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青藏高原夏季风强弱年波包传播特征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1996—2005年NCEP/NCAR 600 hPa逐日再分析资料,利用高原季风指数定义和波包传播的诊断方法(WPD),研究了高原夏季风强弱年(1998年和1997年)不同发展阶段的波包传播特征。研究表明,在高原夏季风开始前,都存在着季风的加强期,期间高原地区都有来自乌拉尔山—巴尔喀什湖地区向东传播的波包和来自阿拉伯海、阿拉伯半岛地区向西传播的波包。当乌拉尔山向高原地区的波包传播减弱,高原地区波包传播主要来自西太平洋地区时,高原夏季风爆发。在高原夏季风爆发后,存在着季风的加强期、维持期和减弱期等不同阶段。季风加强期间,强年(1998年)主要是从西太平洋地区向西传播到高原的波包值,而弱年(1997年)西太平洋地区几乎没有向西传播到高原的波包;季风维持期间,强年(1998年)表现出高原地区波包大值区向四周频散的趋势,而弱年(1997年)反映出与强年(1998年)相反的特征,高原地区有来自阿拉伯海、阿拉伯半岛地区和西太平洋地区传播来的波包;季风结束减弱期间,乌拉尔山地区的波包值再次向东传播影响到高原地区。最后分析波包强中心对应着天气系统扰动能量的中心,并且与天气系统也有较好的对应关系,波包强中心的传播常常与槽脊的移动相联系。  相似文献   

2.
中南半岛地区热力特征对南海季风爆发的可能影响及机理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利用1998年5月1日-8月31日南海季风试验(SCSMX)产1980年1月-1995年12月NCEP/NCAR候平均再分析资料,分析1998年和多年平均情况下南海夏季风爆发期间中南半岛地区热力特征,揭示该地区热状况的异常与南海夏季风爆发之间的可能联系,从而讨论引起南海夏季风爆发的可能机制。结果发现,南海季风爆发前中南半岛附近地区存在较强的持续地面感知加热并具有显的低频振荡特征,低层大气在中南半岛地区出现较强的暖中心,由此导致局地强的水平温度梯度和位势高度梯度,有利于加强该地区的西南风。南海季风爆发前中南半岛地区低层出现较强的辐合风,高层出现较强的辐散风,这种低层强的辐合,高层强的辐射散配置有利于垂直运动的发展,降水的加强,进而触发南海季风的爆发。对多年平均资料的分析也证实了1998年南海季风爆发过程中所具有的特征,并进一步发现南海季风爆发前中南半岛地区850hPa温度是逐渐增加的,且增温幅度大于南海地区上空,由此加强了中南半岛与南海之间的温差。另外,比纬圈温度偏差和位势高度偏差的分析中发现,南海季风爆发期间南海和中南半岛地区的副高东撤与中南半岛地区的增温和孟加拉湾低槽的向东扩展有关。  相似文献   

3.
利用中国南海季风试验(SCSMEX)区1998年5~6月"科学1号"和"实验3号"观测船得到的一天4次加密探空资料,重点分析了南海北部地区(15~25°N,108~122°E)夏季风爆发前后大气环流的动力、热力和湿度场分布与海洋对流热量和水汽输送特征.结果表明,南海北部季风爆发前后的大气动力场、温湿场出现快速而明显的变化.季风爆发前,南海北部地区高层辐合、低层辐散,以下沉气流为主;季风爆发后,在200 hPa左右高层辐散,而在900~950 hPa左右低层辐合,并出现强上升气流.这种动力场的显著变化引起温度、湿度场的改变,直接导致南海对流的快速发展,对流活动伴随着剧烈的热量和水汽垂直输送和转化.  相似文献   

4.
夏季南海季风槽与印度季风槽的气候特征之比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潘静  李崇银 《大气科学》2006,30(3):377-390
亚洲夏季风槽包括两大重要组成部分,即南海夏季风槽和印度夏季风槽.两个季风槽同属于热带夏季风系统,具有热带辐合带的性质.但由于所处地理位置、海陆分布、受到的影响系统不同等原因,两个季风槽有明显的异同点.利用气候平均资料分析,揭示南海夏季风槽和印度季风槽的结构特征和演变特征的异同点,有利于提高对亚洲夏季风系统的认识.作者首先讨论了结构特征方面的差异,从季风槽的对流特征、环流场配置特征、热力结构特征等方面探讨了两个季风槽的区别,分析结果表明南海夏季风槽和印度夏季风槽在结构特征方面区别不算很大,都具有热带季风辐合带的典型结构,低层辐合,高层辐散,有明显的季风经圈环流,热力结构特征均是低层偏冷,中高层偏暖.相对来说,印度夏季风槽比南海夏季风槽强且深厚.其次对南海夏季风槽和印度夏季风槽的演变的气候特征所进行的分析表明,季风槽建立时间与季风爆发时间是一致的.南海夏季风槽爆发早且突然,撤退缓慢,维持时间长;印度夏季风槽则是渐进式的爆发,撤退迅速,维持时间较短.两个季风槽的温湿演变特征也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5.
根据1998年南海夏季风试验期间GAME/HUBEX一天4次同化资料,着重分析了1998年南海夏季风爆发前后大尺度水汽输送的主要特征,结果表明大尺度水汽条件与季风活动密切相关。南海夏季风爆发前后,南海地区主要的水汽输送带发生了较大变化。季风爆发前,南海地区水汽主要来自西太平洋;季风爆发后,水汽主要来自热带东印度洋和盂加拉湾。降水过程与水汽辐合的极大值密切相关,而主要水汽辐合带位置的移动及强度的变化则和南海夏季风相联系。随着南海夏季风的建立、加强,南海地区的水汽辐合带相应地建立和加强,并伴有降水发生。季风爆发后南海地区大气的可降水量较季风爆发前显著增加。季风爆发前大气的水汽汇中心主要出现在中南半岛及我国华南沿海地区,南海夏季风爆发后,从孟加拉湾到南海水汽输送加强,南海大部、孟加拉湾北部和菲律宾以东的洋面上均转为水汽汇区,从而对南海、日本及其以南的降水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6.
利用1998年南海季风试验(SCSMEX)资料和区域动能收支方程,对南海南部和北部两个区域该年夏季风爆发前后的区域总动能和区域扰动动能收支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南海北区夏季风爆发前后动能主要在高层制造,大部分动能被摩擦消耗,南区夏季风爆发前后动能主要在高层被破坏,摩擦项充当动能源。扰动动能主要在高层和部分在低层制造。在此期间,南海地区一直向邻近区域输出动能。  相似文献   

7.
伴随南海夏季风爆发的大尺度大气环流演变   总被引:39,自引:11,他引:39  
李崇银  屈昕 《大气科学》2000,24(1):1-14
主要基于美国NCEP和NCAR的再分析资料(1980~1996年),针对南海夏季风爆发日期进行合成分析,研究了伴随南海夏季风爆发的大尺度大气环流演变。其结果清楚地表明伴随南海夏季风爆发,南亚和东南亚地区的对流层低层风场、对流层高层位势高度场以及大气湿度场和垂直运动场都有极显著的变化。南亚和东南亚850 hPa上涡旋对的发展和活动以及500 hPa副高从南海地区的东撤对南海季风爆发起着重要作用。伴随南海夏季风的爆发,在孟加拉湾到南中国海一带整层湿度和500 hPa垂直上升运动都出现了极明显的增加。对流层高层和对流层低层环流演变的特征也清楚表明,南海夏季风爆发既是全球环流冬夏演变的一个部分,又有显著的区域性特征。本文还指出南海夏季风在北部比中部和南部早建立的结论依据不足,进而补充给出了亚洲季风爆发日期示意图。  相似文献   

8.
利用NCEP/NCAR 1998年再分析资料和SS T资料, 研究了1998年南海季风爆发的特征及其机制。结果显示, 南海及其附近地区夏季风爆发分为3个阶段, 并具有不同的特征, 在南海季风爆发前, 南海海温已提前突然增温达极高值, 感热通量梯度在海陆之间的转换可能是引起东亚副热带季风和南海季风爆发的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9.
蒙伟光  郑彬 《气象学报》2006,64(1):81-89
在对南海夏季风的爆发及中南半岛陆面过程的可能影响进行了诊断分析的基础上,应用MM5/NOAHLSM模式,研究了中南半岛陆气相互作用对2004年南海夏季风爆发过程的可能影响。结果发现:在南海夏季风爆发前,中南半岛南海地区低层气温差确实出现低值,甚至负值;尽管短期内中南半岛土壤湿度和降水的变化没有引起季风爆发日期的改变,但对季风爆发的强度有影响。土壤湿度和降水变化引起的干异常可导致地表感热通量的增大和地表温度的升高,致使中南半岛与南海之间低层的温差异常(负温差)减小,季风爆发强度减弱;不同的是,湿异常可引起季风爆发强度增强。这一结果说明,在南海夏季风爆发前期,中南半岛上空对流活动和降水异常及其引起的土壤湿度的异常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季风爆发的过程。文章还比较了不同温湿地表条件下低层大气状态的差异和地表能量、水分平衡过程的不同,分析了陆气相互作用对季风活动产生影响的物理机制。  相似文献   

10.
越赤道气流的季节变化及其对南海夏季风爆发的影响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基于NCEP/NCAR资料分析了对流层越赤道气流的季节变化,指出越赤道气流中心在低层位于925hPa,在高层位于150 hPa。东半球的越赤道气流是一种典型的季风型气流,而西半球越赤道气流具有信风特征。研究结果还表明,低层的索马里和南海越赤道气流对南海夏季风的爆发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季风爆发前2候,索马里急流有一次迅速的增强,这一增强有利于加速孟加拉湾地区西风的向东扩展,并使控制在南海上空的西太平洋副高东撤;同时,南海越赤道气流的迅速增强也推动副高北上,共同促使南海夏季风全面爆发。不仅如此,二者对季风爆发的早晚也有重要影响,当前期这两支越赤道气流建立偏早、强度偏强时,南海夏季风爆发易偏早。反之,当其建立偏晚、强度偏弱时,季风爆发易偏晚。  相似文献   

11.
Since the South China Sea (SCS) summer monsoon (SCSSM) is pronouncedly featured by abruptly intensified southwesterly and obviously increased precipitation over the SCS,the lower-tropospheric winds and/or convection intensities are widely used to determine the SCSSM onset.The methods can be used successfully in most of the years but not in 2006.Due to the intrusion of Typhoon Chanchu(0601)that year,the usual method of determining SCSSM onset date by utilizing the SCS regional indices is less capable of pinpointing the real onset date.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larger-scale situations have to be taken into account.Zonal and meridional circulations would be better to determine the break-out date of SCSSM in 2006.The result indicates that its onset date is May 16.Moreover,similar onset dates for other years can be obtained using various methods,implying that large-scale zonal and meridional circulations can be used as an alternative method for determining the SCSSM onset date.  相似文献   

12.
南海夏季风爆发的一般特征是南亚高压移至中南半岛北部;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连续向东撤出南海地区,移到120°E以东的热带洋面上;高(低)空东北(西南)气流占据南海大部分地区,相应的105°E附近的越赤道气流建立,南海季风槽形成并同时伴有对流降水的发展和温、湿等要素的突变。国家气候中心的监测表明,2007年南海夏季风于5月第5候爆发。该年季风爆发后,虽然源自热带地区的低空西南气流迅速占据南海上空,高空盛行东北气流,且南亚高压西移至中南半岛上空,但对流、高度场以及降水场的突变特征均很不明显,表现为季风爆发后南海上空的对流依然偏弱,副高没有马上撤离南海,同时华南地区的降水量也没有迅速增强。因此,2007年南海夏季风爆发前后大气环流的变化特征具有非典型性。  相似文献   

13.
South China Sea summer monsoon onset in relation to the off-equatorial ITCZ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Observations of the South China Sea summer monsoon (SCSSM) demonstrate the different features between the early and late onsets of the monsoon. The determining factor related to the onset and the resultant monsoon rainfall might be the off-equatorial ITCZ besides the land-sea thermal contrast. The northward-propagating cumulus convection over the northern Indian Ocean could enhance the monsoon trough so that the effect of the horizontal advection of moisture and heat is substantially increased, thus westerlies can eventually penetrate and prevail over the South China Sea (SCS) region.  相似文献   

14.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ynoptic time scale variability over the South China Sea (SCS) are explored based on the Tropical Rainfall Measuring Mission (TRMM) and auxiliary atmospheric data. Unlike the intraseasonal oscillations, which are significant only during the summer monsoon season (May–September), the synoptic timescale disturbances are active not only during the periods of the South China Sea Summer Monsoon (SCSSM), but also after summer monsoon retreat (October–December). The maximum synoptic time scale signals occur in September. The synoptic time scale variabilities over the SCS are strong modulated by the ENSO events, especially after the retreat of the SCSSM. The synoptic timescale signals in October–December are much stronger during the La Nina years than those in the El Nino years. Moreover, the synoptic time scale variabilities over the SCS are also related the activities of the SCSSM. The synoptic time scale signals in the monsoon onset periods and the early summer are much stronger during the strong SCSSM years than during the weak SCSSM years.  相似文献   

15.
南海夏季风爆发前后深对流传播的多向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辉 《大气科学》2009,33(1):29-37
根据1979~2004年NCEP/NCAR的逐日OLR资料, 对南海夏季风爆发前后南海地区热带深对流的纬向和经向传播特征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 在南海夏季风爆发前后, 热带深对流的传播方向无论是纬向还是经向在各年都不尽相同, 亦即具有多向性。在纬向上, 南海季风区深对流既可以由孟加拉湾向东传播到南海, 也可以由西太平洋向西传播到南海, 也可在南海地区直接生成。但在此时期, 印度季风区纬向传播相对单一, 主要为向西传播。在经向上, 南海地区的对流活动可以受到来自南半球热带地区和北半球中纬度的共同影响, 但印度季风区主要受热带地区对流的影响。上述结果表明, 南海夏季风爆发期季风区对流活动远比印度季风区复杂, 南海夏季风爆发的深对流云系既可来源于其东西侧, 也可来源于其南北侧, 或是局地发展。作者进一步分析了造成不同深对流来源的机制, 发现低空副高不同的移动路径是造成这一多样性的可能原因, 这可能也是目前对部分年份南海夏季风爆发日期确定存在争议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In this study, the improved high-resolution regional climate model of the China National Climate Center (RegCM_NCC) is used to examine the sensitivity of the simulated circulation and rainfall during the South China Sea summer monsoon (SCSSM) period during 1998 in an effort to compare to other cumulus param- eterization schemes. The investigation has indicated that the model is capable of simulating the seasonal march of the SCSSM and that the results were very sensitive to the choice of cumulus parameterization schemes. It seems that the Kuo cumulus parameterization scheme simulates the process of the SCSSM onset reasonably well, which can reproduce the onset timing and dramatic changes before and after the onset, especially the upper- and lower-level wind-fields. However, there are still some discrepancies between the simulations and observations. For example, the model can not completely simulate the intensity of the rainfall or the location of the western Pacific subtropical high as well as the feature of the rapid northward propagation of seasonal rain belt.  相似文献   

17.
郑彬  蒙伟光 《气象学报》2006,64(1):72-80
南海夏季风的爆发受高原、海洋(海气相互作用)、冷空气和陆地(陆面过程或陆气相互作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中南半岛由于是连接南海夏季风和印度、孟加拉湾季风的关键区,而且孟加拉湾不仅是亚洲最早爆发夏季风的地区,又是副热带高压最早断裂的地区。因此它的陆面过程对南海夏季风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文章从2004年南海夏季风爆发前后的环流和降水分析其活动特征,并进一步研究中南半岛陆面过程对南海夏季风的爆发日期和强度的影响。2004年南海夏季风于5月19日爆发,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及地面站点降水资料对这次季风爆发前后的环流形势和降水分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强对流活动由孟加拉湾移到中南半岛,引起中南半岛的降水增大,导致陆面过程发生改变(包含土壤湿度,感热、潜热通量,向上长波辐射),最终使得中南半岛—南海之间的低层气温差出现符号逆转,为南海夏季风的爆发提供了必要的条件。此外,中南半岛—南海低层气温差同南海夏季风的活跃程度有密切的联系。通常负的温差出现后不久,南海夏季风即进入活跃期或非活跃期,正的温差出现之后则常常是南海夏季风的中断期。  相似文献   

18.
南海夏季风爆发早晚的越赤道气流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国家气候中心提供的南海夏季风爆发期典型偏早(1966、1972、1996、2000、2001年)和偏晚年份(1970、1973、1987、1989、1991年),利用ECMW F再分析1~5月逐日经向风资料,计算5个通道越赤道气流和越赤道乞流总量的距平值;探讨越赤道气流与南海夏季风爆发早晚的关系与特征。为预测南海夏季风爆发早晚提供判据。  相似文献   

19.
利用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分析了南海夏季风与印度夏季风的爆发时间,根据爆发时间差值区分了差异大小年,结果表明二者的爆发具有明显的年际异常.差异偏小年,南海夏季风爆发时,印度半岛已经盛行偏西风,两者几乎同时建立;而差异偏大年,南海夏季风爆发后7候左右印度才盛行偏西风,印度夏季风爆发得晚,环流形势有明显差异;进一步分析机制表明,印度夏季风的建立主要由经向温度反转所决定,而南海夏季风的建立取决于纬向温度反转,二者的爆发具有相对独立性,且纬向温度反转的早晚更大程度上影响了差异的大小,积温线密集带出现的早晚决定了温度反转的早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