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记述华南地区网箱养殖石斑鱼鱼虱病病原──南海鱼虱,新种Caligusnanhaiensisnsp.形态的光镜和电镜观察结果,并对南海鱼虱与相似种C.seriolaeYamaguti,1936和C.tanagoYamaguti,1939的形态特征进行详细比较。  相似文献   

2.
记述华南地区网箱养殖石斑鱼鱼虱病病原-南海鱼虱,新种Caligus nanhaiensis n.sp.形态的光镜和电镜观察结果,并对南海鱼虱与相似种C.seriolae yamaguti,1936和C.tanago Yamaguti,1939的形态特征进行详细比较。  相似文献   

3.
我们于1984年进行了中国对虾(Penaeus orientalis)与尼罗罗非鱼(Tilapia nilotua)在海水中的混养试验。混养面积3.28亩。于7月20日发现罗非鱼呈不安状态,在沙石上蹭来蹭去,有的浮上水面,单独慢行,体色发黑。我们马上取样观察,发现罗非鱼身上有鱼虱(Caligus orientalis Gussev)爬行。鱼的头背部最多,有的遍布全身,被咬得皮肉模糊。如果是罗非鱼单养,用敌百虫马上就可把鱼虱杀死;但混养同时又会把对虾全部杀死。所以,为了使鱼、虾共生,达到中国对虾和罗非鱼混养试验成功的  相似文献   

4.
石斑鱼鱼虱病的研究:V.盐度对南海鱼虱存活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记述了盐度对南海鱼虱CaligusnanhaiensisWu&Pan不同发育影响,在盐度为10以上时,南海鱼虱的幼虫和成虫对盐度的变化有较大的忍耐性,盐度在10-4之间对幼虫和成虫存活没有明显的影响,24h的实验表明,存活率较为100%,然而,虫卵对盐度的变化较为敏感,虫卵孵化的最适盐度范围为20-35,超出此范围虫卵孵化受到影响,当盐度为10时,虽然孵化率可达100%,但孵出的幼虫活动能力差,多  相似文献   

5.
石斑鱼鱼虱病的研究 Ⅴ.盐度对南海鱼虱存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记述了盐度对南海鱼虱CaligusnanhaiensisWu&Pan不同发育期的影响。在盐度为10以上时,南海鱼虱的幼虫和成虫对盐度的变化有较大的忍耐性,盐度在10—40之间对幼虫和成虫存活没有明显的影响,24h的实验表明,存活率均为100%。然而,虫卵对盐度的变化较为敏感,虫卵孵化的最适盐度范围为20—35,超出此范围虫卵孵化受到影响。当盐度为10时,虽然孵化率可达100%,但孵出的幼虫活动能力差,多数附着于卵囊上而不能正常活动,不久即死亡。盐度为40时,卵子几乎不能孵化。在淡水中,虫卵、幼虫和成虫均不能正常生存。  相似文献   

6.
潜艇、潜水服及蛙人等装备给人类以探索海底世界的方便,但这些设备很难以使人们满意,不是呆在舱里,就是太笨重,或是要经常回到水面上来补充氧气。为了克服这些弊端,人们想到了鱼、虾和一些水生昆虫,它们用鳃呼吸,能长期生活水中。可是要人工仿造一个鳃又谈何容易!最后人们从一种半水生昆虫——龙虱身上受到启悟。龙虱在潜水之前要先扑打一团空气,形成一个气泡,挟在铠甲似的翅膀下面,再潜到水下去。奇怪的是,这个气泡所贮存的氧气,按照计算最多只能维持龙虱20分钟的水中生活需要,而龙虱却可在水中潜藏36个  相似文献   

7.
在严格控制水温和盐度条件下,对白条双锯鱼(Amphiprion frenatus)野生鱼、眼斑双锯鱼(A.ocellaris)野生鱼、海葵双锯鱼(A.percula)选育种和眼斑双锯鱼(A.ocellaris)选育种的胚胎发育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表明,所有双锯鱼几乎均稳定在一个月产卵两次,在相同的生长环境中,不同种类双锯鱼产卵时间相差不大,产卵间隔规律性较强;但胚胎发育时间有较大差别,海葵双锯鱼的选育种胚胎发育时间最长,眼斑双锯鱼的选育种最短。四种双锯鱼有着相同的胚胎发育学特征和孵化期,但胚胎发育时间不同,分别为244h、240h、260h、181h;其中卵裂期到神经胚期的发育时间差小于2h,翻转期至孵化期决定了胚胎发育时间。研究发现,不同双锯鱼胚胎发育时间可能与进化距离有关,且温度、光照周期以及卵质量与形态对其胚胎发育时间有较大影响。本研究的海葵双锯鱼选育种为纯人工选育的后代,在整个繁育过程中与野生种都有较大的差异。人工选育眼斑双锯鱼的胚胎发育时间最短,与野生眼斑双锯鱼差异明显。通过对不同双锯鱼比较胚胎学的研究可以丰富其人工选育技术,确定双锯鱼之间以及双锯鱼与其他鱼类的亲缘关系,为观赏鱼进化学说的发展和新品种选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北太平洋柔鱼不同群体耳石日增量对海洋环境的响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霈武  王岩  方舟  陈新军 《海洋学报》2022,44(1):101-112
为了研究北太平洋柔鱼(Ommastrephes bartramii)索饵场不同群体耳石日增量与环境之间的关系,采用梯度森林法和广义加性模型对2010-2016年在北太平洋采集的柔鱼进行了耳石日增量与海洋环境间的关系的分析.结果表明,柔鱼生命周期大约为1 a,秋生群体柔鱼个体的日龄范围为165~345 d,冬春生群体柔鱼...  相似文献   

9.
欢休 《海洋世界》2013,(9):30-31
虱目鱼是虱目鱼科中唯一现存种,俗称麻虱鱼、塞目鱼、海草鱼等。虱目鱼属广盐性热带、亚热带鱼类,分布在太平洋和印度洋地区。20世纪70年代我国台湾省从印度尼西亚引进,1998年广东省汕头市等地区试养成功,在我国南部沿海地区推广养殖。"虱目鱼"名称的由来,相传是因为郑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在人工条件下,鲻鱼MugilcephalusLinnaeus幼体各部分形态、器官的发育时间、行为、营养和变态特点,划分了发育期。仔鱼在生长过程常因畸形、损伤和消化不良而死亡;生长差异则存在于整个发育期,并且差异随时间延长而增大。同时,对鲻鱼早期发育的生物学特点、疾病、变态危险期和生长差异等进行了讨论,指出鲻鱼与环境和饲育条件之间的生态生理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对鲻鱼生长和存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测记耳石生长轮纹数量,依据耳石日轮对采自珠江口的棘头梅童鱼(Collichthys lucidus)的日龄进行了鉴定、并据此研究了其产卵期和生长特性.棘头梅童鱼的产卵期为12月至次年的7月,主要集中在2、4、5月,产卵高峰出现在5月,占样本总数的27.27%;其次为2月,占18.18%.用直线、幂函数和指数函数关系对棘头梅童鱼的生长特性进行回归分析,体长范围为29.8~104.0 mm的棘头梅童鱼的体长与体重关系为幂函数关系,体重生长为匀速生长;体长随日龄的生长关系以幂函数模型符合程度较好,体重与日龄的生长关系则符合指数关系和幂函数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利用耳石日龄来推算棘头梅童鱼的产卵期是可行的,并可用于研究一定体长范围内鱼的生长.  相似文献   

12.
白娟  张苗  安建梅 《海洋科学》2019,43(6):119-124
基于对虾鳃虱亚科(Orbioninae)的形态学特征,作者比较了属间存在的差异,对该亚科的分类学研究进展进行了归纳。总结世界范围内对虾鳃虱亚科的地理分布特征,解析该亚科动物地理区系特征。迄今,对虾鳃虱亚科包括8属39种,分别为:异对虾鳃虱属(Anisorbione Bourdon,1981,1种);偏对虾鳃虱属(Asymmetrorbione Boyko,2003,2种);表对虾鳃虱属(Epipenaeon Nobili,1906,8种);小对虾鳃虱属(Minicopenaeon Bourdon,1981,4种);圆对虾鳃虱属(Orbione Bonnier,1900,8种);仿偏对虾鳃虱属(Parasymmetrorbione An,BoykoLi,2013,1种);拟对虾鳃虱属(Parapenaeon Richardson,1904,13种);仿拟对虾鳃虱属(Parapenaeonella Shiino,1949,2种)。在中国各大海域共发现对虾鳃虱亚科物种6属18种。对虾鳃虱亚科形态特征:头前板和底节板发达,体形较大。从形态特征推测的系统发育关系,作者认为对虾鳃虱亚科是寄生亚目寄生于鳃部中比较进化的类群、其地理分布范围受寄主对虾总科分布的限制、物种分布相对集中、主要分布范围于印度-西太平洋海域。根据该亚科主要属种的地理分布信息,作者推测该类群的演化是从环热带古地中海闭合开始,直到始新世。  相似文献   

13.
基于环境因子的东、黄海鲐鱼剩余产量模型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海洋环境是影响中上层鱼类资源的重要因子之一。本文根据东、黄海鲐鱼推断的产卵场海域平均海表面温度(SST)和适宜SST(15~21℃)范围,假设环境容量K和内禀自然增长率r与环境因子呈线性关系,建立了基于SST的剩余产量模型(Environmentally Dependent Surplus Produc-tion Model,EDSP模型),分析环境因子对东、黄海鲐鱼资源的影响。用Akaike信息法则(Akaike Information Criterion,AIC)对不同模型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产卵场适宜SST面积与平均SST成反比,基于产卵场适宜SST面积的ESDP模型为最优模型,并证实产卵场适宜SST面积大小与Kr、呈线性关系,进而对鲐鱼繁殖成功率和补充量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为鲐鱼资源量的预测和科学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张坤诚 《海洋科学》1985,9(1):63-64
世界各大洋中总共有20000多种鱼。冰山林立、浮冰成群的南大洋有沒有鱼?这是令人很感兴趣的问题。近年来的研究结果表明,南极周围的南大洋中,栖息着100多种鱼。与世界其他各大洋相比,南大洋中鱼的种类并不多。而且,这些鱼的个体也很小,一般体长几  相似文献   

15.
陈荣忠  双宝  张锐  杨丰 《台湾海峡》2003,22(2):180-186
该文应用基因工程方法开展了具有加速鱼生长的鱼生长激素基因工程研究,构建了高效表达的66鱼生长激素甲醇半赤酵母工程菌.研究中试规模的培养基配方,解决中试工艺设计和生产试验及质量检验方面的问题;通过发酵培养该工程茵获得重组鱼生长激素产品,研究掺入饲料的合适比例,并进行生产规模的海水经济鱼类喂养试验.先后对花尾胡椒鲷(Plectorhinchus cinctus),卵形鲳鯠(Trachinouts ovatus),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s)等3种海水经济鱼(4批共约6万尾)进行生长状况对比,增重比率均值分别为20.0%、17.3%、18.4%和56.8%.饲料添加酵母工程菌具有明显地促进海水鱼生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采用CO1基因特异扩增测序及与GenBank已有序列联配分析的方法,进行了石首鱼科19属30种鱼类75个CO1基因片段的序列比较和系统进化研究,结果表明,石首鱼科鱼类该片段的平均GC含量为48.3%,其中第2密码子位点含量最高(51%-58.4%,平均56.6%),第1密码子变化范围最大(27.6%-54.1%,平均44.9%),第3密码子差别较小(41.6%-43.6%,平均42.7%)。依据Kimura-2-parameter模型,30种石首鱼科鱼类种内遗传距离平均值为0.006,种间为0.210,种间遗传距离是种内的35倍;在分子系统树上,28个种(93.3%)可形成单系,18个属(94.7%)可聚为独立的分支;与形态学分类不同的是,由黑鳃梅童鱼(Collichthys lucidus)与棘头梅童鱼(C.niveatus)的遗传距离(0.004)推断二者遗传变异尚未达到种的分化水平,灰鳍彭纳石首鱼(Pennahia anea)与白姑鱼(Argyrosomus argentatus)的形态学特征相似性和条形码序列同源性都提示二者可能为同种异名,而红牙(Otolithes ruber)印度洋和南海两个地理群体间的遗传分化已经达到种的水平。本研究证明线粒体CO1基因可作为DNA条形码对石首鱼科鱼类进行有效的物种鉴定,亦可用于探讨石首鱼科的属、种分类单元系统发育问题。  相似文献   

17.
人工培育条件下鲻鱼早期发育的生理生态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在人工条件下,鲻鱼Mugil cephalus Linneus幼体各部分形态,器官的发育时间、行为、营养和变态特点,划分了发育期。仔鱼在生长常因畸形,损伤和消化不良而死亡;生长差异则存在于整个发育期,并且差异随时间延长而增大,同时,对鲻鱼早期发育地生物学特点,疾病、变态危险期和生长差异等进行了讨论,指出鲻鱼与环境和饲育条件之间的生态生理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对鲻鱼生长和存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黄颡鱼MSTN基因的多态性与体重之间的相关性,对100条六月龄黄颡鱼肌肉生长抑制素基因(MSTN)的全序列进行测序,获得了8个多态性较高的SNP位点。结果显示:其中有7个位点分布于非编码区,1个位点位于编码区,但位于编码区的核苷酸突变为同一突变。在得出这8个SNP位点中有三个位点的基因型与黄颡鱼的体重有显著的相关性:IJ与体重呈正相关性,而NN和OP与黄颡鱼体重呈负相关性。在黄颡鱼育种过程中,可以尝试利用这三个位点进行分子标记辅助选育。  相似文献   

19.
尼罗非鱼 Tilapia nilotica L.是原产非洲的一种热带鱼类隶属于鲈形目 Perciformes鲡鱼科Cichlidae。虽然我国引进时间不长,但因其生活力强,繁殖快,生长迅速,肉质鲜美等,现已在我国广泛养殖。关于罗非鱼的生殖习性,国外已有一些报道,国内近年也开展了研究。本文旨在对尼罗罗非鱼的产卵习性、怀卵量,雌鱼含卵期间的摄食问题,以及水中溶氧量对亲鱼生殖的影响等进行了观察研究。  相似文献   

20.
彭淇  吴彬  陈斌  冯健 《海洋与湖沼》2013,44(3):651-655
对野生重口裂腹鱼[Schizothorax(Racoma) davidi(Sauvage)]的性腺发育观察与人工繁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重口裂腹鱼雄鱼3龄达到性成熟,而雌鱼5龄以上方达到性成熟,其性腺指数随着年龄增加而显著上升(P<0.05);雌鱼性腺指数、绝对怀卵量和卵径随着年龄和体重增加明显上升(P<0.05orP<0.01)。对24尾5、6龄雌、雄重口裂腹鱼采用二针注射法进行人工催产实验,平均采卵数为1.33万粒和2.02万粒,采精量为25.4ml和34.8ml。其平均卵子受精率和受精卵出膜时间分别为74.2%和77.1%、203h和227h[水温(16.2±0.9)℃],6龄雌鱼受精卵的卵径、卵重均明显高于5龄雌鱼,6龄雌鱼的受精卵孵化率为41.9%,明显高于5龄雌鱼的30.6%(P<0.05orP<0.01),选用年龄较大的雌鱼作为亲鱼,是保证人工繁殖获得良好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