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4 毫秒
1.
渤海湾底质中砷的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廖先贵 《海洋学报》1985,7(4):453-459
为了评价渤海湾的污染状况,自1978年至1982年,作者研究了砷在渤海湾底质中的地球化学行为,根据64个表层底质样,11个土柱的116层次的柱状底质样以及部分表层海水样中含砷量的资料,表明渤海湾尚未受到砷的污染。同时,根据底质中含砷量与底质的pH、Eh、铁、镍、有机质等相关性分析,探讨了砷自海水向底质转移的形式及其在底质中的存在形态。  相似文献   

2.
邹景忠 《海洋科学》1981,5(1):34-34
根据中国科学院(79)科发四字1531号文的指示,为查明渤海湾污染现状及其发展趋势,逐步实现海洋污染研究和监测手段现代化,在两年来“渤海湾环境质量评价及其自净能力”研究取得相当进展的基础上,院四、五局联合组织遥感应用所、上海技物所、长春光机所、安徽光机所、青岛海洋所等八个研究所和院  相似文献   

3.
砷,是在自然界中分布较广的一种元素。其化合物毒性较大,特别是在还原状态下形成的三价砷更是具有较强的致癌作用。目前已知的致癌物质不下一千种,但通过人类流行病学证实的数量有限。在这些有限的已知职业性致癌物中,砷是名列前矛的。据国内外有关资料报道,砷可以引起呼吸道、肺及皮肤癌。所以了解环境中砷的存在及分布是评价环境质量的一个重要因子。滨临胶州湾的青岛,不仅是我国著名的避暑胜地,而且也是国内外令人向往的旅游之地。因此,胶州湾的污染状况及发展趋势对其环境质量的评价,日益引起了人们的密切关注。本工作通过对胶州湾水质、底质中砷的测定,初步找出了其水平和铅直分布变化情况及规律,  相似文献   

4.
渤海湾水环境系统多级灰关联评价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水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水环境质量的综合评价分析是制定水环境保护对策的一个重要环节。文章在介绍了水环境指标因子选择方法的基础上,应用多级灰色关联评估理论及其模型对渤海湾近岸海域水环境质量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并分析了近10a来渤海湾水环境质量变化趋势及导致近岸海域海水富营养化状况的可能原因。  相似文献   

5.
渤海湾排污区底栖动物调查初步报告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近年来,由于海河,蓟运河以及永定新河将天津、北京两市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入渤海湾,加之沿海和海上油田的开发,还投入了含油污水等,所以,渤海湾的环境质量已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自1978年至1980年对渤海湾的环境质量进行了水文、化学、地质、生物等方面的调查。现将底  相似文献   

6.
渤海湾是个半封闭型的海湾。它三面环陆,东临渤海,周围入湾的河流有滦河、蓟运河、永定新河、海河、独流碱河和黄河等。 京津的排污,蓟运河沿岸农药的使用,对渤海湾砷的含量及其分布,都可能带来一定影响,颇为人们所关注。具有大量悬浮物负荷的黄河,对该湾的影响,也有待于研究。因此,我们于1980年8月份开始对渤海湾的砷进行调查,获得了初步的结果。为了得到更全面的知识,我们于次年8月份进行了进一步的调查。在原有站位的基础上,增设若干站位(主要是黄河河口附近的一些站位),同时测定了有关河道里的水样。此外,  相似文献   

7.
渤海湾表层沉积物中几种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渤海湾是个半封闭型海湾。周围河流携带的颗粒物质,大部分在湾內沉积,成为湾內沉积物的主要来源。 铁、锰、铝和有机物,对许多微量金属的河口行为有着直接的影响。1981年8月,我们采集了渤海湾及其周围几条河流的表层底质样品(共54份),进行铁、锰、砷和有机物测定;并通过化学沥滤,分离、测定沉积物中水合氧  相似文献   

8.
根据2008-2011年渤海湾近岸海域的调查结果,分析了该海域石油类含量的水平分布、垂直分布和年度变化,并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进行了该海域的环境质量状况评价.结果表明,从水平分布看渤海湾近岸海域石油类含量中北部高于南部,从垂直分布看,其石油类的含量大体呈现出表层高、底层低的特征,结合前人的调查结果,得出2002-2011年渤海湾近岸海域水体中石油类含量的年际变化虽时有波动,但总体较为平稳.根据单因子污染指数的评价结果认为,渤海湾近岸海域已经受到石油类的污染,应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9.
河口海区是浮游生物大量繁殖孳生的水域,也是许多水产动物的产卵、索饵场。渤海湾历来盛产食用贝类,又是某些经济鱼、虾类的天然渔场。但近十多年来,渤海西部主要鱼、贝类的产量逐年下降;探讨其原因时必然会考虑渤海湾的陆源污染是否已经危及饵料基础,从而导致渔业资源的衰退。本文试图通过查明渤海湾浮游动物生态现状,揭示陆源污染对其产生的影响,为评估渤海湾环境质量和采取渔业环境保护措施提供一个方面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复杂环境下的河口大型底栖生物群落结构特征,研究了黄河口及其毗邻海域内14个站位的底栖生物群落结构及其与主要环境因子的耦合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调查海域底栖生物群落组成和结构的空间异质性较高。底栖生物优势度不明显,优势物种集中于河口附近站位。生物多样性随离河口距离增加而增加,物种丰富度和生物多样性指数等的高值区均出现在远离河口的渤海湾和渤海中部站位,低值区位于近河口站位。对底栖生物群落的非参数多维排序(nMDS)和等级聚类分析显示,底栖生物群落结构相似性较低。丰度/生物量曲线(ABC曲线)分析显示,黄河口底栖生物群落整体上处于稳定状态,但近河口和莱州湾中西部站位受到干扰影响,群落结构不稳定。研究还表明生物量大的底栖生物(软体动物)倾向于向重金属含量较高的站位聚集。综合沉积物化学、预测毒性和底栖生物群落结构变化的评价结果可知,远离黄河口的沉积物环境质量普遍较好,而河口附近的沉积物环境质量较差。  相似文献   

11.
河口砷(As)的地球化学行为的研究是近几年才开始的。Waslenchuk和Windon在研究美国东南部一些河口砷的行为时,认为砷在河口的行为是保守的。Howard在调查英格兰南部的Beaulieu河口砷的行为时,发现有转移的迹象。黄河口及其近岸海域溶解砷的调查目的是想了解砷在黄河口的行为及其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12.
根据2014~2016年渤海各航次监测数据,选择22项因子构建表征研究区水环境、沉积环境、生态系统健康状态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AHP层次分析方法对渤海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渤海综合生态指数CEI为0.643,健康等级为中级,表明渤海生态系统整体处于亚健康的状态。生态健康较差和差的区域主要集中在莱州湾-渤海湾及其毗连地带的黄河三角洲地区;唐山-秦皇岛-葫芦岛近海及其纵深海域大体处于中级健康水准;渤海中部海区及其毗连的渤海海峡区域,海洋生态健康水平较高。根据评价结果,认为陆源输入、围填海工程是莱州湾和渤海湾的主要胁迫因子,并探讨了相应对策,以期为渤海的综合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3.
海洋环境质量评价探讨——模糊集理论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环境质量评价是环境科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六十年代起,国外已开始研究和应用“环境质量指数”来定量表示环境质量状况。七十年代以来,国内也广泛采用了这一指数法——包括海洋环境质量评价在内,同时,还进行了不少数学模式的研究。但是,由于这些模型在理论上的缺陷,实际应用的结果往往不能反映污染的真实状况。因此,有人主张应用希尔伯空间(Hilbert Space)理论。不过这一理论的数学模式同样会因“向量”可相加性难以被满足而导致脱离环境污染的真实状况。汪培庄将Fuzzy数学理论应用于环境质量评价,容跃等用Fuzzy集合论计算水环境综合评价指数进行了新尝试,本文是在他们工作的基础上用Fuzzy集理论探讨海洋环境质量的评价。  相似文献   

14.
作者以阳极溶出伏安法和氢氧化铁共沉淀—DDC—Ag法测定了黄河口表层海水中溶解态总砷、溶解态有机砷、溶解无机砷、砷(Ⅲ)和砷(Ⅴ)的含量。实验结果表明:1、黄河口区表层海水中丰水期溶解态无机砷的平均浓度(2.26μgL~(-1))高于枯水期的平均浓度(1.43μgL~(-1));2、枯水期内,表层海水中溶解态无机砷浓度与海水盐度之间存在良好的相关性,而在丰水期内无此相关关系;3、两航次中溶解态无机砷的平面分布呈明显的梯度分布,即由河口向渤海湾中部方向溶解态无机砷浓度递减。  相似文献   

15.
近岸海域水体和沉积物是营养盐迁移转化的重要场所。2016年8月对渤海湾水体和沉积物进行采样监测,分析了渤海湾水体和沉积物中不同形态氮、磷的含量,并研究了营养盐在水体和沉积物中的分布特征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渤海湾水体中的营养盐在西部近岸地区含量较高,而在离海岸线较远的开阔海域含量较低,表现出一个明显的质量浓度梯度。说明人类活动对近岸海域水体中营养盐含量的贡献较为明显。水体中营养盐主要是以无机态为主,无机氮和无机磷分别占到总氮和总磷的76.65%和76.46%。沉积物中氮、磷营养盐表现出和水体中营养盐含量类似的空间分布特征,但形态主要以有机氮为主,无机磷的含量也仅占到30.42%。这说明夏季渤海湾水体中氮、磷营养盐主要由水中有机体通过同化作用将无机态营养盐合成为有机态营养盐进入沉积物,渤海湾西北海域的富营养化过程是水体中营养盐向沉积物迁移的一个主要驱动力。  相似文献   

16.
渤海湾近岸海域浮游动物多样性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2004~2009年每年1~2次对渤海湾近岸海域选定站位进行采样,分析了其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及种类多样性。结果表明,渤海湾近岸海域共鉴定出浮游动物9大类48种,主要种类为近岸低盐种,优势种主要为强壮箭虫(Sagitta crassa)、中华哲水蚤(Calanus sinicus)、大同拟长腹剑水蚤(Oithona similes)、小拟哲水蚤(Paracalanus parvus)和双刺纺锤水蚤(Acartia bifilosa)。通过不同年份渤海湾近岸海域浮游动物物种丰度、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优势度的对比,发现渤海湾海域生物环境质量在2007年前呈下降趋势,2007年后呈回升趋势。渤海湾近岸海域南部断面的浮游动物多样性指数呈减小趋势,北部断面的浮游动物多样性呈增大趋势。  相似文献   

17.
渤海湾附着生物生态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渤海湾是我国北方最主要的经济活动海区之一,船只、平台及各种海洋开发设施都会受到附着生物的影响。自1974年8月至1977年8月,对塘沽新港及其邻近船只、码头、闸门的附着生物进行调查,并于1975年9月至1977年8月,分别在渤海湾的4号平台及塘沽新港等(图1)进行二周年系统挂板。根据以上资料,初步研究了渤海湾附着生物的种类、数量及附着季节,对渤海湾近岸与远岸附着生物的异同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8.
环渤海湾地区经济发展迅速但开发利用过度,生态问题突出。本文以社会环境学理论、系统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等为基础,建立了环渤海湾海洋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单项评价法,以地级市为基本单位对环渤海湾地区的海洋资源环境承载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滨州市的海洋资源环境承载力较好,其次为唐山市和天津市,沧州市的海洋资源环境承载力较弱。  相似文献   

19.
2012-10-11对渤海湾18个站位(含4个沉积物柱状样站位)的沉积物进行采样分析,结果表明,5种主要的重金属(Cr,Cu,Zn,Cd,Pb)有相似的空间(水平方向)分布特征,即渤海湾西北部和渤海湾中部的沉积物重金属质量分数较高。利用地质累积指数法评价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程度,结果显示,Cd受到轻度污染。采用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对污染物来源进行了探讨,推测渤海湾西北部高质量分数重金属很可能与排污口的排放有关。根据沉积物粒度分布特征,结合渤海湾的环流情况,推测沉积物重金属分布受渤海湾水流及其所导致的粒度变化所影响,进一步分析了放射性核素~(210)Pb活度的空间分布,在渤海湾西北部及中部的重金属高质量分数区域,210 Pb活度随埋藏深度呈现有规律的衰减且沉积速率较低,证实该区域沉积环境较为稳定,有利于携带重金属的悬浮物沉积。  相似文献   

20.
渤海湾西北岸发育有中纬度地区典型的滨外沙坝泻湖及沿岸沙坝泻湖。泻湖不仅是该海岸区域内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亦是海岸带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带。然而,由于泻湖的自然演变退化,更重要的是人类活动的影响,致使泻湖生境遭到严重破坏,同时也加速了泻湖陆化消亡过程。本文以渤海湾西北岸泻湖为例,讨论了泻湖的自然演变及其人为陆化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