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47年来深圳的严重气象灾害及其规律(二)(天气篇)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利用深圳47年的各类气候系列资料,分析8~10年一遇的严重气候灾害及其规律,包括冷冬、多雨、多雷暴、干旱、多台风等,用最大熵谱分析方法研究了各序列的周期振荡,同时扼要分析了各类严重天气灾害。  相似文献   

2.
47年来深圳的严重气象灾害及其规律(一)(气候篇)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利用深圳47年的各类气候系列资料,分析了约8~10年一遇的严重气候灾害及其规律,包括冷冬、多雨、多雷暴、干旱、多台风等,用最大熵谱分析方法研究了各序列的周期振荡,同时扼要分析了各类严重天气灾害。  相似文献   

3.
2008年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及其他相关事件的概要回顾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2008年1~2月,我国南方地区遭受50年不遇的雨雪冰冻天气.2008年3月上旬,澳大利亚南部大部分地区经历破纪录的热浪.5月2日,20年来亚洲破坏力最强的热带气旋"纳吉斯(Nargis)"给缅甸造成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灾害.2008年大西洋飓风季,"古斯塔夫(Gustav)","汉娜(Hanna)"和"艾克(Ike)"等强飓风给加勒比海地区和美国部分地区造成严重洪灾.入秋以后,我国华北、黄淮、西北东北部及四川西部、西藏等地遭遇严重干旱.2008年,全球平均气温比过去30年(1961~1990年)的平均温度高出0.31℃,全球极端天气和气候灾害并没有缓和的迹象;我国也经历了许多极端天气和气候灾害.  相似文献   

4.
利用沈阳地区 50a资料 ,以旱涝灾害过程为预测对象 ,提出了用气候灾害过程相关的异常现象演变规律 ,进行气候诊断分析 ,可提前预测辽河平原 5~ 10a的气候年景和气候灾害年。对 20世纪 90年代辽河平原的2次严重灾害过程均提前预测出来 ,并对未来 10a的气候灾害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5.
影响广西工农业生产的主要气候灾害是干旱、洪涝和低温冷害。过去对旱涝、低温冷害有过不少的分析和研究,也确定了定量的灾害指标,但多限于从某一方面确定其基本气象指标,而缺乏对其进行气候监测的分析研究,对其灾害程度和发生的时段没有进行系统的统计分析。本文分析研究,确定了广西旱涝、低温冷害监测的判定指标(包括基本气候指标和灾害程度的分级指标)和灾害监测的时段。1 气候灾害监测指标的确定1-1 干 旱根据对照历年干旱面积及作物需水要求,采用连续≥20天持续少雨或无雨作为干旱的监测指标(表1)。  表1干旱监…  相似文献   

6.
利用沈阳地区50a资料,以旱涝灾害过程为预测对象,提出了用气候灾害过程相关的异常现象演变规律,进行气候诊断分析,可提前预测辽河平原5~10a的气候年景和气候灾害年。对20世纪90年代辽河平原的2次严重灾害过程均提前预测出来,并对未来10a的气候灾害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7.
基于信息扩散理论的甘肃省农业旱灾风险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干旱灾害是甘肃省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以甘肃省1990~2010年的干旱受灾面积和播种面积的统计数据为基础,采用基于信息扩散理论的模糊数学方法,建立甘肃省农业旱灾风险分析模型,对甘肃省农业旱灾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甘肃省旱灾受灾指数在22%时的旱灾受灾概率最大,超过80%的旱灾受灾可能性就很小;旱灾风险值显示,农业旱灾受灾指数>10%~20%时的风险概率为1~1.6 a一遇,农业旱灾受灾指数>50%时的风险概率为12.2 a一遇,呈现出干旱发生周期短、发生频率高的特点,这说明甘肃省的农业旱灾出现频率高,发生周期短,灾情不容忽视。研究结果增加了对甘肃省农业旱灾的认识,对地区防灾减灾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2007年中国气候概况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邹旭恺  陈峪  刘秋锋  孙家民 《气象》2008,34(4):118-123
2007年,中国年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1.3℃,为1951年以来最暖的一年;平均年降水量接近常年.年内,我国气象灾害频发,淮河流域夏季发生特大暴雨洪涝,北方出现罕见秋雨;江南、华南发生五十年一遇特大秋旱;热带气旋登陆多、时间集中,损失接近常年,但死亡人数少;辽宁、山东初春遭遇强暴风雪(雨);局地强对流天气频发,雷击灾害伤亡重;春季北方地区沙尘天气少,出现时间集中.总的来看,2007年我国干旱面积偏大,暴雨洪涝损失重,城市内涝频发,雷击灾害伤亡多.  相似文献   

9.
利用辽宁省粮食产量的变化预测旱涝灾害发生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气候灾害可造成粮食产量减产是众所周知的,我们通过辽宁省气候灾害档案资料与全省粮食产量资料的对比分析研究,发现了辽宁省旱涝灾害影响粮食产量的规律。运用这些规律,采用反向思维就可以提前数年将旱涝灾害出现年预测出来,如1994年的洪涝灾害提前4年报出,1997年的干旱灾害也提前2年报出,这对我省的防灾减灾,把灾害造成的损失减到最小程度和促进粮食增产增收,都有重要指导作用,可带来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2006年盛夏,广安市遭遇了历史上最严重高温天气和特大伏旱灾害.此次伏旱期间降雨量极少,高温强度大、持续时间长,灾害异常严重.关于这场旷日持久的高温干旱,究竟是50年一遇,还是100年一遇?对此,我们从气象角度,依据有关资料进行分析,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1.
我国灾害性天气气候事件成因机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9,自引:4,他引:15  
全球变暖背景下,极端灾害事件增加的可能性不断增大,加强极端异常灾害事件成因机理的研究,对提高短期气候预测水平,增强我国防灾减灾能力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我国主要气象灾害有:旱灾、洪涝(暴雨)、台风、高温酷暑、寒潮低温冷冻(雪灾、连阴雨、霜冻)、沙尘暴(大风)和风雹(冰雹、龙卷风)等。干旱和洪涝灾害分别占农作物总受灾面积的55%和27%,台风和冰雹占11%、其他占7%。本文对近年来有关干旱、洪涝(暴雨)、台风灾害成因机理方面的研究进展做初步小结。  相似文献   

12.
关于中国重大气候灾害与东亚气候系统之间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42,自引:10,他引:4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总结中国国旱涝等重大气候灾害的种类、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形成机理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东亚气候系统对东亚地区水分循环和中国旱涝等重大气候灾害发生的影响;并且,从东亚气候系统各成员,特别是从大气圈中的东亚季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中纬度扰动,海洋圈中的ENSO循环、热带西太平洋暖池和印度洋的热力状态,以及从青藏高原的动力、热力作用、高原积雪等来分析和讨论中国重大气候灾害的形成机理.此外,还结合1998年夏季长江流域的特大洪涝以及从20世纪70年代末迄今华北地区的持续干旱所发生的具体实际,进一步分析了东亚气候系统异  相似文献   

13.
TheAnalysisontheFeaturesoftheAtmosphericCirculationinPrecedingWintersfortheSummerDroughtandFloodingintheYangtzeandHuaiheRiver...  相似文献   

14.
东亚冬季风环流异常与中国江淮流域夏季旱涝天气的关系   总被引:66,自引:5,他引:66  
孙淑清  孙柏民 《气象学报》1995,53(4):440-450
选取1951—1991年中的长江淮河流域夏季旱涝各10年,对它们前期的中高纬大型环流形势,低纬环流特征,垂直环流强弱,热带海洋状况等进行了对比诊断分析,其结果如下:长江淮河流域夏季旱年前冬(12—1—2月),欧亚中高纬呈经向型环流,东亚大槽较常年强且南伸,乌拉尔山及鄂霍次克海阻塞形势发展,寒潮活动频繁,东亚沿海中低纬冷涌活动强烈,至使该经度带上的跨赤道气流加强,而且使南海至菲律宾地区的对流活动趋于活跃。而涝年前冬则基本上为相反形势。本文的分析清晰地揭示了旱涝年前冬东亚冬季风环流存在着明显的差别,促使我们寻找冬夏季风活动的可能联系及物理机制。  相似文献   

15.
2011年中国气候概况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2011年,我国气候总体呈现暖干特征。全国年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0.5℃,为1997年以来连续第15个暖年;年降水量556.8mm,较常年偏少9%,为1951年以来最少。年内,我国未出现大范围持续性严重干旱和流域性洪涝灾害,低温冰冻和雪灾、局地强对流、热带气旋灾害较轻。但区域性、阶段性气象灾害频发。华北、黄淮出现近41年来最重秋冬连旱;长江中下游出现近60年来最重冬春连旱,6月旱涝急转,发生暴雨洪涝灾害;西南出现近60年来最重夏秋旱;华西和黄淮秋汛明显;华南南部10月发生较重暴雨灾害;强降水造成北京等大城市发生内涝;夏季南方大部持续高温,多地高温破历史纪录;台风纳沙、梅花影响范围广、致灾程度较重。2011年中国气象灾害为正常偏轻年份,直接经济损失偏多,死亡人数和受灾面积均为1990年以来最少。  相似文献   

16.
华北夏季降水地域特征的旋转主分量研究及其相关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用旋转主分量(RPC)方法,研究华北降水的空间分布特征.给出了华北降水空间分布的RPC的前10个模态.它们概括了华北地区降水的基本特征及历史上的大旱和大涝年的地域分布.每一种降水模态的时间系数都表现出了长周期的年代际变化的规律.华北发生大旱与大涝的最可能的分布是模态3、4与模态10.如1965、1968和1983年的大旱;1963和1973年的大涝年等.分析了各个模态与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强度、东亚环流指数、前冬赤道东太平洋海温、以及江淮流域降水的相关表明:它们之间的相关都有各自的最佳模态.如对赤道东太平洋海温与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强度而言,最佳模态的特征是:当海温呈El Nino型和西太副高偏强时,华北降水的最可能分布是东部沿海为强的干旱区,其余地区降水皆偏多.与江淮流域降水和EAP流型的相关则主要以1954、1980及1991年为代表的第1和第9模态为主要形态.它们与华北降水有极好的反相关.  相似文献   

17.
2005年我国天气气候特征和主要气象灾害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肖风劲  徐良炎 《气象》2006,32(4):78-83
2005年,我国年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降水量较常年偏多。年内没有出现大范围、长时间的严重干旱,旱情较常年轻;但华南南部出现严重的秋冬春连旱,云南发生近50多年来少见的严重春旱,西北东北部以及内蒙古等地发生夏秋连旱,江南西部、华南西部一度秋旱明显。汛期,暴雨洪涝灾害较常年偏重,西江、闽江、淮河流域及湖北、湖南、四川、辽宁等地发生严重暴雨洪涝灾害,渭河、汉江流域秋季出现特大洪水。年内有8个台风和热带风暴登陆我国,台风强度大、影响范围广、灾情重,台风灾害损失为1997年以来最严重。大风冰雹、龙卷风、雷击等强对流天气频繁,局地灾害损失较严重,总体灾害较常年重,但比上年轻。另外,年初南方部分地区发生严重低温冻害和雪灾,年末山东等地出现严重雪灾。全国春季平均沙尘日数为近50年来同期最少。  相似文献   

18.
2008年海洋和大气环流异常及对中国气候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培群  贾小龙  王永光 《气象》2009,35(4):112-117
2008年,尽管总体来看,全国天气气候的持续异常较弱,未发生大范围持续干旱和严重洪涝灾害,但依然出现了非常显著的天气气候异常特征,如全国平均年降水量比常年偏多,为近10年来降水最多的年份;夏季华南降水异常偏多,黄淮降水偏多;年平均气温偏高,但冬季气温偏低,年初南方遭遇罕见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在南海和西太平洋生成的台风个数明显偏少,但是登陆台风偏多,初台异常偏早.分析发现,2008年赤道中东太平洋总体处在冷水位相,受海洋异常强迫和海气相互作用的影响,北半球大气环流表现出的主要特征是:500hPa西太平洋副高强度和位置变化较大;冬夏季风均偏强;冬春季西太平洋暖池区热带对流活动偏强,夏秋季则偏弱;1月份,亚洲中高纬度经向环流异常发展,2至4月份则以纬向环流为主,春季后期至秋季,经纬向环流的转换较快,环流的持续性较弱.这些环流异常是影响2008年中国气候异常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利用1951—2008年NCAR/NCEP再分析资料及中国气象局整编的160站降水资料,探讨了黄河流域夏季降水气候分布范围,在此基础上研究了黄河流域夏季降水旱涝的年代际变化特点。结果表明:20世纪90年代以前,黄河流域夏季旱涝变化为9—11 a和2—3 a周期,20世纪90年代后周期变化不明显。对导致黄河流域夏季旱涝的气候物理因素分析表明,东亚高度场负距平异常直接造成中国黄河流域的夏季偏旱,而亚洲高度距平场东高西低的配置造成中国黄河流域偏涝;夏季南亚季风、东亚季风在中国黄河流域的辐合是流域降水偏多的关键。在同期OLR距平场,涝年黄河流域处在大的负距平中,对流强盛有利于水汽的辐合。影响大气的主要下垫面要素海温场,赤道东太平洋海温指数与夏季中国黄河流域降水同期呈负相关关系。中国黄河流域旱年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多为正位相,对应中国黄河流域涝年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多为负位相。提出了一个寻找旱涝成因方法并为预测旱涝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黄河流域夏季旱涝变化及气候物理因素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1951-2008年NCAR/NCEP再分析资料及中国气象局整编的160站降水资料,探讨了黄河流域夏季降水气候分布范围,在此基础上研究了黄河流域夏季降水旱涝的年代际变化特点。结果表明:20世纪90年代以前,黄河流域夏季旱涝变化为9-11 a和2-3 a周期,20世纪90年代后周期变化不明显。对导致黄河流域夏季旱涝的气候物理因素分析表明,东亚高度场负距平异常直接造成中国黄河流域的夏季偏旱,而亚洲高度距平场东高西低的配置造成黄河流域偏涝;夏季南亚季风、东亚季风在黄河流域的辐合是流域降水偏多的关键。在同期OLR距平场,涝年黄河流域处在大的负距平中,对流强盛有利于水汽的辐合。影响大气的主要下垫面要素海温场,赤道东太平洋海温指数与夏季黄河流域降水同期呈负相关关系。流域旱年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多为正位相,对应流域涝年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多为负位相。本研究提出了一个寻找旱涝成因方法并为预测旱涝提供了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