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5 毫秒
1.
海鞘属 Ascidia 于1767年由林奈建立。该名来源于1762年Baster的“Opuscula Subseciva” Vol. 1 ,他给一种单海鞘命名为Ascidium。当时,林奈的海鞘属是一个相当庞大的属,它包括所有的单海鞘。1816年, Savigny把林奈的Ascidia 属分成次口海鞘 Phallusia 、石勃卒海鞘 Cynthia、波海鞘 Boltenia 和簇海鞘Clavellina 四个属,其中Phallusia 与Ascidia 最为相近。因此,以后的学者有的用Ascidia 作属名,有的用Phallusia 作属名,也有的认为Ascidia = Phallusia,用法较为混乱。直到最近,通过研究才确定海鞘 Ascidia 、次口海鞘 Phallusia 和拟海鞘 Ascidiella 为海鞘科下三个独立的属(Kott, 1969)。它们的主要区别为:拟海鞘属内纵走血管没有乳突,如维京海鞘 Ascidiella virginea (Muller), 1776;而其余两属的内纵走血管皆有乳突;海鞘属的神经腺开口于背节,如悉尼海鞘 Ascidia sydneiensis Stimpson, 1855;次口海鞘属还有次生口的存在,如凹陷次口海鞘 Phallusia depressiuscula (Hellar), 1878。 太平洋两岸海鞘属的种类,日本报道23种(另有琉球群岛2种),中国2种,香港2种,菲律宾2种,越南(芽庄)1种,新加坡2种,爪哇海2种,班达海1种,克伊岛1种,阿拉弗拉海2种,美洲(并含南、北极) 19种,澳大利亚7种。Kott(l952)年曾制订海鞘科世界常见种类的检索表,对该属的分类研究比较详细。 本文报道分布于我国近海的8种海鞘,其中有1个新种,5种为首次记录。  相似文献   

2.
被囊动物中的海鞘,在日本、朝鲜及南洋群岛已有记录的约200多种。日本对海鞘类研究较多的有丘浅次郎和时岡隆等学者。时岡隆(1967)据美国国家博物馆所存标本整理了太平洋沿岸海鞘类117种,其中属于中国水域的记录有12种。在我国对海鞘类进行研究的有张玺(1934),张玺,张云美(1965),共报告4属4种(其中  相似文献   

3.
本文为胶州湾海鞘类区系研究之一,涉及柄海鞘科2属7种,其中二种为新种。  相似文献   

4.
本文为胶州湾诲鞘类区系研究之一,涉及柄海鞘科2属7种,其中二种为新种。  相似文献   

5.
对烟台海域的海鞘优势种——柄海鞘的生长状况及营养成份进行了初步研究,发现柄海鞘的体重及外形随季节的变化较大,以3—6月最盛。营养成分中,蛋白质含量以3月和6月最高,而脂肪在9月的柄海鞘体内含量较高。柄海鞘的油脂大约含有15种脂肪酸,其中6月和9月柄海鞘中的EPA、DHA的含量较高。而且柄海鞘的油脂、EPA和DHA等多不饱和脂肪酸主要集中于它的内囊。  相似文献   

6.
厦门皱瘤海鞘性腺发育的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永强  冯涛 《台湾海峡》1997,16(3):275-279,T002
皱瘤海鞘雌性同体。性腺组织学观察结果表明,在厦门皱瘤海鞘卵巢和精巢发育和成熟可分为5人时期,在同一人体中,卵巢和精巢的发育不同步,因而不发生自体受精,另外,根据性腺发育的季节性观察,皱瘤海鞘常年都可繁殖,但生殖旺季在6月。  相似文献   

7.
海鞘中的抗肿瘤生物活性物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海鞘中发现的数十种抗肿瘤活性物质,包括其活性、来源等,对其中重要者,如Ecteinascidians 743和Psedodistomins D-F等活性物质抗肿瘤的作用机理作了较详细的介绍,并概述了国内该领域的研究状况。  相似文献   

8.
海鞘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海鞘类生物属于脊索动物门,尾索动物亚门,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大海洋中,种类繁多。海鞘中含有许多重要的生理活性物质,是低毒、高效药物的重要来源,引起了许多科研工作者的关注。作者以化学结构分类的形式对近5年来从海鞘中分离得到的一些新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深入研究开发来自于海鞘的生物活性物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冠瘤海鞘幼体附着和变态的离子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人工海水中三种金属离子K+,Mg2+和Ca2+分别在不同浓度下对冠瘤海鞘(Styelaca nopusSavigny)幼体附着和变态的影响,同时采用K+通道阻滞剂TEA检验其可兴奋细胞膜上的K+通道特性,对冠瘤海鞘幼体附着和变态的离子控制机制进行初步探讨,结果表明:K+的浓度为20~40mmol/dm3时诱导幼体附着和变态的效果最佳,低于45 mmol/dm3和高于80mmol/dm3的K+浓度都表现出抑制效果;Mg2+浓度在0~32 mmol/dm3时显著促进幼体附着和变态,达88mmol/dm3时起抑制作用;在人工海水中无论添加或减少Ca2+,均有效抑制幼体变态.TEA不能阻抑增加K+的诱导作用,这表明冠瘤海鞘幼体可兴奋细胞膜上的K+通道对外部TEA不敏感.另外,人工海水中缺乏K+或Ca2+或K+浓度达80mmol/dm3都会对冠瘤海鞘幼体产生毒害作用.  相似文献   

10.
海洋附着细菌对冠瘤海鞘幼体附着和变态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冠瘤海鞘、皱瘤海鞘及乳突皮海鞘的被囊表面及其附着基和附近的海水中分离到290株细菌,根据其形态和生理生化特征,将其鉴定至弧菌属、肠杆菌属和无色杆菌属等10个属.分析海鞘被囊表面及其附着基和海水中的细菌组成,并从各属中挑出的29株细菌中分离筛选出附着能力较强的9株.将这9株细菌分别制成不同的单种细菌黏膜及9种细菌混合黏膜,检测细菌黏膜对冠瘤海鞘幼体附着和变态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细菌黏膜对冠瘤海鞘幼体的附着和变态起不同的作用.无色杆菌属H-13显著地促进海鞘的附着和变态;弧菌属的H-4对海鞘的附着和变态均起抑制作用;弧菌属H-9明显地促进附着却强烈抑制海鞘幼体变态;其余细菌仅仅对海鞘幼体附着或变态的一个过程起作用或是对两者都没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1.
冠瘤海鞘同种群聚的化学诱因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冠瘤海鞘成体被囊萃取物和幼体萃取物及不同的幼体密度对冠瘤海鞘(Styela canopus)幼体附着和变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冠瘤海鞘被囊萃取物和幼体萃取物在5%和10%的浓度下均促进冠瘤海鞘幼体的附着和变态,但被囊萃取物的诱导效果明显强于幼体萃取物;幼体密度高于25只/cm3时,促进冠瘤海鞘幼体的附着和变态;幼体密度低于10只/cm3时,幼体的附着和变态不受密度影响.这些结果提示海区中冠瘤海鞘的同种群聚可能与其被囊或幼体内含诱导幼体附着和变态的化学因子有关.  相似文献   

12.
运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研究了皱瘤海鞘(Styela plicata)神经递质多巴胺(DA)、5-羟色胺(5-HT)及其受体以及性类固醇激素含量与性腺发育成熟的关系.结果显示,DA和5-HT免疫活性定位在脑神经节中大小2种类型的神经细胞,DA免疫活性还定位在不同发育时期神经腺上皮细胞.5-HT受体免疫活性存在于脑神经节小型神经细胞和大生长期神经腺上皮细胞.在小生长期和大生长期性腺中均检测到DA、5-HT及其受体,提示DA和5-HT可能参与调节皱瘤海鞘的性腺发育.皱瘤海鞘为雌雄同体,化学发光免疫分析证实,海鞘性腺能够合成和分泌性类固醇激素,大生长期性腺中雄激素、孕激素和雌激素的含量分别为25.8±0.0、38.9±0.2和14.3±0.6pg/mg,提示性腺既是生殖组织也是内分泌组织.上述发现为证明尾索类海鞘可能像头索类文昌鱼一样,具有原始的生殖内分泌调控轴(脑神经节-神经腺-性腺)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在相同的分离培养条件下,为比较地域差别较大的福建海域海绵动物(山海绵Mycale sp.和网架海绵Stylissa sp.)和海南海域海鞘动物(皱瘤海鞘Styela plicata和乳突皮海鞘Molgula manhattensis)之间可培养放线菌多样性的差异,作者采用5种放线菌分离培养基和1种细菌通用培养基,对海绵和海鞘中的放线菌进行分离培养。采用16S rRNA 基因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RFLP)分析和序列分析,揭示其多样性。共获得可培养放线菌198株,其中从海绵中分离到87株放线菌,从海鞘中分离到111株放线菌。RFLP分析表现为38种不同的图谱类型。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表明,从海绵中分离到的放线菌包括6个放线菌属,其中有2株菌的16S rRNA基因序列与最相近的菌株相似性低于97%,可能是潜在的新菌株;从海鞘中分离到的放线菌包括7个放线菌属,有8株可能是潜在的新菌株。比较海绵和海鞘中可培养放线菌的多样性发现,从海绵中分离到的放线菌,除节细菌(Arthrobacter)以外,均包括在海鞘分离的放线菌属中。海鞘相关放线菌多样性水平不容忽视,是除海绵之外另一获得新型放线菌资源以及药用天然活性产物的重要来源。  相似文献   

14.
柄海鞘Styela clava化学成分的研究(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采自青岛海域的柄海鞘 Styela clava中分离得到两个化合物 (1)和 (2 )。经过 IR、MS、1HNMR和 13 CNMR等现代波谱学方法 ,确定二者的结构分别为 1- O-十六烷酰 -甘油酯和胸腺嘧啶。它们均为首次从该海域海鞘中得到。  相似文献   

15.
应用半静态的双箱式生物富集动力学模型,在室内研究了柄海鞘对重金属 Pb2+ 的生物富集作用,通过非线性拟合得到了相应的生物富集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柄海鞘对金属 Pb2+ 具有一定的富集作用,对 Pb2+ 的富集吸收速率常数 k1 和富集系数 BCF均随外部水体中 Pb2+ 浓度的增大而减小.富集平衡时,海鞘体内的铅含? Camax)与外部水体中 Pb2+ 的浓度基本呈正相关.柄海鞘不同器官中的 Pb 浓度不同,依次为:生殖腺>消化腺≈其他部分>外背囊.排出阶段 Pb 在柄海鞘体内的生物学半衰期(B1/2)为 10.05~36.76d.  相似文献   

16.
脊椎动物的起源是进化生物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目前人们普遍认为脊椎动物与无脊椎动物中的脊索动物起源于同一个原始祖先。头索动物文昌鱼和尾索动物海鞘是现存的无脊椎动物中和脊椎动物亲缘关系最近的类群,是研究胚胎发育机制和脊索动物统进化的典型材料。长期以来,文昌鱼一直被认为是脊椎动物的姊妹类群,比尾索动物海鞘更接近于脊椎动物。但最近的研究却有了相反的观点,这导致了脊索动物进化历程之争,引起人们广泛的兴趣和关注。本文介绍这两类原索动物的研究现状,并对它们的进化地位以及作为研究脊椎动物起源的模型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海鞘中一种酚类衍生物的分离与结构鉴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采自青岛海域的柄海鞘Styelaclava中分离到一种酚类衍生物。经过IR,MS,1HNMR和13CNMR等波谱数据分析,确定其结构为2,4-二叔丁基苯酚。此化合物为首次从该海域海鞘中得到。  相似文献   

18.
以海鞘(Ciona savignyi)为研究对象,考察了海鞘血细胞原代培养方法及培养中细菌污染的鉴定和控制.血细胞在培养1 h后贴壁,细胞基本以圆形细胞为主,变形细胞一般呈不规则形.变形细胞存活时间较短,而圆形细胞存活时间较长.对于培养过程中的细菌污染,通过细菌分离、培养和纯培养发现两类菌株检出率较高,均为革兰氏阴性菌.经PCR扩增16S rDNA基因序列片断,结果显示这两类菌株分别属于弧菌属(Vibrio)和施万氏菌属(Shewanella).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弧菌属对氯霉素和环丙沙星等具有较强的敏感性;对施万氏菌属较敏感的药物依次为亚胺培南和氯霉素等.最后比较了几种抗生素组合控制血细胞培养中细菌污染的使用效果,其中氯霉素、亚胺培南加双抗的组合有较好的抑菌效果并对培养细胞的贴壁和生长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9.
海洋活性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人们对海洋资源认识的提高,以及现代生物技术在海洋药物研究中的应用,反相HPLC、2DNMR、FABMS、手性色谱(包括GC、HPLC)等技术的发展,使得对海洋活性肽的研究易于进行。近10多年来,海洋活性肽类,特别是海洋环肽的研究也取得了很大进展,其中从海鞘(T  相似文献   

20.
在刺参苗种工厂化生产期间,以体积浓度为0.1%~0.5%薄荷醇作为麻醉剂,通过对玻璃海鞘和不同规格参苗进行麻醉剥离实验,研究参苗与敌害生物——玻璃海鞘分离的效果,从而达到高效清除玻璃海鞘的目的。结果表明:薄荷醇溶液对玻璃海鞘无剥离和杀除的作用效果;大规格(0.58 g±0.05 g)刺参选用浓度0.4%~0.5%薄荷醇溶液麻醉20 min,中规格(0.32 g±0.05 g)刺参选用浓度0.2%~0.5%薄荷醇溶液麻醉20min,小规格(0.17 g±0.01 g)刺参选用浓度0.4%~0.5%薄荷醇溶液麻醉10min以及选用浓度0.1%~0.3%薄荷醇溶液麻醉20 min,抖动脱落率均可达90%以上,麻醉剥离效果显著。麻醉剥离后的刺参经1h的恢复即可达到自然状态,营正常活动附着,无排脏或化皮等不良应激反应。因此,采用薄荷醇麻醉剥离参苗可为安全高效清除玻璃海鞘及分苗的生产环节提供省工省力、高效便捷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