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对虾卵细胞中病毒及其发生基质超微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用电匀是对中国对虾卵细胞进行病毒检测,在胞质中发现一种杆状病毒和一种球形病毒及其病毒发生基质;杆状病毒为35-40*110-120nm,球形病毒直径为60-70nm,均具包涵体和囊膜;  相似文献   

2.
白斑综合症杆状病毒致病性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白斑综合症杆状病毒(WSBV)致病性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WSBV的致病性与斑节对虾Penaeusmonodon个体大小无关,WSBV的致病力与感染方式和病毒数量有关;在盐度为14、温度为28-32℃的海水中,游离WSBV在4h内失去感染活性;体长7cm的白斑综合症死亡斑节对虾,其携带的WSBV在57h失去感染活性;体长7cm死亡斑节对虾经28℃空气干燥,其携带的WSBV在50h失去感染活性;WSBV不能通过体表感染健康斑节对虾,而斑节对虾摄食一定数量病毒才能导致感染;水不能作为游离WSBV的载体传播WSBV。  相似文献   

3.
白斑综合症杆状病毒致病性特征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对白斑综合症杆状病毒(WSBV)致病性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WSBV的致病性与斑节对虾个体大小无关,WSBV的致病力与感染方式和病毒数量有关,在盐度为14,温度为28 ̄32℃的海水中,游离WSBV在4h内失去感染活性;体长7cm的白斑综合症死亡斑节对虾,其携带的WSBV在57h失去感染活性;体长7cm死亡斑节对虾经28℃空气干燥,其携带的WSBV在50h失去感染活性;WSBV不能通过体表感染健康斑节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室内条件(水温24-28℃,盐度28-33。5)下以缢蛏鲜肉为饵料,对不同体长组斑节对虾的摄食量,生产速率问题进行研究,得出斑节对虾体长,体重与摄食量,摄食率,生长率和增重量的关系如下W  相似文献   

5.
本文用电镜技术对中国对虾糠虾肌组织进行病毒检测,在平滑肌和横纹肌组织中均检出一种球形病毒粒子,直径为80-100nm,具有核包涵体;平滑 病毒粒子存在于肌纤维和核膜催具有不规则形态病毒包涵体;横纹肌组织中,病毒粒子存在于肌浆网和肌浆中。病变肌组织中,肌纤维变形,肌浆网膨胀,核膜水肿。  相似文献   

6.
中国对虾卵细胞中病毒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中国对虾卵巢和受精卵细胞进行了电子显向镜超微结构观察,发现卵巢内有球状病毒粒子,大小为80nm左右,受精卵细胞内有传染性皮下和造血组织坏死病毒(IHHNV)感染,其严重影响对虾受精卵的发育,从获得的结果来看,中国对虾病毒(IHHNV)垂直传播的可能性极大。  相似文献   

7.
94-95斫养殖对虾病毒爆发流行期间,对患病中国对虾肝胰上皮细胞和胃肌细胞进行了电镜检测,发现一种核包涵体型杆状病毒(140-160nm×280-330nm),对其装配机质的超微结构研究表明,核包涵 体型杆状病毒以核内装配为主,部分病毒基质转入胞质进行了装配。  相似文献   

8.
中国对虾球形病毒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电子显微镜对中国对虾进行病毒的检测,发现一种新的球形病毒,这种病毒直径约80~100nm,具有包涵体,形态上有两种电子密度,球形病毒数量较多,分布在细胞质中,细胞核中没有发现,主要侵染对虾的肠、鳃、肌肉、肝胰腺等组织;宿主细胞的病理变化表现为内质网水肿,线粒体内嵴肿胀及局部溶解,酶原颗粒和粘蛋白原变性等;球形病毒与杆状病毒混合感染是对虾爆发流行病的主要病因  相似文献   

9.
凡纳对虾、细角对虾和斑节对虾的RAPD鉴定标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随机引物扩增DNA多态性(RAPD)技术分析比较了凡纳对虾,细角对虾和斑节对虾的分子标记。研究结果发现有3条引物(OPX-12,OPX-14和OPX-17)可扩增出重复稳定的图谱;3种对虾各有特定的RAPD标记:凡纳对虾有OPX-14^0940,OPX-17^1080,OPX-12^0760,细角对虾有OPX-14^1350,OPX-17^0850,OPX-12^1490,斑节对虾有OPX-14^0690,OPX-17^2260,OPX-12^0810。这些可作为3种对虾的鉴定标记。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对虾越冬亲虾中检出杆状病毒。经对病虾鳃、前中肠、卵巢组织进行电镜观察,在这些组织中发现大量有囊膜的杆状病毒。病毒粒子大小约为367nm×128nm,核衣壳为324nm×92nm。病毒在细胞内不形成包涵体,在核内或在细胞质的发生基质中装配。从病毒的形态特征、感染组织以及典型的发病症状和病理变化,初步认为亲虾感染的病毒与近年广泛报道的造成养殖对虾大规模流行病的主要原因——中国对虾杆状病毒为同一种。卵巢组织也是病毒的主要靶器官之一,亲虾卵巢组织的被感染暗示着该病毒有可能通过生殖细胞而垂直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