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越冬花椰菜气候适应性研究及灾害防御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2004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越冬花椰菜幼苗期适宜温度为15~25℃,最低温度5~7℃,最高温度25~30℃。莲座期适宜温度为4~20℃,最低-1~-3℃,最高21~22℃。花球形成期适宜温度一般为14~21℃,最低8~10℃,最高21~30℃。花椰菜生育期耗水量在767.2~933.5 mm之间,水分利用效率最高,超过950 mm或低于510 mm水分利用效率均显著降低。花椰菜生育期间低温冷害和高温伤害是造成减产和品质降低的主要气象灾害。  相似文献   

2.
2002~2004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越冬花椰菜幼苗期适宜温度为15~25 ℃,最低温度5~7 ℃,最高温度25~30 ℃.莲座期适宜温度为4~20 ℃,最低-1~-3 ℃,最高21~22 ℃.花球形成期适宜温度一般为14~21 ℃,最低8~10 ℃,最高21~30 ℃.花椰菜生育期耗水量在767.2~933.5 mm之间,水分利用效率最高,超过950 mm或低于510 mm水分利用效率均显著降低.花椰菜生育期间低温冷害和高温伤害是造成减产和品质降低的主要气象灾害.  相似文献   

3.
青藏地区未来百年气候变化   总被引:61,自引:16,他引:45  
徐影  丁一汇  李栋梁 《高原气象》2003,22(5):451-457
利用各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数据分发中心(DDC)提供的7个全球海气耦合气候系统模式(CCC,CCSR,CSIRO,DKRZ,GFDL,HADL,NCAR)的模拟结果,对我国青藏地区未来100年由于人类活动影响造成的气候变化进行了分析,尤其是对青藏铁路沿线各站的平均温度、降水,以及最高、最低温度的变化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青藏地区的温度变化与全国相比,增暖幅度更大;21世纪中期,在只考虑温室气体的增加和既考虑温室气体的增加又考虑硫化物气溶胶增加时,青藏铁路沿线各站的增温幅度在2.8~3.0℃之间;21世纪末,青藏铁路沿线各站的增温幅度在3.8~4.8℃之间。冬季最低温度和夏季最高温度的增暖幅度也比平均温度的增暖幅度大,在两种情形下,青藏铁路沿线各站冬季最低温度在2050年将分别增加2~4℃和1~3℃,2100年将分别增加6~8℃和4~6℃;夏季最高温度在2050年分别增加2~4℃和1.2~2.8℃,2100年将变暖4~7℃和3.8~6℃。在只考虑温室气体的影响时,21世纪中期青海和西藏地区年平均的降水增加,增加的范围在2.5~10mm/mon,21世纪后期降水继续增加;考虑硫化物气溶胶的影响后,21世纪中期和后期除了青藏地区北部的降水略有增加外,其余大部分地区的降水基本上都将减少。由于全球气候模式的模拟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仍需要做更多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4.
近30年羌塘自然保护区气候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羌塘自然保护区周边6个气象站1978~2007年30年数据,利用气候统计方法,分析了温度、积温、降水的趋势变化。结果表明:该地区年平均温度、年平均最高温度、年平均最低温度都呈上升趋势,且上升幅度远远大于全球、全国平均水平;≥0℃积温、≥5℃积温呈增加趋势,初日提前,终日推迟,持续日数增加;降水的区域特征明显,自东向西呈递减趋势。年降水量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5.
阜康葡萄双层覆膜防寒越冬实验结果表明:丰雪年雪被保温效果明显,双膜内平均气温升高11.3℃,双膜内最低温度在1.74.5℃间;枯雪年双膜内平均气温上升83℃,双膜内最低温度在0.39.2℃之间,葡萄可安全越冬。双膜内20 cm处最低温度在丰雪年升温15.0℃,在枯雪年升温14.2℃。影响双膜内温度的主要因子为外界的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及日照时数等。经分析,选用透光性好的覆盖物促使膜内地温快速回升,揭膜日期提前可避免春季的高温热害。根据天气变化灵活掌握揭膜和覆膜时间可有效避免葡萄遭受倒春寒危害。  相似文献   

6.
影响蔬菜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气象条件 ,即温度、光照、水分和空气 ;二是土壤条件 ,即土壤结构、质地、无机和有机养分等 ;三是生物条件 ,即土壤微生物、病虫害、杂草等。实践证明 ,气象条件对蔬菜产量的高低、上市的早晚影响很大。1 温度条件各种蔬菜的生长发育对温度有一定的要求 ,在最低温度以下和最高温度以上停止生长。在最适温度条件下 (表 1)生长发育最快。表 1 各种蔬菜适应的温度范围蔬菜种类 适应温度范围 /℃适宜最高最低适合种植的月平均温度 /℃适宜最高最低葱蒜类 18~ 2 52 8~ 3 0 0~ 10 12~ 2 4 2 97…  相似文献   

7.
对2013—2014年EC-thin和T639模式山东省旬温度预报产品进行检验分析,结果表明:模式旬平均温度预报产品预报准确率高于旬最高、旬最低温度预报产品,模式阈值K为2℃的预报准确率均比K为1℃高30%左右。EC-thin模式较T639模式预报旬平均温度预报效果最好,平均误差最小。EC-thin模式预报旬最高温度偏低,预报旬最低温度偏高。对于旬平均温度预报,订正后的T639模式预报准确率在鲁中西部地区略优于EC-thin模式,其他区域均为EC-thin模式较优。EC-thin模式旬最低温度预报产品在鲁西北东部和半岛部分地区预报效果最好,在鲁西北西部和鲁西南部分地区预报效果最差。旬最高温度预报产品在鲁西北东部和鲁东南地区预报效果最好,鲁中西部和半岛东部地区预报效果最差。去除平均误差的订正方法对模式旬温度预报准确率的提高有一定效果,但不能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8.
董丹宏  黄刚 《大气科学》2015,39(5):1011-1024
本文利用中国740个气象台站1963~2012年均一化逐日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资料,分析了中国地区最高、最低气温和日较差变化趋势的区域特征及其与海拔高度的关系。结果表明:近50年气温的变化趋势无论是年或季节变化,最低温度的增温幅度都高于最高温度,且其增温显著区域都对应我国高海拔地区。除了春季,其他季节最高、最低温度及日较差的升温幅度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而增大,其中最高温度的变化趋势与海拔高度的相关性最好。同一海拔高度上,最高、最低温度在不同年代的增幅具有不一致性:20世纪80年代,二者变化幅度最小;20世纪90年代,二者增幅最大,尤以低海拔地区最为明显。2000 m以上高海拔地区: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的变化趋势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变化较小,而在近十年增幅十分明显;日较差季节变化大:夏季减小,冬季增加。20世纪90年代以前,最高、最低温度随海拔高度变化不大,而近20年随海拔高度升高,最高、最低温度的变化趋势几乎都是先减小后增加。高海拔地区比低海拔地区对全球变化反应更明显。  相似文献   

9.
阜康葡萄双层覆膜防寒越冬实验结果表明:丰雪年雪被保温效果明显,双膜内平均气温增加11.3℃,双膜内最低温度在1.7~-4.5℃间;枯雪年双膜内平均气温增加8.3℃,双膜内最低温度在0.3~-9.2℃之间,葡萄可安全越冬。双膜内20cm处最低温度在丰雪年增温15.0℃,在枯雪年增温14.2℃。影响双膜内温度的主要因子为外界的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及日照时数等。经分析,选用透光性好的覆盖物促使膜内地温快速回升,揭膜日期提前可避免春季的高温热害。根据天气变化灵活掌握揭膜和覆膜时间可有效避免葡萄遭受倒春寒危害。  相似文献   

10.
中国近四十年最高最低温度变化   总被引:206,自引:10,他引:206  
翟盘茂  任福民 《气象学报》1997,55(4):418-429
利用中国1951-1990年的实测资料,在剔除测站迁移和城市化热岛效应对气候变化趋势的可能影响之后,研究了中国最高温度、最低温度的时空变化趋势特点。结果表明,最高温度在95°E以西及黄河以北地区普遍呈增温趋势,而在东部黄河以南却呈降温趋势;最低温度在全国普遍呈增温趋势,在高纬度地区增暖最明显。这种变化使得日较差表现出明显的减少趋势。虽然最高、最低温度变化的准周期性规律是一致的,但它们的线性变化趋势却呈现出明显的不对称性。最低温度的显著升高反映了近40a中温室效应持续加强的迹象。进一步的分析表明,最高最低温度变化是与日照条件及大气水分条件相关联的  相似文献   

11.
景观植被生态系统水平衡模拟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景观或区域的水平衡状况是全球变化的重要指标。本研究建立了一个空间显式景观过程模型,模拟了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的水循环过程,并对水分收入、支出和平衡的总体状况、季节动态和空间分布格局进行了分析。整个保护区单位面积上水分盈余0.225±0.255 m.a-1,总计盈余4.379×108m3.a-1,但空间变异相当大。阔叶红松林的水分有略微亏缺,其他类型植被生态系统每年均有不同程度的水分盈余。从总面积上看,云冷杉林每年的水分盈余最多(可达1.696×108m3.a-1),占整个保护区的40.56%。整个保护区6月水分亏缺最严重,7~8月水分盈余最多,3~4月盈余较多。阔叶红松林除3月外,其他各月的水分亏缺均最多或次多,其中7~8月的水分盈余最少。降水量对水分收入、水分支出和水平衡季节动态的影响均最大。总的来说,年水分盈余的空间分布随海拔升高呈明显增加的趋势。气象因子均对水平衡的空间分布有极显著影响,气温和总辐射较高的地带,水分盈余较少,甚至出现水分亏缺;而降水量、相对湿度和风速较高的地带,水分盈余也较多。水分收入与叶面积指数(LAI)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而水分支出与LAI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主要受蒸腾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我国可降水量同地面水汽压关系的经验表达式   总被引:35,自引:5,他引:35  
杨景梅  邱金桓 《大气科学》1996,20(5):620-626
本文根据1992~1993年全国20个台站地面及高空气象要素资料,拟合出各个站所在地区整层大气可降水量和有效水汽含量同地面水汽压之间的经验关系式。计算结果表明,可降水量和相应的地面水汽压之间,存在着良好的数值对应关系。仅利用地面水汽压计算出的整层大气可降水量和有效水汽含量,同实际情况符合得很好,平均相对误差普遍小于15%。因此,这些经验关系式具有良好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春、夏季降水对水库蓄水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谷晓平  刘雪梅 《气象》2001,27(4):50-53
在分析贵州两大水库控制流域气候状况和蓄水特征的基础上,进行春,夏季降水对水库蓄水量的影响分析,指出:春末,夏末水位均与流域内前两个月的降雨量相关最好,当红枫湖,乌江渡控制渡4-5月降雨量分别达到550mm,400mm时,相应水库的春末蓄水位将达到正常蓄水位,当红枫湖,乌江镀控制流域7-8月降雨量分别达到78mm,500mm时,相应水库的夏末蓄水位可以达到正常蓄水位。  相似文献   

14.
湖南省柘溪水库流域空中水汽资源特征及人工增雨潜力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唐林  王治平  丁岳强  张中波 《气象》2006,32(5):29-34
根据湖南省境内怀化和长沙2个探空站的1994—2003年1—12月每日两个时次(北京时间08时和20时)的资料,对柘溪水库库区及流域大气中的垂直气柱水汽含量进行了计算与分析。结果表明,柘溪水库流域全年年平均水汽含量值为3.62g·cm-2。各种天气形势下水汽含量值各不相同,台风外围云系水汽含量值相对较大,为6.01g·cm-2。大气垂直气柱水汽含量交换次数平均为3.04次/月,更新率为9.92天。柘溪流域上空平均每年净输入的水汽含量为234.87×108m3。若对所有的可作业云系施加人工影响,全年平均可能增雨总量达29.843×108m3。  相似文献   

15.
高素华  康玲玲 《气象》2005,31(6):74-76
采用最大可能蒸散、作物实际蒸散、水分盈亏、水分订正系数评价了黄土高原多沙粗沙区主要作物(春小麦、冬小麦、春玉米、夏玉米和棉花)和草地生长季水分供需状况,结果表明,需水量:冬小麦>棉花>春玉米>春小麦>夏玉米;水分订正系数:春玉米>夏玉米>棉花>春小麦>冬小麦。草地需水量为350~450mm,水分订正系数0.95以上,水分供需矛盾小,实施退耕还牧无论对缓解水资源短缺,还是改善生态环境,在黄土高原多沙粗沙区都是十分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六盘山区是中国典型的农牧交错带和生态脆弱带,也是黄土高原重要的水源涵养地、生态保护区及国家级扶贫开发区。利用2017年6-11月隆德气象站地基多通道微波辐射计资料,结合同期平凉探空站及隆德地面降水等观测资料,分析了六盘山区夏秋季大气水汽、液态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六盘山区夏秋季在降水天气背景下,大气水汽含量和液态水含量均较高,分别为无降水天气背景下的1.4倍和7.0倍;降水天气背景下水汽在5000 m以下有明显的增加,且在此高度范围内的水汽密度随高度的递减率比无降水天气背景下明显偏小;各高度层的液态水相比无降水天气背景下均有明显增大,除6月外,主峰值均出现在0℃层高度层以下。六盘山区夏秋季各月中,6-9月。大气水汽含量高值区均出现在正午到傍晚时段,低值区均出现在日出前后;液态水含量在日出前、午后及傍晚分别出现峰值,最明显的峰值出现在午后。对一次对流性降水天气过程分析后发现,降水发生前40 min大气水汽含量和液态水含量出现两次明显的跃增,水汽向上输送不断加强,2500-7500 m高度的相对湿度明显增大。  相似文献   

17.
江淮流域2003年强梅雨期的水汽输送特征分析   总被引:39,自引:22,他引:17  
周玉淑  高守亭  邓国 《大气科学》2005,29(2):195-204
在分析2003年6月21日到7月11日江淮流域强梅雨期间降水概况和大气环流基本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对水汽输送流函数及非辐散分量、势函数及辐散分量及江淮地区水汽收支的分析,表明江淮流域是该时期全球范围内水汽汇的一个高值中心,且水汽通量大值区和水汽辐合区与降水大值区基本一致.从水汽的输送来看,夏季印度风环流和南海夏季风是向江淮流域输送水汽的主要通道.梅雨期内,中层大气中的水汽主要是垂直上升运动对低层水汽的抬升作用,同时,低纬大洋上的水汽也可途经青藏高原后再从西边界向东输入到江淮地区,它的输送有可能增大江淮流域上空对流层中层大气中的水汽含量,从而有利于强梅雨在江淮流域的发生.计算分析还表明2003年强降水从前期的长江流域移到后期的淮河流域,是与大范围的水汽输送和辐合中心北移相联系的,较小空间范围的强暴雨洪涝的发生在有利的大尺度环境下,还与其他条件有关.  相似文献   

18.
Properties of cloud and precipitation over the Tibetan Plateau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easonal precipitation over the Tibetan Plateau(TP) were investigated using TRMM(Tropical Rainfall Measuring Mission) precipitation data(3B43). Sensitive regions of summer precipitation interannual variation anomalies were investigated using EOF(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 analysis. Furthermore, the profiles of cloud water content(CWC) and precipitable water in different regions and seasons were analyzed using TRMM-3A12 data observed by the TRMM Microwave Imager. Good agreement was found between hydrometeors and precipitation over the eastern and southeastern TP, where water vapor is adequate, while the water vapor amount is not significant over the western and northern TP.Further analysis showed meridional and zonal anomalies of CWC centers in the ascending branch of the Hadley and Walker Circulation, especially over the south and east of the TP. The interannual variation of hydrometeors over the past decade showed a decrease over the southeastern and northwestern TP, along with a corresponding increase over other regions.  相似文献   

19.
王娜  顾伟宗  邱粲  孟祥新  周放 《高原气象》2021,40(1):159-168
利用山东省气象站的降水量资料和JRA-55、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分析了1962-2016年山东夏季整层大气可降水量、降水转化率、水汽通量及输送路径的分布特征和变化规律,探讨了夏季降水与水汽通量及其散度的相关性和多雨年的水汽来源。结果表明:从常年值来看,山东平均夏季降水量为401.2 mm,大气可降水量为3478.8 mm,降水转化率为11.5%。降水转化率和降水量的时空演变特征更加一致,经向水汽输送和局地水汽通量散度与地面有效降水的关系更加密切,当大气可降水量充沛、外部水汽输送充足并出现局地水汽辐合时,更加有利于山东南部地区降水的发生发展,从而形成夏季降水量和降水转化率气候特征表现出东南地区大于西北地区的空间分布型态。西北太平洋、南海、孟加拉湾和鄂霍茨克海至日本海是造成山东夏季降水异常偏多的重要水汽源地,巴尔喀什湖至贝加尔湖地区是重要的冷空气输送区域;当山东上游盛行偏西风时,自新疆和青藏高原至内蒙古的狭长带出现异常水汽扰动并发展,是由水汽异常引起的水汽通量异常对山东局地降水异常贡献的主要条件。  相似文献   

20.
GMS-5卫星资料和常规地面资料反演大气可降水量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探讨用GMS-5卫星资料结合常规地面资料反演大气可降水量的可行性,建立由3个通道亮温和地面水汽压反演可降水量的经验公式,并分季节进行回归统计,得到不同季节的统计参数。用990组数据对所得到的经验公式进行检验,得探空测值与反演值比较的平均绝对误差为0.1903g/cm^2,均方根误差为0.2758g/cm^2,相关系数为0.97,具有较高的反演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