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角藻是甲藻门、甲藻纲、多甲藻目、角藻科的一个大属,在世界上已记录约120种,除个别种外,都是海产,主要分布在热带大洋及其附属海域。它们中的大多数对环境条件要求相当严格,因此其区系分布和生态特点在海洋学上具有重要意义。 截至目前,已发表的一些世界大洋的角藻分类和生态报告,除印度洋调査外,其余大都未涉及其边缘海域。在国内,曾报道渤海、厦门和海南岛水域的角藻32种,其调査区或在内海或距岸较近。西沙、中沙群岛海域的角藻则尚未见记载。 随着我国海洋调査范围向东部和南部外海发展,我们采到许多角藻标本。本文根据1974年5-6月和1975年3-4月,在西沙、中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15°28''-17°30′N,111°10′-114°50′E)42个测站上,用网目为68平方微米的小型浮游生物网,自水底至水表垂直拖网所获得的材料,先报告角藻31种,其中有20种和4変种是我国初次记录(包括新订正的一个变种),其余种类以后陆续报道。 在西沙、中沙群岛海域的角藻中,除极少数可见于温带外,绝大多数都是热带海域的习见种;还有圆头形角藻(Ceratium gravidum Gourrct)、剑锋角藻(C. incisum (Karst.)(?rg)、曲肘角藻(C. geniculatum(Lemm.)Cleve)等世界罕见的狭热带性种,锥形角藻(C. schroeteri Schr?der)、梭角藻针状变种(C. fusus var.seta(Ehr.)J?rg)、偏转角藻(C.deflexum(Kof.)J?rg.)、毕氏角藻(C. bigelowii Kofoid)等热带印度-西太平洋特有种,以及深水产的嗜阴性物种,如脑形角藻(C.cephalotum (Lemm.)J?rg.)、长头形角藻(C. praelongum (Lemm.) Kofoid ex J?rg)等。它们分别代表着西沙、中沙群岛海域生物地理学和海洋生态学的特点。 本属有些种的形态变化很大,无论在文献或我们的标本中都出现许多这种现象。因此在本文中对一些多型种标本进行了详细测量,以便与其近缘种比较。J?rgensen曾提出本属的分类演化系统, Sournia对此也进行过讨论。目前我们对本属全部种类的形态和生态变异认识还不全面,故本文对每亚属内的物种暂按种名字母顺序排列描述,以后再进一步讨论其演化系统。  相似文献   

2.
中国首次南大洋调查,于1984年12月-1985年2月在南极半岛西北部海域(61°11.′1-66°49.′3S,55°06.′2-69°19.′7W)调查范围内的24个测站进行了底栖生物取样,获得大量标本,其中有端足甲壳动物145 号。此外,王荣和陆保仁两位先生在该调查区潮间带还采集了部分标本,共计150余号。经整理鉴定为两亚目,19科,44属,59种,其中有3新属,22新种,11种为南极半岛水域首次发现。本文为分类研究报告。新种的模式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从所得材料及种类鉴定结果可见,南极半岛附近水域端足类区系相当丰富,具有明显的高纬度海域的特点。本文报告的59种端足类中,大多数为南极种或南极-亚南极种,多见于南极半岛至南乔治亚岛附近海域,有个别种如中掌爪钩虾Cheirimedon crenatipalmatus Stebbing,向北可分布到印度洋[凯尔盖朗岛(Kerguelen I.)];另有少数种为两极分布种,如广布双眼钩虾Ampelisca eschrichtii Kroyer、大头双眼钩虾Ampelisca macrocephala Liljeborg及巨型角钩虾Paraceradocus miersii(Pfeffer)等。本调查区为低温海域,多数种生命周期较长,生长慢,成熟晚,但个体较大。 在24个取样站中,每站都采到端足类,有3站采到10种以上,其中62°51′6S, 58°07′5W 站有13种,优势种为镰形叶钩虾Jassa falcatus和宽额胖钩虾Urothoe latifrons Ren, sp. n.; 62°07′.5S, 57°57′.0W 站也有13种,优势种为斧板单钩虾Hoploops scutiger和大齿突钩虾Epineria macrodonta。另有8站各采到5-10种,其余13站各出现在5种以内。从栖息的密度来看,有的种密度相当大,生物量也高,如61°11′lS, 56°23′3W 站的斧板单钩虾为36个/m2; 62°33′.1S,58°28′.6W 站的广布双眼钩虾为24个/m2 ;而62°19′.4S,58°43′.4W 站的宽额胖钩虾可达50个/m2。 在调查区内,有的种分布较广泛,如巴氏双眼钩虾 Ampelisca barnardi Nicholls、全齿美钩虾 Eusirus perdentatus Chevreux、镰形叶钩虾、大齿丽钩虾 Liljeborgia macrodon Schellenberg 及宽额胖钩虾等都出现于5个站;但有的种如布氏双眼钩虾 Ampelisca bouvieri Chevreux 、大头双眼钩虾、南极美钩虾 Eusirus antarcticus Thomson 等仅出现于1站。在栖息水深方面,绝大多数端足类栖息于100-650m深度。裂尾近长足钩虾 Paradexamine fissicauta Chevreux、丘斑钩虾 Eurymea monticulosa Pfeffer 、南极隐须钩虾 Gondogeneia antarctica (Chevreux)、乔治隐须钩虾Gondogeneia Georgiana (Pfeffer)、巨型角钩虾等6种出现于潮间带。南极双眼钩虾 Ampelisca antarctica Ren, sp. n. 栖息于水深1098m,而窄叶大壶钩虾 Megamphopus angustilobatus Ren,sp. n. 与宽额猛钩虾 Harpinia latifrons Ren,sp. n.等种则栖于深水区,深度达180-1098m。很多种还与一定底质有关,如小型种宽额胖钩虾和尖角镰钩虾Harpiniopsis aciculum Ren,sp. n. 等多栖息于泥质底,而有的种如巴氏双眼钩虾与大齿丽钩虾等则出现于砂质底,镰形叶钩虾等栖息的底质较为广泛。  相似文献   

3.
1984-1985年中国首次赴南大洋考查期间,在南极半岛西北海域(62°06.8′-64°24.′5S,56°2.8.′6-62°3l.′0W)进行了底栖生物调查,并在中国南极长城站附近进行了潮间带采集,共获得软体动物双壳类100余号近500个标本,经分类研究,共有13个科24种,其中7种为该调查海域首次记录,3种只鉴定到属。它们大多数是壳小,壳质极薄脆的环南极分布的南极种和亚南极种,明显地显示出寒带高纬度海域的区系特点。  相似文献   

4.
热带太平洋是金枪鱼类、旗鱼类等渔业的主要作业海域,但目前针对此海域食物网的研究仍十分缺乏。本文根据2017年6月-11月中国金枪鱼科学观察员在热带太平洋中东部海域(13°09''N -34°27''S, 100°03''-176°17''W)采集的鱼类样品,结合胃含物及其他分析方法以35个物种间的摄食关系为基础对此海域的食物网结构进行了分析。拓扑学指标(节点强度,D;中心性指数,BC和CC;拓扑重要性指数,TI1和TI3;关键性指数,K、Kt和Kb)和Key-Player算法(KPP-1和KPP-2)用来筛选关键种,并结合体长数据建立了基于关键种的简化食物网。肯德尔相关性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拓扑学指标筛选出的关键种是一致的。大多数关键种与太平洋其他海域的研究结果是相同的,如剑鱼(Xiphias gladius)、长鳍金枪鱼(Thunnus alalunga)、小吻四鳍旗鱼(Tetrapturus angustirostris)头足类和鲭属。移除5个关键种后,食物网将被离散为许多互不连接的部分(F=0.632,FD=0.795,RD=0.957),表明这些物种在维持食物网结构和稳定性中的必要性。物种体长是本研究构建简化食物网时的决定性因素。研究结果有助于提高对热带太平洋食物网结构的认识,同时为进一步的生态系统动力学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三峡工程对长江口及邻近海域生态与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江口是我国最大的河口,河口地区通江达海,工、农业和交通业发达,是我国经济的重要枢纽与中心;河口两侧是著名的舟山渔场和吕四渔场,在我国海洋渔业生产上占有重要地位。 随着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进一步开发与经济发展,人类的社会活动对河口的影响日益严重,河口生态环境问题愈来愈突出。可见,河口生态环境本身就是一个非常严峻而重要的课题。 为给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简称三峡工程)的可行性论证提供依据,我们就三峡工程对河口及邻近海域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研究。自1985年8月至1986年10月进行了周年多学科的综合调查,调查范围为东经121°10''-124°00'',北纬30°20''-32°00''的河口区水域,调查区设48个环境因子调查站,30个游泳生物调查站,如图1所示(各专题根据各自需要又增减一些调查站)。本文系根据本调查研究的结果所进行的综述,各专题研究详见本集各文。  相似文献   

6.
南黄海和东海陆架区束毛藻(Trichodesmium)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杨清良 《海洋学报》1998,20(5):93-100
本文根据国家海洋局1977年12月至1978年11月在28°-34°N,120°30'-127°E海域69个站逐月用小型浮游生物网(孔径64μm)自底至表垂直拖曳的805份样品,研究束毛藻(Trichodesmium)周年的分布特征,并探讨其与若干环境因子(温、盐度和黑潮等流系等)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稀孔放射虫遍布于世界各大洋和各个深度的水层。在热带大洋环流和热带海域中,种类和数量都很丰富,但一般较浅的水域较少。西沙群岛位处热带,岛屿附近即为相当深(1000-2000米)的海域,稀孔虫的种类和数量都应较多,但本文所依据的资料仅采自群岛近岸水域,大部分采集点深度不超过1000米:故种类不多,数量也少。在分类研究上仅作到种的鉴定,生态学方面也只作了些初步探讨。 调查范围是15°30′-17°29′N,110°54′-114°0''E。  相似文献   

8.
根据“三峡工程对长江河口区生态与环境的影响和对策”的研究要求,为掌握工程兴建前长江口环境状况,我们于1985年8月一1986年5月,对122°-124°E,30°45′-32°00′N海域及受潮汐影响的江段进行了调查。本文根据5个航次的调查资料阐述了长江口海域化学耗氧量(COD)的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9.
台湾海峡东部海域海樽类被囊动物的分布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根据对1997至1999年3个航次在台湾海峡东部海域(23°30'~25°30′N,118°30′~121°00′E)采集的大型浮游动物样品的分析,首次专文报道了该海域浮游海樽类(Thaliacea)被囊动物的种类组成和数量分布,其中夏季的种类最多(11种),数量最大,平均丰度达7445×10-3个 m3,优势种是东方双尾纽鳃樽(Thaliademocraticaorientalis)、软拟海樽(Doliolettagegenbauri)和韦氏纽鳃樽(Weeliacy lindrica),而冬季的种类和个体数量最少,仅小齿海樽(Doliolumdenticulatum)的出现率较高.文章讨论了海樽类分布与水温、盐度及浮游植物丰度的关系,并与邻近海域海樽类的分布状况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10.
有关太平洋海洋环流,特别是对亚热带(又称副热带)、热带和赤道带环流的调查研究,近数十年来在国内、外海洋学界已蓬勃展开。其中,日本气象厅于1967年至今在137°E断面上每年进行1-2次定期海洋观测,并于1972-1979年、1987-1995年在155°E断面上每年夏季进行一次观测。根据上述经向断面观测资料,许多学者对137°E断面的海流结构,温、盐分布,水团及其变异,以及与ENSO现象的关系作了细致的分析研究(邹娥梅等,1993;顾玉荷,1996;Guan,1986;Masuzawa,1967);关于155°E断面的研究,则着重于太平洋赤道区域海流结构和它的变异及其与ENSO现象的关系等(顾玉荷,1990;Guan,1986)。本文拟根据155°E断面1972-1979年夏季(6-7月)日本气象厅的海洋水文气象观测资料(其中1974年无资料),分析研究该断面(北亚热带、热带和赤道带海域)的温、盐度分布特征和热、盐含量及其年际变异,并探讨其与ENSO现象之间的关系。 155°E断面北起30°N,南至11°S,自北向南横穿北亚热带、热带、赤道带和南半球热带。测站的密度以1975-1977年最密(设55个测站),1972年和1973年次之(分别设测站33个和40个),1978年和1979年测站稀疏,仅为15个和12个。采样深度间隔于30m以浅为10m,50-150m层间为25m,150-300m层间为50m,300-1000m层间为100m。图1为断面的位置和站位分布(5028站至5058站每相邻两站中间省略一站位)。 为了便于分析断面上各纬度带的水文特征及年际变异,将该断面自北向南划分为4个纬度带,即北亚热带(18°-30°N)、北半球热带(2°-18°N,以下简称北热带)、赤道带(2°N-2°S)和南半球热带(2°S以南,以下简称南热带)。其中北热带又划分为北赤道流区(8°-18°N)和北赤道逆流区(2°-8°N)。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对山东半岛东部、北部及渤海海峡地区的地方性天气-冷流低云,作了初步的分析。着重分析产生这种低云的环流特点及殊地理环境,分析归纳出这种低云的预测方法及判据。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中太平洋北部海盆表层和柱状沉积物中钙质超微化石的分析鉴定,讨论了该调查区处在溶跃面以下表层沉积物中钙质超微化石的种数与水深变化的关系,推测出本调查区中Ⅰ区的碳酸盐补偿深度约5300米。根据地层中出现的标准化石,对柱状岩芯M_(14)进行了地层年代划分。最上部地层年代约为27万年前,向下1米处年代约为44万年前,3.66米处年代约为122万年前。  相似文献   

13.
根据大量田间试验和调查资料分析,作者提出烟单14号玉米生长过程中,小喇叭口期土壤中全氮、大喇叭口期土壤中速效磷的含量与产量相关密切。并据此建立了产量及构成三因素与土壤养分间的最优相关模型。  相似文献   

14.
热带气旋对黄、渤海影响的统计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统计分析了1949—2000年共52年影响黄、渤海的热带气旋时空分布特点及ENS0、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与影响黄、渤海的热带气旋关系。结果表明,西太平洋热带气放以四种主要路径影响黄、渤海,其影响时间、频数及强度均有不同。ENSO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强度、位置将影响热带气旋对黄、渤海影响的路径和频数。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选用1951—1986年赤道太平洋(10°S—10°N,180—85°W)海表面温度(SST)与南方涛动指数及副热带高压特征指数,重点探讨了海洋与大气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得出了起主导作用的因素,认为与选取代表赤道太平洋平均海面温度的海区范围和选用代表南方涛动的两个气压站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16.
付克忖 《海洋学报》1980,2(3):51-58
本文讨论了南黄海北部海域及青岛近海海水激光(6328Å)衰减系数的垂直分布与温跃层的相关性。依据三个年度不同季节(春、夏、秋)现场实测结果,叙述了衰减系数垂直分布的季节变化,并对现场测量方法提出了改进方案。  相似文献   

17.
波浪对稳定海湾形成过程的实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一个稳定海湾形成过程的实验,研究了以波浪侵蚀为主的沙质海岸,在人工岬控制下海岸变形与波浪特性的关系。从而为海岸蚀退的预测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8.
浮力平流直接影响着海洋内部的湍流混合过程,制约着海洋热盐结构的形成和变化。这一过程在浅海,尤其在象渤黄海那样具有较强浮力平流的中国大陆沿岸带海区,是十分重要的。本文主要讨论浅海浮力平流对温跃层和海洋锋的影响,从理论上导出在浮力平流效应作用下期混合锋的公式,并以南黄海为例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是令人满意的。  相似文献   

19.
开发胶东温泉地热水对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地热水中阴离子的组分与温泉水类型,指出其中Ⅱ_1、Ⅱ_2:型水温高,日采水量大,矿化度高,水质复杂,相应的环境效应明显.提出地热水的大规模开采以及尾水的大量排放,对温泉周边的生态环境、工程环境、土壤及地下水等方面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讨论Bowen数的意义、功能和计算法。同时,依据多年水文气象实测资料作统计,计算出东中国海的Bo值。其结果绘制成1月至12月的月平均分布图,从而对本海域的Bo分布特点作详细分析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