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阎淑珍 《海洋科学》2006,30(1):88-92
青鱼为海产冷水性中上层鱼,属于硬骨鱼类的鲱鱼科,学名:太平洋鲱鱼(Clupea pullasi Cuv.&Val)当地俗称青鱼,其体形小而侧扁,背部为深灰蓝色,具有背鳍、胸鳍、臀鳍、尾鳍为正尾形。一般年成,青鱼个体质量多为150-200g。20世纪70-80年代,鱼群中偶尔有约250g/条的青鱼(极少数),属中上等鱼,肉质极富油性。每年2-6月份洄游至我国黄海北部各湾产卵。  相似文献   

2.
阎淑珍 《海洋科学》2006,30(5):74-77
1青鱼资源与环境和人的因素鱼类资源属再生资源,由于其可以繁衍、生长发育,组成一定数量的群体,进行索饵洄游和生殖洄游,群体才可以发展成一定规模成汛,是人类获得动物蛋白的重要途径,鱼类提供的是优质蛋白,而且鱼类为人类提供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鱼油和健脑的三A。鱼群体可以通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青鱼暴发性死亡原因,从病症典型青鱼(Mylopharyngodon piceus)肌肉、肝脏和肾脏处进行细菌接种,分离获得一株细菌(HZ2015),对其进行了形态观察、生化特性检测和16S r RNA序列分析,通过动物回归实验、毒力检测和药敏试验了解其对青鱼的致病性、毒力及药物敏感性。所得菌株为类志贺邻单胞菌(Plesiomonas shigelloides),动物回归实验能复制出类似症状,且能从体内再次分离到该菌株;分离株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LD50)为106.6 CFU;对头孢呋辛、头孢哌酮、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复达欣高度敏感。研究表明,菌株HZ2015为青鱼体表溃烂病病原,本研究系类志贺邻单胞菌致青鱼体表溃烂病的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4.
阎淑珍 《海洋科学》1982,6(4):50-50
黄海区太平洋鲱鱼(Clupea Pallasi Cuvec Val)在我国黄海北部有广阔的产卵埸,地方名称青鱼。本实验自1978至1981年。 本文实验材料,先后采自黄海北部,荣成沿岸海湾内;用人工授精方法,观察了发育与孵化,并做了各种实验。 鲱鱼为沉性卵,卵膜遇水或受精后,即产生粘性,粘着成块。为便于观察,在做人工授  相似文献   

5.
黄海鲱鱼(Clupea herengus pallasi Valenciennes,即青鱼)渔业在我国北方有悠久的历史,但盛衰交替,渔获量变动十分剧烈。即使在资源回升的近十余年内也是如此,如1970年前产量不足1万吨,1972年则跃增至17.5万吨,近几年波动在2万吨左右。黄海鲱鱼洄游分布和资源生物学调查研究的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6.
黄海鲱鱼的产卵场及其资源保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阎淑珍 《海洋科学》1984,8(2):44-46
目前黄渤海成汛经济鱼类已不足十种,而黄海区太平洋鲱鱼(Clupea pallasi,简称黄海鲱鱼),自1967年以来已成为黄海的重要渔业,曾经左右黄海渔业总产量。1973年以来,虽然产量逐步下降,目前仍为黄海能成汛的经济鱼类之一。但其世代波动较大,涉及因素较多,现着重对其产卵场及资源保护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南麂列岛海洋自然保护区潮间带贝类资源时空分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解南麂列岛海洋自然保护区潮间带贝类十多年来的动态变化,在1992年研究基础上,于2003年度再赴南麂列岛对岩、沙相贝类进行了研究.本次调查鉴定出贝类105种,其中岩相93种、沙相12种,6种为南麂列岛新记录种,对岩相、沙相贝类组合的生态特征进行了分析,岩相多样性和均匀度指数(1.25~2.20和0.54~0.70)高于沙相的(0.23~0.95和0.17~0.94).岩相贝类数量为3025.70g/m2和2660个/m2,生物量垂直分布为低潮区最高(6471.99g/m2),中潮区居中(3772.09g/m2),高潮区最小(78.35g/m2),栖息密度为中潮区最大(4245个/m2),低潮区居中(2973个/m2),高潮区最小(439个/m2).沙相贝类数量为16.81g/m2和11个/m2,低潮区(29.43g/m2和11个/m2)大于中潮区(14.01g/m2和10个/m2).通过与以往资料比对发现,岩礁贝类数量有所增加,沙滩贝类数量则明显下降,监控区贝类数量明显多于其他区域,对贝类资源变化产生影响的相关因子作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8.
欧盟和挪威共同确定了1998年北海主要经济鱼类的总可捕量,其中鲐鱼的最大可捕量为48.4万吨(1997年为40.7万吨),鲱鱼为25.4万吨(1997年为15.9万吨),鳕鱼为14万吨(1997年为11.5万吨)。都比上一年度有所增加,但削减了牙鳕和绿青鳕的总可捕量。根据协议,非欧盟成员国挪威可捕捞北海鲱鱼总可捕量的29%。双方还就2001年以前北海的渔获配额问题进行了研讨。  相似文献   

9.
蓝镜头     
《海洋世界》2011,(2):2-F0002
下图是生活住红海深处的鳞鱼鱼群。鲭鱼是一种很常见的可食用鱼类,出没于西太平洋及大西洋的海岸附近,喜群居。在中文谓境下要注意区别于中国的四大家鱼之一的青鱼。鲭鱼平均身长30至50厘米,寿命最长可至11年,它以吞噬浮游生物及鲟鱼、鳕鱼和鲱鱼所产的卵为生。鲭鱼叉名青花鱼。  相似文献   

10.
采用密闭流水式呼吸实验方法,研究了不同体重组((50.94±5.50)g、(103.61±10.48)g、(154.58±7.56)g、(194.56±14.56)g)斑石鲷(Oplegnathus punctatus)在3个不同温度(20、25和30℃)下的耗氧率和排氨率,以及斑石鲷耗氧率、排氨率的昼夜节律变化。研究表明,3个温度条件下斑石鲷耗氧率和排氨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随体重的增大而降低,斑石鲷白天平均耗氧率为(2.535±0.204)μg·(g·min)~(-1),夜间平均耗氧率为(2.531±0.064)μg·(g·min)~(-1),其耗氧率的昼夜差异不明显。白天平均排氨率为(0.104±0.007)μg·(g·min)~(-1),夜间平均排氨率为(0.083±0.007)μg·(g·min)~(-1),白天平均排氨率明显大于夜间。投喂饲料后斑石鲷耗氧率最高点出现在投喂饲料后1~3h,最低点出现在投喂饲料后19~23h,耗氧率呈逐渐降低的趋势,排氨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温度升高使斑石鲷排氨率达到峰值的时间提前。  相似文献   

11.
12.
《大德昌国州图志》是舟山市一部较早的县志。作者考释了《大德昌国州图志》中记载的水产动物共59种,其中鱼类36种(海水鱼32种,淡水鱼4种),贝类12种,节肢动物10种,腔肠动物1种。  相似文献   

13.
14.
本文利用1992年8月和1993年3月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对南麂岛及其邻近海域的环境调查结果,采用尼梅罗(Nemero)环境质量指数法和单因子指标评价法,参照有关标准,对南麂岛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进行了现状评价并做了预测。在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及查阅历史资料的基础上,对南麂岛的水资源生态环境保护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我国蕴藏着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海洋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全球科技创新中最具实效性和创新性的领域之一。介绍了"十一五"期间我国在海洋生物领域的科技布局和成果产出;分析了我国海洋生物领域科技发展的制约因素:理论体系不完善、稳定经费投入不足、科研平台支撑能力薄弱、人才队伍培养力度不强、产品集成开发亟待提升;提出了海洋生物领域科技发展战略对策和建议:关注重大基础性科学问题和技术问题、加大科技投入和提高利用效率、重视科研条件平台建设、引进高水平领军人才和培养中青年科研骨干、重视新型海洋生物制品的研发和宣传。  相似文献   

16.
17.
Management of summer-spawning herring off Iceland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8.
An expanded target-strength relationship for herring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