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郑婧 《气象与减灾研究》2014,(3):I0001-I0001
重要天气过程概述江西省气象台郑婧 1暴雨过程据气象记录统计,江西省4—6月发生区域性暴雨天气平均每年9.5次,并有时出现连续性暴雨过程。2014年4-6月全省暴雨日数较历史同期偏多,10站以上暴雨日数达11d,频繁的暴雨致使局部出现洪涝灾害和地质灾害。其中5月出现了6次暴雨过程。  相似文献   

2.
重要天气过程概述江西省气象台郑婧1暴雨过程气象记录显示,江西省7—9月发生区域性暴雨天气平均每年3.8次。2012年7—9月,江西降水偏多,10站以上区域性暴雨日达8 d(表1),与历史同期相比,暴雨日异常偏多。13日傍晚至17日的对流性强降雨过程为历史同期少见,全省平均降雨103.6 mm,单日雨量以南丰316 mm为最大,其中南丰县莱溪17日05—11时6 h雨  相似文献   

3.
重要天气过程概述1暴雨过程据气象记录统计,江西省4—6月发生区域性暴雨天气平均每年9.5次,并有时出现连续性暴雨过程,造成局部或区域性洪涝。2012年4—6月,江西省10站以上的暴雨日为13 d(表1),与历史同期相比明显偏多,且局地降水强度偏大,多体现为对流性特征。  相似文献   

4.
<正>重要天气过程概述江西省气象台陈翔翔1暴雨过程2015年4—6月,江西省暴雨日数较历史同期偏多,10站以上暴雨日数达16 d(表1)。其中,6月出现了6次暴雨天气过程,频繁的暴雨致使江西多处出现城市内涝和局地地质灾害。6月17日傍晚到19日上午,赣北和赣中北部、赣南北部局地出现大到暴雨,部分地区大暴雨。其中,18日暴雨和大暴雨总站数为2015年1—6月单日最多。17日14时—19日14时,全省平均降水量为39.1 mm,以鹰潭  相似文献   

5.
利用日降水资料(08—08时)和常规天气图资料,以1981—2010年30 a平均降水量为气候态,统计2014年4—10月我国主要暴雨天气过程,概述各主要暴雨过程的重要影响系统、出现时段、范围及累积降水量。结果表明:2014年4—10月我国共出现194个暴雨日,32次主要暴雨过程。5—9月为我国主汛期,国内每天基本上都有暴雨发生,主要暴雨过程也基本上集中在这5个月。2014年共有5个台风登陆我国,数量偏少但强度偏大,1409号超强台风"威马逊(Rammasun)"造成海南昌江578 mm的当年全国最大日降水量。2014年华南前汛期开始早、雨量多,5月暴雨日数和主要暴雨过程次数均高于近6年平均,广东东南部较常年同期降水量偏多1~2倍,暴雨过程频发,深圳遭遇2008年以来最强暴雨。9月8—18日,四川盆地东北部、陕西中南部、河南等地共有百余站出现极端连续降水日数和连续降水量事件。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1959-1999年4~6月发生在广西的暴雨天气过程特征作一较系统的分析,得出4~6月广西出现暴雨天气过程的年平均次数分别为0.98、2.39、2.78次;4~6月不出现暴雨天气过程的机率分别为0.34、0.07和0.07;4~6月出现的暴雨过程的年平均日数为1.02、2.73和4.05d。  相似文献   

7.
重要天气过程评述1暴雨过程2007年7—9月,江西仅8月20日出现1次区域性暴雨过程。此次过程是由超强台风"圣帕"所致,有11个站出现暴雨,8个站出现大暴雨。暴雨主要落区为吉安、赣州和抚州市西部,其中乐安、万安、兴国、赣州4县市日雨量创8月份历史同期最高值,暴雨中心出现在乐安,日降水量为189.0 mm。  相似文献   

8.
《气象与减灾研究》2008,31(3):73-73
1 暴雨天气过程 2008年4—6月江西省共出现8个区域性暴雨日(表1),与历史同期相比,属偏少年份。其中,6月13日为2008年入汛以来暴雨范围最广的一次过程,暴雨、大暴雨总站数之多,位居1960年以来第3位;5月28日的暴雨过程雨强大,婺源出现特大暴雨(262mm),为全省最大值,并创该站历年月最大值。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江淮切变线及暴雨的气候态特征,从而为未来的江淮切变线暴雨的业务预报和科研提供参考,利用欧洲中心风场再分析资料和地面气象站基本气象要素日值数据集(V3.0)的降水资料,通过纬向风的经向切变、相对涡度和纬向0风速线3个客观判据,统计了1981—2013年6—7月江淮地区暴雨、切变线以及切变线暴雨。结果表明:1981—2013年6—7月,江淮地区有30.2 d出现暴雨,有33.2 d出现切变线,22.0 d出现切变线暴雨,切变线暴雨日数占切变线日数的近2/3,占暴雨日数的近3/4;6—7月江淮地区出现切变线和暴雨的日数有不显著的年际增长趋势,增长率比江淮切变线暴雨大一个量级,而后者的日数在近33年基本维持不变。江淮地区的切变线日数、暴雨日数和切变线暴雨日数2000年前年际波动较大,2000年后年际波动较小。6—7月江淮地区的暴雨日数、切变线日数和切变线暴雨日数均存在一定的年代际变化特征,且三者的年代际变化特征较为一致,在1981—2007年,江淮地区降水量的年代际变化与暴雨日数、切变线日数和切变线暴雨日数的年代际变化较为一致。1995年前,6—7月江淮切变线暴雨日数存在2—3年的周期,1995年后没有显著的周期。在6月上中旬和7月中下旬,江淮切变线暴雨日数存在2—4 d的周期,在6月下旬到7月上旬,江淮切变线暴雨日数不存在明显周期,切变线暴雨日数在梅雨期内稳定维持,且江淮切变线暴雨最集中发生在6月下旬到7月上旬的梅雨期内,说明梅雨期降水以切变线引发的降水为主。   相似文献   

10.
利用1961—2017年广东86个地面气象观测站逐日降水资料,定义广东区域性暴雨过程的标准,构建了综合考虑区域暴雨过程持续时间、暴雨范围、最大日降水量和最大过程降水量4个指标的广东区域性暴雨过程综合强度评估方法,由此分析近57年广东区域性暴雨过程次数、强度、雨涝年景等特征和变化。结果表明:近57年来,广东共出现1211次区域性暴雨过程,平均每年21.2次,主要出现在4—9月,单次过程平均持续时间是2.3 d;广东区域性暴雨过程的次数和强度存在明显的月际、年际和年代际变化,次数最多出现在5月,强度最大出现在6月;广东雨涝年景指数以0.17/(10 a)的速率显著上升;强和较强等级的广东区域性暴雨过程次数呈显著增加趋势,较弱等级区域性暴雨次数呈显著减少趋势。评估得到广东强雨涝年有5年:2008年、2001年、1973年、1994年、1993年,其中有4年出现在1990年以后。  相似文献   

11.
正1暴雨过程2017年4—6月10站以上暴雨日数共9 d(表1)。4—5月区域暴雨日数仅1 d。4月8—9日出现首场区域性强对流、暴雨天气过程,共有50个县(市)出现雷电;赣东北有10个县(市)出现短时8—9级雷雨大风天气,风速以乐平24 m/s为最大。有25县(市、区)的64个测站出现30 mm/h以上强降水。强降雨过程主要集中在6月(共6次),其中6月10—16日、20—29日先后出现连续暴雨过程,位列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江淮切变线及暴雨的气候态特征,从而为未来的江淮切变线暴雨的业务预报和科研提供参考,利用欧洲中心风场再分析资料和地面气象站基本气象要素日值数据集(V3.0)的降水资料,通过纬向风的经向切变、相对涡度和纬向0风速线3个客观判据,统计了1981—2013年6—7月江淮地区暴雨、切变线以及切变线暴雨。结果表明:1981—2013年6—7月,江淮地区有30.2 d出现暴雨,有33.2 d出现切变线,22.0d出现切变线暴雨,切变线暴雨日数占切变线日数的近2/3,占暴雨日数的近3/4;6—7月江淮地区出现切变线和暴雨的日数有不显著的年际增长趋势,增长率比江淮切变线暴雨大一个量级,而后者的日数在近33年基本维持不变。江淮地区的切变线日数、暴雨日数和切变线暴雨日数2000年前年际波动较大,2000年后年际波动较小。6—7月江淮地区的暴雨日数、切变线日数和切变线暴雨日数均存在一定的年代际变化特征,且三者的年代际变化特征较为一致,在1981—2007年,江淮地区降水量的年代际变化与暴雨日数、切变线日数和切变线暴雨日数的年代际变化较为一致。1995年前,6—7月江淮切变线暴雨日数存在2—3年的周期,1995年后没有显著的周期。在6月上中旬和7月中下旬,江淮切变线暴雨日数存在2—4 d的周期,在6月下旬到7月上旬,江淮切变线暴雨日数不存在明显周期,切变线暴雨日数在梅雨期内稳定维持,且江淮切变线暴雨最集中发生在6月下旬到7月上旬的梅雨期内,说明梅雨期降水以切变线引发的降水为主。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江淮切变线及暴雨的气候态特征,从而为未来的江淮切变线暴雨的业务预报和科研提供参考,利用欧洲中心风场再分析资料和地面气象站基本气象要素日值数据集(V3.0)的降水资料,通过纬向风的经向切变、相对涡度和纬向0风速线3个客观判据,统计了1981—2013年6—7月江淮地区暴雨、切变线以及切变线暴雨。结果表明:1981—2013年6—7月,江淮地区有30.2 d出现暴雨,有33.2 d出现切变线,22.0d出现切变线暴雨,切变线暴雨日数占切变线日数的近2/3,占暴雨日数的近3/4;6—7月江淮地区出现切变线和暴雨的日数有不显著的年际增长趋势,增长率比江淮切变线暴雨大一个量级,而后者的日数在近33年基本维持不变。江淮地区的切变线日数、暴雨日数和切变线暴雨日数2000年前年际波动较大,2000年后年际波动较小。6—7月江淮地区的暴雨日数、切变线日数和切变线暴雨日数均存在一定的年代际变化特征,且三者的年代际变化特征较为一致,在1981—2007年,江淮地区降水量的年代际变化与暴雨日数、切变线日数和切变线暴雨日数的年代际变化较为一致。1995年前,6—7月江淮切变线暴雨日数存在2—3年的周期,1995年后没有显著的周期。在6月上中旬和7月中下旬,江淮切变线暴雨日数存在2—4 d的周期,在6月下旬到7月上旬,江淮切变线暴雨日数不存在明显周期,切变线暴雨日数在梅雨期内稳定维持,且江淮切变线暴雨最集中发生在6月下旬到7月上旬的梅雨期内,说明梅雨期降水以切变线引发的降水为主。  相似文献   

14.
重要天气过程评述1暴雨过程2007年4—6月江西共出现3次区域性暴雨过程,区域性暴雨日有4 d(表1),与历史同期相比属偏少年份。5月31日—6月2日自北向南的暴雨过程,短时雨强大,其中于都县铁山垅6 h最大雨量达193.2 mm,局部地区出现灾情。  相似文献   

15.
郑婧 《气象与减灾研究》2011,(3):I0001-I0001
1暴雨过程 2011年4—5月,全省降水总体异常偏少,为历史同期最低值。进入6月后降水量赣北、赣中明显增多,且降雨相对集中,先后经历了4轮强降雨过程。4-16月全省共有8d出现区域性暴雨(表1)。  相似文献   

16.
利用博罗国家气象站1960—2019年逐日降雨资料和乡镇区域气象监测站2013—2019年逐日降水资料研究博罗县暴雨气候特征,结果表明:近60年博罗暴雨日数和暴雨量均呈波动增加趋势,年平均暴雨日数和暴雨量分别为8.1 d和676.6 mm,暴雨日数月变化呈双峰型分布,暴雨日数存在5~12和2~3年的显著周期;连续性暴雨日数占暴雨总日数的23.8%,2007年出现了最长的连续5 d暴雨,暴雨初日多在3月30日—5月13日出现,暴雨终日多在8月11日—10月15日出现。  相似文献   

17.
1 暴雨过程 2004年5月,我省暴雨频繁,共出现7次区域性暴雨日;4月和6月暴雨过程较少(表1)。  相似文献   

18.
利用四川省156个国家气象观测站1961—2021年逐日降水资料,运用暴雨过程综合识别方法及评价指标,探讨四川省区域性暴雨过程时空变化特征。研究表明:1961—2021年四川省共出现875次区域性暴雨过程,过程次数逐年变化整体呈弱增长趋势,综合强度在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初持续偏弱,21世纪以后呈现较明显增强趋势。四川区域性暴雨过程主要发生在6月下旬到9月上旬,大多持续1~2 d,区域性暴雨日数大值中心主要分布在盆地西部和东北部,阿坝州中部和东部、甘孜州东南部及攀西地区东北部,6—8月区域性暴雨日数大值中心从盆地东部逐渐向西部变化,9月则在盆地北部;盆地各月平均过程雨量以西部和东北部最强,攀西地区6、9月区域性暴雨日数偏少,但中部和东北部过程雨量强度未明显减弱。  相似文献   

19.
分析贵定县1957-2009年出现的134次暴雨日样本。结果表明:贵定县暴雨日数总体呈上升趋势,其线性增长率为0.2d/10年,年暴雨日数在0~7d次之间,暴雨日平均每年出现2.53次,最大降水量为234.9mm,1h最大降水量为63.5mm;2—10月均有暴雨日出现,暴雨日发生的季节性明显,夏季暴雨日占全年的54.3%,暴雨日频发于6—7月,且6月下旬为暴雨的高峰期;暴雨日降水对月、年降水量的贡献显著,5-9月的暴雨日雨量对月降水量的贡献较大,6月为最大。年降水量最少的年份,无暴雨日出现。  相似文献   

20.
包澄澜  李真光  梁必骐 《气象》1978,4(8):11-14
二、一般性暴雨过程分析 1977年5—6月前汛期,华南出现10次以上一般性暴雨过程。对其中几次直接影响重点实验区的暴雨(5月16—17日、5月18—21日、5月29日—6月1日,6月8—11日、6月20—22日、6月24—29日)进行了分析研究。它们的大尺度形势有某些相似特征,根据重点实验区的稠密资料进行中尺度分析,获得了若干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