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8年初全国雨雪冰冻天气的OLR资料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吴晓 《气象》2009,35(4):87-93
2008年1月至2月初,中国发生大范围长时间的雨雪冰冻天气气候事件,用NOAA-18气象卫星的OLR资料,对这一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做了OLR资料特征分析.统计得出这一时段内OLR候距平与候降水量的关系式:Y=A+B×OLRJP,在江南、华南地区其相关系数为0.60525;计算了中国区域及其主要气象台站1989-2008年的月OLR标准差,得出中国区域月OLR标准差1989-2008年段明显高于1989-2000年段,表明近年来极端气候事件增多;从OLR候、旬等值线图和距平图分析得出:卫星OLR资料的等值线图,特别是距平等值线图,能较好地反映降水天气事件,尤其是长时间降水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在日平均OLR等值线图上,OLR值低表明云系越高,降水越强;在候、旬平均OLR等值线图上,OLR越低表明降水云持续的时间长;而候、旬OLR距平的大小则揭示了观测地区的旱涝程度,候、旬OLR负距平越低表示超过常年同期的降水强度越强和持续的时间越长.  相似文献   

2.
运用1980-2002年5-8月GMSTBB候平均资料,经过统计分析得到:南海和东亚候夏季风活动指数定义为候平均TBB≤273K;其强度分为3级,即弱季风为268K〈TBB≤273K,一般季风为263K〈TBB≤268K,强季风为TBB≤263K。与此同时,还给出了运用TBB候距平帮助判识季风强度的分析方法。运用该季风指数,统计分析了上述各年季风初始爆发日期和各年各月季风活动情况。另外,还对比分析了1998年长江中下游地区暴雨和1994年华南暴雨2个典型暴雨灾害年季风活动,展示了候季风活动与暴雨期间各暴雨过程之间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3.
运用OLR资料分析1975—1977、1979—1982年期间华南前汛期的17次特大暴雨过程,综合出三类OLR场形式,揭示了特大暴雨形成和出现时的特征,同时还结合对流稳定度指数分析,为这类暴雨的超短期预报提供了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4.
青藏高原OLR场的季节变化特征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该文利用1979~1991年卫星观测的OLR逐候资料,分析青藏高原OLR场的季节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青藏高原OLR场具有显著的季节变化特点,在冬、夏两季高原OLR场表现为“缓变”态,在春、秋两过渡季节表现为“急变”态。同时发现,在春季高原西南部出现持续强的OLR候际正变化区,表明高原加热场在春季的持续加强。各年高原OLR场的季节变化有很大差异,在高原夏季来得早且季节过渡快的年份,相应印度地区的季风雨偏多;在高原夏季来得晚或正常时,印度地区的季风雨偏少或正常。  相似文献   

5.
切变线暴雨中尺度系统的多普勒雷达资料分析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肖艳姣  张家国  万蓉  李中华 《气象》2005,31(2):35-38
2002年7月22~23日,长江中游地区出现了大范围暴雨过程,这次暴雨过程是在有利的大尺度环流背景下,由中α尺度切变线上的几个中β尺度系统直接导致的。利用雷达拼图以及雷达多普勒速度等资料分析了这次切变线暴雨过程,得到了一些有价值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分析长江三峡—湖北西南部地区五年夏季的暴雨过程,发现80%的过程中都有中-β尺度的气旋(平均直径97km)和反气旋(平均直径114km)环流系统活动,它们各有其集中出现的区域,基本不相混杂。这些区域和该地区夏季地面平均流场图上的中-β尺度气旋及反气旋中心位置一致。在平均雨量及暴雨月数分布上也有反映。其中,气旋环流中心对暴雨的作用可能主要是触发机制。从它们经常出现的区域及位置集中的事实;并配合地形图来看,表明地形对它们的生成有决定性影响。  相似文献   

7.
周静亚  成秋影 《气象学报》1987,45(2):179-187
本文对夏季6—8月我国长江上游地区56次区域性持续暴雨过程进行了统计分析。指出它们与夏季印度季风环流系统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给出暴雨期间印度—孟加拉湾地区的温压场和有关气象要素分布的平均形势,计算了暴雨日雨量与其前24h气象要素的相关系数,从而说明长江上游暴雨与印度季风环流系统的相关关系,并指出主要的季风环流影响系统和关键区。  相似文献   

8.
陈建萍  周伟灿  单九生  齐冰 《气象》2006,32(3):18-26
利用滤波原理提取出大气流场中的次天气尺度和中尺度信息,再把大尺度和中尺度水平风场分别分解为正压分量(垂直平均)和斜压分量(扰动)流场。对1998年7月21~22日发生在武汉附近的强暴雨过程进行了次天气尺度与中尺度流场正、斜压分量演变特征的分析。结果表明:次天气尺度与中尺度流场正压分量的演变与此次强暴雨的酝酿、发展和消亡具有内在的联系;次天气尺度与中尺度流场高层200hPa斜压分量很强,低层850hPa正压分量很强;次天气尺度与中尺度流场斜压性占主导地位,随着暴雨的发展,中尺度流场的正压性减弱而斜压性进一步增强,而次天气尺度流场的正压性增强而斜压性减弱。以上结论对于揭示中尺度暴雨过程发生发展的本质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1998年一次梅雨锋暴雨中尺度对流系统的模拟与诊断分析   总被引:80,自引:12,他引:80  
王建捷  李泽椿 《气象学报》2002,60(2):146-155
文中利用观测资料 (包括部分‘四大科学试验’资料 )和高分辨率数值模拟结果 ,对 1998年 6月 16~ 17日发生在赣闽浙沿武夷山北麓地区的梅雨锋暴雨中尺度对流系统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分析表明 :(1)本次梅雨锋暴雨发生在对流层中低层中 β尺度低压南侧的中尺度辐合线上 ;在弱的风垂直切变环境下 ,梅雨锋中α对流云系中有数个中 β尺度云呈塔状强烈垂直发展 ,它们是造成暴雨的中 β尺度对流系统。(2 )基于加密探空观测的对流有效位能计算显示 ,赣闽浙沿武夷山北麓地区的强暴雨发生前 ,最大对流有效位能可达到 2 6 0 0J/kg ;通过时间加密的探空观测有可能捕捉对流有效位能的中尺度变化特征。(3)利用高分辨率模拟结果对赣闽浙沿武夷山北麓的暴雨中β尺度对流系统 (中 β降水云塔 )的结构分析显示 ,强烈发展的中 β降水云塔为有利的中尺度动力配置结构 ,即对应着一个狭窄的、从地面伸展到 2 5 0hPa的正涡度区 ,其 1.5m/s的垂直上升运动与低层强辐合和高层强辐散相伴随。(4)通过分析与诊断 ,提出了低层中尺度辐合线上强烈发展的梅雨锋暴雨中 β尺度对流系统的气流运动图像 ,即 :在对流层低层 ,空气从西南和西北两个方向流入中 β降水云塔区 ,在云塔中垂直 (略向东倾斜 )上升 ;靠近云塔南 (北 )侧边缘的上升气  相似文献   

10.
一次大暴雨过程的中尺度特征分析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利用天气图、雨量、GMS IR卫星云图、雷达回波、物理量等资料,对2003年5月16~17日福建省中部、南部地区出现的一次大暴雨过程的中尺度特征作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每一次暴雨过程是由几个中尺度暴雨组成,而每一个中尺度暴雨又是由一个或多个中尺度对流云团影响造成的;大尺度水汽、动力条件是暴雨产生的必要条件,中尺度暴雨常出现在水汽通量辐合中心和强上升运动中心附近或其移动方向一侧的等值线密集区;40 dBz以上的强回波预示当地将出现一次强降水过程;这次过程回波发展高度不高,特别是回波强中心高度不高,没有出现雷雨大风和冰雹天气,强对流只以打雷和强降水表现;中尺度暴雨常出现在零径向速度附近及其折角处.  相似文献   

11.
1998年夏季长江上游暴雨过程的水汽输送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ECMWF再分析资料,分析了1998年夏季长江上游9次暴雨过程的水汽输送特征.结果表明:长江上游暴雨的水汽主要来源于孟加拉湾、南海和西太平洋,也存在由阿拉伯海北部经印度半岛北部再经青藏高原东南部进入长江上游的水汽路径;不同暴雨过程其水汽来源差别较大;长江上游的复杂地形和水汽输送形式的共同作用是决定长江上游暴雨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当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南、偏西、偏强,印度季风低压偏弱时,有利于长江上游暴雨的水汽输送;长江上游水汽输送的特征决定了其暴雨过程发生发展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利用1979年卫星观测的OLR资料和功率谱、滤波等方法,着重分析了青藏高原地区的中期振荡特征,并将所得结果与1979年青藏高原科学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高原的地形对于OLR场长期平均的空间分布有很大影响;在夏季,OLR的时间变化则与降水过程有密切联系。准8天振荡是高原地区的主要中期过程,它主要反映了高原低涡的活动,这种振荡很可能是高原天气尺度系统与大尺度环流之间的联系者。   相似文献   

13.
一次强梅雨暴雨过程的数值模拟和伴随的中尺度系统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利用PSU/NCAR的中尺度非静力数值预报模式MM5,采用高分辨率套网格方案和适当的物理过程,对2002年7月22日08时到23日08时的一次强梅雨暴雨过程和伴随的中-β尺度系统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结果很好地描述了本次暴雨降水的时空分布及相伴随的中-β尺度系统的发生发展过程。试验结果表明,梅雨切变线上出现的一串中-β尺度系统是此次暴雨的直接影响系统;高空中尺度辐散系统的存在和变化方式对中-β系统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中低层中尺度涡旋的形成会导致尺度更小的强冷暖平流的出现,从而进一步激励中尺度系统自身的斜压发展;降水潜热对暴雨的发展和维持也有重要的反馈作用。  相似文献   

14.
广东省前汛期连续暴雨的气候背景及中期环流特征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解中期连续暴雨的成因, 进一步做好4—6月广东省致洪连续暴雨的中期预报, 用统计和合成分析方法, 对1961—2001年广东省前汛期连续暴雨过程的气候背景及中期环流特征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广东省6月出现连续暴雨的几率最大; 小波分析和最大熵谱分析表明, 广东省的连续暴雨存在准2~5年和10年左右的周期振荡, 未来几年发生连续暴雨的次数将增多; 用500 hPa候平均高度场资料, 对出现在广东省的前汛期连续暴雨过程的中期环流特征及高、低纬地区的环流演变特点进行了分析归纳, 总结出两类造成连续暴雨过程的中期环流特征的2条指标, 它们的共同特点为:中高纬度具有十分稳定的“西阻”和“东阻”, 中高纬的“东阻”和低纬120°E以东的正距平区相叠加, 使得低纬维持稳定的东高西低形势, 有利于出现连续暴雨过程。在此基础上利用欧洲中心500 hPa高度场未来1~5 d的格点逐日预报资料得到候平均图, 用动力-相似诊断方法作出2003—2005年广东省有无连续暴雨过程的中期趋势预报。  相似文献   

15.
5月3~5日珠江三角洲暖区强降水过程分析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本文通过对2003年5月3~5日珠江三角洲地区出现的暖区暴雨到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过程的天气尺度及中尺度系统的分析.总结出一些暖区强降水出现的规律。  相似文献   

16.
使用1978~2013年广西80个气象观测站的日降水资料、NOAA MJO指数逐候资料和OLR逐日资料,研究MJO活动对广西汛期强降水的影响,得到结果:当MJO对流所处各位相位于第1位相(80E)时,广西暴雨频数偏少;当MJO对流所处各位相位于第3位相(120E)时,广西暴雨频数偏多。广西降水与赤道MJO对流和中纬度季节内振荡有密切的关系,赤道地区MJO对流强度偏强,有向北传播时广西降水偏多,赤道地区MJO对流强度偏弱时广西降水偏少。  相似文献   

17.
大气低频振荡对广西持续性区域性暴雨的可能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1961~2013年广西80个气象观测站的日降水资料和NOAA OLR、NCEP/NCAR风场、高度场再分析资料。分析持续性区域性暴雨异常年份大气低频活动特征,得到结果:广西持续性区域性暴雨异常多(少)的年份,中高纬度地区高空大气温度30~60天周期振荡强度弱(强),位置偏北(南),广西及其以南低纬度地区OLR 30~60天周期振荡有明显(相对不明显或不连续)的向东传播。  相似文献   

18.
中国地区云对地气系统长波射出辐射(OLR)强迫的气候研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本文利用地球辐射平衡试验(ERBE)和国际卫星云气候计划(ISCCP)提供的地气系统长波射出辐射(OLR)和云量资料,计算并讨论了我国各季和年平均云量对地气系统OLR的强迫及其所产生的温室效应。结果表明我国各季的OLR云强迫与总云量、高云量都有较好的相关,且季节变化明显;OLR云强迫和云温室效应的地理分布受云量和云状的影响较大,它们的年变化一般呈弱双峰型,峰值在春、夏季出现。  相似文献   

19.
梅雨期暴雨个例模拟及其中小尺度结构特征分析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3,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中尺度数值模式MM5和多普勒雷达观测资料,对2002年7月22~23日发生在长江中游一次梅雨暴雨过程进行模拟和分析。模拟结果与观测资料相比基本吻合。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暴雨过程α中尺度到γ中尺度的回波结构以及动力特征和云降水粒子的分布。研究结果表明:在长江中游地区存在一条东北西南走向低空切变线,切变线北侧偏东气流中回波较弱,而南侧西南气流中不断出现强对流云团发生发展、合并分裂现象,形成沿着切变线分布的α中尺度对流带。对流带中有多个东北西南向的β中尺度波列,这些波列由从西南向东北方向移动的γ中尺度回波所构成。新回波大多产生在老回波的后部。γ中尺度回波具有相应尺度的气流辐合辐散结构。各种云降水粒子与动力场相互配合,上升运动位置和强弱决定云水的位置和强弱。云发展初期降雨首先产生于低层,以暖雨过程为主,成熟期云中冰相粒子对降水非常重要。强回波区的降水会在近地面产生出流。在西南气流中,远离切变线的回波移速大于靠近切变线的回波,容易产生回波合并;强回波由于降水而产生下沉和辐散气流,易导致回波分裂。  相似文献   

20.
王继玲 《气象》1992,18(11):26-29
通过对暴雨出现候前第2—3候500hPa候平均图上的大气环流长波、超长波特点,进行人工归类分析,归纳出5种较大样本暴雨征兆型环流形势,并具体论述了各种环流的形势特点及其与暴雨间的对应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