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随着世界人口的急剧增加和陆地资源的快速消耗,向海洋寻求发展成为人类唯一的出路,对海域承载能力及其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就成为一个关乎人类未来发展的重要课题。对海域承载力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分类概括,并对其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进行了归纳总结,为学者们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的依据,最后对海域承载力和海洋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进行了回顾和展望。  相似文献   

2.
近岸海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估方法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国内海域承载力评估指标体系框架以及海域承载力评估模型进行系统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海洋资源供给、海洋生态环境、人口经济环境和环境治理4个准则层的近岸海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指标权重赋值和海域承载力量化的多种方法以及步骤进行了论述,为海域承载力科学评估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承载力研究是解决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问题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关于承载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资源、环境以及区域等对人口和经济的承载量方面.从海洋可持续发展角度,借鉴有关承载力研究的部分成果,从理论上探讨了有关海域承载力的内涵、研究内容以及与海洋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并指出展开海域承载力研究的工作方向.  相似文献   

4.
研究借鉴有关区域承载力的理论和方法,构建了海域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多维状态空间法对海域理想状态承 载力以及现实的承载状况进行了定量研究;建立了基于 BP 神经网络的海域承载状况仿真预警模型,结合情景分析法对山东 海域承载状况进行了仿真预警。研究结果表明:山东省海域 1996-2010年处于超载状态,但其承载状况逐年好转;在资源环 境子、经济和社会子系统处于“高发展”情景下,2015年山东海域将达到弱可持续发展状态;BP 神经网络用于海域承载状 况的仿真预警具有较高的精确度。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构建无居民海岛生态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和承载力评价计算模型。评价指标体系从环境纳污能力、资源供给能力和人类支持能力3个方面进行构建,并考虑不同区域海岛的社会差异构建指标数据的调整模型,为无居民海岛功能定位和发展目标确定提供具可操作性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城承载力状况,构建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域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包括3类具体评价指标:压力类指标、状态类指标和区际交流指标。根据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2007—2014年统计数据计算出各项评价指标。采用均方差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结合归一化处理后的指标数据,计算海域承载力评价指数值。对承载力评价指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压力指数总体呈下降趋势,承载力指数总体呈上升趋势,承压比总体呈上升趋势,海域整体承载力状况呈向好趋势。根据评价指数分析结果,对提升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域承载力提出了几点对策:控制人口增长,促进海洋科技进步;优化海洋产业结构,促进海洋经济转型;加强海洋环境保护,加大环保投资力度。  相似文献   

7.
如何更加合理有效地评价我国海洋资源承载力是我国海洋经济发展和海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海洋资源承载力研究方法克服了专家打分法的缺陷,它以实际数据为支撑,更为客观的评价出了我国海洋资源承载力近年来的变化趋势,为我国海洋资源承载力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8.
承载力是衡量资源能否支持经济良性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文章结合国内海域承载力和旅游承载力的相关研究,从滨海旅游承载力和滨海旅游业发展潜力正反两个方面,利用层次分析法对辽宁省6个沿海城市滨海旅游业发展现状进行评价,并基于DP政策战略矩阵对辽宁省滨海旅游业发展方向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连的海域承载力和发展潜力均高于辽宁省平均水平,处于稳定发展状态;锦州和葫芦岛的海域承载力和发展潜力均低于辽宁省平均水平;营口、盘锦和丹东的海域承载力在辽宁省平均水平之上但发展潜力低于辽宁省平均水平。分析表明,辽宁省滨海旅游业地区差异较为明显,旅游产品同质化明显,区域间合作开发较弱。应各自发挥旅游资源特色发掘地区历史文化内涵,明确自身旅游市场定位,加强区域间协同开发,实现辽宁省滨海旅游业协同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作为协调海岸带区域开发利用活动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关系,衡量海岸带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海洋生态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的量化研究至关重要。文章总结了当前海洋生态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研究中所存在的问题,比较分析了当前承载力评价中常用的技术方法,并结合海岸带区域的特点,遴选出一套适用于海岸带区域海洋生态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的方法体系;在此基础上,通过案例应用的结果分析,进一步探讨该方法体系的可行性与局限性,并提出了改进建议。研究结果表明:鉴于海岸带区域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目前一些传统、常用的承载力评价方法,并不能很好地适用于海岸带区域海洋生态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文章所提出的方法体系通过充分考虑人类活动与海洋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能较好地支持海岸带区域海洋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客观地对各项评价指标进行赋权,并能定量化地对海洋生态环境承载力开展综合分析与评估,从而为海岸带区域生态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提供一个可行的途径,并为确保海岸带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经验参考;此外,该方法体系存在着两方面的局限性,包括缺乏权威和统一的指标体系构建方法,以及缺乏具体的评价结果分级标准。鉴此,建议未来需要对指标体系构建和评价结果分类标准的相关方法,进一步开展深入研究,从而不断地完善海洋生态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的方法体系,使海洋生态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的结果更加科学精确。  相似文献   

10.
海岛承载力的研究,对于人类合理开发利用海岛资源、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保证海岛可持续发展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文章总结了承载力概念的发展,阐述了承载力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关系。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深入,极大地丰富了承载力的内涵。一方面人们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应用于原先对资源或环境因素的承载力研究,另一方面也出现了以区域为对象的可持续承载力研究;其次综述了国内外海岛承载力主要研究方向的进展,国内外学者对海岛旅游环境承载力和海岛生态承载力的理论和方法的研究;最后,通过对比国内外研究得到启示,对我国海岛承载力研究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几点思考。要在加强海岛生态系统的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查清海岛生态环境现状,结合景观生态学理论深入海岛承载力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