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林建平 《海洋科学》1987,11(5):70-71
应澳大利亚南极局的邀请和受我国国家南极考察委员会的派遣,我参加了澳大利亚南极戴维斯站1985年的越冬考察工作。 戴维斯站建于1957年,位于南极东南部的Vestfold山丘海岸边。Vestfold山丘是18000年前由于地壳的隆起,而使覆盖在上层的冰块移去,因而显露出来。在此山丘中分布着无数  相似文献   

2.
澳大利亚是最早参加南极科学考察的国家之一。他们在那里建立了四个考察站,其中,莫森站、戴维斯站和凯西站是南极考察站,马阔里岛站为亚南极考察站。1982年澳大利亚科学家们在这四个站进行了常规的气象观测,各站的天气记录收藏在澳大利亚气象局。  相似文献   

3.
姜德中  钱平 《海洋预报》1993,10(2):33-39
在南极中山站进行首次气象考察,主要开展了地面气象观测,日常气象预报,海冰分布及海冰厚度测量等工作。 地面气象观测的项目有气温、气压、空气湿度、云量、风向风速等。我们将地面观测的各种气象要素进行了统计分析,并与邻近的外国站多年平均气象要素进行了对比,得出了1989年中山站地区气象要素分布的特点 利用中山站当时现有的仪器设备,逐日接收了由苏联青年站播发的地面传真天气图,高空500hPa天气图,卫星云图分析等资料。首次开展了中山站地区夏、冬两季天气预报。并总结分析了西风带中极地气旋影响中山站时的路径特点,初步探讨了东南极下降风的发生及其强度变化的基本规律。这些资料对从事南极考察的气象专业人员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南极长城站、中山站考察支撑平台改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在南极建有长城和中山两站。长城站建成于1985年2月20日,经1986年、1992年和1996年的几次较大扩建后,目前站区总建筑面积约3400m^2余。中山站建成于1989年2月26日,站区总建筑面积约2700m^2余。两站建筑设施主要包括:生活栋、科研栋、通信栋、气象栋、发电栋、车库、综合库、食品冷冻、冷藏库等。为了保障考察站的正常运行,两站除配备了供电、供水、取暖、通信等系统外,还建有油料储备供应系统、垃圾处理和污水处理设施、水陆交通运输工具和工程机械等。长城站已运转了20年,中山站也已运转了15年,为了能满足我国南极考察事业发展的需要,计划在“十五”期间对南极两站进行逐步实施改建和增建部分建筑和考察设施。  相似文献   

5.
我国自1984年起,通过近20年的努力,已经在南极相继建成了中国南极长城站和中国南极中山站两个常年科学考察基地,在北极建立了中国黄河站,成功地开展了19次南极考察和2次北极综合科学考察,取得了一批具有世界影响的科研成果,为维护我国在国际极地事务中的权益,开展两极的科学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极地考察站的站务档案真实地记录着极地考察的历史和主要文件,具有最为完整的考察站日常管理信息,成为最重要的极地科学考察管理史料。本文将分析极地考察站务档案收集、积累和保管中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做好档案工作提出见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6.
南极中山站气象要素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1989—2008年南极中山站及戴维斯站的气象观测数据统计分析了表面气温、气压、风向风速和相对湿度的年际、年和日尺度变化特征,并讨论了各气象要素的长期变化趋势。分析结果表明中山站年均气温趋于升高,气压趋于下降,但变化趋势并不明显,说明在全球气候变化大背景下,南极中山站的大气要素仍保持相对稳定。但也有一些比较显著的变化趋势,如风速减弱,以及秋季气温增暖趋势等。  相似文献   

7.
《海洋开发与管理》2008,25(10):66-69
中国第25次南极考察队已于2008年10月20日从上海出发,启程前往南极执行南极内陆站建设和考察、中山站改造建设以及南大洋科学考察等任务.  相似文献   

8.
艰难的返程     
历时54天、接力往返3000多千米,中国第28次南极考察内陆队成功穿越了雪坝丘陵密布的"魔鬼地带"和深不可测的冰裂缝;克服了低温酷寒、高原缺氧、连续的地吹雪和白化天,以及不断出现的车辆故障等一系列困难,成功完成了南极内陆"冰盖之巅"上的昆仑站的各项建设考察任务,并于2月8日傍晚艰难返回中国南极中山站。  相似文献   

9.
杨威 《海洋世界》2006,(6):36-41
北京时间2005年12月21日下午,中国第22次南极科考队部分队员分乘两架飞龙直升机登上了南极最大的冰架——埃莫里冰架,五星红旗又一次在南极内陆上空飘扬。12月21日当天,科考队还飞临了戴维斯站附近的企鹅岛和印度科学家新圈占的未来科考站。从而准备全面分析情况后为建立我国第三座南极考察站选址。  相似文献   

10.
翟兆锋 《海洋预报》2002,19(2):47-53
本文主要介绍了2000年中国第十六次南极考察队在中山站进行气象考察期间,用获得的现场观测资料,对中山站地区的气温、气压、大气湿度、风向风速等主要气象要素进行统计分析,与中山站过去十年的气象要素平均值进行对比,得出了2000年中山站地区气温偏高、大风日数和日照时数多、海冰解冻早等特点,有助于了解和研究南极气候概况。  相似文献   

11.
挺进冰穹A 从这里出发 2004年12月6日,南极拉斯曼丘陵,万里蓝天,骄阳当空。南极中山站,21次队旗、彩旗飘扬,主楼左侧五星红旗和两边澳大利亚、俄罗斯国旗迎风招  相似文献   

12.
一月 2010年1月,在中国南极昆仑站建成一周年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亲自为昆仑站题写了站名。胡锦涛主席为中国南极昆仑站题写站名,不仅是对我国极地考察事业的高度关注,也进一步表明了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为人类和平利用南极做出贡献的坚定信心。  相似文献   

13.
一、任务和条件 1989~1990年度的第六次南极考察工作是围绕一船两站进行的。任务规定极地号船载人和物资由青岛港出发,横越太平洋至智利瓦尔帕来索港,再沿智利内水道南下,穿越德雷克海峡到达长城站;在那里完成长城站补给和局部地区调查任务后,直驶中山站,卸下最后一批建站物资;然后返航,经澳大利亚西部海域、南海、东海和黄海,再回到青岛港。诚然,极地号船去长城站和中山站均不是首次,从我国出发去长城站已有两个航次的经验,而径直去中山站则是第五次南极考察的任务,它基本上围着澳大利亚东、西海岸转了一圈。第六次考察任务有别于前几次,航线也更加复杂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由长城站至中山站的一段,对我国船舶来说,是从未驶过的航线。而这段航线却要经过开阔的、多风暴活动及流冰的南大洋。该航区内又全无可供避风的港口,国际往来船舶极少。所以,  相似文献   

14.
人物档案:叶加平,1957年生人,浙江丽水人,工人家庭出身,大学毕业,党员。1976年入伍,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现任国家海洋局服务中心副主任。中国第21次南极考察队中山站站长。 2005年元旦后3日的清晨,结束了友邻站之行,我飞回中山站。搁下行李,我便到站长室向老叶报到。门开着,我驻足门槛,眼球首先被办公桌后一颗明晃晃的脑袋所吸引,对应窗外南极夏季特有的白昼,产生一种强烈的光反射,确切  相似文献   

15.
在举国欢庆我国极地科学考察20周年之际,作为一名6次受派赴南、北极科学考察的中国极地考察队的老队员、中国首次南极越冬考察队队长,我的心情格外激动,20年前远渡重洋、登上冰洲、鏖战风雪、建站升旗、扬我国威的艰辛岁月至今仍历历在目。中国首次南极考察越冬队的八名队员,听从祖国的召唤,南极的需要,义无返顾地坚守在刚建成的、站区条件还十分简陋的长城站,勇克第一冬的重重困难,度过了茫茫极夜的诸多艰辛,圆满地完成了祖国人民赋予我们中国首次南极越冬考察的重任,并于1985年12月7日,安全地回到了祖国。在首都机场受到了国家海洋局、国家南极考察委员会、国家气象局、国家测绘局等部、委、局领导的热烈欢迎和接见。在杭州火车站,又受到了浙江省、杭州市和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领导的热烈欢迎和接见。我们深深感到,这是祖国人民对我们首次南极越冬考察队工作的充分肯定和莫大鞭策。首次南极越冬考察为我国赢得了《南极条约》协商国地位,并从此取得了对国际南极事务的决策权。  相似文献   

16.
南极,是地球上最后一块未被开发、未被瓜分的大陆,中国南极中山站的建立是中华民族灵魂的深沉闪光。人们至今留恋那部反映中国首次南极考察建设长城站的电视剧——《长城向南延伸》。人们更没有忘记“极地三老”——当年乘“极地”号赴南极建中山站的陈德鸿、金乃千、郑在石这三位年逾半百的“老”人。  相似文献   

17.
普里兹湾水文特征与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根据澳大利亚学者分别在1982年12月和1987年2月普里兹湾的调查资料,并结合中国"极地"号南极考察船1990~1991年间的调查资料印证,提出在中国"中山站"所在地普里兹湾在初夏与晚夏期间的水文特征。  相似文献   

18.
2002年11月20日,中国第十九次南极考察队离开上海港码头,乘“雪龙”号考察船,经过一船二站58天的航行在2003年1月17日顺利抵达南极中山站。在考察队临时党委的领导下,全体队员奋战10天胜利完成了200t余的补给物资、400t余柴油的卸货任务,为夏季科学考察和新宿舍楼的装修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相似文献   

19.
中国南极考察至今已有20年的历史了,在此期间无论是南极科学考察研究还是后勤支援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确立了我国在国际南极事务中应有的地位。随着中国南极考察“十五”期间能力建设项目的启动以及国家财政对南极考察投入的逐步加大,公众对于我国南极考察事业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如何贯彻落实国家海洋局领导的重要指示,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专业化和职业化地管理南极科学考察站,更好地服务于南极科学考察事业,是摆在我们面前既艰巨又神圣的任务。  相似文献   

20.
薛振和  钱平 《海洋预报》1993,10(2):71-74
中国第六次考察队乘“极地号”科学考察船于1989年10月30日离开青岛港,穿越太平洋,于12月3日停靠智利的瓦尔帕莱索港,12月9日离港,经智利内水道,穿过德雷克海峡后于1989年12月71日抵南极乔治王岛上的长城站(62°13′S,58°58′W)。又于1989年1月26日离开长城站,1990年1月11日到达位于南极普里兹湾里的中山站(69°22′S,76°22′E)。从2月16日到2月21日在普里兹湾外进行了一次南大洋考察。于1990年3月1日离开南极大陆回国,途中停靠墨尔本、新加坡后,于1990年4月26日抵达上海(图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