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吕文超 《海洋科学》1981,5(1):52-53
两极海域海水的表面温度只有1.85℃。生活在这个水层中的生物必须具备的一个前提就是适应低温。如果把南极海域中的某种鱼放在4℃的海水中,它们就不能自由地游动;如果放到7℃或8℃的海水中就会很快死掉。 那么,它们适应冷环境的奥秘究竟在哪里?  相似文献   

2.
蓝镜头     
<正>马尔代夫硬珊瑚。虽然它们用肉眼看上去没有软珊瑚那么五颜六色,但是一旦拍照使用闪光灯时,它的所有颜色都会被呈现出来。因为在海水里,所有的颜色都会随着深度慢慢消失,红色也是最容易消失的颜色。  相似文献   

3.
箱鲀:独一无二的汽车研发项目模型箱鲀生活在热带地区海洋中的珊瑚礁及海草丛中,在这些地方生活,需要箱鲀具有类似汽车的一些功能。它们需要保存体力,在运动时尽可能少的消耗能量,这就需要它们具备强有力的肌肉以及流线型的外形;它们还必须经得起高水压,并在碰撞中保护自己的身体不受伤害,这就需要它们拥有坚硬的外皮;它们还需要钻进狭窄的地方觅食,这则需要良好的机动性。  相似文献   

4.
若在珊瑚礁鱼类中选美,那么冠军非富丽堂皇、引人遐思的蝴蝶鱼莫属。蝴蝶鱼的美名是因为它像陆地上多彩美丽的蝴蝶而来。海洋爱好者对蝴蝶鱼的评价就是一个字:“酷!”它缤纷的色彩很酷;它在海洋中快乐的生活很酷;更酷的是它们那种两情相依的感情。  相似文献   

5.
编辑寄语     
《海洋世界》2010,(1):F0003-F0003
<正>屠强:我时常被那些为海洋、森林、地球和孩子呐喊的歌曲所感动。当你听到它们时,如果也被深深地触动,我相信,我们一定也可以联通架设在心灵之间的信息网络。也许,在我们的社会文化中,文字、音乐和艺术就是搭建心灵网络的节点吧。  相似文献   

6.
生活在大海中的鲨鱼,它们捕捉食物是很容易的,因为它们的游泳速度不但很快,而且还生有一口锐利牙齿,它们所到之处,残体和血狼藉一片。在众多的鲨鱼中,有的鲨鱼在捕捉食物时,不用费任何力气地就能吃得饱饱的;有的鲨鱼则要  相似文献   

7.
大多数鱼类终生都呆在它们的孵化地或附近的地方。但是也有那么一些鱼喜欢“长途跋涉”,畅游世界——大马哈鱼便是其中之一。大马哈鱼分为大西洋大马哈鱼和太平洋大马  相似文献   

8.
驯鹿不怕紫外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艾玛 《海洋世界》2011,(7):72-73
研究者发现,对人类来说能引发暂时性痛苦雪盲症的紫外线,对生活在极地环境的驯鹿而言却是一种影响极好的生存方式. 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的BBSRC基金团队在<实验生物学报>上发表了一篇文章,指出生活在北极的驯鹿有着特殊的视觉能力,这是它们能够适应冰天雪地的极地环境特有本领中的一部分.在北极,哺乳动物的正常视力会让它们时刻处于被...  相似文献   

9.
海洋中磷、氮、硅等营养元素对浮游植物(因而对整个海洋食物链)起着重要作用,它们主要来源于岩石风化、火山、热泉和有机物的腐解等。它们在海洋真光层及浅海中的时空变化主要受浮游值物兴衰、海流及季节性的海洋热成对流的影响。在浮游植物旺盛的季节,它们被大量消耗,浓度下降到接近于零;在浮游生物衰亡腐解时,又部分地回到水体中。一般在热成跃层发达的夏季,垂直变化较大;而在热成跃层消失的冬季,垂直变化较小,成垂直均匀分布。在河口港湾区,陆源淡水一般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因此它们的时空变化较为复杂。  相似文献   

10.
海底播种     
李丹 《海洋世界》2014,(3):24-27
<正>生活在海边的渔民能不能像在陆地上那样: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描写耕作艰辛和农作物来之不易的古诗,对于很多人来说都不陌生,我们中国人世世代代在土地上播种、收获农作物,那么生活在海边的渔民除了进行传统的捕获,在野生资源越来越匮乏的条件下,他们能不能像在陆地上那样: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几年前我在大连的一次采访中了解到:獐子岛的海产品主要来源于近海水域,当地渔民采用底播增殖的生产模式,相对于沿海地区的养殖户来说,这是一门新技术。那么  相似文献   

11.
北方航道中的十条海峡海峡是两端连接海洋的狭窄水道,战略地位非常重要。它们不仅是交通要道、航运枢纽,而且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人们常称之为"海上咽喉"。那么,连接上文中提到的五个海域的海峡主要有10条,即沿北方航道自西向东依次是尤戈尔海峡、喀拉海峡、马托奇金海峡、维利基茨基海峡、绍卡利斯基海峡、红军海峡、扬斯克海峡、德米特  相似文献   

12.
薛钊 《海洋世界》2010,(4):76-78
<正>"与全世界的科学家一道,我一直在关注着那99%的海洋。那里对捕鱼、开采、钻探和倾倒及其他活动都是开放的。我们试图从中找到希望所在,并想办法为它们和我们提供一个安全的未来。好比在北极,我们现在有机会来让情况好  相似文献   

13.
众所周知,陆地上的动物是要睡觉的,尽管他(它)们睡觉的姿态和方法不同。那么,海洋中的动物是不是也要睡觉呢?回答是肯定的。睡眠只不过是作较长时间休息的一种特殊方法。不管是陆地上的动物还是海洋中的动物,都需要进行休息,包括睡眠。这种睡眠,陆地上的动物一般时间较长,容易被人察觉;而海洋中的动物大多睡眠时间很短,就难以被人发现了。例如,鱼类的睡眠时间就非常短,有的仅几分钟,有的甚至只有几秒钟,人们眼一眨的功夫,对有些鱼来说,就已睡了一觉。海洋中除鱼类外,还生活着许多哺乳动物。它们睡觉的方法虽然与鱼类不同,但同样要睡觉。例如,海豚睡觉时,多半  相似文献   

14.
莫知 《海洋世界》2006,(7):24-29
台风和飓风都属于北半球的热带气旋,它们产生于不同的海域,在不同国家被冠以不同的称谓。在北半球,国际日期变更线以东到格林尼治子午线的海洋洋面上生成的气旋称之为飓风,而在国际日期变更线以西的海洋上生成的热带气旋称之为台风。一般来说,人们将在大西洋上生成的热带气旋称作飓风,而把在太平洋上生成的热带气旋称作台风。飓风形成需要三个条件:温暖的水域;潮湿的大气;海洋洋面上的风能够将空气变成向内旋转流动。在多数风暴结构中,空气会变得越来越暖并且会越升越高,最后流向外界大气。如果在这些较高层次中的风比较轻,那么这种风暴结构就会维持并且发展。在飓风眼(即飓风中心)中相对来说天空比较平静。最猛烈的天气现象发生在靠近飓风眼的周围大气中,称之为(飓风)眼墙。  相似文献   

15.
心仪海鸟     
在辽阔的海洋上空,飞翔着各种各样的海鸟,它们有的常居海岛,有的嬉水站立潮头,有的追波逐浪随船伴侧。海鸟的生活空间正好与鱼类相反,并以生活在水下的鱼类为生,构成了空中—水下的立体食物链。我是一名老海员,见过太平洋的海鸟,也见过印度洋和大西洋的海鸟。虽现已辞海归田,但心中常记起曾给我的海上生活平添乐趣的海鸟。海鸥、信天翁、海燕、军舰鸟等,它们的灵性、仪态、叫声都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为了寄托我对海鸟的  相似文献   

16.
<正>我想很多人应该跟我一样,特别喜欢的拍摄地点之一是海边。在这里,既可以感受到大海的壮美,又能捕捉到各种细腻的情愫。很多人都喜欢在工作之余到海边去散心度假,那么我们应该怎么用手里的相机将美丽的海滨风光尽收眼底呢?本文继续上一期,向您介绍一些关于大海的拍摄小技巧。前景的搭配构图是摄影中永恒不变的话题。与其他风光题材一样,在前景中安排一些能捕捉人眼球的元素是个很有效的办法。比如在海中央拍摄,仅拍摄一张海平面的照  相似文献   

17.
任意截面大尺度垂直柱体的波浪力和水动作用力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缪国平  刘应中 《海洋学报》1991,13(5):728-735
许多海洋工程结构物和水工结构物,如海上贮油罐、各种支墩等,具有等截面柱状体外形,或在足够精确的工程近似意义上可视为这类柱体。它们的下端固置于水底,上端穿透水面,它们的波浪载荷是设计中的一个重要考虑因素;在许多场合,它们与周围流体的耦联振动也是相当重要的。对大尺度结构物而言,我们可在势流理论的范围内求解这一问题。通用的三维源汇分布法无疑是适用的,但对这类特殊的结构形式显得极不经济。  相似文献   

18.
今年我是第二次参加全国海洋知识夏令营了,相比于去年,今年我的收获应该更多。因为,在开营时,带队老师给我们布置了几个任务,要求我们在闭营时完成。其中一个任务吸引了我,那就是,到了朱家尖乌石塘,请找出那里的石头为何那么黑那么美的原因?到了乌石塘,我立刻被那  相似文献   

19.
南黄海表层不同粒级沉积物中氮的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南黄海不同粒级沉积物中可转化氮[离子交换态氮(IEF-N)、弱酸可浸取态氮(WAEF-N)、强碱可浸取态氮(SAEF-N)、强氧化剂可浸取氮(SOEF-N)]的地球化学特征各不相同,其中SOEF-N是3种粒级沉积物中含量最高的形态,IEF-N是可转化无机氮中的主要存在形态,也是最易参与循环的形态.当同一粒级沉积物中的可转化不同形态氮都能参与循环时,它们对氮循环的相对贡献从大至小依次为SOEF-N>IEF-N>SAEF-N>WAEF-N.对于不同粒级的沉积物来说,细粒级沉积物中的可转化不同形态氮的绝对含量最高,粗粒级沉积物中不同形态氮的绝对含量最低;如果沉积物中3种粒级组分所占的份额相同,那么细粒级沉积物中可转化氮的量占总可转化氮的60%,是中粒级中的2倍,粗粒级沉积物中可转化氮的近7倍,即细粒级沉积物对氮循环的可能贡献最大.随着沉积物粒级的由粗到细,沉积物中可转化有机氮的相对含量逐渐增加,而无机氮的相对含量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20.
<正>近日,澳大利亚捕鱼冠军特里普目睹了一场海蛇和石鱼之间的生死之战。"我带着好奇的心情去观察这条将近2米长的巨大海蛇,发现它的嘴里死咬着一只有毒的鱼。"特里普告诉记者。"这条鱼也紧紧地咬住海蛇,它们两个看起来都很难过。我不知道我以前是否见过表现出难过的蛇。"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渔民,特里普自信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