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合肥市夏季热岛特征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根据2002牟夏季高温期间合肥市城市小气候考察的资料,分析了合肥市夏季城市热岛特征以及热岛强度的历史变化。结果表明:1)合肥市夏季热岛强度的日变化与冬季明显不同,夏季晴天一天中热岛强度只出现一个峰值,其基本特征与Oke提出的理想状态下的城市热岛强度日变化的模式曲线非常相似,而冬季与高纬地区的加拿大卡尔加里城市的热岛强度日变化特征接近。这反映了冬、夏两季人类活动、能源消耗量的不同;2)随着城市范围的扩大和城市绿化工程的实施,合肥市热岛面积、分布形状有了一定的改变,但主要分布特征和强度基本没有变化。  相似文献   

2.
黄河流域夏季分区面雨量预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黄河流域分区夏季面雨量预报的研究成果,精心挑选51个具有较好代表性的测站对黄河流域夏季降水的时空演变特征进行分析,使用K均值动态聚类对黄河流域的夏季降水进行了客观分区,并计算出各流域夏季面雨量。通过对黄河流域夏季雨量与500hPa环流,海温、OLR、中纬阻高,高原积雪,欧亚积雪等重要影响因子的关系分析,结合黄河流域夏季面雨量年降和年代际演变特征的分析,研究出黄河流域分区夏季面雨量预测的基本方法和模型,并通过客观化的数学方法建立黄河流域夏季面雨量预测系统,预测系统十年回报的结果显示出具有较的预测技巧。  相似文献   

3.
为了定量评估合肥市高温热浪对人群造成的超额死亡风险和制定疾病预防控制措施提供必要的定量数据支撑,利用2010-2016年逐年(6~9月)合肥市夏季死亡数据和同期高温气象资料,计算夏季热浪相关超额死亡,并利用流行病学的描述性研究方法来揭示合肥市高温热浪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结果表明:总高温日数和总热浪次数对应较好,在2013年达到最大;人群超额死亡率绝大部分小于10%,同期的女性超额死亡率稍小于男性;中暑描述性统计中2013年最多,达到609例,男性和女性的比例达到2:1;中暑年龄序位分级影响中来看,急诊数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大,且41-50岁的急诊数显著增大。本研究表明高温热浪期间合肥市居民死亡人数有所增加,中暑发生率较高,需采取综合干预措施,以提高居民高温热浪风险认知水平并及时采取适应性行为。  相似文献   

4.
江苏省近50a夏季旱涝分布特征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吕军  张静  施宁  陶玫  胡洛林 《气象科学》2003,23(4):467-471
将江苏省夏季降水进行EOF分析,通过研究降水时空分布的演变特征,对江苏省夏季典型旱涝年进行分类。结果表明近二十多年来,全省性的旱涝年相对减少,而南北旱涝相反的年份开始增多。此外,通过研究前期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变化特征,分析其对江苏省夏季旱涝分布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董克慧 《浙江气象》2002,23(2):7-10
通过对夏季副高的各特征量和综合指数的分析,找出副高与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处于冷暖位相(即拉尼娜和厄尔尼诺事件)的相关关系,从而通过海温的异常可以预测次年夏季副高的强弱及位置,对我国夏季范围降水和台风等灾害性天气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6.
范可  琚建华  周秀美 《气象科学》2004,24(2):212-219
本文对东南亚夏季5月、6月、7月份的四个强降水过程进行研究,通过对其相应的基本物理量场的作诊断分析,研究东南亚地区夏季强降水的物理机制,为东南亚地区的强降水分析和预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罗喜平  许丹 《贵州气象》2002,26(1):12-15
通过对2001年夏季(6-8月)气候预测的回顾,总结了该季的气候特征,并将预测与实况进行对比分析,最后分析了贵州2001年夏季气候预测效果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小麦土蝗发生程度与气象条件关系的分析,得出结论:夏季温度对小麦土蝗发生程度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夏季降水。建立小麦土蝗发生程度的预报模式。  相似文献   

9.
利用1月份太阳黑子相对数与夏季平均气温制作图表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分析发现,当太阳黑子相对数处于峰顶(极大值)时,气温为正距平;当太阳黑子相对数处于谷底(极小值)以及谷底区域时,气温为负距平。并且夏季各月与太阳黑子相对数之间也有较好的相关性。夏季是一年中气温最高的季节,夏季气温不仅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重大影响,而且对农作物的发育、生长也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南涝北旱的年代气候特点和形成条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研究最近50年我国夏季降水分布的年代际及年际气候变化特征,以及对20世纪90年代至今夏季旱涝趋势的对比分析,讨论了夏季主要雨带位置南移的气候趋势,以及亚洲大陆高压、ENSO事件对夏季降水的影响关系。结果表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我国夏季旱涝分布气候态发生较大的变化,这可能预示夏季进入南涝北旱的年代气候时期。这些结果对于降水的年代气候预测和短期气候预测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基于MODIS的安徽省代表城市热岛效应时空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2001—2010年覆盖安徽省的MODIS数据,选取在气候、地理、城市化等方面具有代表性的合肥、芜湖、阜阳作为研究对象,并结合GIS技术,分析地表温度的日变化及季节变化特征,得到安徽省代表城市热岛效应的时空分布。结果表明:安徽省省会合肥的热岛效应最为显著,安徽省南部代表城市芜湖的热岛效应强于北部代表城市阜阳, 同时具有显著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特征。近10年来,安徽代表城市热岛面积和热岛强度均呈增加趋势,但合肥热岛强度大于3 ℃的极端热岛效应有一定缓解。白天大片水体对缓解城市的热岛效应作用明显,而夜晚则不明显,甚至成为地表温度的高值中心。夏季地表温度与归一化植被指数的负相关最显著,即提高城市植被覆盖度对降低地表温度和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2.
利用NOAA卫星资料分析气温的城市热岛效应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以边界层理论为依据,使用附近台站的探空资料模拟探空曲线,用以对卫星遥感资料进行大气削弱订正。经过反复试验,选取最佳方案将卫星遥感的地表温度转换成地面空气温度。文中还用转换的地面气温分析了合肥市的城市温度的月变化和季节变化,得出合肥市既有热岛效应又有冷岛效应的结论,而且三种不同的城市下垫面对城市冷热岛的形成、加强和减弱具有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基于遥感资料研究合肥城市化对气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元建  石涛  荀尚培  唐为安  张宏群  张爱民 《气象》2011,37(11):1423-1430
为了探讨城市化进程对城市区域气温的影响程度,利用高分辨陆地卫星影像结合GIS技术揭示了近30年合肥城市化进程及其对气象观测场周边土地利用/覆盖变化(LUCC)的影响过程;进一步分析了1970—2008年合肥气象站与其周边的肥西和肥东气象站观测的年平均、最高和最低3项气温的动态变化特征,并最终建立了合肥气象观测场周边LUCC与气温的关系模型。结果表明,近30年来,合肥建成面积在不断扩大,从而导致了气象观测"进城"而先后进行搬迁的现象,继而产生了气温序列的非均一性。1979—2003年期间,合肥观测场由于受到城市扩张影响显著,合肥站3项气温的增温速率均明显大于肥西和肥东站3项气温增温速率。合肥观测场周边半径为4 km缓冲区LUCC对平均气温和最低气温的变化有显著影响。建成面积的增加对平均气温、最低气温有正贡献;而耕地、植被、水体的增加却对平均气温、最低气温存在负贡献。  相似文献   

14.
长江三角洲城市发展与人体舒适度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研究城市人体舒适度变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关系,明确影响人体舒适度的主要城市因子,该文首先利用1981—2010年长江三角洲地区上海、南京、杭州、合肥的气象数据,研究气候舒适度及其变化趋势,并研究了影响人体舒适度的主要城市因子。研究结果表明:上海、南京、杭州、合肥冷不舒适日数均呈减少趋势,热不舒适日数均呈增加趋势,舒适日数变化不大。城市化综合水平与冷不舒适日数倾向率之间达到显著相关水平,与热不舒适日数倾向率之间相关不显著。影响长江三角洲地区人体舒适度的最主要城市因子为总人口数量,其次为建成区面积、总用电量、公共交通实有车辆、人均绿地面积等。  相似文献   

15.
利用1953—2008年合肥国家基本气象站地面观测资料,分析了合肥城市暴雨、大雾、雷电、冰雪冻害、大风、高温6类主要城市灾害性天气的统计特征,并利用线性倾向估计法对其进行了趋势分析。结果表明:合肥市大雾天气呈增加趋势,20世纪90年代以后增加更为明显;暴雨发生日数基本维持不变,2000年以后大暴雨发生概率增大;大风、雷电、高温的年发生日数呈现减少趋势;降雪日数减少,年极端最低气温49.1%出现在雪后第1 d或第2 d。  相似文献   

16.
在对合肥地区污染源调查的基础上,利用CALPUFF模型模拟了合肥地区大气污染物SO2质量浓度场,通过与现场监测结果对比分析了模型的适用性,并根据模拟结果研究了不同排放源对合肥地区大气污染的贡献情况,建立了大气污染物传递矩阵;通过综合考虑城市区域的大气扩散能力、污染源贡献和大气环境质量目标等,采用线性规划模型测算了合肥市的大气环境容量.  相似文献   

17.
利用热带测雨卫星TRMM搭载的测雨雷达(PR)1998-2012年的观测资料,研究了合肥地区夏季(6、7、8月)不同类型降水的降水强度和频次的水平空间分布、降水垂直结构、日变化特征以及气候变化等特征,揭示了城市化效应造成城市及其周边区域降水特征在时空上的分布差异。研究结果表明,(1)主城区对流和层云降水强度低于周边区域,对流降水频次也低于周边区域,但层云降水频次则相反。可见城市化发展是改变降水的空间分布的因素之一,且对不同的降水类型空间分布影响不同。(2)主城区降水回波信号高度高于周边区域,而降水强度低于周边区域,表明城市效应促进降水云发展而未造成降水强度增强。(3)合肥地区对流和层云降水的强度和频次日循环存在时空分布不均匀性,其中城区的对流降水强度和频次日循环与城市热岛效应日循环具有一致性。总体来看,城市化对局地降水强度影响较大,而对局地降水频次的总体影响不是很明显。(4)通过降水气候变化分析表明,城区两种类型降水强度和频次均呈逐年下降趋势,周边区域降水强度呈不显著上升趋势,降水频次呈逐年下降趋势,其中层云降水频次下降趋势较显著。城市化进程使得城市及其周边区域降水不均匀性逐年增强。极端降水空间分布特征分析表明,城市周边区域强降水频次高于主城区,尤其在城市的下风区高出主城区75%;而周边区域弱降水发生的频次低于主城区,城市下风区最低,低于主城区约18%。  相似文献   

18.
In this paper, several methods of incorporating anthropogenic heat release into the boundary layer are compared. The best scheme was one that included anthropogenic heat release in both the surface energy balance equation and the thermodynamic equations. In addition, it included diurnal variations and a distribution of heat based on building concentrations. We further investigated the influence of anthropogenic heat release on urban boundary layer structure and the urban heat island, and found that the contribution of anthropogenic heat release to the urban heat island is greatest in the evening and at night, and least at noon. The daily average contribution ratio of anthropogenic heat to urban heat island intensity in the winter is 54.5%, compared with just 43.6% in the summer. Anthropogenic heat strengthens the vertical movement of urban surface air flow, changing the urban heat island circulation. It also makes the urban boundary layer more turbulent and unstable, especially in the morning and evening. The degree of influence of anthropogenic heat release on local boundary layer structure depends on its importance to the surface energy budget.  相似文献   

19.
利用2011~2017年遂宁市主城区气温观测资料、MODIS卫星遥感资料,Landsat TM影像资料,结合遂宁市海绵城市建设,对遂宁市主城区城市热岛效应进行评估,得到以下结论:气象观测资料显示遂宁市主城区存在城市热岛效应,且从2011~2016年,其热岛效应总体呈下降趋势;遂宁主城区夏季热岛强度最强,春季次之。基于MODIS卫星资料分析得到:2011~2014年,遂宁主城区的城市热岛范围逐渐扩大;强热岛和极强热岛主要集中市中心,2016年到2017年,城市热岛出现了一定的缓解,强热岛和极强热岛被消除。2017年极端高温下的遂宁市主城区城市热岛效应比2006年的弱。海绵城市建设增加了遂宁市主城区绿地面积、水域面积、改变了城市路面、合理规划了城市建设,使遂宁市主城区热岛效应得到了一定的缓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