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 毫秒
1.
任长安 《干旱气象》2002,20(1):45-46
《气象法》已于 2 0 0 0年 1月 1日起实施了 ,它是调整和规范人们在从事全社会气象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各种法律关系的行为准则 ,是由国家制定和认可的 ,并由国家的强制力保障实施的。目前 ,如何做好行政执法工作是气象部门面临的一项十分重要和迫切的任务。笔者就有关正确处理行政执法中的几个关系作粗浅的探讨。1 权力与责任的关系  政府依照宪法、法律管理经济和社会事务 ,这是它的权力 ,即行政职权。赋予政府及其各部门一定的行政权力是必要的 ,这是保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是调整社会关系 ,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 ,也是实现行政管…  相似文献   

2.
《气象软科学》2007,(3):182-182
宋衍涛在《中国行政管理》2007年第4期撰文指出,当前,行政机关构建“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课题,这是改变过去传统的人事管理模式的一个契机。如果我们抓住了这个机遇,就能塑造出更符合时代要求的政府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政府是由人所组成的政府,人的素质的改变就意味着政府运行模式将发生积极改变,因此怎样构建“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就成为关键性的要素。[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今天是世界气象日,2004年世界气象日的主题是:信息时代的天气、气候和水,这充分说明了信息技术在气象中的重要作用和影响。当前,随着信息技术,尤其是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我们已经逐步进入到以数字化、网络化为标志的信息时代。人们的生存方式和社会的生产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其根本原因就是信息高速公路的构筑和广泛应用。在信息社会中只有综合利用、获取、传输、传播、处理等信息技术,才能形成产业的加速器。气象行业也不例外。  相似文献   

4.
在社会生活中,人们需要大量信息。由上海气象局和《新民》联合晚报举办“气象万千”的调查显示,天气预报已成为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信息。气象事业是社会基础性公益事业,是政府履行社会服务的义不容辞的责任和公务,实施中是无偿的,发展前景是广阔的。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信息时代,这就要求我们对各种信息的管理更加高效和准确,以便增强我们的管理手段。行政后勤管理业务是一项基础而重要的工作,它为区局大院其他业务的开展提供后勤保障,是十分复杂而且涵盖面较广的管理项目。它包含着全局职工和各直属单位的  相似文献   

6.
防雷减灾工作是国家的法律形式赋予各级气象主管部门的政府行政管理职责,同时它也是一项社会责任。要做好防雷减灾工作,必须健全组织机构,强化队伍建设,建立规范的管理制度,依法行政。  相似文献   

7.
利用民意调查数据,以相关研究作为补充,分析美国公众对全球变暖的认知、减缓行为和气候政策的支持等。分析表明,大部分美国民众认为全球在变暖,但很多人不了解全球变暖与温室气体的关系,把全球变暖混为大气污染和臭氧层耗竭等;不到一半的公众认为全球变暖对个人和美国是现实威胁,更多的公众认为全球变暖对后代和发展中国家是严重威胁;大部分公众认为减缓全球变暖需要改变现有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他们愿意选择较容易从事和成本低的行为减少碳排放,但不愿意从根本上改变生活方式,改变自驾车、乘飞机长途旅游这些碳排放量更大的行为;公众普遍支持政府采取措施限制温室气体排放,但不希望所采取的措施对就业和经济带来不利影响;支持通过技术进步和减免税收等措施提高能效,减少碳排放,但大部分反对为节能而提高能源税收。  相似文献   

8.
邹涛 《陕西气象》2007,(2):42-43
1县级防雷工作的内容1.1防雷行政管理防雷行政管理是县气象局行政管理十分重要的环节,也是气象行政管理的主要内容。县气象局的三个行政许可项目中防雷占了两个。但防雷工作在县气象局刚刚开展,社会和部门在认知上还有一个过程,需做大量艰苦的工作。县气象局应明确“防雷行政管  相似文献   

9.
通过近几年在成都市开展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工作所依据的法律法规、办事流程、监督验收内容等进行归纳总结。并结合成都市气象局建设规范化服务型政府,通过不断完善和优化防雷行政审批事项的规章制度和办事流程,进一步提高防雷技术人员综合素质,通过优质规范的管理和技术服务提升气象部门良好的社会形象。  相似文献   

10.
<正>气象信息传播是一项所涉内容广泛的社会行为,气象信息传播管理活动则是由各级气象主管机构依法开展的一种行政类活动,已经基本形成了具有我国特色的气象信息传播法治体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气象信息传播服务业得到很大发展,气象信息传播领域不断扩大,覆盖了95%以上的人口,在服务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取得了显著经济社会效益。但是,从成熟程度以及传播管理方面分析,气象信息传播服务业发展仍然存在较多问题,需要从政策和管理上进一步规范。  相似文献   

11.
气象水文灾害的防灾减灾教育培训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综述了第十届世界气象组织教育与培训大会的主题报告内容.本次大会主要讨论防灾减灾的气象水文教育与培训等问题,集中讨论了"备灾-预防和早期预警"、"减灾-应急、救援和重建"和"跨学科培训"等3个主题,强调集合数值预报系统对于估计出现极端天气事件的风险非常重要,同时必须培训气象、水文工作者使用集合预报中的概率预报信息.中国气象灾害监测、预测和预警已经从单纯提供一般意义上的气象灾害信息提升到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的气象灾害服务,既考虑自然因子也考虑经济发展的影响.在跨学科培训方面,将管理知识和气象知识结合起来,可以取得非常好的效果.大会建议提高世界气象组织区域培训中心以及各国气象水文部门培训单位的培训能力,主要通过提供防灾减灾的专门培训单元,对自然灾害风险管理短期课程进行指导,重视各国气象水文部门对于管理和传播领域培训的需求.  相似文献   

12.
高原东侧川渝盆地东西部夏季降水及其大尺度环流特征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采用我国台站降水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分析比较了高原东侧川渝盆地东、西部夏季降水及其大尺度环流特征。主要结论为:(1)1951-2004年来,盆西夏季降水总体呈减少趋势,盆东则呈增加趋势;盆地东西部夏季降水主要呈反位相变化,20世纪90年代以来最常见的两种雨型是西少东多、东西部一致偏少。(2)位于北半球中高纬度的乌拉尔山高脊、巴尔喀什湖至贝加尔湖之间的低压槽以及亚洲东部高脊的两脊一槽环流型发展、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北,是盆西多雨年的环流背景。(3)乌拉尔山、巴尔喀什湖、西伯利亚地区的高脊偏强,贝加尔湖一线以南直到盆东附近地区上空为槽区,东亚中高纬地区以经向型环流为主,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南,是盆东多雨年的环流背景。(4)亚欧大陆中高纬环流形势的显著不同,是盆地东西部夏季降水发生年代际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3.
江淮气旋发生发展和暴雨过程及有关预报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就一次典型过程作为例子,分析了江淮气旋发生发展和暴雨过程的特点,指出有利于江淮气旋发生发展的高空天气形势,地面一些中尺度低压和暴雨核的演变与气旋发展的互相联系。发现气旋区内可存在若干个中尺度低压,这些中尺度低压可先于或后于暴雨核生成而出现,并可增强、减弱或合并。文中计算了潜热释放的加热对涡度制造的贡献,指出潜热加热对气旋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作者对于影响气旋发展的因子进行了讨论,并对如何根据湿度场、流场和降水分布(或卫星云图)特征来预报江淮气旋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15.
印度洋和南海海温与长江中下游旱涝   总被引:41,自引:10,他引:41  
张琼  刘平  吴国雄 《大气科学》2003,27(6):992-1006
作者统计分析了1958~1999年42年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季5~8月旱涝事件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42年中旱涝月出现频次相等,但洪涝强度远大于干旱强度.对比分析旱涝月的环流异常和海温异常(SSTA)发现,南海地区SSTA和对流层低层经向风异常均与长江中下游旱涝显著相关,尤其正SSTA和涝月的关系更为密切,因此南海SSTA为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旱涝的一个强讯号.进一步分析发现,夏季南海SSTA与前春赤道南印度洋SSTA存在显著相关,可将其作为预报因子.最后得到的预报思路为:当前春赤道南印度洋海温异常偏暖,则夏季南海海温异常偏暖,南海低空出现异常偏南风,异常多的水汽向我国南方输送,长江中下游地区易涝;反之当前春南印度洋海温异常偏冷,夏季南海海温亦异常偏冷,南海低空出现异常偏北风,向北输送水汽偏少,长江中下游易旱.  相似文献   

16.
<正>目前黑龙江省各自动站报表以机审为主,但OSSMO 2004软件本身也存在缺陷,所以手工预审也不容忽视。OSSMO2004软件自身的审核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在地面审核规则库中由台站根据本站实际情况建立的规则库,二是记录的  相似文献   

17.
飑是一种天气系统的活动,通常在冷锋前、切变线附近生成,多出现于夏季。飑是突然发作的强风,出现时风速的大小并无规定。但是飑出现时,风速达到大风标准,则要加记大风现象。  相似文献   

18.
异常情况下大风的记录和编发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自动站风向风速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风要素的采集方法,对自动气象站FJ.TXT文件中记录的大风数据与Z文件记录的极大风速及其出现时间不一致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正确记录和编发报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20.
天山北麓植被指数变化特征及其与气温和降水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82-2005年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气象资料,研究了天山北麓各地区不同植被类型ND-VI的年际变化特征及其对气候因子的响应.结果表明:1)近24 a来天山北麓各地区植被指数在波动中有所增长.2)不同植被类型对气候因子的响应不同,但各类型植被NDVI都与气温和降水存在着明显的正相关关系.3)平原区植被指数增幅大于山区植被指数增幅,说明植被生长不仅受自然因素影响,也受人为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