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张丽  申双和  孙向明 《气象》2010,36(4):37-42
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提供的风、湿度、垂直速度等资料及深圳地面观测数据,分析热带气旋外围环流造成深圳高温的原因。基于热力学能量方程,估算各因子的增温率和增温比例。结果表明:非绝热加热项是深圳高温的热量基础,增温比例为90.2%,平均增温率为0.83℃·h~(-1),假设8:00-14:00时增温率不变,计算出平均情况下,非绝热加热项使14时温度比08时增加5.0℃。其次湿度减小引起的增温、气流下沉增温、暖平流是深圳出现高温的重要因素,各自的增温比例分别为7.6%、3.8%、7.0%,总的增温率为0.17℃·h~(-1),计算出平均情况下,这3项可使14时温度比08时增加1.12℃。即热带气旋外围环流影响下,非绝热加热项对增温贡献最大,其中由于空气相对湿度小,定压比热减小,增温贡献较大;空气干绝热下沉增温使局地温度升高,但贡献较小;暖平流使局地温度的升高,贡献较大。  相似文献   

2.
针对2015年1月6日冷空气到达广州前局地异常增温现象,利用逐时实测气温、MICAPS天气图分析天气背景发现,5日广州处于深厚的暖湿气流控制条件下,6日20:00后冷锋过境,则6日20:00前属于冷锋逼近时期。选用5日08:00—20:00和6日08:00—20:00时段的NCEPFNL再分析资料,借助热力学能量方程估算局地气温的平流项、垂直项大小,并由实测气温经过计算获得非绝热项的估算值。分析结果表明,冷锋逼近广州时非绝热项的贡献比例明显大于暖湿气流控制该地时非绝热项的贡献比例。通过对比分析这2个时段的非绝热项中天空状况、地形、下垫面性质、低空相对湿度和冷锋锋面移动5个影响因子的贡献情况,得出6日广州气温的异常增温与冷锋锋面的逼近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利用NCEP/NCAR 1 000~10 hPa 2.5 °×2.5 °日平均再分析资料,分析2003年6月22—25日热带对流层上空东风带扰动影响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简称西太副高,下同)短期东西进退的热力强迫过程,并探讨了相应机制。结果表明:东风带扰动附近非绝热效应分布和强度的变化影响着西太副高东西向的运动;西太副高短期东西向移动有趋“冷”的趋势,即西太副高向非绝热加热减弱或者非绝热冷却增强方向移动;在西太副高突然东退前后,东风带扰动东、西侧的非绝热加热效应出现明显的变化,主要体现为东风带扰动东侧非绝热冷却效应增强和东风带扰动西侧非绝热冷却效应减弱东退的特征,而且在对流层300 hPa高度附近表现最为明显;在非绝热加热效应影响因子中,垂直输送项最为重要,其次为局地变化项,水平平流效应最不显著,因此,垂直输送作用和局地变化作用引起的非绝热效应的变化是影响西太副高突然东退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利用NCEP逐日再分析资料、Micaps系统提供的气象观测资料及局地经向环流线性诊断模式,定量分析了2003年夏季东亚地区局地经向环流的演变情况。结果表明:(1)东亚地区夏季雨带的移动与局地经向环流的演变紧密联系。当淮河流域发生强降水时,在淮河流域上升和华南地区下沉的副热带季风环流圈尤为显著,该环流圈主要由潜热加热、热量垂直输送、温度平流和西风动量经向输送等物理因子所驱动;(2)潜热加热主要影响副热带季风环流上升支的强度,反映了梅雨锋对流系统的重要作用;(3)热量垂直输送、温度平流及西风动量经向输送则主要影响副热带季风环流上升支的北移,其中热量垂直输送、与强(弱)斜压槽活动有关的经向温度平流和涡动西风动量经向输送(纬向温度平流和平均西风动量经向输送)对上升支北移的作用在华南地区汛期后期(在其余夏季降水阶段)较突出。以上这些物理因子具有预报东亚地区局地经向环流演变和雨带移动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暴雨过程对副热带高压变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给出了长江中下游暴雨期间经圈环流观测事实, 指出在考虑垂直运动日变化之后, 可清晰地看到暴雨次级环流下沉支的存在。全型涡度方程对暴雨个例的计算发现, 非绝热加热中心西侧高空激发出负涡度, 东侧为正涡度;在低层则刚好相反。副高和南亚高压均会沿局地涡度变化的负中心方向移动。  相似文献   

6.
1998年夏季热带内外大气低频振荡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利用纬向平均的局地经向环流模式,对1984年南海地区4月28日~5月31日每日两个时次的局地平均经向环流进行模拟。模拟结果与观测结果吻合,反映出1984年南海夏季风形势的建立是一个经历反复的过程。此外,用诊断分析的方法通过计算各动力和热力强迫因子对季风经向环流的贡献,发现驱动1984年南海夏季风经向环流的首要因子是潜热加热项,主要由北部凝结加热,南部蒸发冷却的经向不均匀加热场分布使得潜热加热对环流的作用为正。温度垂直对流输送项的作用次之,该项的分布在南海北部的值为正、南部值近似为零,这种分布形势也使该因子能单独引起一个正季风环流。第三大因子是纬向温度平流输送项,在南海地区北部有暖平流,南部冷平流的温度平流分布形势对季风环流也起正的作用。而对季风中断期的因子分析表明:潜热加热及纬向温度平流的作用与正季风环流建立期完全相反,温度垂直对流的正作用也大大减弱。  相似文献   

7.
局地温度变化中各项因子的定量估算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周后福 《气象》2005,31(10):20-23
基于安徽沿江地区高温、降水两类天气过程,利用逐时实测气温、NCAR/NCEP再分析资料提供的风、气温、垂直速度等资料,从天气学基本原理出发,由天气学原理和ω与w的换算关系式等估算局地气温的平流项、垂直项大小,并由实测气温经过计算获得非绝热项的估算值。结果表明,各项对于局地温度的升温作用为:平流项的变化相对比较复杂,就高温天气而言平流项的作用往往使得局地温度降低,但是两类天气平流项的作用非常弱;两类天气过程中的垂直项都导致局地温度升高,比例占1%~5%;可以说,安徽沿江地区局地温度的增温主要来自于非绝热项,增温比例常常超过95%,它对局地温度的升高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利用2009年4月—2010年6月欧洲中心数值预报资料及达州6个国家气象站站温度观测资料,根据影响温度变化的因素和相关分析筛选出了10余个因子,基于MOS方法建立预报模型。在温度预报模型建立上,利用动态最优子集回归,经过多次试验,确定了最低气温和最高气温预报因子。通过2010年1月—2010年6月与预报员主观预报结果对比分析和7—9月试报检验,预报方法能够有效提高达州温度预报准确率。1—6月检验结果最低气温平均偏小0.31℃,最高气温平均偏小0.53℃。7—9月份试报结果最低气温偏小0.34℃,最高气温偏小0.62℃。  相似文献   

9.
污染物大尺度垂直输送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大尺度动力学的观点讨论了污染物进入自由大气后的垂直输送问题, 重点讨论了绝热条件下中性波及斜压不稳定波引起的垂直运动对污染物的垂直输送以及非绝热情况下由剩余环流引起的垂直运动对污染物的垂直输送, 并从波作用对垂直运动贡献的观点,指出了平流层内由于波作用引起的非局地的下沉运动对污染物垂直输送的控制作用, 最后还指出以往对垂直运动诊断研究的一些成果也是对污染物垂直输送有贡献的因素。  相似文献   

10.
南海夏季风爆发早晚的经向环流异常的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海夏季风爆发与东亚地区的局地经向环流密切相关.本文利用线性局地经向环流诊断模式,定量诊断分析了1979~2003年5月1~15日的局地经向环流及其在夏季风爆发早晚年的差异,分析找出了在该关键时段对经向环流异常有正贡献的主要因子,从而确立影响季风爆发的相应天气过程及贡献机制.结果表明,在季风爆发早年期间,局地经向环流异常呈现为"Hadley环流"形态:上升运动(下沉运动)影响南海中北部(江淮地区),低空非地转南风(北风)影响南海中南部(华南和江南地区).季风爆发晚年的情况则与季风爆发早年相反.对造成经向环流异常的各个因子进行定量分析发现,经向分布不均匀的潜热加热的贡献作用最大,其次是温度平流和西风动量输送过程,与越赤道气流有关的边界效应则对南海中南部的低空南风有一定贡献.相应的天气学分析表明,季风爆发偏早年的副热带高空急流强度偏强且位置偏南,其动量输送过程导致对流层上层出现非地转南风、急流轴南侧(北侧)的华南(华北)地区出现高空辐散(辐合)和低层辐合上升(辐散下沉).与此同时,中纬度西风带扰动的南下和副热带高压脊从南海地区的撤出,中低层温度平流导致华中地区冷却和南海中北部增暖,进一步加强低纬地区上升、中纬地区下沉的经向环流异常.华南地区异常的非地转北风与南海中南部异常的非地转南风,显著加强了南海中北部的低空水汽辐合和对流潜热释放,从而激发出强烈上升运动.由此可见,中低纬天气系统配置能有效调节中国东部及南海地区的潜热加热和冷暖平流的南北分布,从而引起与季风爆发对应的局地经向环流的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11.
2015年12月29日北极地面爆发性增温的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2015年NCEP/NCAR再分析一日四时次资料和日资料,应用区域平均、热流量方程估算等方法对2015年12月29日北极爆发性增温的原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015年12月29日北极出现爆发性增温,日增温幅度最高达到25℃以上。增温期间,受到强盛温带气旋系统和反气旋系统的共同作用,增温区域出现强盛的南风,风速最大值达到20 m s-1以上,位置不断北进达到北极点。强盛的南风为北极地区带来强盛的暖平流,同时暖湿空气进入北极后,增温区上空云量明显增加。12月28日至12月29日温度平流由冷平流转变为暖平流,暖平流的中心区域与温度爆发性增长的区域有很好的对应关系,暖平流是北极爆发性增温的重要原因。对于一直处于极夜的北极地区,由于云量的增加,大气顶向上长波辐射减少,加剧了温度的上升。温度平流增温贡献率为20.4%,垂直项的贡献率为-9.9%,非绝热作用贡献率为89.5%,温度平流和非绝热作用共同导致了本次北极地区的爆发性增温,非绝热作用是本次爆发性增温最重要的增温因素。  相似文献   

12.
By employing the NCEP/NCAR reanalysis data sets(1 000 to 10 hPa,2.5°× 2.5°),the thermal forcing impacts are analyzed of an easterly vortex(shortened as EV) over the tropical upper troposphere on the quasi-horizontal movement of the Western Pacific Subtropical Anticyclone(shortened as WPS A) during 22-25 June 2003.The relevant mechanisms are discussed as well.It is shown that the distribution and intensity of the non-adiabatic effect near the EV result in the anomalous eastward retreat of the WPSA.The WPSA prefers extending to the colder region,i.e.,it moves toward the region in which the non-adiabatic heating is weakening or the cooling is strengthening.During the WPSA retreat,the apparent changes of non-adiabatic heating illustrat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nhanced cooling in the east side of the EV.Meanwhile,the cooling in the west side exhibits a weakened eastward trend,most prominently at 300 hPa in the troposphere.The evidence on the factors causing the change in thermal condition is found:the most important contribution to the heating-rate trend is the vertical transport term,followed in turn by the local change in the heating rate term and the horizontal advection term.As a result,the atmospheric non-adiabatic heating generated by the vertical transport and local change discussed above is mainly connected to the retreat of the WPSA.  相似文献   

13.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和NCEP/NCAR(1°×1°)逐6 h再分析资料,对承德市2017年5月5—6日大风天气的环流形势和物理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气旋的快速发展(气旋加深率0.84 B)导致锋生加强,引发气压和变压梯度加大是导致大风的直接原因。500 hPa高压脊东移迫使冷空气向南堆积,高空槽不断发展成为冷涡,温度平流为地面气旋的发展提供热力条件,高低层涡度平流的差异,也是地面气旋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当1.5 PVU位涡面伸展至对流层低层时,局地位涡异常在气旋的发展过程中不可忽视;高空急流出口区发生质量调整,出口区左侧的辐散强度达10×10~(-5) s~(-1),使低层大气减压,有利于气旋发展。  相似文献   

14.
北京地区城郊极端温度事件的变化趋势及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北京地区城郊16个气象观测站1979~2008年逐日平均、最高和最低温度的均一化资料,分析了近30年北京地区城、郊区极端温度事件发生频次(强度)的变化趋势,并对比了城郊差异以及城市热岛强度对城郊差异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从发生频次来看,近30年城区极端低温事件的减小幅度[5.94 d (10 a)-1]高于郊区的减小幅度[-5.28 d (10 a)-1],而极端高温事件的增加幅度在城区[4.33 d (10 a)-1]和郊区[4.42 d (10 a)-1]之间差别不大,定量化的诊断结果进一步证明了城区和郊区在极端温度事件发生频次上的差别很小.从发生强度来看,近30年城区极端温度事件的年平均发生强度明显高于郊区,但在变化趋势上,城区极端低温事件的减弱幅度略高于极端高温事件的增强幅度,相差0.042℃(10 a)-1,而在郊区极端低温事件的减弱幅度却略低于极端高温事件的增强幅度,相差0.052℃(10 a)-1.城郊差异的定量化分析结果表明,极端温度事件在城区强度一般大于郊区强度,城区与郊区强度差值均为正值(除1982年和1985年极端高温事件强度差值为负).热岛强度与极端温度事件城郊差异的相关性统计发现,极端温度事件发生频次和发生强度在城郊之间的差别与热岛强度均没有明显的相关特征,该结果说明城市热岛效应对北京超大城市市区和郊区影响基本一致,其差异性是有限的.  相似文献   

15.
利用局地经向环流对河南一次连阴雨过程的定量诊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孔海江 《气象》2014,40(12):1481-1490
利用2.5°×2.5°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改进的局地经向环流线性模式,定量诊断了2011年9月5—19日河南省秋季连阴雨天气的形成机理,并利用局地经向环流的垂直分量与降水量滞后相关的分析,研究了这次连阴雨过程主要物理因子的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潜热加热、平均经向温度平流、平均西风动量的纬向平流和平均纬向温度平流是导致2011年9月河南省秋季连阴雨天气形成的主要物理因子。(2)潜热加热和平均纬向温度平流是造成此次连阴雨发生的主要物理因子;平均纬向温度平流、平均经向温度平流和平均西风动量的纬向平流是造成此次连阴雨发展或持续的主要物理因子;潜热加热、平均西风动量的纬向平流和平均纬向温度平流是造成此次连阴雨结束的主要物理因子。  相似文献   

16.
孔祥伟  陶健红 《气象科学》2013,33(6):664-670
利用1960—2010年兰州等3站逐日观测资料,分析了兰州冬季气温变化及其可能成因。结果表明:近50 a兰州冬季气温、日较差、冷日数、冷积温及极端高、低温日数的变化速率均在1980s发生跃变。平均气温持续显著的增温,在1960s、1970s最低气温增温起主要作用,日较差、冷积温及极端低温日数显著减少,在1980s后由最低、最高气温共同增温所致,日较差减小变缓,冷积温稳定维持在较低水平,极端高温日数显著增加。大气环流异常和城市化共同影响,导致兰州冬季显著增温,二者对增温的贡献率分别约为37.24%和62.76%。1980s中期之后中高纬度欧亚上空对流层中层盛行纬向环流,两槽一脊的振幅减弱,西北地区位于中国上空异常反气旋西部偏南气流控制下,且同期城市热岛效应更加显著,这些均有利于兰州冬季增温。  相似文献   

17.
以沈阳浑南垂直流人工湿地模拟系统为研究对象,考察了湿地模拟系统对生活污水的处理效果,重点研究了不同水力负荷的影响。结果表明,垂直流湿地模拟系统对生活污水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出水NH4+-N、TP、CODCr和BOD5均达到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 标准;水力负荷为0.156 t/m2•d时,是垂直流湿地模拟系统运行的最佳负荷。  相似文献   

18.
利用广东湛江1951—2018年逐日气温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和NOAA重建海温资料,分析近67年湛江冬季极端低温事件的特征,对比分析1967年1月、1975年12月和2016年1月三次极端低温事件过程的天气要素和环流特征,从ENSO和北极涛动(AO)方面探讨形成极端低温的原因。研究表明:1951—2017年平均最低气温和极端最低气温均呈增暖趋势,且极端最低气温比平均最低气温增暖更快。湛江冬季极端最低气温受东亚冬季风南北一致型模态影响,东亚冬季风一致偏强时湛江极端最低气温偏低,其关键环流系统为乌拉尔山及其以东地区的高压脊、贝加尔湖以南地区的低压槽和西伯利亚高压。进一步分析表明,三次冷空气过程受ENSO和AO的影响不同,其中1967年冷空气受东部型拉尼娜和AO负位相共同影响,1975年冷空气主要受中部型拉尼娜影响,2016年冷空气则主要受AO负位相影响。三次过程均以偏西路冷空气活动为主,都表现出对流层中层东亚地区位势高度偏低、对流层低层异常北风和西伯利亚高压偏强的特征。但高空环流形势不同,1967年冷空气过程为高压脊发展型,预报关键是槽后脊的发展时间;1975和2016年冷空气过程环流形势均为横槽转竖型,预报关键是阻塞高压崩溃、横槽转竖时间。地面受冷空气影响时间与925 hPa温度平流有较好的对应关系,但由平流降温造成的过程最低气温与850 hPa冷平流强度对应,过程最低气温往往发生在850 hPa冷平流最强的次日,另外还要关注辐射降温作用对最低气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Factors controlling the magnitudes of, and short-term variations in, the potential temperatures of the snow surface and the air at the height of 2 m θS and θ2 m over Arctic sea ice in winter are analysed. The study addresses the winters of 1986–1987 and 1987–1988, and is based on the temperature, wind, and cloud observations made by Russian drifting ice stations. It also relies on the ERA40 re-analyses of the European Centre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orecasts, which were utilised to calculate the lateral heat advection at the sites of the ice stations. The cloud cover and wind speed were more important than the heat advection in controlling the magnitudes of θ2 m and θS, while on a time scale of 24 h, during steady forcing conditions, the heat advection was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 affecting the changes in θS and θ2 m. During changing conditions, and considering individual factors separately, the monthly mean 24-h temperature changes were less than ± 5 °C: the effect of the cloud cover was the largest, and that of the heat advection was the smallest. When simultaneous changes in the three factors were analysed, the seasonal mean temperature changes were even of the order of ±15 °C, with the strongest warming events exceeding 35 K in a single day. The difference θS − θ2 m reached its lowest seasonal mean values during conditions of clear skies (−1.3 °C), light winds (−1.3 °C) and warm-air advection (−0.8 °C). θS and θ2 m followed each other closely, even during major synoptic-scale temperature varia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