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曾晓梅 《气象科技》2007,35(4):518-518
世界气象组织气候委员会(WMO Commission for Climatology)组织的专家组建立了一个新的网站(http://www.omm.urv.cat/),目的是促进各国国家气象局之间的有关气候监测方面信息、资料和产品共享。该网站注重利用卫星与海洋资料与产品。  相似文献   

2.
严军  刘健文 《气象》2002,28(5):37-39
针对美国国家环境预测中心(NCEP)及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CAR)的40年(1958-1997)全球再分析资料,利用数据库开发软件Visual FoxPro结合气象图形显示和分析系统软件GrADS建立了一个图形显示处理系统,能够方便地绘制资料集中提供的各种气象要素在不同区域、不同时间和不同投影下的图形,还可导出所需要的数据供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1998年夏季中日合作开展了淮河流域能量与水分循环试验(HUBEX),该试验和GAME其他试验的探空加密观测资料作为原始资料的一部分经过同化分析,得到了GAME再分析资料。该文就是以1998年6~8月我国江淮地区的天气过程为背景,对GAME和NCEP两组不同的再分析资料的基本要素场、导数场、降水量场和地面通量场用气候诊断和统计的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对流层低层和中高层GAME再分析资料的基本要素场及地面的降水场和通量场较NCEP再分析资料更为准确;GAME再分析资料能很好地反映出西南涡东移并影响江淮大暴雨的重要天气特征,而NCEP资料则反映不出这一现象。同时还得到,GAME再分析资料优于NCEP再分析资料的主要原因是GAME的资料同化系统中加入了包括HUBEX等气象科学试验的探空加密观测资料。因此,该文证实了GAME的外场加密观测试验—HUBEX等开展的必要性,说明增加观测资料的时空分辨率对于提高我国天气气候的预报准确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两种再分析资料间Hadley环流双层结构的差异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NCEP/NCAR、ECMWF两种再分析资料,分析了1979-1989年纬向平均经向风([υ↑-])及质量流函数(ψ↑-)的差异。结果表明,ECMWF资料存在明显的Hadley双层结构,NCEP/NCAR资料则未见明显的Hadley双层结构。此项研究结果虽不能证明Hadley双层结构是否客观存在,但表明低纬大气环流研究中资料选用直接影响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5.
苏志侠  吕世华 《高原气象》1999,18(2):199-208
介绍了美国国家环境预测中心(NCEP)及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CAR)的40年全球再分析资料,此资料时间长(1957 ̄1996年),观测资料丰富,分析方法统一,是目前全球最好的再分析资料。其输出内容共分四大类:观测档案、天气档案、时间序列档案及速视光盘,还有一张特殊的光盘。根据其受观测资料及模式影响程度的不同,其输出产品又可分A,B,C,D四类。用标准二进制格式输出,包括等压面、等熵面及σ-面上的资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多套观测与再分析降水资料的比较,分析了雅鲁藏布江流域夏季降水的特征,从水汽含量与水汽输送的角度检验了雅鲁藏布江水汽通道的特点,研究了流域夏季降水的年际变化及其原因。分析表明:(1)该流域夏季降水大值位于雅鲁藏布江出海口至大峡谷一带,观测中流域平均降水可达5.8 mm d-1。不同资料表现的降水空间分布一致,但再分析降水普遍强于观测,平均为观测的2倍左右。(2)该流域夏季的水汽主要来自印度洋和孟加拉湾的偏南暖湿水汽输送,自孟加拉湾出海口沿布拉马普特拉河上溯至大峡谷,即雅鲁藏布江水汽通道。水汽收支诊断表明,夏季流域南部(即水汽通道所在处)是水汽辐合中心,流域平均的辐合约9.5 mm d-1,主要来自风场辐合与地形坡度的贡献。(3)不同再分析资料表现的流域降水和水汽分布特征总体一致,但量值差异较大。NCEP(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气候预报系统再分析资料CFSR、日本气象厅再分析资料JRA-25较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再分析ERA-Interim资料更适于研究该流域(青藏高原东南部)的水汽特征,因为后者给出的流域降水和水汽偏强。(4)近30年该流域夏季降水无显著趋势,以年际变率为主。年际异常的水汽辐合(约为气候态的35.4%)源自异常西南风导致的局地水汽辐合(纬向、经向辐合分别贡献了16.5%、83.5%),地形作用很小。流域夏季降水的年际变化是由印度夏季风活动导致的异常水汽输送造成的,其关键系统是印度季风区北部的异常气旋(反气旋)式水汽输送。  相似文献   

7.
美国NCEP/NCAR全球再分析资料及其初步分析   总被引:68,自引:14,他引:54  
对美国国家环境预测中心(NCEP)及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CAR)的40年全球再分析资料在中国应用的可信度进行了初步分析,其中包括温、压、风、湿、降雨量、地面辐射、地面感热、地面蒸发潜热及青藏高原地面热源等。除降水量再分析资料与气候资料的比较属同一时段外,其余均属非同一时段比较。两者基本特征和分布形势一致,再分析资料比较合理。  相似文献   

8.
为评估不同再分析地面气温资料的适用性和模拟精度,采用双线性内插法将JRA55、ERA Interim、ERA5和MERRA2等再分析地面气温资料降尺度至气象观测站,评估其对实测气温的平均态(平均偏差、均方根误差、相关性分析)、趋势态(年际趋势)和极端态(高温日数、低温日数)的再现能力。通过在江西省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①利用邻近格点气温和高度值计算的逐时气温垂直递减率具有合理的波动范围以及季节性周期,适用于复杂地形下逐时再分析资料的内插订正;②订正后JRA55地面气温资料的均方根误差最小,MERRA2其次,ERA Interim和ERA5最大;③从气温年际变化趋势来看,JRA55、ERA Interim和ERA5增温速率与实测值较为一致,且JRA55对增温中心的刻画更优;④4种再分析资料均能再现高、低温日数的年际波动,但JRA55在量级上描述最优。综上,再分析地面气温资料的适用性JRA55>ERA Interim>ERA5>MERRA2,JRA55再分析资料能较好地再现气温实际观测资料。  相似文献   

9.
利用美国大气海洋局卫星应用和研究实验室 (The Center for Satellite Applications and Research,STAR) 提供的MSU/AMSU卫星微波亮温资料V3.0版本,结合三套再分析资料数据集,通过对海洋上空不同高度、不同区域及不同季节的适用性分析,来探讨MSU/AMSU资料在热带海洋区域高空大气的温度变化特征,并通过合成分析揭示亮温资料与海洋的响应关系,从而探讨MSU/AMSU资料在热带海洋区域上的适用性和科学性。结果表明:(1)MSU/AMSU亮温资料在30 °E~70 °W,15 °S~15 °N范围的热带海洋区域适用性较好;(2)热带海洋区域对流层上层和中层大气均呈增温趋势,变化速率分别为0.045 K/(10 a) 和0.107 K/(10 a),增温突变现象出现在1980年代末—1990年代初,平流层低层大气呈降温趋势,变化速率为-0.345 K/(10 a),降温突变现象出现在1990年代中期;(3)在热带海洋区域,高空大气温度的变化趋势具有较强的区域性特征,相对于中东太平洋而言,印度洋-西太平洋区域的增、降温趋势变化更显著。对流层的增温幅度随高度的升高而有所降低。平流层低层的降温趋势在季节内变化不大,而对流层则是秋、冬季的增温趋势要明显大于春、夏季,冬季的增温尤为明显;(4)MSU/AMSU亮温资料对热带海洋温度异常有很好的响应关系,能在弥补海洋区域观测资料稀缺的情况下,对海洋区域起着较好的监测作用。   相似文献   

10.
国际Argo(Array for Real-time Geostrophic Oceanography)计划的实施,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全球深海大洋0~2000 m水深范围内的海水温度和盐度观测资料,在大气和海洋科研业务中应用这一全新的资料,是深入认识大气和海洋变异、提高我国气候预测、海洋监测分析和预报能力的一个关键所在.通过开发非线性温—盐协调同化方案和利用同化高度计资料来调整模式的温度和盐度场,建立了可同化包括Argo等多种海洋观测资料的全球海洋资料变分同化系统,提高了对全球海洋的监测分析能力.实现了海洋资料同化系统与全球海气耦合模式的耦合,显著提高了短期气候预测水平.利用Argo资料改进了海洋动力模式中的物理过程参数化方案,有效提高了海洋模式对真实大洋的模拟能力和对厄尔尼诺/拉尼娜的预测能力.开发了利用Argo浮标漂流轨迹推算全球海洋表层和中层流的方法,提高了推算的全球表层流、中层流资料质量,有效弥补了洋流观测的匮乏.  相似文献   

11.
利用1951~2000年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地温、气温和表面风场逐日4个时次(北京时间2、8、14和20时)的台站观测资料,以及NCEP/NCAR和ERA-40再分析资料,计算并比较了在我国西北地区春夏季感热输送的差异。分析结果表明:NCEP/NCAR和ERA-40的感热输送再分析资料都能显示出我国西北地区是欧亚大陆上的感热中心之一。从年代际时间尺度上,ERA-40再分析资料的感热资料更接近于实际台站观测资料计算得到的感热资料。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闪电资料同化对2021年7月20日河南郑州特大暴雨短临预报的影响。利用天气研究与预报(WRF)模式的三维变分(3DVAR)数据同化系统(WRFDA),开展了两组循环同化试验:(1)同化地面和探空常规观测资料(包括风速、风向、温度和气压)的试验(CONV);(2)同化常规观测资料和由闪电资料反演的伪相对湿度的试验(LGDA),并与无资料同化的试验(NoDA)进行对比。结果表明,CONV的分析场和NoDA都未能模拟出强对流系统的回波结构,但由于LGDA增加了对整层大气的湿度场的调整,其分析场在闪电发生位置处的水凝物增量较大,相对湿度和反射率的分布情况与中国全球大气再分析资料(CRA)及雷达反射率观测值最接近。降水预报方面,LGDA显著提高了大暴雨雨带(6 h累积降水量≥50 mm)和强降水中心(6 h累积降水量≥200 mm)位置和强度的预报效果,对本次强降水过程的预报起到了积极作用,尤其是对前3 h的降水预报。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业务系统发展,用于数值预报的全球大气观测资料实时分析缺乏时间上的连续性,对观测资料的再分析——有更完整的资料,更高的质量控制,稳定、先进的同化模式和分析系统——极大地提高了记录的均一性,使其可用于监测气候变化。这一工作现在被称为“再分析(reanalysis)”。  相似文献   

14.
天气图自动分析系统实时地接受来自于欧亚范围内的大量离散点观测资料,将这些不规则分布的离散点资料采用高斯加权函数等方法插值到事先规定好的矩形网格点上,根据网格点资料绘制天气图。但对于高原,海洋等资料稀少的地区,很难得到较合理的网格点资料,因此可以依靠几个海洋观测站或高原观测站所组成的多边形来计算,计算方法采用曲面拟合法。实际应用表明,用这种方法对资料稀少地区作插值计算,结果合理,计算简单。  相似文献   

15.
程也 《气象科技》2006,34(4):508-508
美国特拉华大学、NASA喷气推进试验室和中国海洋大学的科学家利用来自美国与欧洲卫星的探测资料开发了一种探测西班牙与葡萄牙附近大西洋中高盐度水下0.8km以下涡旋(Meddies)的方法。这些温暖、位于海洋深处的涡旋是海洋复杂环流系统的一部分,驱动着调节地球气候的洋流。该项研究标志着科学家首次能够探测从深海到太空所发生的现象,利用一种新的多探测器技术追踪海洋盐度的变化。该研究的负责人为特拉华大学的Xiaohai Yan和Mary A.S.Lighthipe等,  相似文献   

16.
利用NCEP/NCAR大气再分析资料、Hadley中心海表面温度资料和美国马里兰大学(UMD)的SODA6海洋再分析资料,针对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完整系统(简称副高),定义了定量化表征500 hPa高度场和海平面气压场(SLP)副高的面积及强度指数,揭示了在年际时间尺度上超前于ENSO事件的SLP副高异常特征及其对ENSO事件建立的触发作用。通过相关及合成分析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年际时间尺度上,前期SLP副高的异常变化可以触发ENSO事件,而与SLP副高相联系的热带西太平洋表面风场异常变化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美国国家环境预测中心(NCEP)及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CAR)的40年全球再分析资料,此资料时间长(1957~1996年),观测资料丰富,分析方法统一,是目前全球最好的再分析资料。其输出内容共分四大类:观测档案、天气档案、时间序列档案及速视光盘,还有一张特殊的光盘。根据其受观测资料及模式影响程度的不同,其输出产品又可分A,B,C,D四类。用标准二进制格式输出,包括等压面、等熵面及σ面上的资料,有每日4次、每日2次、日平均、月平均的基本要素场和二维、三维的诊断分析场。它对数值模式计算及天气和气候的诊断分析非常有用。  相似文献   

18.
利用TRMM(Tropical Rainfall Measuring Mission Satellite)反演降水资料,MTSAT(Multi-functional Transport Satellite)反演亮温资料,自动站降水资料,以及CFSR(Climate Forecast System Reanalysis)再分析资料,对201109号“梅花”台风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高空槽与副热带高压的调整共同导致了路径的异常;水汽输送带的断裂,决定了“梅花”台风的降水强度较弱;垂直运动以及对流不稳定强度使降水水平分布不均匀,东多西少;SST(Sea Surface Temperature)暖水区有利于台风的增强。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发展了一个全球海洋资料同化系统ZFL_GODAS。该系统是一个短期气候数值预测业务系统的子系统,为短期气候预测海气耦合模式提供全球海洋初始场。系统能够同化的观测资料包括卫星高度计资料、卫星海表温度(SST)资料,以及Argo、XBT、TAO等各种不同来源的现场温盐廓线资料。系统使用的海洋模式为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开发的气候系统海洋模式LICOM1.0,同化方案为集合最优插值(EnOI)方案。系统使用一个由海洋模式自由积分得到的静态样本来估计背景场误差协方差。这样的基于集合样本的背景场误差协方差具有多变量协变、各向异性的特征,且能反映海洋物理过程固有的空间尺度特征。针对EnOI同化程序的特点,开发了一套特色鲜明、负载均衡、高效的并行化同化程序。本文通过与不同类型观测资料的比较,对同化系统的性能进行了评估。通过比较海表温度和海面高度的年际变率,海表温度异常随时间的变化,SST、海面高度异常(SLA)以及次表层温盐预报产品的均方根误差,5年平均温度偏差廓线、平均盐度廓线、平均纬向流速廓线等发现:系统工作正常、同化效果较好;经过同化以后,各变量都更加接近观测,误差更小,与观测场的相关性更好,可以为短期气候预测系统提供较好的海洋初始场,也可以为物理海洋学的研究提供有效的再分析资料。  相似文献   

20.
中国地表太阳辐射再分析数据与观测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我国地表太阳辐射台站资料和海上观测资料与同期的NCEP/NCAR, NCEP/CFSR再分析资料进行比较,检验再分析资料是否能够反映中国地区的太阳辐射特征。结果表明:1979年之前NCEP/NCAR太阳辐射资料的可信度较低,存在虚假的明显上升趋势,1979年之后两套再分析资料的可信度均较高,在我国东部和低纬度地区的可信度好于西部和高纬度地区;由逐6 h再分析数据直接计算得到的逐日太阳辐射比实际观测偏低,剔除太阳辐射为零的情况计算逐日资料更合理。在大陆地区,NCEP/NCAR,NCEP/CFSR再分析资料与台站太阳辐射资料的1979—2009年共31年平均误差分别为10.37 W·m-2和-42.68 W·m-2,误差的标准差分别为12.31 W·m-2和4.19 W·m-2;在海洋区域,NCEP/NCAR,NCEP/CFSR再分析资料与海上观测太阳辐射资料的平均误差分别为-161.19 W·m-2和-179.66 W·m-2,误差的标准差分别为37.07 W·m-2和35.36 W·m-2。与大陆台站资料相比,海上观测与再分析资料的误差偏大,这可能与海上观测资料较少,限制了NCEP模式的评估和改进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