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汛期大一暴雨是我区主要的灾害性天气之一。我们以兴城县1961—1975年资料,通过分析各种要素相关,建立预报指标,并以“双指数综合法”作出大一暴雨的预报。一、大—暴雨的气候背景(一)兴城县年降水量594毫米,7—8月320毫米,占全年总降水量的54%。(二)1961—1974年大—暴雨共出现91次(大—暴雨标准以24小时内降水量≥25.0毫米,为一次大一暴雨过程,如连续数天达此标准,则按一次计算),  相似文献   

2.
陈富年 《气象》1978,4(5):34-35
看了《气象》上“怎样做好县站预报”的讨论文章和山东莱阳站“点面结合,预报本站大一暴雨”一文,很有启发。现将我站暴雨预报中点面结合的一种方法,作一简要介绍,参加讨论。此方法所用资料为1959—1976  相似文献   

3.
本文提出了在短期值班预报和常规动力MOS预报业务的基础上,进行大一暴雨预报的深层次动力统计预报方法。在南京地区进行了方法的试验探讨,建立了前汛期大一暴雨概率预报工具,其历史拟合、试报和1990、91年的业务预报均较理想。  相似文献   

4.
基于“配料”的梅雨锋强降水预报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俊  李武阶  廖移山 《气象》2006,32(9):3-8
在梅雨锋暴雨预报中应用“配料法”,通过降水量的基本公式解释了强降水形成的基本配料,给出了建立配料的基本步骤,同时,通过一次暴雨个例分析,具体阐述了“配料法”在梅雨锋暴雨预报中的应用。结果表明,基于暴雨等强对流天气形成物理机理认识的基础上,所选取的可降水量等动力、热力因子与暴雨有着较好的对应关系,通过分析以上关键物理因子建立的过程,可以给出暴雨潜势预报。  相似文献   

5.
本文依托气象行业专项GYHY200906011“华北、东北暴雨发生发展特点及预报技术研究”项目及相关课题研制的“多模式变权集成预报业务系统”和“吉林省暴雨物理量诊断客观集成预报业务系统”,对2010年-2012年6—8月、2013年6—7月的区域暴雨过程预报进行了检验分析,结果表明:两系统对暴雨预报均有较好的指示意义,其中“多模式变权集成预报业务系统”空报率较低,“吉林省暴雨物理量诊断及客观集成预报业务系统”漏报率较低。从暴雨的影响系统来看,两种客观的暴雨预报方法对台风暴雨预报效果最好,副高后部暴雨次之,冷涡暴雨预报误差与前两系统相比稍差些。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96·4”暴雨过程进行天气学及物理量诊断分析,找出造成这次天气过程的水汽、热力、动力等物理量与暴雨的对应关系,为今后暴雨天气的数值预报解释应用提供了一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1988年6月6日,张掖地区出现了一次区域性的大一暴雨天气过程,其中张掖26.7毫米,高台26.0毫米,临泽37.1毫米,肃南30.0毫米,民乐35.0毫米,山丹21.3毫米,仅次于1974年7月30日的暴雨降水量。本文从天气动力学入手进行分析,基本上找出了形成这次大一暴雨的机制和预报着眼点。  相似文献   

8.
“麦莎”远距离台风暴雨的排熵指数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2005年8月5日山东省一次远距离台风暴雨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从引起远距离台风暴雨的几个因素,分析此次山东地区强降水过程与台风“麦莎”及中纬度西风带系统的关系,判别台风暴雨的类型;应用耗散结构理论,分析了排熵指数与远距离台风暴雨区的关系。结果表明:该次暴雨过程是在远距离台风(0509号“麦莎”台风)和西风槽相互作用下产生的;非纬向的高、低空急流对本次暴雨过程起着重要作用;负熵变区(IRE〈0)对应着暴雨区,负熵变区的汇合反映远距离台风暴雨的落区,排熵指数对远距离台风暴雨分析预报有一定的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9.

该文利用2005—2019年毕节市8个国家站的暴雨天气过程发生前24 h地面露点温度资料,采用露点法对大气可降水量(PWV)进行反算,探究其与暴雨天气中雨强的关系,建立暴雨预报阈值指标,利用2020年23次暴雨天气过程对阈值指标的可行性进行CSI评分检验。结果表明:①大气可降水量变化呈现单峰型特征,其主要降水过程与PWV峰值有很好对应关系,短时强降水出现前后每一次水汽的激增均对应1次降水过程和最大降水强度的出现。②从CSI评分检验的结果来看,毕节各站暴雨阈值指标准确率达90%以上,空报率小于10%,本地化暴雨阈值指标具有一定的可行性。总体上,通过地面露点法建立的阈值指标对毕节市的暴雨预报有较好的指示作用,未来应加强大气可降水量对暴雨预报的研究力度,不断完善本地化暴雨预报指标。  相似文献   


10.
简照垣 《气象》1979,5(5):26-26
暴雨之前,一般从地面到高空都有反映,“天作地作,才有雨落”,讲的就是这个意思。我们从预报实践中也体会到,仅用单点地面资料预报暴雨,效果是不好的。只有将点与面、高空与地面的资料相结合,才能收到好的效果。为此,我们普查分析了1960年以来5月份本站产生暴雨的天气系统和地面气象要素演变特征,采用分型找指标、逐步过滤的办法预报5月份的暴雨,取得较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前言 初夏广西的暴雨天气,多半是锋面和南支槽共同作用下产生的,能否准确预报南支槽的活动,对我区的大、暴雨预报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中央气象台B模式已正式参与到预报业务。为了进一步提高其对南支槽预报的使用效果,我们对中央气象台发布的500Hpa48、72小时预报图的南支槽预报进行检验,发现预报与实况有着明显的对应关系。为进一步阐明B模式对南支槽预报的贡献,我们利用了三年的资料,以初夏(前汛期)为历史背景,进行分区域的检验。  相似文献   

12.
《气象科技》1974,(3):53-54
为了做好气象工作的“两个服务”,我们对梅雨季节大、暴雨的预报方法进行改革,寻找预报大雨暴雨的预报指标。在1973年梅雨期(5—6月)中,共出现大、暴雨13次,我们报准了11次。现将预报方法和指标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一、前言 本文利用1980-1982年7-8月日本传真图的数值预报资料,建立“逐步回归”的mos预报方程,作我省五个区域的降水量级预报。同时,归纳了我省7-8月大一暴雨数值预报模式。在mos预报方程的基础上,结合数值预报模式和天气学统计、湿斜压大气等方法,经过今年 7-8月的业务使用,效果良好。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一、前言:暴雨预报是天气预报的难题之一,要使暴雨预报能很好地为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服务,不但要做好暴雨的“有无”预报,同时要做好暴雨的“落时”、“落点”预报。近年来,广大气象工作者,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暴雨的成因,用不同的方法和手段预报暴雨,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非地转湿Q矢量及其在华北特大台风暴雨中的应用   总被引:33,自引:2,他引:31  
姚秀萍  于玉斌 《气象学报》2000,58(4):436-446
在非地转 Q矢量的基础上 ,考虑天气系统发展的主要热力强迫因子——非绝热加热作用 ,引入非地转湿 Q矢量的概念 ,并推导出其表达式以及用非地转湿 Q矢量散度为唯一强迫项所表示的非地转ω方程。同时 ,用非地转湿 Q矢量分析方法诊断了由北上台风倒槽引起的一次华北特大暴雨过程 ;结果表明 ,非地转湿 Q矢量能较清楚地揭示暴雨过程系统的演变 ;通过比较非地转湿 Q矢量、垂直速度和不考虑“湿”过程的“干”Q矢量散度与暴雨落区的配置关系 ,结果发现 ,非地转湿 Q矢量与降水落区存在最佳的对应关系 ,非地转湿 Q矢量散度负值区能较好地预报出未来 6h的降水落区 ,而且其中心数值的大小与未来 6h降水的强度存在正相关的对应关系 ,从而说明非地转湿 Q矢量对于暴雨天气系统诊断和预报是一种十分有效的工具 ,其散度负值区可以作为未来 6h降水落区预报的重要指标 ,为暴雨的预报提供了更广阔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张薇 《广东气象》2001,(2):31-33
本文从天气形势的角度出发,对本次特大暴雨过程进行分析,并统计了物理量场的分布,得到较好的对应关系。在此基础上,结合数值预报产品,对前汛期暴雨的预报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2011年12月投入业务试运行的吉林省集合动力因子系统(EDFF)的性能和优点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并以2012年8月4日的一场切变暴雨为例讨论了该系统对这场大暴雨落区的预报能力,发现在统计的15个预报因子中有14个对暴雨落区都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并给出了此次过程各参数的暴雨落区阈值,比较这些阈值与2010年暴雨的统计阈值发现,动力因子对切变暴雨预报的阈值基本稳定。一系列检验工作表明:由于这些动力因子能够较好地表征降水系统的典型垂直结构特征,因此它们的正高值区通常与地面降水区相对应;而在非降水区,这些动力因子的数值很小,基本可以忽略;受初始资料分辨率和预报能力的影响,目前动力因子比较适合预报有组织的系统性比较强的降水系统,对于某些孤立的局地性很强的暴雨,预报能力较弱。  相似文献   

18.
忻州市2002年6月8日至9日全市普降大雨,部分县市出现暴雨。从高空、地面天气图分析了有利于这次降水的天气形势及影响系统,并探讨了实况物理量场及要素变化与降水的对应关系,验证了HLAFS数值预报产品的某些物理量值与这次降水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9.
喻桥 《四川气象》1995,15(4):40-41
利用实时和前6小时的红外和可见光卫星云图资料和同时的地面实测降水资料,分析降水强度与红外、可见光亮度值之间的对应关系,实现用红外、可见光双光谱阈值法得到大暴雨,暴雨,大雨,中小雨4个等级的降水,以指导降水预报。  相似文献   

20.
2007年7月9—10日江淮大暴雨的水汽图像解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曹丽霞  赵亮  徐怀刚  吴晓京  夏明 《气象》2013,39(5):608-615
为了充分发挥卫星水汽图像在区域性暴雨预报中的重要作用和发展相应的云图解译技术,采用风云2C(FY2C)卫星水汽图像与常规动力场和位涡场联合分析的方法,解译了2007年7月9-10日江淮大暴雨不同时段水汽图像的典型特征及其对应的物理涵义,探索了适用于我国区域性暴雨的云图解译技术.这一典型个例验证了卫星水汽图像与对流层中高层大气环流场和位涡场之间良好的对应关系,利用这些对应关系,总结和提炼了4个对预报江淮暴雨有指示意义的云图指标:风切变陡增引起的“干三角”结构、于冷空气大规模南下引起的大尺度“漏斗”状水汽结构、冷空气干侵入引起的斜压叶状云、新的急流核生成(气旋生)引起的白色狭长带状云线等.这些特征和指标具有明确的物理意义,对暴雨有良好的预示作用,并且较容易识别和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