禺气温变化呈上升趋势,增温率为0.030 2℃/年,且冬、秋季增暖贡献较大。番禺年平均气温变化可分为两个阶段:20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期间,各年代年平均气温都很接近,气温变化不明显;90年代以后,平均气温明显上升。M-K法及滑动t检验表明,番禺年平均气温在1994年发生了一次突变,1994年以前为偏冷阶段,1994年代以后气温开始明显上升,且1999年以后增暖趋势更加明显;从各季气温来看,各季气温都出现过突变,秋、冬季气温发生突变的时间要早于年平均气温,说明先是冬、秋季气温的突变导致了年平均气温的变化。番禺站1993~2002年的平均热岛强度为0.65℃;2003~2011年的平均热岛强度为0.91℃。  相似文献   

10.
根据1959~2007年玉屏县的气温资料,进行趋势系数和气候倾向率分析.表明气温年际变化呈上升趋势,并具有年代际变化特征,在20世纪90年代初玉屏县的气温有突变特征,之后为显著变暖阶段.1998~2007年10年平均气温上升了0.8℃;最高气温变暖不明显,仅春季增温;最低气温增温幅度最大,特别是冬、春季的增温突出.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利用四川138个气象站点1960~2010年的气温资料,分析了四川地区年均最高、最低气温及日较差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60~2010年四川年均最高、最低气温在时间变化上呈非对称性升温,年均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的气候倾向率分别为0.131℃/10a和0.185℃/10a,后者增温幅度约为前者的1.4倍。年均最高、最低气温气候倾向率在空间分布上多数地区也呈非对称现象,年均最高、最低气温在西部高原地区升温较快,但最低气温的升温速率明显高于最高气温,这导致气温日较差在高原西部地区下降幅度较大。年均最高气温在1980年代最低,2000年代达到最高;年均最低气温在1960年代最低,2000年代最高;年均气温日较差在1960年代最大,1980年代最小。年均最高、最低气温分别在1996年和1993年发生转变,年均气温日较差分别在1973年和2005年发生了转变,年均最高、最低气温气候倾向率的不同及转变年的不一致导致气温日较差在转变年上的不一致。   相似文献   

12.
中国气温的年代际振荡及其未来趋势   总被引:9,自引:13,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用1851~2000年中国年气温资料,讨论了它的变化及其未来趋势。指出:①我国气温有3次全国性的跃变,分别在1920、1955和1978年,每个阶段平均持续期为30年,这和北半球气温跃变点是基本一致的;②我国气温从1978年开始进入了一个稳定增温的气候阶段,直到目前全国年平均气温比上一气候阶段增加了0.3l℃,增暖地区主要在黄河以北的北方地区,冬季增暖比夏季明显,1998年是我国近百年来最暖的一年;③最近一次增温开始于1978年,至2000年持续了23年,估计这个增温阶段至少还能持续10年,但未来10年主要的增温地区有可能南移,长江流域将比现在暖,夏季气温37℃以上的日数要比现阶段增多。  相似文献   

13.
浅析近50年新巴尔虎右旗气候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利用统计方法分析了近50年(1960—2008年)新巴尔虎右旗气温、降水、湿度和风速的变化特征和规律。得出:新巴尔虎右旗近50年平均气温总趋势是明显上升的,年平均气温各年代逐步递增,年平均最低气温增加幅度大于平均最高气温的增加幅度;年降水变化趋势不明显,20世纪60、70、80年代均小于气候均值,90年代明显偏多,2000—2008年明显偏少,各季各年代降水量分布不同;年平均相对湿度2000年以前变化不大,以后有所减小;1960年以来平均风速逐渐减小,1984—2008年连续25年均小于气候均值。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恩施市1966~2016年近50年的年平均气温、0~20cm平均地温资料,采用线性倾向估计、统计回归、Mann-Kendall等方法对恩施市年均气温和各层地温的年代际变化、季节变化、突变情况、地气温差变化等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恩施市近50年平均气温和各层地温总体呈显著性上升趋势;年均气温和地温的年代际平均阶段性特征明显,1966~1996年,气温和地温呈下降趋势,从1997年开始,气温和地温呈明显增暖趋势,2006~2016年年均气温和地温是近50年中最暖的10年。恩施市1966年到1980年代初期,气温和地温多波动,从1980年代初到2000年代初,平均气温和各层地温均呈现出明显变冷的趋势,地温变冷趋势更加明显;年均气温在1998年突变为增暖趋势,且近10年增暖趋势十分显著,而各层地温突变为增暖趋势是在2001年,较年均气温晚三年。各层地温与气温的季节变化趋势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气温和各层地温从1966~2016年升温幅度在春季最明显,夏季最不明显;春季平均气温较各层地温的升温速率均偏小,夏季平均气温和各层地温有增温趋势,但增温趋势不显著,秋季和冬季,土壤深度越深,气候倾向率越小,增温趋势越不显著。近50年恩施市地气温差为正,除0cm地气温差呈增大趋势外,5~20cm地气温差均呈减小趋势,且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地气温差减小的幅度越大。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利用长春市1951-2005年气温资料,分析了长春市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及平均最低气温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长春市的气温也在变暖,而且90年代以来增温十分明显。长春市1951-2000年50年的平均气温以0.36℃/10a的倾向率上升,1991—2000年气温上升加剧,倾向率达到0.460C/10a,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16.
达州近50年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气候倾向率和趋势系数方法对达州6个气象站1960年以来气温、降水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1960年以来达州市年平均气温呈小幅上升的趋势,冬、春、秋三季增温,而夏季降温,气温年较差减小。20世纪80年代降温显著,90年代以后气温明显上升。(2)降水量趋势性变化不显著,总体呈略为增加的趋势。春、秋季降水减少,冬、夏季降水增多。近几年强降水频发,同时出现严重干旱。降水的相对集中和气温的升高,将导致干旱和洪涝发生的强度加重。  相似文献   

17.
采用气候倾向率和趋势系数方法对达州6个气象站1960年以来气温、降水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1960年以来达州市年平均气温呈小幅上升的趋势,冬、春、秋三季增温,而夏季降温,气温年较差减小。20世纪80年代降温显著,90年代以后气温明显上升。(2)降水量趋势性变化不显著,总体呈略为增加的趋势。春、秋季降水减少,冬、夏季降水增多。近几年强降水频发,同时出现严重干旱。降水的相对集中和气温的升高,将导致干旱和洪涝发生的强度加重。  相似文献   

18.
陕西省日照时数和日照百分率时空分布演变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大同地区北部的天镇(1958年-2004年)、南部的灵丘(1960年-2004年)和中部的大同市区(1955年-2004年)年平均气温和四季平均气温及平均最高(低)气温序列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近50年来大同地区的气温在逐步上升,市区和天镇在20世纪90年代至今经历了一次明显的增温过程,灵丘的增温过程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至今。市区、天镇和灵丘三地增温最显著的季节都发生在冬季,但从全年来看,市区白天和夜间对增温的贡献相当,灵丘夜间增温大于白天,天镇白天增温大于夜间。  相似文献   

19.
孔祥伟  陶健红 《气象科学》2013,33(6):664-670
利用1960—2010年兰州等3站逐日观测资料,分析了兰州冬季气温变化及其可能成因。结果表明:近50 a兰州冬季气温、日较差、冷日数、冷积温及极端高、低温日数的变化速率均在1980s发生跃变。平均气温持续显著的增温,在1960s、1970s最低气温增温起主要作用,日较差、冷积温及极端低温日数显著减少,在1980s后由最低、最高气温共同增温所致,日较差减小变缓,冷积温稳定维持在较低水平,极端高温日数显著增加。大气环流异常和城市化共同影响,导致兰州冬季显著增温,二者对增温的贡献率分别约为37.24%和62.76%。1980s中期之后中高纬度欧亚上空对流层中层盛行纬向环流,两槽一脊的振幅减弱,西北地区位于中国上空异常反气旋西部偏南气流控制下,且同期城市热岛效应更加显著,这些均有利于兰州冬季增温。  相似文献   

20.
 根据惠州城市和乡村1961-2004年逐月平均气温资料,对比分析了全球变暖背景下惠州城市和乡村的气温变化。结果表明:城市和乡村年平均气温均表现为增加趋势,气候倾向率分别为0.21和0.13 ℃/10 a,其中冬季变暖最明显。城市气温的增温率和增温幅度都高于乡村,城市化、工业化和人类活动引起的城市热岛效应对城市气温变化有重要影响,年和四季城市热岛效应的增温贡献率为28.9%~56.3%。1990年代中期开始的10 a与前34 a相比,城市年和四季热岛效应增温幅度平均为0.19~0.27 ℃,全球变暖效应增温幅度平均为0.17~0.73 ℃。城市热岛效应对1990年代城市气温突变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