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基于国内首次在越南巴达棱湾2007年5月—2008年4月的风、浪现场实测资料,对该海区的风和浪的基本特征进行了初步统计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海区季风现象明显,冬季(夏季)盛行东北(西南)季风,东北季风强度大于西南季风强度;2)海区波向与风向基本一致,即冬季(夏季)常浪向和强浪向均是E(SSW)向浪;3)海区以风浪为主,波谱表现为多峰结构,主峰多为单峰和双峰结构,东北季风(西南季风)期间,峰值周期对应的波向为E(SSW)向,台风对海域的波谱影响明显。文章结果对认识与我国同纬度的南沙群岛海域的风、浪特点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浙南近岸海流季节变化特征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为了揭示浙南海流特征及其季节和垂向变化规律,于2006—2007年在浙南岸外一固定点(平均水深约32m)利用ADP潜标进行了春、夏、秋、冬季4次多个潮周期分层海流流速流向观测。结果表明:(1)测点最大流速为148.9cm/s,相应流向为75°,出现在春季表层大潮落潮阶段;垂向平均最大流速为106.2cm/s,平均流向为81°,出现在夏季大潮落潮落急阶段。(2)剖面各层流速垂向差异明显,表层流速(28m层以上)受海况影响明显,秋季平均流速最大(65.4cm/s),冬季最小(42.8cm/s),20~28m层冬季最强,春季最弱,20m层以下夏季最强,秋季最弱(仅小潮);垂线平均流速夏季最强(46.5cm/s),春季最小(33.7cm/s)。(3)夏季海流基本上为(偏)北向流;秋、冬则基本上为(偏)南向流;春季具往复流特点,但以北向流为主。(4)垂向上夏季和春季流向较一致,冬季和秋季流向分异明显(20m和10m层)。(5)垂线平均余流为12.8~29.8cm/s,夏季最强春季最弱;夏季和春季各层余流均为东北向,冬季为西南向,而秋季11m层(包括11m层)以下为E-NEE向,11m层以上为西南向。结论:测点海流受到潮汐、季风和台湾暖流的共同制约。季风的影响夏、冬两季大于春、秋两季;季风的影响自表层向底层减弱(主要限于表层以下10m)。  相似文献   

3.
锦州湾污水-海水界面交换带随潮汐而变化,形成低潮(Ⅰ带)、高潮(Ⅱ带)界面交换带。Ⅰ带Pb,Zn,Cd以可溶态(M_(AC))为主,不稳定态(M_(ACv))向结合态(M_(S))转化,Hg以颗粒态(Hg_(P))为主,可溶态有机汞(Hg(Y))向无机汞转化。Ⅱ带Pb,Zn,Cd也以M_(AC)为主,Pb,Cd在低潮寸由M_(S)向M_(ACv)转化,高潮时则相反;Zn由Zn_(ACV)向Zn_(s)转化,Hg则向Hg_(p)转化。M_(AC)在一个潮周期向湾外扩散迁移通量(JM)为:JPb=2.772mg/m~2·h;Jcd=5.070mg/m~2·h;JZn=139.41lmg/m~2·h。  相似文献   

4.
北黄海位于庙岛列岛、辽东半岛、山东半岛与朝鲜半岛之间,海域及其周围地区,广泛发育李四光称之为泰山向(NEE)和大义山向(NNW)以及NNE向和NWW向断裂。本文主要论述了前两组断裂在中生代以来发生的两次大的地质变动,第一次在中生代末(约75Ma),挤压力方向由NNW转为NWW向;第二次发生于第三纪初(即45Ma),挤压力方向由NWW转向NEE向,造成了大量NEE向断陷。  相似文献   

5.
浙江近海夏季流场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揭示浙江近岸流场特征及沿程变化规律,于2006年和2009年夏季在浙江岸外3个固定点利用ADCP潜标进行了多个潮周期分层海流流速、流向观测。研究结果表明:(1)浙江沿岸流在中北部海域(A和B站位)为旋转流,流向呈顺时针方向旋转,在南部(C站位)涨潮流方向基本为北向,落潮方向为东偏北向;各站位海流在垂向上流向较一致。(2)3个站位垂线平均流速相近(44.4~51.1 cm/s),但平均流速的垂向分布差异明显;各站的最大流速均大于110 cm/s,且均出现在大潮涨急时刻。(3)观测期间,A(北部)、B(中北部)和C(南部)站位平均余流的大小分别为21.9,12.3和22.3 cm/s;受长江冲淡水影响,A和B站位中上层余流为西南向,从中层向底层流向呈逆时针方向偏转,下层流向呈东南向,可能为台湾暖流牵引所致,C站位余流流向在垂向较为一致,均为东北向,主要受季风影响。(4)夏季浙江沿岸流在沿浙江沿岸北上的过程中,在浙江中部(B和C站位中间)逐渐向东偏转(可能受台湾暖流的牵引),流经海域水深变大。(5)在夏季长江径流量偏小时段,浙江中北部近岸海域也存在向南的沿岸流(同冬季),其范围从长江口以南一直至浙江中北部。浙江近岸海流受季风、长江冲淡水和台湾暖流共同制约,但各区域的主要受控因素不同。  相似文献   

6.
对南冲绳海槽进行反射地震调查 ,结果表明 :(1 )海槽盖层主要由反射层组 (时代相当于第四纪 )和反射层组 (时代相当于上新世 )组成 ,推测槽底局部存在中新统。槽底沉积物主要源自中国大陆。轴部目前仍处在裂陷作用阶段 ;(2 )断裂极为发育 ,可分 NE— SW向(西南端转为近 E— W向 )和 NW— SE向两组 ,分别属张性及张扭性断裂 ,后者切割前者 ;(3)岩浆活动十分强烈 ,东南缘岩浆活动尤甚 ,推测其岩性以中、基性岩为主  相似文献   

7.
海洋微波散射模型相比于以经验统计建立的地球物理模式函数具有不受特定微波频率限制的优势。组合布拉格散射模型和几何光学模型形成了复合雷达后向散射模型。利用南海北部气象浮标2014年海面风速风向实测值作为散射模型输入,分别比较了复合雷达后向散射模型与RADARSAT-2卫星C波段SAR、HY-2A卫星Ku波段微波散射计的海面后向散射系数,偏差分别为(?0.22±1.88) dB (SAR)、(0.33±2.71) dB (散射计VV极化)和(?1.35±2.88) dB (散射计HH极化);以美国浮标数据中心(NDBC)浮标2011年10月1日至2014年9月30日共3年的海面风速、风向实测值作为散射模型输入,分别比较了复合雷达后向散射模型与Jason-2、HY-2A卫星Ku波段高度计海面后向散射系数,偏差分别为(1.01±1.15) dB和(1.12±1.29) dB。中等入射角和垂直入射下的卫星传感器后向散射系数观测值与复合雷达后向散射模型模拟值比较,具有不同的偏差,但具有相同的海面风速检验精度,均方根误差小于1.71 m/s。结果表明,复合雷达后向散射模型可模拟计算星载SAR、散射计和高度计观测条件下的海面雷达后向散射系数,且与CMOD5、NSCAT-2、高度计业务化海面风速反演的地球物理模式函数的计算结果具有一致性;复合雷达后向散射模型可用于微波遥感器的定标与检验、海面雷达后向散射的模拟。  相似文献   

8.
星载合成孔径雷达海浪图像谱仿真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Hasselm ann 的完全非线性积分方法对文氏海浪谱的星载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谱进行了仿真研究。结果表明: (1) 在星载SAR海浪成像过程中, 速度聚束调制远比水动力调制、倾斜调制和距离向聚束调制重要;(2) 图像谱有180°的方向模糊和方位向的高波数截断,距离向传播海浪的图像谱存在双峰现象; (3) 不同极化方式和雷达视向的选取对图像谱无明显影响, 因而对于海浪的星载SAR遥感而言, 可以采用单一极化和单一视向。对于不同成长状态的风浪而言, 以上结果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9.
西太平洋暖池表层暖水的纬向运移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基于1950~2000年太平洋月平均SST资料,运用Morlet小波分析等方法研究了西太平洋暖池表层暖水的纬向运移特征.结果表明:暖池表层暖水纬向运移的年际(2~8a)和年代际(10~16a)变化都非常明显;表层暖水的纬向运移于1982年前后经历了一次气候跃变,跃变后暖水东界的平均位置比跃变前东移了10个经度;表层暖水的纬向运移对ENSO暖(ElNiño)、冷(LaNiña)事件的形成和发展具有直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基于SODA再分析资料以及SST、JEDAC和TAO观测资料,利用加权平均法建立了具有良好代表性的暖池整体暖水的纬向运移指标序列,并利用Morlet小波变换等分析方法,研究了暖池的纬向变异特征及其对ENSO的影响。结果表明,暖池具有明显的年际(2—7年)和年代际(10—16年)纬向变异,并在1976年前后经历了一次由弱到强的气候跃变。暖池内部的暖水大致可以50m为界分为上、下两部分,其上半部分的纬向变异幅度非常大,而其下半部分的纬向变异幅度则相对较小。但两者具有很一致的年际、年代际变化趋势。暖池的年代际纬向变异对赤道中太平洋纬向风应力和纬向流有较好的响应,而且对赤道西太平洋上层热含量变化有较大影响。相关和合成分析表明,暖池的东扩、西缩对ENSO暖(El Nio)、冷(La Nia)事件的形成和发展具有直接的影响,而且暖池的异常东扩对El Nio有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11.
2006年10月、2007年1月、4月及7月对乐清湾海域浮游动物群落的种类组成、优势种、生态类群、水平分布的季节性变化特征进行了调查,分析了浮游动物群落分布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在调查海域共鉴定出浮游动物82种(包括浮游幼体11种),隶属于15大类,其中秋季为46种、夏季为42种、春季为25种和冬季为16种。乐清湾浮游动物可分为近岸低盐类群、暖水性近海类群、暖温带近海类群和暖水性广布类群4个生态类群,其中近岸低盐类群在全年均占优势,其它类群则呈现明显的季节变化。中华哲水蚤Calanus sinicus、真刺唇角水蚤Labidocera euchaeta、针刺拟哲水蚤Paracalanus aculeatus和背针胸刺水蚤Centropages dorsispinatus为调查海域主要优势种。浮游动物生物量年平均值为82.7mg/m3,其大小依序为:夏季(121.1mg/m3)>秋季(119.2mg/m3)>春季(48.5mg/m3)>冬季(42.2mg/m3);丰度年平均值为82.1个/m3,其大小依序为:夏季(193.4个/m3)>秋季(73.7个/m3)>春季(53.4个/m3)>冬季(9.8个/m3)。相同季节浮游动物生物量和丰度的平面分布趋势类似,季节间则存在明显差异。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浮游动物物种数与水温、盐度、叶绿素a质量浓度和浮游植物细胞密度均呈极显著相关;丰度与水温、叶绿素a质量浓度和浮游植物细胞密度呈极显著相关;生物量与水温、叶绿素a质量浓度呈极显著相关。与历史资料相比,近30a来浮游动物数量呈下降趋势,但群落结构和组成没有发生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12.
崇明东滩潮沟浮游动物数量分布与变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2008年4-12月对上海市崇明岛东滩潮沟进行4个季节的浮游动物调查资料,研究了崇明东滩潮沟浮游动物的数量分布及变动。结果表明,调查区浮游动物总丰度较高,四季变化明显。受潮汐作用的影响,夏、秋、冬三季落潮时丰度大于涨潮时,春季涨潮时丰度则大于落潮时。浮游动物在6条潮沟的平面分布不均匀,春季东旺沙边滩区和北八边滩区的数量明显多于近团结沙边滩区,夏、秋季分别以东旺沙边滩区和北八滧边滩区的数量最多,冬季则以近团结沙边滩区的数量最多。主要优势种细巧华哲水蚤(Sinocalanus tenellus)、中华华哲水蚤(Sinocalanus sinensis)、火腿许水蚤(Schmackeria poplesia)、四刺窄腹剑水蚤(Limnoithona etraspina)和四刺破足猛水蚤(Mesochra quadrispinosa)等数量的季节、潮汐变化及各时期的空间分布格局差异明显,其数量分布情况决定了浮游动物总数量的分布。盐度是影响冬、春季涨潮时浮游动物总丰度分布的主要因子,水温则是影响夏、秋季涨潮时总丰度分布的主要因子。此外,径流及潮流等动力因素对潮沟浮游动物数量的时空分布也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3.
在胶州湾内设置连续站(36°5'54″N,120°15'20″E),分别于2006-2007年分春季、夏季、秋季、冬季四季进行垂直分段拖网,研究了胶州湾浮游动物垂直移动的规律。结果显示,浮游动物在不同季节显示不同的垂直迁移行为。同时,对该海域出现的优势种类的垂直移动规律进行了研究并分类,发现不同物种同一季节迁移方式不同,对于同一种类,在不同季节也表现出不同的迁移规律。因此,浮游动物垂直迁移规律不是一成不变的,由外界环境因子和内在因素共同作用决定。不同季节影响浮游动物垂直迁移的关键因子不同,其中春季、夏季、秋季三季主要影响因子是光照,冬季除了光照,还有温度、盐度和浮游植物密度。总体与温度和浮游植物密度正相关,与盐度负相关。对于不同种类,影响其垂直迁移的主要因子也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4.
东海浮游动物生物量分布特征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3  
徐兆礼  晁敏  陈亚瞿 《海洋学报》2004,26(3):93-101
根据1997~2000年东海海域23°30'~33°00'N,118°30'~128°00'E分别进行4个季节的海洋调查资料,对东海区浮游动物总生物量及饵料生物量的数量变动,时空分布及与鱼渔场关系作了分析.结果表明,四季总生物量均值为65.32mg/m3,其中秋季大于夏季大于春季大于冬季;饵料浮游动物生物量均值为40.9mg/m3,约占总生物量的60%,其中秋季大于夏季大于冬季大于春季.总生物量与饵料生物量平面分布趋势基本一致,高生物量(250~500mg/m3)区分布范围极小,一般占总调查面积的1%~4%.东海北部近海125°00'E以西,29°30'N以北水域生物量季节变化最明显.饵料浮游动物生物量平面分布取决于甲壳动物丰度的分布.饵料浮游动物生物量与鳀鱼中心渔场及其仔、稚鱼高密集区分布存在着较好的对应关系,春季鳀鱼中心渔场(>100kg/h1)和仔、稚鱼高密集区(≥100尾/网)位于东海中南部(28°00'~29°30'N)饵料浮游动物最高生物量(100~250mg/m3)密集区内或边缘水域.  相似文献   

15.
荣成湾毗邻海域浮游动物群落季节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2009年度4个季度月的现场调查资料研究了荣成湾毗邻海域浮游动物群落的季节分布特征。研究表明, 在荣成湾毗邻海域出现的浮游动物共59个种类, 秋季、夏季和春季浮游动物均为30种以上(依次为38种、35种和32种), 而冬季种类数相对较少(22种)。浮游动物优势种主要为强壮箭虫(Aidanosagitta crassa)、中华哲水蚤(Calanus sinicus)、小拟哲水蚤(Paracalanus parvus)和拟长腹剑水蚤(Oithona similis)等种类, 其个体丰度的空间和季节分布特征差异较大。浮游动物湿重生物量冬季最高(433.8 mg/m3), 春季(220.7 mg/m3)和秋季(162.4 mg/m3)次之, 而夏季(52.5 mg/m3)相对较低。浮游动物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H′年平均值为2.50, 均匀性指数J′年平均值为0.65, 季节比较上, 夏季浮游动物多样性和均匀度均较高, 而春季多样性和均匀性平均值为低值, 且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波动范围较大。进一步分析显示, 湾内的筏架养殖对浮游动物群落的分布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6.
Phytoplankton communities, production rates and chlorophyll levels, together with zooplankton communities and biomass, were studied in relation to the hydrological properties in the euphotic zone (upper 100 m) in the Cretan Sea and the Straits of the Cretan Arc. The data were collected during four seasonal cruises undertaken from March 1994 to January 1995.The area studied is characterised by low nutrient concentrations, low 14C fixation rates, and impoverished phytoplankton and zooplankton standing stocks. Seasonal fluctuations in phytoplankton densities, chlorophyll standing stock and phytoplankton production are significant; maxima occur in spring and winter and minima in summer and autumn. Zooplankton also shows a clear seasonal pattern, with highest abundances occurring in autumn–winter, and smallest populations in spring–summer. During summer and early autumn, the phytoplankton distribution is determined by the vertical structure of the water column.Concentrations of all nutrients are very low in the surface waters, but increase at the deep chlorophyll maximum (DCM) layer, which ranges in depth from about 75–100 m. Chlorophyll-a concentrations in the DCM vary from 0.22–0.49 mg m−3, whilst the surface values range from 0.03–0.06 mg m−3. Maxima of phytoplankton, in terms of cell populations, are also encountered at average depths of 50–75 m, and do not always coincide with chlorophyll maxima. Primary production peaks usually occur within the upper layers of the euphotic zone.There is a seasonal succession of phytoplankton and zooplankton species. Diatoms and ‘others’ (comprising mainly cryptophytes and rhodophytes) dominate in winter and spring and are replaced by dinoflagellates in summer and coccolithophores in autumn. Copepods always dominate the mesozooplankton assemblages, contributing approximately 70% of total mesozooplankton abundance, and chaetognaths are the second most abundant group.  相似文献   

17.
黄海冷水团水域浮游植物群落粒级结构的季节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2006—2007年度4个季节航次的实测资料,分析了黄海冷水团水域浮游植物叶绿素及其粒级结构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季节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研究海域30 m以浅叶绿素总量的平均含量从高到低的顺序为:春季的(1.01 mg/m3)、夏季的(0.81 mg/m3)、秋季(0.72 mg/m3)、冬季(0.68 mg/m3);在叶绿素浓度大于1 mg/m3和小于1 mg/m3的区域浮游植物粒级结构差异较大,在整个研究海域,粒径较小的微型和微微型浮游植物对总生物量的贡献始终占主导(65%),粒径较大的小型浮游植物在冬季和春季贡献率相对较高;从季节尺度看,浮游植物的平均粒级指数从大到小的顺序为:春季的(15.47μm),冬季的(11.08μm),秋季的(8.61μm),夏季的(6.52μm);尽管不同季节水文和化学环境差异显著,但是不同粒径浮游植物的贡献率随总生物量的变化表现出一致性的规律。对环境因子与叶绿素分布的相关分析表明,浮游植物的生长在夏季主要受到营养盐来源的限制,冬季主要受到水体混合引起的光照限制,秋季可能受到磷酸盐和水体混合的共同限制。浮游植物粒级结构的分布格局主要是由各组分在不同环境中的资源竞争优势决定的。  相似文献   

18.
广东省南澳海域是粤东重要的海产养殖基地, 分析该海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对评估其生态环境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根据2014年9月(秋季)、12月(冬季)、2015年4月(春季)和2016年7月(夏季)在南澳岛东部海域的浮游动物调查, 分析该海域浮游动物的群落结构特征, 探讨环境因素对其时空分布的影响。共鉴定浮游动物206种(包括浮游幼虫), 桡足类种数最多, 达94种; 远岸海域浮游动物的种数高于近岸海域。浮游动物丰度和生物量的季节变化明显, 夏、秋季高于冬、春季; 浮游动物丰度和生物量的分布趋势较一致, 夏季高值区主要出现在近岸, 秋季由近岸向远岸海域递增。浮游动物不同类群和优势种的丰度也存在季节变化, 桡足类是调查期间丰度较高的类群, 秋季水母类和海樽类丰度明显增加; 优势种后圆真浮萤(Euconchoecia maimai)和针刺真浮萤(Euconchoecia aculeata)在夏季丰度高, 小齿海樽(Doliolum denticulatum)在秋季占绝对优势。温度、盐度和浮游植物生物量是影响南澳岛东部海域浮游动物时空变化的主要环境因子, 说明该海域浮游动物群落特征受海流、水团和养殖活动的综合影响。  相似文献   

19.
分别研究了2006年7月(夏季)和2007年1月(冬季)、5月(春季)、10月(秋季)黄海西北部海域浮游细菌生物量的分布特征,探讨了它们与温度、盐度和Chl a含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研究海区平均细菌生物量春、夏、秋和冬季分别为:41.083,8.34,16.68和6.20 mg/m3.4个季节表层细菌生物量分布均呈现出从辽东半岛近岸区域向外海逐渐降低的趋势.春、秋季除浮游植物Chl a外各生态因子与细菌生物量之间均无显著性相关关系.夏、冬季与温度、盐度和Chl a含量的相关性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