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夏季中高纬500 hPa高度和海表温度异常特征及其相关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用旋转主分量(RPC)方法,对1949~1988年40个夏季的中高纬500hPa高度场以及北太平洋和北大西洋海表温度异常(SSTA)的主要时空分布特征作分析,然后通过交叉相关讨论夏季海气相互作用的特征。结果表明,夏季中高纬500hPa高度场最明显的异常型为副热带型(ST),极地北美型(PA),4波型(FW),以及3波型(TW)。夏季北太平洋SST的主要异常型为赤道东太平洋型(EEP),阿拉斯加湾型(BAL),热带中太平洋(CTP),以及北部北太平洋型(NNP)。而夏季北大西洋SST的主要异常型为赤道大西洋型(EAL),加勒比海型(CAR),东部北大西洋型(ENA)和中部北大西洋型(CNA)。夏季中高纬海气之间的最强相关出现在海气异常对应的空间位置上。这种区域性或邻域性的海气相关呈正相关的特征。但海气之间的相关耦合不及冬季紧密,赤道SSTA与中高纬500hPa高度异常的相关不显著。太平洋SSTA所对应的500hPa高度场的相关中心多为局地性,而大西洋SSTA所对应的500hPa高度场的相关中心呈现更有组织性的,甚至是波状的形态。  相似文献   

2.
对15个冬季北太平洋风暴轴区域500hPa天气尺度滤波位势高度方差与同期热带太平洋海表温度进行了奇异值分解(SVD)分析,结果表明,SVD得到的第一对空间典型分布反映了赤道中、东太平洋区域海温异常对风暴轴变化的影响。进一步的合成分析显示,赤道中、东太平洋区域海表温度异常可以通过激发或加强500hPa高度场上的PNA遥相关型,主要影响冬季北太平洋风暴轴的东西摆动及其中、东端的强度变化。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了吉林省5月低温、高温的500hPa环流特征,并从前期 6月西西北太平洋海区的海温距平及巴伦支海附近地区的500hPa高度距平的异常变化,来分析吉林省5月气温的异常变化,从中总结出具有一定意义的预报指标,以期提高5月温度预报的确率。  相似文献   

4.
陈国珍 《气象》1996,22(4):20-23
1995年北半球大气环流的主要特征是:500hPa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异常偏强,初夏脊线位置偏南,盛夏偏北;亚洲西风带,春季经向环流发展,初夏东亚阻塞形势稳定,盛夏纬向环流盛行;500hPa青藏高原位势高度夏半年偏高,冬半年偏低;北半球100hPa位势高度低纬度持续偏高,中高纬度持续偏低,南亚高压偏强;1994年开始的厄尔尼诺事件于1995年3月结束。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春季4月北半球500hPa月平均高度场存在的5个遥相关型出发,计算了1951-1990年各遥相关型的逐年强度指数,研究了强度指数与我省交年秋季降水的关系,并地其物理机制作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4月500hPa的西太平洋型(WP)、太平洋北美型(PNA)的强弱,与我省次年秋季大范围旱涝关系密切,而且物理机制较为清楚。  相似文献   

6.
冬季中高纬500hPa高度和海表温度异常特征及其相关分析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用旋转主分量(RPC)方法,分析1948年到1988年40个冬季的中高纬500hPa高度场以及全球海表温度异常(SSTA)场的最主要的时空分布特征。然后通过交叉相关来讨论海气的同期相关特征。结果显示,冬季中高纬500hPa高度场最明显的异常型分别是太平洋北美型(PNA),西太平洋型(WP),西大西洋型(WA)以及东大西洋欧亚型(EAEU)。冬季SSTA最明显的区域是赤道东太平洋(EEP)和赤道大西洋(EAL)。其次是中纬度东北太平洋(NEP)及两大洋西部(NWP和NWA)。中高纬度海气之间有很好的相关。与中高纬度500hPa高度场PNA型明显相关的是中高纬度东北太平洋(NEP)和赤道东太平洋(EEP)的SSTA。前者的强相关中心在中高纬;后者的强相关中心在中低纬。而与WA型明显相关的是中高纬度北大西洋的SSTA。中高纬度海气之间最强的相关在海气异常对应的空间位置上。而且这种区域性或邻域性的海气相关呈正相关,暖SSTA对应于正高度异常,冷SSTA对应于负高度异常  相似文献   

7.
王善华  黄莳 《气象科学》1995,15(1):27-35
本文采用经验正交函数展开和波谱分析方法,讨论了1953年1月至1977年12月北太平洋500hPa高度场分布特征及其演变周期,并讨论了它们分别与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南方涛动指数关系。计算结果表明,北太平洋500hPa高度场的年际变化异常型主要为高度场大范围偏高,此异常型具有60个月,40个月,和20个月显著周期,且在6-0个月,40个月周期上同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南方涛动指数有显著关联;  相似文献   

8.
对近35年(1961 ̄1995)春季西北降水量和同期与前期冬季的北半球500hPa高度场进行奇异值分解(SVD),得到了同期和前期500hPa高度场与西北区春季降水场的高相关区域,分析两场之间的耦合关系,寻找出有预报意义的环流特征和关键区。  相似文献   

9.
分析1950年以来中等强度以上的ElNino和LaNina当年和次年夏季低纬度风场和500hPa高度距平场发现有不同特征。其中中-西太平洋近赤道地区850、200hPa上风场异常变化十分明显,这种异常变化与南北半球大气相互作用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0.
分析冬季500hPa高度场和太平洋海温场的环流演变及应用非线性逐步回归模型,做出营口夏季气温异常的预测。  相似文献   

11.
亚洲夏季风系统成员与西太平洋副高的相关特征分析   总被引:9,自引:8,他引:9  
利用500hPa月平均高度距平场派生出涡度变化、经向风切变、纬向风切变等变量场。从1958~2001年6月500hPa月平均高度距平场及其派生变量场中选取预报因子,并将各个场中的因子分别作EOF分解,得到浓缩了初选因子变量大部分信息的综合预报因子,用以建立同月的广西月降水量的BP神经网络预报模型。进而利用2002~2005年月动力延伸集合预报产品及其派生变量,对广西6月降水量作BP神经网络降尺度释用预报。作为对比试验,以相同的预报量,从1957~2000年5~12月及1958~2001年1~4月500hPa月平均高度距平场中选取预报因子,并作相同处理,建立前期综合因子的广西6月降水量BP神经网络预报模型。独立样本试验结果表明,利用同期综合因子建立的BP神经网络降尺度预报模型的拟合精度优于利用前期综合因子建立的预报模型,但预报效果依赖于月动力延伸集合预报产品。  相似文献   

12.
基于T213集合预报的延伸期产品释用方法及初步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良吕  陈静  陈德辉  田华  周迪  汪娇阳 《气象》2014,40(11):1293-1301
基于T213集合预报系统2008年1月中国及附近区域500 hPa高度和850 hPa温度的1~15 d预报资料,构建延伸期产品释用方法,通过对逐日11~15 d预报资料做集合平均和后向衰减权重系数滑动平均,进而得到延伸期(11~15 d)候平均和候距平预报,并对预报效果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对11~15 d预报场做集合平均和后向衰减权重系数滑动平均均能降低预报误差,改善整体预报效果。由此得到的500 hPa高度场和850 hPa温度场11~1 5 d候平均预报误差与逐日控制预报第5d的水平相当,候距平相关系数均接近0.6,整体而言效果较好,具备一定的应用价值。500 hPa高度场和850 hPa温度场11~15 d候距平预报在中国大陆地区位相准确率均较高,东南沿海和东北部分地区稍差,且850 hPa温度场的位相准确率整体高于500 hPa高度场。候距平预报对延伸期(11~15 d)的大范围持续性异常距平具有较强的捕捉能力,对异常距平出现的范围和分布、强距平中心的位置的预报均较好,但强度整体偏弱。  相似文献   

13.
近40年青藏高原季风变化的主要特征   总被引:28,自引:13,他引:28  
通过计算1961-1995的逐日青藏高原季风指数,初步确定了高原夏季风开始和结束的时间,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季风指数的年际变化特征以及和500hPa高度场、东亚季风之间的可能联系。结果表明:夏季风开始和结束的时间呈反相关关系;高原季风的年际和年代变化明显;高原冬季风强(弱)与同期高原及乌拉尔山500hPa高度场偏高(低)以及东亚冬季风偏强(弱)相联系;高原夏季风偏强(弱)与同期贝湖至高原南部500hPa高度场偏低(高)、西亚和中国东部高度场偏高(低)以及东亚夏季风偏强(弱)相联系。  相似文献   

14.
利用1960—2011年江西省81个台站月平均气温观测资料和NCEP/NCAR北半球逐月500 hPa高度场再分析资料,分析了江西地区冬季(当年12月至次年2月)气温异常的时空特征、冷暖典型年500 hPa高度距平场特征以及气温异常与北半球500 hPa高度场的相关性,并运用奇异值分解(SVD)方法探讨了北半球500 hPa高度场异常与江西地区冬季气温异常之间的耦合关系。结果表明:(1)江西地区省冬季气温以全区一致的变化为主;(2)影响江西地区冬季气温异常的500 hPa高度场关键区为北大西洋(20.0°—42.5°N,10°—70°W)和欧亚地区(25.0°—72.5°N,40°—150°E),影响时段分别为当年7月(前期)和当年冬季(同期);(3)前期7月北大西洋关键区500 hPa高度场与江西地区冬季气温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其中最显著的区域为赣北地区;冬季欧亚大陆关键区500 hPa高度场与江西地区冬季气温也呈显著的相关关系,其中最显著的区域为赣北、赣中地区。  相似文献   

15.
华东冬季异常冷暖与大气环流和海温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利用1951-2007年华东地区14个代表站冬季(12-2月)温度资料和北半球500 hPa高度及北太平洋海温资料,通过合成分析、相关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华东地区冬季气温的气候变化及其与北半球500 hPa高度场、北太平洋海温场的关系.结果表明:华东地区冬季气温具有明显的年代际气候变化特征;前期夏季北半球500 hPa高度距平场和前期春季北太平洋海温距平场分布可作为华东冬季异常冷暖年的前兆信号;夏季北太平洋中部地区500 hPa高度场变化及前期10月西太平洋副高强弱变化,对华东地区冬季气温变化具有很好的指示性;春季南赤道海流区和西风漂流区海温异常变化,对华东地区冬季气温变化也具有很好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
用1957~1999年广东省19个代表站4~6月降水资料和500hPa高度场资料,着重分析和讨论了广东省前汛期异常旱、涝年的同期和前期500hPa合成平均场的主要差异,以及前期关键月、关键区的特点,为广东省前汛期异常旱、涝的预测提供判别依据。  相似文献   

17.
动力延伸预报产品在广西月降水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1958—2005年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2003—2005年国家气候中心的动力延伸预报产品, 运用自然正交函数展开 (EOF) 求取预报关键区内的空间特征向量及其时间系数, 结合相似离度方法查找与预报月份相似的个例, 进而作出广西月降水量预报。独立样本试验证明, 利用动力延伸预报产品制作的区域月降水预报比利用前期实况高度距平场相关区域制作的预报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1982年7—9月中央气象台发布的东亚范围500百帕的48小时预报图进行了误差分析,发现40°N以北的中高纬度预报误差较小,而在35°N以南的较低纬度,尤其是副热带地区,预报误差较大。因此我们对西风带高度场和副热带高度场分别进行了车贝雪夫多项式和自然正交函数展开。分析表明,他们之间具有一定的关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用车贝雪夫系数去预报同一时刻副热带高压系数(时间系数),从而获得48小时副热带高度场的统计预报方法。通过独立样本检验并与B模式的预报结果进行对照,证明本文的预报方案具有参考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The observational data of global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and the 500 hPa geopotential height field in the Northern Hemisphere are used to get two teleconnection patterns. The time interval of the data is from January 1950 to December 1979.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anomalies in the Indian Ocean have evident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the SSTA in the eastern Pacific and obvious teleconnection with the 500 hPa geopotential height field in the Northern Hemisphere.  相似文献   

20.
90年代西太平洋副高异常的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活动是影响我国东部降水的主要因子之一。监测和研究副高的活动对预测我国东部汛期降水有重要意义。但90年代副高特征量出现连续异常,分析指出,特征量的这种异常并不代表副高活动真正异常,而是与计算特征量所用资料的变更有关。对1991年11月到1996年2月使用T42模式资料期间的500hPa高度,利用NCEP/NCAR重分析资料进行了订正,并重新计算了此期间的副高诸特征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