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双壳类动物染色体研究现状及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综述了双壳类动物染色体核型、带型以及核DNA含量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迄今,已知染色体数的双壳类动物有26科的157种(2N=14~48),其中89种有核型报道;带型研究仅在美洲牡蛎、太平洋牡蛎、贻贝、缢蛏等种类中有关于G带、C带和Ag-NOR带的报道;65种双壳类动物有核DNA含量的记载.指出有关DNA含量与个体生长发育的关系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尚需进一步开展.  相似文献   

2.
主要介绍太平洋牡蛎三倍体的基础研究和产业化显示度。在基础研究方面 ,主要阐述了三倍体诱导技术、活体倍性快速检测技术、诱导剂对受精卵和胚胎超微结构的影响、三倍体牡蛎核型与带型、三倍体牡蛎同工酶的表达及快速生长机理等方面的技术储备 ;在产业化显示度方面 ,综述了三倍体牡蛎育苗与养殖的技术及效果  相似文献   

3.
中国海洋贝类染色体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孙振兴 《海洋通报》2004,23(6):77-83
概括总结了我国已报道的40种海洋贝类的染色体组型研究结果,腹足纲的染色体数目有2n=30,34,36和60;双壳纲的染色体数目有2n=20,22,28,32,34和38等几种类型。分析了贝类染色体制备的特点,预先向活贝体内注射PHA,可有效地增加中期分裂相。产生核型差异的原因可能是制片时的处理条件不同或因染色体结构重排以及地域差异造成的同种异体之间的核型多态。双壳纲和绝大多数腹足纲贝类都没有性染色体,而非整倍体是染色体畸变的结果。最后介绍了显带技术和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贝类染色体研究中的应用现状,认为FISH技术将为贝类染色体的鉴定提供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长牡蛎的壳色有很多种,其中壳色较深个体(黑壳)比较浅个体(白壳)的外套膜中含有更多的黑色素。本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HPLC-MS/MS)测定天然海水中白壳与黑壳长牡蛎外套膜双酚A (BPA)含量,发现黑壳长牡蛎外套膜中的BPA含量较白壳长牡蛎低(P0.05)。由于黑色素合成过程中的关键——酶酪氨酸酶是一种酚氧化酶,可以通过对氧化酚类或芳胺类等多种底物的氧化起催化作用,推测其在BPA等酚类毒物的降解中也发挥重要作用。为了进一步研究不同黑色素含量牡蛎对BPA降解能力和对BPA损伤抵抗能力的差异,本实验进行了浓度为1 mg/L,1.5 mg/L和2 mg/L的BPA亚慢性暴露实验:通过对暴露后长牡蛎外套膜组织中BPA含量分析发现,白壳与黑壳长牡蛎外套膜中BPA含量均随着暴露浓度的升高而升高,且3种浓度BPA亚慢性暴露后,黑壳长牡蛎外套膜BPA含量均低于白壳长牡蛎,但是差异不显著(P0.05)。采用3种浓度BPA亚慢性暴露后,黑壳长牡蛎外套膜组织中活性氧(ROS)荧光值均显著低于白壳长牡蛎(P0.01)。通过对外套膜组织学观察发现,2 mg/L的高浓度BPA暴露使白壳长牡蛎外套膜组织发生了明显的病理变化,黑壳长牡蛎外套膜未发生明显的病理变化。可见,黑壳长牡蛎对BPA暴露可能具有更强的抵抗能力。  相似文献   

5.
环境因子对太平洋牡蛎(Crassostrea gigas)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言海洋环境的变化明显地影响着海区太平洋牡蛎(Crassostreagigas)的生长。包括其它的双壳类动物,研究都表明:存活率主要决定于遗传因子,而生长虽然个别种群可以很好的适应于某地的栖息条件,但是受周围环境条件影响很大。水温、盐度、饵料浓度和水深等是影响双壳类动物生长的主要环境因子。试验已证明:四鞭胞藻(Tetraselmissuecica)和角毛藻(Chaetoceroscalcitrans)是太平洋牡蛎和食用牡蛎(Ostreaedulis)获取脂类、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的藻类[1]。然而饵料的数量和质量对于天然环境中牡蛎的营养状况也有影响。本文则就环境因…  相似文献   

6.
微型藻类的营养价值,对于确定其是否适合作为双壳类动物幼虫和稚贝发育的鲜饵料是很重要的依据。日本学者对适合作为太平洋牡蛎(Crassostrea gigas)幼虫鲜饵料的四种藻类:角刺藻(Chaetoceros gracilis)、角刺藻(C. calcitrans)、陆兹尔巴夫藻(Pavlova lutheri)和海水小球藻(Nannochloropsis oculata)进行了探讨和比较。 用上述四种藻类分别投喂太平洋牡蛎幼虫21天后发现:角刺藻(C. gracilis)、角刺藻(C.  相似文献   

7.
对位于渤海湾西北岸平原的滨海湖埋藏牡蛎礁中各层牡蛎壳的泥质充填物做硅藻分析,整个牡蛎礁中海水砂质潮间带指标种标志种的Auliscus caelatus含量较高,为19%~42%,表明滨海湖礁体形成于潮间带环境。根据主要硅藻含量的变化,结合14 C测年,自下而上将礁体发育期间的古环境分为3个带:I带为2 445~2 327cal.aBP,礁体在向上建礁的过程中,海水作用逐渐减弱,潮间带特征愈加明显,为受河流影响较强且较为开放的潟湖潮间带环境;II带咸水种硅藻Thalassionema nitzschioides的比例急剧增加;外洋指标种的Coscinodiscus spp.和Actinocyclus spp.急剧下降,表明在约2 327cal.aBP,海岸带砂嘴闭合,形成较为封闭的潟湖内侧潮间带环境,且河流作用减弱导致潟湖的咸度明显增加;III带为2 327~2 287cal.aBP,由封闭的潟湖环境又转向较开放的潟湖潮间带环境。  相似文献   

8.
对法国Douarnenez海湾拟庸鲽Pleuronectes platessa L.的食性进行了研究。依据一些常见的饵料指标,多毛类动物和双壳类动物为拟庸鲽的主要饵料;饵料双壳类动物贝壳厚度上限随着捕食鱼类的增长而提高。对拟庸鲽种内营养关系的对应分析表明,基本饵料的刚性和易捕性与捕食鱼类的体长关系密切;同时也揭示,某些鱼类食性综合指标并非总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9.
紫菜总DNA酶切带型的发现与比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条斑紫菜与坛紫菜总DNA酶切图谱上有明显的DNA型带,且HaeIII酶发带型经EcorI、PstI的酶切带型清晰。在EcoRI、PstI及HaeIII三种酶切图谱上,两种紫菜的DNA带型明显不同,且很容易发现条斑紫菜或坛紫菜特有的条带,总DNA带型具有种的特异性。结果表明总DNA带型是一种容易建立又稳定可靠的紫菜分子分类的新型标记。  相似文献   

10.
牡蛎不同组织细胞核DNA含量比较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以太平洋牡蛎新鲜的鳃、闭壳肌及性腺组织为试材,利用流式细胞计分别测定三个组织细胞核DNA的含量。其中,鳃及闭壳肌组织细胞核DNA相对含量在个体间及组织之间比较恒定,而性腺组织细胞核DNA含量受温度影响比较大,个体间差异明显,且与鳃及闭壳肌组织细胞核DNA含量均呈明显差异。结果说明,鳃及闭壳肌组织是测定牡蛎细胞核DNA含量用于倍性鉴定的理想试材。  相似文献   

11.
欢休 《海洋世界》2013,(6):30-31
牡蛎是世界上产量最大的水产养殖动物,属软体动物门双壳纲,产于海水或咸淡水交界处。牡蛎一般固着于浅海物体或海边礁石上,以开闭贝壳运动进行摄食、呼吸。它的体形大多呈三角形,以左壳固着于岩石上,左壳凹,右壳平,长度从5厘米到30厘米不等。牡蛎的两壳形状不同,表面粗糙,多为淡黄褐色,杂有紫褐色或黑褐色条纹。牡蛎壳上有许多类似年轮的圈,每圈需要一年的生长,通过数这些圈,可以知道牡蛎的年龄。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采用PCR-SSCP技术,对长牡蛎(Grassostrea gigas)转化生长因子受体基因(Cg-TGF-βRⅠ)编码区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来自5个家系316个长牡蛎个体的生长性状(壳高、壳长、壳宽、总体量和软体部量)和糖原含量进行了关联分析。研究表明,在Cg-TGF-βRⅠ基因编码区扩增出的671bp基因片段中检测到4个SNP,其中3个SNP位点(T726C,A741G,A786G)与经济性状相关;A741G和A786G与生长性状和糖原含量均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T726C仅与壳长和软体部重有显著相关性(P0.05);3个SNP位点构建得到5个单倍型,H1(TAG)和H4(CAG)单倍型的个体在总体重和软体部重上均显著高于其它3种单倍型的个体。研究结果表明,Cg-TGF-βRⅠ基因多态性影响长牡蛎的生长性状和糖原含量,可用于以后的长牡蛎的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和遗传性状的改良。  相似文献   

13.
管角螺网笼养殖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网笼吊养模式和饵料对管角螺成活率和生长率的影响。结果表明,2010年7月吊养平均壳高34.02mm、平均体质量2.61g的管角螺苗,至2010年9月30日,平均壳高达51.07mm,平均体质量6.99g。在5种不同放养密度下,以每笼20个生长最快。自2010年7月中旬分笼养成,至每次测量,成活率为98.7%,分笼前成活率96.1%,总成活率94.9%。饵料以双壳贝类为主,小牡蛎(团聚牡蛎)是管角螺网笼养殖的较理想饵料。应加强6~11月管角螺快速生长期的管理  相似文献   

14.
牡蛎是世界性广布类群,也是世界各国都极为重视的海水养殖对象,具有很重要的经济意义。但牡蛎的种类等许多与养殖、资源开发密切相关的问题在国内外都未能得到很好的解决,限制了一些相关学科的发展。在我国;由于社蛎种类比较混乱,甚至盲目引进了我国已有分布并开展养殖的种类,因此,尽快解决双壳类分类的难题之一——牡蛎的分类及系统演化等问题势在必行。 牡蛎的分类硏究开始较早,但直到林奈(Linnaeus,1758)时代才正式提出牡蛎属(Ostrea)的命名。以后许多学者如 Lamarck(1819), Sowerby(1870-1871),Lamy(1929)和Thomson(1954)等分别对牡蛎进行了较系统的分类研究,提出了一些新的分类阶元。到70年代初,世界上记载的现存牡蛎已达100多种,然而牡蛎栖息的环境复杂,贝壳的形态变化极大,多数种类单纯依靠贝売的形态特征是很难区分的。根据推测(Harry,1985),这100多种牡蛎中大约有近2/3是同物异名。Stenzel(1971)总结了古贝类和现生贝类的分类成果,并结合原壳等特征将牡蛎亚目分为2个科、5个亚科(其中3个现生亚科)。后来 Torigoe(1981)又根据牡蛎繁殖方式的不同修正了Stenzel的分类系统,提出了一个新的亚科——巨蛎亚科,并比较系统地报道了日本的22种现生牡蛎。Harry(1985)将现生牡蛎分为2个科、4个亚科、24属,共计36种,并提出了一些新的分类特征。以上两位学者都注意到了牡蛎的内部结构特征在分类上,特别是在亚科阶元上的应用。但在种类鉴定中, Torigoe仍然过于强调贝壳的形态差异,因而导致了许多同物异名,而Harry则特别注重环境的影响,仅仅根据壳形差异的连续性又将一些种类不恰当地合为一种,如主要分布于印度一西太平洋区的小蛎属牡蛎,以往的记载大约有7种, Harry(1985)将其全部并为一种,而 Torigoe(1981)仅在日本海域就记述了5种。60年代初就有一些学者开始借助其他手段来解决牡蛎分类中的疑难问题。Ranson(1960)研究了34种牡蛎原壳的形态,为 Stenzel(1971)对古代和现代牡蛎的系统分类奠定了基础,但在他的报告中很难看出种间差别。目前,国内外牡蛎染色体组型研究的文章有近30篇,报道了21种牡蛎(当然有些是同物异名)的染色体组型,除复瓦牡蛎(Parahyotissa imbricata)外,其余20种的染色体都为10对中着丝点或近中着丝点染色体,组型差异甚微,很难作为分类依据。 Buroke et al,(1979a,b)和Torigoe (1978,1975)等利用蛋白质及同工酶电泳分析的方法研究了牡蛎属间的遗传差异,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由于涉及的种类有限,种内的遗传差异程度还了解甚微,因此,很难阐明种间的相互关系。到目前为止,在许多外形相似牡蛎的分类研究方面还没有找到比较满意的解决办法。 有关牡蛎解剖学的报道主要发表在30-60年代, Awati & Rai(1931), Leenhardt(1926)和Galtsoff(1964)分别对僧帽牡蛎( Saccostrea cucullata)、欧洲牡蛎(Crassostrea angulata)和美洲牡蛎(Crassostrea virginica)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解剖学研究;Nelson(1938)和Yonge(1926)对欧洲牡蛎、美洲牡蛎和食用牡蛎(Ostrea edulis)的消化系统进行了比较详细的组织学、解剖学研究。由于当时贝类生理学的迅速发展,人们更多地进行组织学的研究,而很少注意到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另外,这些研究涉及的种类有限,在许多方面已不能代表牡蛎亚目的全貌。 到目前为止,还未见任何现生牡蛎系统演化方面的报道,对化石种类虽有一些研究、讨论,但尚无一致的结论。 50年代前,我国一些学者(张玺,1937;叶希珠等,1954)只是记述了牡蛎的个别种类,直到1956年张玺、楼子康才对牡蛎的分类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然而随着时代的前进,这些研究已远远不能满足科学发展的需要。李孝绪(1989)研究了中国常见牡蛎外套腔的形态,证实广东养殖的“红肉”、“白肉”牡蛎应属于两个不同的种,但并没有解决他们的种名问题。 Morris(1985)仅仅根据壳形记述了香港地区的6种牡蛎。 本文根据大量的资料,对我国的牡蛎(原20种)做了详细的解剖学研究,将其修正为15个种(含一新属、新种),并在强蛎亚科中发现了第三个心耳和第三条回心静脉。文章还讨论了一些主要系统的演化过程,初步论证了现生牡蛎属间的演化关系,提出了一些新的分类依据,同时发现了一个具有重要演化意义的单行属种——爪蛎属,猫爪牡蛎。通过对外套腔的形态比较,作者将中国的牡蛎分为3种类型6个组,在原有两种类型的研究基础上(李孝绪,1989),又增加了一个新类型。 根据 Harry(1985)的分类系统和作者的修正,中国的现生牡蛎应分别隶属于2科4亚科.10属,共计15个种。  相似文献   

15.
福建牡蛎养殖业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曾志南  宁岳 《海洋科学》2011,35(9):112-118
牡蛎属软体动物门(Mollusca)、双壳纲(Bivalvia)、珍珠贝目(Pterioida),牡蛎科(Ostreidae),是一种重要的海洋生物资源。其肉味鲜美,营养价值较高,素有“海中牛奶”之美称。牡蛎地理分布广、生长快、产量高,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6.
缢蛏属一新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瑞  张云飞 《台湾海峡》2007,26(1):115-120
笔者对福建省闽江口、长乐市梅花镇海区滩涂的一种蛏进行研究,发现该种的壳长与壳高比、精子细胞形态、遗传基因(另做报道)等方面有别于缢蛏.新种的贝壳壳长与壳高比值较缢蛏大,生活水域的比重较缢蛏低.精子细胞核外缘呈瓣状,具8~9瓣,顶体长度约为缢蛏的1/3,为福建河口区缢蛏属一新种(软体动物门,双壳纲,灯塔蛤科),定名为近江蛏.  相似文献   

17.
运用流式细胞仪测定了双壳纲8种贝类的细胞核DNA含量。结果显示,测定贝类的DNA含量分别为(pg):太平洋牡蛎,2.06±0.03;东方海笋,2.11±0.07;近江牡蛎,2.18±0.13;结蚶,2.59±0.10;青蚶,3.08±0.23;砂海螂,3.24±0.28;缢蛏,3.85±0.10;日本镜蛤,5.00±0.20。双因素方差分析表明,同种贝类个体间DNA含量的差异不显著(p>0.05),仅占总差异的0.12%;而种间差异极为显著(p<0.01),比例高达97.45%。本实验所测8种贝类的DNA含量与其进化地位间未呈现出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长牡蛎不同地理群体选育系数量性状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长牡蛎的选择育种工作中,为了查明不同地理群体间重要数量性状的差异,利用方差分析、协方差分析和列联表分析等统计方法对长牡蛎中国、日本、韩国3个地理群体快速生长选育系F2代的生长性状、壳型指数和颜色性状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利用协方差分析对个体大小进行校正后的数据分析结果与原数据的分析结果基本相同,不同群体间的主要数量性状差异显著.生长方面,日本群体的壳高和总质量显著大于中、韩群体,表明日本群体具有明显的生长优势;壳型指数方面,中国和韩国群体间无显著差异,日本群体壳型指数C显著高于中、韩群体,其余壳型指数均低于中、韩群体;颜色性状方面,不同群体的左壳、外套膜和闭壳肌痕的着色程度差异均极显著,左壳的着色程度依次为,韩国群体>日本群体>中国群体,外套膜和闭壳肌痕的着色程度均依次为,日本群体>中国群体>韩国群体.不同群体间数量性状的显著差异为进一步开展长牡蛎杂交育种以及特色育种研究提供了良好的素材.  相似文献   

19.
牡蛎壳腔容积的两种测量方法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许飞  刘晓  张国范 《海洋科学》2007,31(7):15-19
为确定测量各种壳形态牡蛎壳腔容积的适宜方法,比较了排水法和称重法在测量圆形与长形等两种不同形态牡蛎体积中的异同。分别选取两种形状的牡蛎各9只,每个个体重复测量5次。结果表明,牡蛎形状对两种方法的测量结果有显著影响,但是形状和测量方法对测量精确度的影响不显著(P>0.05)。两种方法测得的壳腔容积结果相近,都能满足计算条件指数的要求,其中称重法的适用性更广。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底物中钙赋存形态对牡蛎幼虫附着的诱导效应,本研究设计3因子随机区组实验,检验实验底物钙含量、钙赋存形态及海水中牡蛎幼虫丰度对实验底物上太平洋牡蛎(Crassostrea gigas)稚贝附着效果(密度和壳高)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个因子中,实验底物钙含量对附着稚贝密度和壳高的影响不显著(P0.05),而其它2个因子(钙赋存形态和海水中牡蛎幼虫丰度)均显著影响着实验底物上附着牡蛎稚贝的密度和壳高(P0.05)。在相同的牡蛎浮游幼虫丰度下,3种钙形态底物对牡蛎幼虫附着的诱导能力大小顺序为:有机钙碳酸钙=硫酸钙(P0.05);壳高的结果却恰恰相反。在同样的钙形态底物中,高牡蛎幼虫丰度下牡蛎稚贝附着量均显著高于低幼虫丰度的处理组(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