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海水利用技术与21世纪的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海水是海洋中最大的资源,其中约97%是淡水,海水的总体积约13.7X107km3,可以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水资源。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资源危机是水资源危机。已知有100多个国家缺水,严重缺水的国家约26个。我国是淡水资源较为贫乏的国家。世界人均淡水总量约12000m3,而我国淡水资源总量虽有2.8X1012m3,但人均水资源量只有约2300m3,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位居世界各国排名的第88位。据预测,我国从21世纪开始将全面进入水资源危机阶段。目前中国经济发达的沿海地…  相似文献   

2.
水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命脉。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口的急剧增加 ,淡水资源危机已经成为仅次于全球气候变暖的世界第二大环境问题。海水资源开发利用顺应国家战略需求 ,作为保障国家水资源安全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 ,具有突出的公益性特征 ,是充满生机、颇具魅力的朝阳产业。当前正面临着空前的发展机遇 ,处于大发展的关键时期。1 海水资源开发利用技术发展概述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技术主要包括 :海水 (苦咸水 )淡化技术、海水直接利用技术和海水化学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等三个方面。1 .1 国际海水资源开发利用实践国际海水…  相似文献   

3.
本文简述了我国的水源状况,列举了世界上工业发达国家直接利用海水缓解淡水危机以及我国在海水直接利用方面的现状。扼要分析了将海水做工业冷却水的技术经济可行性以及在解决海水直接利用中的几个关键性问题。  相似文献   

4.
海水资源综合利用现状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海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包括海水淡化技术、海水直接利用、海水化学资源的利用二个方面。这些技术、产业对于解决人类社会和社会发展中面临的淡水危机、能源、原料匮乏等问题,有着深远的意义。本文在对国内外海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就我国的海水资源综合利用的现状、经济效益、主流技术、存在问题和发展方向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5.
扩大海水在工业上直接利用的深度和广度,是缓解我国北方沿海地区特别是大工业集中地区淡水资源紧张状况的一条重要途径。本文分析了我国工业直接利用海水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指出了海水在工业上直接利用的前景,并为工业进一步开发利用海水资源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我国沿海地区海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海水资源开发利用包括从海水中直接提取淡水(海水谈化)、直接利用海水作为工业冷却用水、生产工艺用水和城市大生活用水(海水直接利用)、从海水中提取化学元素、生产人类需要的化学品(海水化学资源开发)。总结了在海水资源利用方面国际发展的现状以及中国在该领域的技术现状和产业化水平。认为开发利用海水资源是解决沿海城市缺水的必由之路,是增加和替代淡水资源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解决我国淡水紧缺的一条重要战略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21世纪将是水的世纪。面对着人口的迅速增长,清洁饮用水的紧缺,人均淡水占有量的减少,淡水资源问题越来越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警觉。估计到2025年,全世界将有近1/3的人口缺水,涉及的国家和地区达40余个,中国是其中之一。我国被联合国认定为世界上13个最贫水的国家之5一。我国淡水资源总量名列世界第六,但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值的l/4,而且水资源在时间和地区分布上很不均衡,尤其在我国沿海地区,其经济地位是举足轻重的,淡水资源却极其贫乏,大部分城市的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在500m3以下,而如大连、青岛、连云港、上海和舟山等沿海城市人均占有…  相似文献   

8.
海水资源综合利用及产业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海水资源综合利用及产业化杨耀中(国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前言海水资源综合利用通常指:海水直接利用(利用海水代替淡水作工业用水及大量生活用水等)海水淡化、海水中化学资源的开发利用等。众所周知,水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随着经济发...  相似文献   

9.
地球上海水总体积约为13.7×107 km3,可以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面对目前全球 ,特别是我国的水资源危机 ,如何对这一巨大资源实现有效的综合利用 ,以缓解淡水资源的紧张局面 ,一直广受人们关注。由于海水的含盐量高 ,使其作为水资源应用受到许多限制。目前的海水直接利用技术主要有海水淡化、海水冷却、海水冲厕等。前者主要技术包括多级闪蒸 (MSF)、反渗透 (RO)和多效蒸发 (MED)等[1] ,在中东及美国等经济发达国家已实现大规模应用[2]。由于认识和成本问题 ,海水直接利用技术在我国仍处于小规模应用阶段…  相似文献   

10.
加快山东海水利用产业发展的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3/10,世界排名第109位,是联合国列出的世界上水资源严重紧缺的21个国家之一。全国近600个城市中.有半数以上缺水,严重缺水的城市就有100余个,尤其是北方沿海大中城市和众多岛屿均普遍缺水,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我国沿海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山东省是我国淡水资源极为匮乏的省份之一,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不足全国的1/6,  相似文献   

11.
海水淡化的成本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淡水资源紧缺已是全世界普遍关注的问题,海水淡化能够缓解沿海地区淡水资源紧缺的矛盾。但海水淡化投资大、成本高,是始终制约这一技术大规模推广应用的关键。不同规模、不同工艺的海水淡化工程,目前投资情况如何?产水成本多高?应用前景如何?这些是大家十分关心的问题。 一、海水淡化成本分析方法 海水淡化产水成本分析方法与一般产品成本分析方法应是一致的。然而,由于海水淡化是属于水资源建设工程,世界各国在对待水资源工程上,政策差别很大。不少国家尚未把淡水作为有限资源,没有实现水资源商品化。因而对各种水利建设等水资源工程不作产水成本分析,淡水无偿使用或低价使用  相似文献   

12.
开发新水源是解决缺水的根本出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我国淡水资源紧缺的现实,提出以天津为示范区开发新水源的设想,通过海水淡化、海水直接利用,污水再生利用等示范工程的建立和推广,实现新水源开发3.2亿m^3/n。占天津现状供水量的30%,实现区域水资源的优化配置,保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作为海水直接利用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大生活用海水技术主要是利用海水直接替代淡水作为居民生活用水(主要是海水冲厕)。国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对大生活用海水技术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文章介绍了其研究成果和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14.
吴溪 《海洋世界》2009,(3):26-29
如何利用海水?一是直接利用;二是淡化海水,使之成为淡水。  相似文献   

15.
水是地球上最宝贵的资源,全球水资源总量为14亿立方公里,其中只有2.8%为淡水,且绝大部分蕴藏在南极冰原和北极冰山之中,极难开发利用。人类真正可以开发利用的淡水,仅占全球淡水储量的0.34%。我国年平均淡水资源总量2.8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6位;人均占有量为2470立方米,居世界第88位,是  相似文献   

16.
李长如  杨娜  周洪军 《海洋信息》2005,(1):21-22,30
本文从我国淡水资源严重缺乏的局面出发,提出海水利用是解决这一危机的有效办法,综述了国际上发达国家海水利用业发展状况,结合我国实际阐述海水利用业在我国发展的过程,分析了海水利用业发展的广阔前景,并对促进海水利用产业化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向海洋要淡水解决沿海水荒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沿海地区淡水资源匮乏,供需矛盾尖锐,大力发展低能耗的海水淡化技术,开发海底淡水资源,是沿海地区解决水荒问题的两个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8.
海水冷却技术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城市用水中约 5 0 %是工业冷却水。海水代替淡水作为工业冷却用水——海水冷却 ,是解决我国沿海城市和地区淡水资源危机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海水冷却技术包括海水直流冷却技术和海水循环冷却技术 ,目前我国基本具备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海水(直流、循环 )冷却关键技术。寻求政府在资金、政策等方面的大力支持 ,加强有关行业、院所、企业的“强强联合”,适时借鉴国外先进的海水冷却塔技术 ,加快产业化技术示范 ,是推进海水循环冷却技术快速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9.
淡水资源的短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沿海城市和地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向大海要淡水是解决我国沿海地区淡水资源短缺的必然要求,海水淡化将是解决沿海城市和地区淡水缺乏的战略选择和根本措施.文章对青岛市海水淡化商业化应用的宏观背景和基础条件进行了分析,并就青岛市推进海水淡化商业化应用应采取的措施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烟台市淡水资源贫乏,利用丰富的海水资源作为工业用水可以有效缓解淡水资源紧张的矛盾。文章以烟台万华工业园海水综合利用项目为例,探讨建立风能发电、海水淡化和盐业化工一体化的低碳经济产业链的可行性,实现资源有效利用和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