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以渤海海域A油田为例,探讨了海上油田中高含水期河流相油田储层表征的内容及特点.以精细地层格架为基础,在平均井网密度350m的情况下,形成了河流相储层沉积相研究的方法与流程,确定了三维定量表征储层物性的原则,建立了主力油组地质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4种剩余油分布模式,为A油田中高含水期的综合调整提供了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2.
渤海古近系东营组三角洲相油田是渤海油田的主力含油层系.从构造、储层与沉积、流体和油藏等方面对渤海海域东营组三角洲相油田地质特征进行了研究,按河流三角洲和辫状河三角洲相砂岩油藏两种沉积相类型分别对储层分布特征进行了描述.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此类油田的流体分布特点和油藏模式,并认为渤海东营组三角洲相油田以中到大型为主,储层岩性大都属于高孔高渗的疏松砂岩,储层具有分布较稳定、油层厚和物性好等特点,原油以普通稠油为主,其次是中、低黏油.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海上稠油砂岩油藏水驱开发储层物性变化规律,以渤海海域Z油田为目标,利用多口密闭取心井资料,结合油田生产实际,从储层的黏土矿物、孔隙结构、储集孔渗及渗流特征等方面系统开展了水驱开发前后储层物性变化规律及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经长期水驱开发,储层中黏土矿物总量呈减少趋势,其中高岭石含量降低,伊/蒙混层含量增加;岩石平均孔隙半径增加,孔隙喉道和孔隙结构变好;平均孔隙度和渗透率都有不同程度增大,其中孔隙度增幅不大,渗透率增幅较为明显,储层储集物性变好,但非均质程度增强;润湿性表现为更强的亲水性,驱油效率也随之增高。该研究成果对Z油田高含水期剩余油挖潜和注采结构调整的措施制定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边际油田特点和近海结构形式的深入研究,提出适合于海上边际油田的结构形式和开发思路。简易平台和小型浮式生产系统等结构的设计与应用,使得海上中小型孤立小油田的开发安全可行且有利可图。然而渤海油气田有其自身特点,设计一种集采油、生产、储油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新型移动式平台,也为我国边际油田的高效开发提供了新的思路。在总体性能分析的基础上,对该平台展开结构计算,使其满足强度要求,为将来的实际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5.
开展海上边际油田的开发研究是开发海上油田的三大技术难题之一。BZ34-3/5油田是渤海海域的小边际油田,针对该边际油田“现有油田附近含油构造”特点采用了“三一”开发模式和两腿三桩轻型平台,并且采用了一井双泵采油技术,自投产以来日产油达300多立方米,这标志着该海上小边际油田建成并成功投产,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该油田的开发和开采模式对于边际油田的开发具有普遍意义,因此简要介绍了该油田开发模式和电潜泵采油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南海西部海域低渗原油地质储量大,有效动用率低,其中乌石A油田主要是砂砾岩储层,目前针对此类油藏的储层特征及综合评价研究较少,需要对乌石A油田的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进行研究,明确其开发难易程度和开发潜力。选取乌石A油田具有代表性的岩样,开展了包括恒速压汞、核磁共振、非线性测试、黏土矿物分析、润湿性等多种物理模拟实验,系统地研究了乌石A油田的微观孔喉结构特征,建立了六元参数储层评价方法,对该油藏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表明:乌石A低渗砂砾岩油田渗透率1×10~(-3)μm~2的储层综合分类系数5,属于三类储层,开发难度大;渗透在(1~30)×10~(-3)μm~2的储层综合分类系数8,属于二类储层,开发难度较大;渗透率30×10~(-3)μm~2的储层综合分类系数8,属于一类储层,开发难度小。  相似文献   

7.
乌石A油田为近年来在南海西部盆地新发现的油田之一,主要发育近源扇三角洲沉积体系,通过评价井产能测试和测压取资料表现出研究区储层渗流特征复杂,产能与测井解释储层物性相关性差,常规方法无法准确表征储层渗流特征。针对海上油田资料较匮乏的特点,应用流动单元研究思路,以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分类为基础划分流动单元,总结归纳各类流动单元的微观与宏观特点,提出以分选性、电性、孔隙度3参数在全区范围内划分流动单元以及评价其产能,评价结果与实测结果吻合度较高,目前来看此方法能准确评价此类复杂储层,有效指导该油田后期开发部署。  相似文献   

8.
渤海滩浅海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海洋油气资源开发基地,同时也是我国主要的结冰海区之一。因此,海冰是渤海滩浅海油田海上工程设计、勘探开发及生产作业过程中必须考虑的重要海洋环境要素之一。文章以冀东南堡油田为例,通过对2005-2013年海冰监测数据的统计、分析,总结并给出了该海域的冰情基本特征;同时分析了海冰对滩浅海油田海上生产作业和工程设施造成的影响,并从工程性和非工程性两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防御对策。  相似文献   

9.
针对海上河流相砂岩油田单砂体厚度薄,井间储层横向变化快,纵向上油气水间互,平面上连通性差等特点,渤海通过十多年的不断探索和实践,发展完善了定量描述砂体展布的储层描述技术.该技术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在海上探井井距大,井控程度低,取心资料较少等情况下的储层横向展布问题,并基于已钻井资料,总结出如何在探井之间寻找潜力砂体的经验.随着渤海越来越多的河流相油田投入开发,储层描述技术的可靠性也得到证实.大量实例证明,该技术是渤海油田新近系河流相砂岩储层预测与描述的有效技术手段,其思路和方法也可借鉴到类似地质背景下的河流相岩性油气藏评价.  相似文献   

10.
油基钻井液在解决南海涠洲12-1油田易垮塌硬脆性泥岩的剥落掉块以及提高钻速、减少井下复杂情况等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但是在固井作业完成后,含有钻屑的油基钻井液会牢牢粘附在套管内壁,射孔作业时这些污物将直接影响油井的储层保护效果。因此,室内研制了油基钻井液井筒清洗装置,并开发出针对性的清洗液,该清洗液不仅能对套管内壁上的油膜产生较强的渗透清洗力,并且能防止洗掉的油污造成二次污染,具有较理想的清洗效果,清洗率达90%以上,有效的保护了储层。  相似文献   

11.
利用Jason-3卫星在国外4个主要卫星高度计定标场所在海域的测量数据,分析了这些海域的有效波高变化特性。在我国大陆沿岸选取了Jason-3卫星经过的12个海域,分析了它们的有效波高变化特性,给出了在我国大陆沿岸建设卫星测高定标场的选址建议。Bass、Corsica、Gavdos等3个定标场海域的平均有效波高约为1.1 m,说明平均有效波高1.1 m及以下的海域适用于建设定标场。选定的12个沿岸海域中,渤海及黄海海域平均有效波高小于0.8 m,显著小于东海及南海1.3~1.5 m平均有效波高,单独从有效波高的角度渤海及黄海海域更适合于建设卫星高度计定标场。  相似文献   

12.
我国近海海洋油气产量接替现状与面临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海洋油气勘探开发经过近年来的发展,逐渐成为重要的储量与产量接替区.主要表现在:渤海盆地逐渐接替南海东部成为我国近海目前勘探前景最好、也是对我国油气储量和产量接替贡献最大的海区;南海西部通过重点地区、重要目的层和新区新领域的勘探突破,油气稳产前景良好;我国海上天然气剩余技术可采储量非常可观,产量增长比例上升迅速,成为...  相似文献   

13.
东海边际油气田类型主要有低渗透气田、复杂断块气田、微构造气田和高凝原油油气田等.在分析东海边际油气田开发特点和难点的基础上,按照区域整合、统筹兼顾的原则,提出了坚持勘探开发一体化,建立低渗开发先导试验区,打造区域设施中心、组建区域管网、电网,简化平台功能实现标准化设计,依托已建/拟建平台滚动扩边,论证FPSO方案作为原油外输第二出路的边际油气田开发策略,力求突破边际油气田开发壁垒,实现边际油气田低成本高效开发.其开发经验和策略对其它海域类似边际油气田高效开发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联合利用中国沿岸长期验潮站实测资料和全球海潮模型NAO.99b在中国海域的结果,进行潮汐非调和常数的计算.分别对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海域潮汐类型复杂,渤海、黄海、东海以半日潮性质为主,南海以日潮性质为主;渤海、南海平均大潮差多分布在0.42~2.09 m,平均小潮差分布在0.27~1.33 m,东海、黄海平均大潮差多分布在1.12~4.44 m,平均小潮差多分布在0.41~2.41 m;渤海、黄海平均大潮高潮位分布在0.48~1.77 m,东海在0.42~2.41 m,南海在0.21~1.35 m;渤海、东海以及南海北部浅海海域潮高日不等现象显著.  相似文献   

15.
使用卫星测高、海表温度以及中国沿海台站水位等数据,分析研究了ENSO对中国近海海平面影响的区域特征。结果表明:(1)赤道东太平洋海表温度与我国近海海平面存在显著的遥相关关系。相关系数自北至南呈梯度递增,分为3个影响明显的区域,分别是渤、黄海、东海和南海海域。南海海平面异常与赤道东太平洋区域的海表温度异常相关性最强,大部分区域的相关系数超过了0.6;东海海域海平面异常与赤道东太平洋海表温度的遥相关系数弱于南海,强于渤、黄海,大部分海域的遥相关系数超过了0.4;渤、黄海海域海平面异常与赤道东太平洋海表温度的遥相关系数最弱,但是大部分海域的遥相关系数超过了0.3,通过了显著性检验。(2)中国沿海海平面的季节变化与ENSO有明显的相关关系,且影响范围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以长江口和台湾海峡为分界线分为长江口以北、长江口到台湾海峡以及台湾海峡以南3个区域。海平面的年振幅在厄尔尼诺年均出现偏低的现象,并且年振幅的极小值均出现在厄尔尼诺年。另外,海平面的年振幅对厄尔尼诺事件的响应与其强弱有关,在强厄尔尼诺事件中,响应区域和幅度较大,弱事件中,响应区域和幅度偏小。(3)南海、东海和渤、黄海这3个区域沿海的海平面变化均存在4~7 a的显著振荡周期,说明这3个区域的海平面均受ENSO的影响。其中,南海7 a周期的振荡幅度最大,约为1.5 cm;东海7 a周期的振荡幅度次之,约为1.3 cm;渤、黄海6 a周期的振荡幅度最小,不到1 cm。  相似文献   

16.
海上油气井由于测试时间短,利用常规试井解释方法往往难以较准确反映地层边界特征,而应用反褶积算法进行试井解释,基于叠加原理截取更长的压力生产史参与计算,能够得到更长时间的压力响应,从而获取更多的储层信息,为储层边界的识别提供可靠的依据,对不稳定试井解释技术是一个很好的补充和完善.尝试利用东海有限的油气井测试资料利用反褶积方法进行解释和分析,并对其应用进行归纳和总结.这对东海的勘探开发、对反褶积方法本身发展均有较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Studies of offshore wave climate based on satellite altimeter significant wave height(SWH) have widespread application value. This study used a calibrated multi-altimeter SWH dataset to investigate the wave climat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offshore areas of China. First, the SWH measurements from 28 buoys located in China's coastal seas were compared with an Ifremer calibrated altimeter SWH dataset. Although the altimeter dataset tended to slightly overestimate SWH, it was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in situ data in general.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was 0.97 and the root-mean-square(RMS) of differences was 0.30 m. The validation results showed a slight difference in different areas.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was the maximum(0.97) and the RMS difference was the minimum(0.28 m) in the area from the East China Sea to the north of the South China Sea.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of approximately 0.95 was relatively low in the seas off the Changjiang(Yangtze River) Estuary. The RMS difference was the maximum(0.32 m) in the seas off the Changjiang Estuary and was0.30 m in the Bohai Sea and the Yellow Sea. Based on the above evidence, it is confirmed that the multialtimeter wave data are reliable in China's offshore areas. The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wave field, including the frequency of huge waves and the multi-year return SWH in China's offshore seas were analyzed using the23-year altimeter wave dataset. The 23-year mean SWH generally ranged from 0.6–2.2 m. The greatest SWH appeared in the southeast of the China East Sea, the Taiwan Strait and the northeast of the South China Sea.Obvious seasonal variation of SWH was found in most areas; SWH was greater in winter and autumn than in summer and spring. Extreme waves greater than 4 m in height mainly occurred in the following areas: the southeast of the East China Sea, the south of the Ryukyu Islands, the east of Taiwan-Luzon Island, and the Dongsha Islands extending to the Zhongsha Islands, and the frequency of extreme waves was 3%–6%. Extreme waves occurred most frequently in autumn and rarely in spring. The 100-year return wave height was greatest from the northwest Pacific seas extending to southeast of the Ryukyu Islands(9–12 m), and the northeast of the South China Sea and the East China Sea had the second largest wave heights(7–11 m). For inshore areas, the100-year return wave height was the greatest in the waters off the east coast of Guangdong Province and the south coast of Zhejiang Province(7–8 m), whereas it was at a minimum in the area from the Changjiang Estuary to the Bohai Sea(4–6 m). An investigation of sampling effects indicates that when using the 1°×1°grid dataset, although the combination of nine altimeters obviously enhanced the time and space coverage of sampling, the accuracy of statistical results, particularly extreme values obtained from the dataset, still suffered from undersampling problems because the time sampling percent in each 1°×1°grid cell was always less than33%.  相似文献   

18.
利用2000—2009年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在中国近海海域(0°~45°N,105°~135°E)的QuikSCAT卫星遥感风场资料与近海测风塔(位于上海近海)、海上石油平台(位于东海和渤海)、岛屿站(南海珊瑚岛和西沙海边观测塔)的实测风场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检验了QuikSCAT卫星遥感风场资料在中国近海海域的可靠性。研究结果如下:各站点实测风速与站点位置以及站点附近的QuikSCAT卫星遥感风场资料相关系数均在0.7以上;QuikSCAT卫星遥感风场资料与海上石油平台的风速均方根误差较小(约1.5 m/s);其年均值均大于实测值,差值范围是0.1~1.3 m/s;其Weibull形状参数K与海上石油平台以及近海测风塔的K值较为接近,表明QuikSCAT卫星遥感风场资料各风速段的频次分布形态与观测站的实测值基本吻合,QuikSCAT卫星遥感风场资料能基本合理地反映出中国近海风速的分布状况。利用QuikSCAT卫星遥感风场资料分析了中国近海及其邻近水域风速的空间分布特征:(1)台湾海峡是中国近海风速最大的区域,从台湾海峡向东北至日本海,往西南至南海北部115°E附近和巴林塘海峡为风速的次大值区;(2)28°N到长江入海口的东海海域年均风速为7.0~7.5 m/s,在黄海和渤海为5.5~7.0 m/s,在南海北部自东向西由8.5 m/s递减为6.0 m/s,北部湾最大风速区位于东方附近海域。  相似文献   

19.
基于11年高度计数据的中国海海平面变化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乔新  陈戈 《海洋科学》2008,32(1):60-64
利用1992年10月~2004年1月共11 a的TOPEX/Poseidon(T/P)和Jason-1高度计数据,对中国海海平面的时空变化变化做了初步分析,并且对11 a间海平面的上升速率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中国海海平面11 a间的一些基本的变化特征:(1)11 a间中国海海平面变化被两次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分成了5个阶段;(2)中国海海平面变化以1 a周期为主,其中黄海和东海变化较为相似,以1 a周期信号为主,而渤海则还有2个月的周期信号,南海还有0.5 a信号;(3)11 a间,渤海海平面变化振幅最大,黄海和东海次之,南海变化最小,南海海平面变化受厄尔尼诺-拉尼娜事件影响程度最大,黄海和东海次之,渤海最小;(4)中国海海平面的上升速率为0.593 cm/a,渤海、黄海、东海、南海的上升速率依次为0.365,0.517,0.683,0.611 cm/a。分析结果为中国海海平面的变化规律、厄尔尼诺现象对中国海海平面变化的影响以及对未来海平面上升趋势的预测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采用14C与15 N核素示踪方法,于2008年12月—2009年1月对东海和南海北部海域的初级生产力和新生产力的分布进行了研究,并对其环境制约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调查海域叶绿素a质量浓度在空间分布上呈近岸高、外海低,表层高、真光层底部低的分布趋势。东海海域的积分初级生产力(IPP)和积分新生产力(INP)均低于南海北部海域,f比值为东海海域>南海北部海域,东海海域新生产力(NP)对初级生产力(PP)的贡献大于南海北部海域。浮游植物对氨盐的吸收速率(ρNH4)显著大于对硝酸盐的吸收速率(ρNO3)(P<0.05)。水柱平均新生产力与环境参数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营养盐是影响冬季调查海域新生产力的主要因素,温度和盐度为次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