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以青岛大扁藻 (Platymonassubcordiformis) ,球等鞭金藻 870 1 (Isochrysis galbana870 1 )为试验材料 ,采用水生毒理联合效应指数法 ,比较了 3种多环芳烃 ,蒽 (anthracene) ,并 [a]芘 (benzo[a] pyrene)及 1 ,2 -苯并蒽 (1 ,2 - benzonthracene)单剂和混剂对青岛大扁藻和球等鞭金藻 870 1的急性毒性和联合毒性。实验结果表明 :对青岛大扁藻 ,胁迫 72 h,蒽与苯并 [a]芘的联合及苯并 [a]芘与 1 ,2 -苯并蒽的联合为协同作用 ,蒽与 1 ,2 -苯并蒽的联合及蒽 ,苯并 [a]芘与 1 ,2 -苯并蒽的联合为拮抗作用。对球等鞭金藻 870 1胁迫 72 h,苯并 [a]芘与 1 ,2 -苯并蒽的联合为协同作用 ,其它联合均为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2.
为丰富海洋环境中多溴联苯醚污染对浮游动物毒性效应的研究,本文采用不同浓度的2种多溴联苯醚BDE-47和BDE-209作为胁迫因子,以褶皱臂尾轮虫(Brachionus plicatilis)为受试生物,研究其单一及联合急性毒性效应。研究显示:单一急性毒性作用时,BDE-47胁迫对轮虫的48、72和96hLC50分别为2.113、0.376、0.163mg/L,均小于BDE-209各相应的LC50值,分别为11.162、1.237、0.295mg/L,说明BDE-47对褶皱臂尾轮虫的急性毒性大于BDE-209;二者联合作用时,分别采用浓度1∶1和毒性1∶1进行试验,应用Marking相加指数法计算AI(Additive index),评价二者对轮虫的联合毒性,2种试验配比方式得到的结果类似,暴露时间分别为24、48h时AI0,联合作用结果均为协同作用;72、96h时AI0,均表现为拮抗作用。结果表明,96h内随着暴露时间的增加,BDE-47和BDE-209对其联合毒性作用从协同作用转变为轻微的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3.
在水温15.5-17.0℃的静水条件下,以Hg2+、Cd2和Se4+对刺参幼参进行了单一毒性和联合毒性实验.联合毒性实验采用等毒性配比法,并以Marking相加指数评价联合毒性效应.单一毒性实验结果表明,Hg2+、Cd2+、Se4+对刺参幼参急性毒性的96h半致死质量浓度(LC50)分别为0.0912、4.6433和0.7413mg/L,三者对幼参的毒性大小依次为Hg2+>Se4+>Cd2+.Hg2+、Cd2+、Se4+对刺参幼参的最大容许质量浓度分别为0.0009、0.0464、0.0074mg/L.联合毒性实验结果表明,当Hg2+-Cd2+、Hg2+-Se4+以及Cd2+-Se4+分别以等毒性混合物共存时,它们对刺参幼参在24h、48h、72h和96h的联合毒性均为拮抗作用;当Hg2+-Cd2+-Se2+三者以等毒性混合共存时,它们对刺参幼参在24h、48h、72h和96h的联合毒性仍为拮抗作用.讨论了Hg2+、Cd2+、Se4+对刺参幼参联合毒性效应的机制.  相似文献   

4.
铜和锌对刺参幼参的联合毒性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等毒性配比法,研究了金属离子 Cu2+ 和 Zn2+ 对刺参幼参的联合毒性,并以 Marking 相加指数 ( AI ) 评价联合毒性效应.实验结果表明,当 Cu2+ 和 Zn2+ 以等毒性混合共存时,Cu2+ 对刺参幼参在24 h、48 h、72 h和96 h 的半致死质量浓度 ( LC50 ) 分别为0.351 7、0.283 3、0.249 5和0.234 8 mg/L;Zn2+ 对刺参幼参在24 h、48 h、72 h和96 h的 LC50 分别为 5.061 0、3.223 4、2.469 6和2.163 5 mg/L.由此可见,Cu2+ 对幼参的毒性大于 Zn2+.二者以等毒性混合对刺参幼参在 24 h、48 h、72 h和96 h的相加指数 AI值分别为 -0.931 5、-1.499 0、-1.834 2和-2.065 2,其对幼参24 h、48 h、72 h和96 h的联合毒性均为拮抗作用;并且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拮抗作用增强.  相似文献   

5.
用化学品对藻类毒性测试的标准试验方法,分别研究了硫属元素Se(Ⅳ)和Te(Ⅳ)单组分对钝顶螺旋藻(Spirulina platensis)的毒性效应,用相加指数法评价了Se(Ⅳ)和Te(Ⅳ)双组分对螺旋藻的联合毒性效应.结果表明,Te(Ⅳ)对螺旋藻的毒性大于Se(Ⅳ),其EC50,96h分别为125.2 mg/L和36.1 mg/L;Se(IV)和Te(Ⅳ)的联合毒性效应为拮抗作用, 其EC50,96h为103.1 mg/L.  相似文献   

6.
大黄鱼鳍细胞系的建立及久效磷对其毒性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建市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鳍细胞系,为其细胞毒理学、病毒学与细胞工程等研究奠定基础,本文采用酶消化法使用含有20%胎牛血清(FBS)的DMEM/F12、Leibovitz L-15和DMEM培养液(pH7.2)在22~28℃分别启动了大黄鱼鳍组织的体外培养,通过添加促细胞贴壁和分裂的物质在最适堵养条件下对大黄鱼鳍细胞进行了原代培养和继代培养,并研究了久效磷对大黄鱼细胞系鳍细胞的毒性作用.体外培养结果显示,大黄鱼鳍细胞的最适培养液为20%FBS-DMEM/F12,最适培养温度为25℃,体外培养鳍细胞的形态主要为成纤维细胞样,22 d后便可形成汇合细胞单层,经过连续继代培养成功建立了大黄鱼的连续性鳍细胞系,目前已传至第112代;对第60代大黄鱼鳍细胞系细胞的鉴定结果显示,其群体倍增时间为50.96 h,分裂状态十分旺盛,虽然出现了染色体的非整倍性,但其特征性染色体数目仍为48条,并具有正常的6m+6sm+36t二倍体核型,证明所建立的细胞系确为大黄鱼鳍细胞系.不同浓度久效磷处理的检测结果显示,大黄鱼鳍细胞对久效磷敏感,20~160 μg/mL久效磷可引起鳍细胞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持续性显著降低,引起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的显著升高并随着浓度的升高而逐渐降低,久效磷对该细胞系细胞的48 h半抑制浓度(IC50)为43.05 μg/mL,,证实久效磷对大黄鱼鳍细胞具有显著的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7.
枝管藻多糖对久效磷暴露水体中鱼类保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金鱼(Carassius auratus)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力、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AChE)活力变化为指标,观察了枝管藻多糖对久效磷暴露的水体中鱼类生理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用枝管藻多糖灌胃鲫鱼15d,枝管藻多糖能显著降低久效磷对鱼类体内SOD活力的诱导和有效阻止久效磷对鱼类中枢神经系统AChE活性的抑制,具有拮抗久效磷农药对鱼类毒害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以叉鞭金藻为材料进行了有机磷农药-久效磷的毒性实验。结果表明,在久效磷胁迫下,微藻的生长受到了严重地抑制;其过氧化物酶活性降低,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含量和电解质外渗率同步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时而上升,时而下降。  相似文献   

9.
用化学品对藻类毒性测试的标准试验方法,分别研究了硫属元素Se(IV)和Te(IV)单组分对钝顶螺旋藻(Spirulina platensis)的毒性效应,用相加指数法评价了Se(IV)和Te(IV)双组分对螺旋藻的联合毒性效应。结果表明,Te(IV)对螺旋藻的毒性大于Se(IV),其EC50,96h分别为125.2mg/L和36.1mg/L;Se(IV)和Te(IV)的联合毒性效应为拮抗作用,其EC50,96h为103.1mg/L。  相似文献   

10.
采用联合暴露的方法研究久效磷和林丹共同作用下对细小色矛线虫种群动态的毒性效应。结果表明:久效磷和林丹联合暴露极显著降低了细小色矛线虫子一代和子二代种群增长率,具有剂量-效应关系;并导致子一代种群偏雌性化。与对照相比,Ⅰ(0.1μg/L久效磷和0.005μg/L林丹)、Ⅱ(1.0μg/L久效磷和0.05μg/L林丹)、Ⅲ(10.0μg/L久效磷和0.5μg/L林丹)联合暴露组子一代种群增长率分别降低了64.82%、74.90%、78.28%,联合暴露组Ⅳ(100.0μg/L久效磷和5.0μg/L林丹)子一代种群呈负增长;Ⅰ、Ⅱ联合暴露组子二代种群呈负增长。Ⅰ、Ⅱ、Ⅲ、Ⅳ联合暴露组的亲代总产卵量分别降低了68.27%、72.88%、80.81%和83.76%;Ⅰ、Ⅱ、Ⅲ联合暴露组的子代总产卵量分别降低了73.66%、78.67%和85.66%。此外,细小色矛线虫子一代和子二代卵的受精率和胚胎孵化率的降低、胚胎发育持续时间时间的延长、L1幼虫畸形率的升高与种群动态的变化密切相关。久效磷和林丹共同作用下对细小色矛线虫种群动态具有较强的毒性效应。  相似文献   

11.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几种饵料微藻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研究三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4种饵料微藻的生长、叶绿素含量、细胞大小、干重及氨基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丰产素,2,4—D对叉鞭金藻,青岛大扁藻有显著的促进生长作用,尤其是在低温下也能有效地促进其生长,并能保持其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12.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interaction of phthalates and ocean algae based on the standard appraisal method of chemical medicine for algae toxicity. Through the experiments on the toxic effects of dimethyl (o-) phthalate (DMP), diethyl (o-) phthalate (DEP), dibutyl (o-) phthalate (DBP) on ocean algae, the 50 % lethal concentration of the three substances in 48 h and 96 h for plaeodectylum tricornutum, platymonas sp, isochrysis galbana, and skeletonema costatum is obtained. Tolerance limits of the above ocean algae of DMP, DEP, and DBP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3.
久效磷对海洋微藻细胞的活性氧伤害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于1994年8月-1995年12月运用生态毒理学和生物化学实验方法对有机磷农药-久效磷对海洋微藻的毒性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结果,随着久效磷胁迫时间的延长,3种海洋微藻:扁藻、叉鞭金藻和三角褐指藻细胞的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不断提高,与此同时,3种微藻细胞的电解质外渗率也相应地增加。这说明在久效磷的胁压力下,微藻细胞内过量的活性氧引起细胞膜的膜脂过氧化伤害,导致细胞膜透性增加,电解质大量外渗,微藻细胞严重受害,进而生长受到抑制甚至死亡。  相似文献   

14.
3种海藻单一或混合投喂对卤虫的饵料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亚心形扁藻、绿色巴夫藻、极大螺旋藻为基本饵料,以纯投单胞藻或单胞藻中添加螺旋藻的方式来培养卤虫。结果表明:不同饵料搭配养殖卤虫的效果差异明显。纯扁藻和绿色巴夫藻搭配扁藻的养殖效果比较理想,卤虫成活率高,生长快速,生殖力大。极大螺旋藻养殖效果差。  相似文献   

15.
久效磷对中国对虾血淋巴酚氧化酶活力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初步研究了低浓度久效磷胁迫对中国对虾胁迫对中国对虾血淋巴酚氧化酶(PO)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久效磷短时间胁迫,对中国对虾血淋巴的PO活力有刺激增强的作用;增大药物浓度和延长胁迫时间,可使其活力降低,且随药物浓度的增加和胁迫时间的延长,这种降低作用逐渐增强。因此认为,久效磷胁迫会抑制机体识别和清除病原体的能力,将可能导致对虾疾病的发生,是虾病暴发的可能诱因。  相似文献   

16.
以5日龄中华鳖稚鳖为实验动物,采用静水停食实验法,在水温(27.4±1.3)℃条件下,开展了Hg2+、Cr6+、Cu2+、Zn2+对中华鳖稚鳖的急性毒性和加和等毒性强度联合毒性试验。结果表明,4种重金属离子对中华鳖稚鳖均呈现以蓄积为主导的急性毒发效应,Cr6+、Zn2+对中华鳖稚鳖的急性致毒高峰期明显滞后于Hg2+、Cu2+;4种重金属离子毒性大小依次为Hg2+、Cu2+、Cr6+、Zn2+,其对中华鳖稚鳖96h的半致死质量浓度分别为5.98、16.42、28.90和91.88mg/L;所构建的中华鳖稚鳖累积死亡概率与重金属质量浓度和实验时间之间的数学模型,以及半致死时间-质量浓度回归方程,可作为侦查和分析重金属离子排放时间和致中华鳖稚鳖大量死亡时间的重要计算工具;Hg2+、Cr6+、Cu2+、Zn2+离子两两组合在加和等毒性强度下对中华鳖稚鳖96h联合急性毒性所呈现的致毒特征与离子种类及其毒性强度匹配情形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黄海鲱鱼的人工孵化及胚胎发育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言伟  程济生 《海洋学报》1981,3(3):477-486
对鲱科鱼类个体发育及早期形态特征的研究,国外早已进行过,尤以苏联和日本的资料最多。  相似文献   

18.
久效磷对单环刺螠体内几种酶活性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冰冻切片技术和酶组织化学的方法研究了长期暴露于不同质量浓度久效磷(0,50,100,150ng/L)下的单环刺螠(Urechisunicinctus)体内的乙酰胆碱酯酶(AChE)、细胞色素C氧化酶(CCO)、碱性磷酸酶(AKP)的活性变化。实验表明,AChE在单环刺螠的体壁上呈现出较强的酶活性,活性位点处为红棕色的颗粒沉淀、并随久效磷胁迫浓度的提高显色越来越深;消化道切片上基本上没有AChE的活性。CCO在单环刺螠的体壁及肠道上都呈现出较强的酶活性,活性位点显示为棕色;肠道上,不同质量浓度组由低到高其CCO活性位点依次增多、显色也依次加深。低质量浓度久效磷(<150ng/L)胁迫对单环刺螠体内的AKP活性没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