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浙江恐龙和蛋化石的时代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浙江省内,有12个白垩纪红层盆地中发现恐龙化石和蛋化石,且多个盆地龙蛋共生。经初步调查,除金衢盆地衢江群下部中戴组发现恐龙化石外,恐龙化石和蛋化石均产于盆地内的中上部地层:即永康群朝川组、方岩组,衢江群的金华组和衢县组,天台群两头塘组和赤城山组。从相关地层的古生物组合时代和火山岩同位素年龄为101~90Ma以及地层的古地磁均为正向极性特征分析,浙江绝大部分恐龙蛋的时代应为晚白垩世,而蜂窝蛋类化石时代则很可能是早白垩世晚期或未期。  相似文献   

2.
浙江白垩纪恐龙与恐龙蛋化石的时空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浙江省恐龙化石地质遗迹调查表明,全省有9个白垩纪陆相红层盆地产恐龙和恐龙蛋化石,至今已发现有4科5属5种恐龙骨骼和7科11属24种恐龙蛋化石。浙江省恐龙和恐龙蛋化石主要分布在天台盆地和金衢盆地的东阳、衢州、龙游、金华、浦江、兰溪一带,主要产于天台群的赖家组,衢江群的金华组、衢县组。永康、南马、新昌、嵊州、仙居、诸暨、湖山等地永康群朝川组、方岩组中也有较丰富的恐龙化石。依据恐龙和恐龙蛋化石在盆地内地层中的分布、地层的同位素年龄和相伴生的其他生物群特征等分析表明,恐龙和恐龙蛋化石的赋存地质时代以晚白垩世为主。此外,恐龙和恐龙蛋化石在浙江的广泛分布表明该地区地质历史时期气候温暖,植被茂盛,水资源丰富,是恐龙及其他生物生存繁衍的理想场所。  相似文献   

3.
侏罗纪在全球范围内属于重要的产煤期,然而此时云南、四川中-南部没有煤系出现,反而发育了一套独特的“红色岩系“.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并繁盛着蜥脚亚目等形形色色的恐龙,与中国北部、东部地区的恐龙类群有明显的差异.马门溪龙在中国主要发现于四川,最近在云南侏罗纪“红层“中发现云南马门溪龙(新种)尚属首次,再次证实禄丰一带存在上侏罗统.该化石产于禄丰川街盆地老长箐-大尖峰剖面,在其下部地层中还分别产出代表中侏罗世的川街龙和早侏罗世的禄丰龙化石.能在同一完整地层剖面上见到不同时段早、中、晚侏罗世3套恐龙动物群,这在国内外都是罕见的.  相似文献   

4.
侏罗纪在全球范围内属于重要的产煤期,然而此时云南、四川中-南部没有煤系出现,反而发育了一套独特的“红色岩系”。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并繁盛着蜥脚亚目等形形色色的恐龙,与中国北部、东部地区的恐龙类群有明显的差异。马门溪龙在中国主要发现于四川,最近在云南侏罗纪“红层”中发现云南马门溪龙(新种)尚属首次,再次证实禄丰一带存在上侏罗统。该化石产于禄丰川街盆地老长箐-大尖峰剖面,在其下部地层中还分别产出代表中侏罗世的川街龙和早侏罗世的禄丰龙化石。能在同一完整地层剖面上见到不同时段早、中、晚侏罗世3套恐龙动物群,这在国内外都是罕见的。  相似文献   

5.
最近辽西建昌地区报道发现了一系列带羽毛恐龙和翼龙化石, 其赋存化石的地层层位时代一直富有争议。我们结合前人资料对玲珑塔含化石地层剖面进行了野外调查和实测, 厘定了含化石地层沉积层序和时代归属。剖面顶底岩石组合特征主要以溢流相中性熔岩和近火山口相火山碎屑岩为主, 中间层位为河流相-湖泊相碎屑岩。该剖面产有大量叶肢介、介形类、双壳类、昆虫、鱼类、植物化石和大量脊椎动物化石。上述化石指示含恐龙化石地层时代为中侏罗世。通过区域对比认为含恐龙化石地层与区域上髫髻山组地层层序和岩石组合相似, 因此认为含恐龙化石地层为中侏罗世髫髻山组(火山岩同位素年代学年龄范围为152~165 Ma)。  相似文献   

6.
宜兴市张渚镇北牛犊山出露了一套陆相红层,由于一直未获化石,时代归属及区域对比分歧较大。1973年我队将其归为晚白垩世浦口组:1978年我队编制江苏省及上海市区域地质志时,将其归为西横山组。近几年笔者和本队部分同志在该区进行区域地质调查时,于该红层中采获了恐龙蛋化石,因而提出这一红层时代应归属于晚白垩晚期赤山组。一、地层剖面赤山组(K_2(?)) 厚>38.8m(11)灰紫包细粒岩屑砂岩(未见顶)。 >5.3m⑩紫红色含角砾细粒长石岩屑砂岩 2.8m⑨浅紫色角砾岩 4.6m⑧灰紫色细粒长石岩屑砂岩。2.4m⑦紫色含角砾长石岩屑砂岩。1.3m  相似文献   

7.
豫南南阳盆地西峡赵营村上白垩统高沟组含有较多的恐龙蛋化石,其中最为著名的是“路易贝贝”胚胎化石。对含化石地层中恐龙蛋的保存特征和古气候重建,可进一步认识白垩纪恐龙灭绝的古环境背景和原因。本文实测赵营村剖面厚约267.8 m,主要由下伏泥盆系南湾组(厚7.9 m)、上白垩统高沟组(厚259.9 m,未到顶)组成。通过地层沉积物结构构造观测和样品采集,在室内进行了元素、碳酸盐碳氧同位素组成、有机质饱和烃生标化合物等测试。结果表明,高沟组沉积物主要源于熊耳山岩浆岩的风化和短距离迁移,恐龙蛋化石主要保存于海拔200~800 m的山麓至平原过渡带的河漫滩环境,以原地埋藏为主。降雨量的变化造成河漫滩与河道频繁变化,从而导致恐龙在山麓与河漫滩之间来回迁栖。生物标志化合物分析表明,含恐龙蛋化石地层有机质主要来源于水生植物、菌藻类和陆生植物,但植被总体不发育。利用地层沉积岩Si/Al、CIA、Rb/Sr比值,以及δ13C、δ18O等环境指标对高沟组古气候重建,该时期发生了较为快速的旋回变化,经历了暖干—暖湿—干旱—暖湿—干旱的古气候演变过程,总体上呈逐渐干旱化的趋势。通过赵营村晚白垩世早期恐龙蛋化石的埋藏、以及地层的古环境重建,说明古气候、古环境状况可能是影响恐龙生存的主要因素,大量恐龙蛋不能完全孵化以及气候的干旱化导致植被恶化可能是恐龙逐渐消亡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中国的恐龙蛋化石埋藏丰富,分布广泛。迄今为止,已报道有14个省(区)发现恐龙蛋化石。尤其在浙江天台盆地、山东莱阳盆地、广东南雄盆地以及河南西峡和淅川盆地等晚白垩世陆相红层中发现大量的恐龙蛋化石,同时也发现大量共生的恐龙等脊椎动物化石。中国恐龙蛋化石具有数量大、种类多、保存好、分布广、时代跨度大等特点,因此恐龙蛋可以作为中国白垩纪陆相地层划分与对比的重要化石之一。本文在建立天台盆地赖家组和赤城山组的岩石地层、年代地层和恐龙蛋生物地层层序框架的基础上,重点对比讨论了我国几个主要含恐龙蛋沉积盆地的恐龙蛋类群组合序列及其对应的地层关系。同时,对我国周边相邻地区如蒙古、韩国和印度以及其他各个大陆发现的恐龙蛋化石进行了初步对比讨论。天台恐龙蛋化石群与我国其他几个主要的恐龙蛋化石群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相比较而言,天台恐龙蛋化石群和南雄恐龙蛋化石群组合特征鲜明,前者主要以网形蛋类和蜂窝蛋类为主,后者以长形蛋类为优势类群,结合天台盆地陆相红层中多个凝灰岩夹层获得的98~91Ma和南雄盆地67Ma的同位素年龄,据此,天台恐龙蛋化石群代表了晚白垩世早期的恐龙蛋组合,而南雄恐龙蛋化石群则代表了晚白垩世晚期的恐龙蛋组合。天台恐龙蛋化石群与莱阳恐龙蛋化石群明显不同,莱阳盆地的主要蛋化石类型——圆形蛋类和椭圆形蛋类在天台盆地至今没有被发现。但莱阳恐龙蛋化石群与南雄恐龙蛋化石群比较相似,如莱阳盆地金刚口组以椭圆形蛋类为主,含有少量的长形蛋类,而南雄盆地以长形蛋类为主,含有少量的椭圆形蛋类,其中金刚口椭圆形蛋、薄皮椭圆形蛋、长形长形蛋和安氏长形蛋等2属4种蛋化石在两个盆地均有发现。此外,在莱阳盆地王氏群中下部的将军顶组还发现了相对原始的网形蛋类。综合以上分析,莱阳恐龙蛋化石群大致介于晚白垩世早期的天台恐龙蛋化石群和晚白垩世晚期的南雄恐龙蛋化石群之间,更接近于南雄恐龙蛋化石群,时代应为晚白垩世中晚期。天台恐龙蛋化石群与西峡恐龙蛋化石群非常相似,在科一级分类单元中,至少有巨型长形蛋类、蜂窝蛋类和棱柱形蛋类等6个蛋科在两个盆地中均有发现,尤其是巨型长形蛋科仅在天台和西峡两个盆地中有化石记录,其中西峡巨型长形蛋这一蛋种同时产于西峡盆地走马岗组、赵营组和天台盆地的赤城山组。西峡盆地发现的其他一些蛋化石也可以归入到天台盆地新建立的一些蛋化石类型中。据此推断,走马岗组和赵营组与赤城山组的层位可能大致相当。虽然我们对西峡盆地已报道的部分恐龙蛋化石进行了初步厘定,但鉴于西峡盆地大量恐龙蛋化石的形态学和分类学尚存在较多的问题,两盆地的详细对比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天台恐龙蛋化石群与淅川盆地的恐龙蛋化石组合差别很大,相应的淅川盆地的恐龙蛋类群与相邻的西峡盆地的差别也较大,此外,在淅川盆地高沟组发现有树枝蛋类,这一类蛋化石在天台盆地未发现,据此推测淅川盆地的时代应晚于天台盆地和西峡盆地。相比较而言,淅川盆地的蛋化石组合与莱阳和南雄恐龙蛋化石群有一定的相似性,都含有长形蛋类、圆形蛋类和椭圆形蛋类等,因而,淅川盆地的马家村组和寺沟组的层位被认为可能与莱阳盆地的金刚口组和南雄盆地的坪岭组相当。综上分析,我们可以初步建立我国晚白垩世恐龙蛋化石群的组合序列及其对应的地层层序和时代框架,从下至上至少包含了4个恐龙蛋化石群:1)天台恐龙蛋化石群,赋存层位为天台群中上部的赖家组和赤城山组,时代约为晚白垩世早期(塞诺曼期土伦期);2)西峡恐龙蛋化石群,赋存层位为走马岗组、赵营组和六爷庙组,晚白垩世早中期(土伦期桑顿期);3)莱阳恐龙蛋化石群,赋存层位为王氏群中上部的将军顶组和金刚口组,晚白垩世中晚期(科尼亚克期坎潘期);4)南雄恐龙蛋化石群,赋存层位为南雄群园圃组和坪岭组,晚白垩世晚期(坎潘期马斯特里赫特期)。此外,随着研究工作的继续和深入,有望建立起包括早白垩世恐龙蛋化石群在内的白垩纪恐龙蛋化石群的组合特征序列,为进一步划分与对比我国白垩纪地层提供更多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9.
李明  林宝玉  宋妍妍 《地球学报》2019,40(3):428-446
本文对曾经考察过的西藏自治区主要研究剖面(即:聂拉木、定日、定结和申扎剖面)重新研究,参照国内已知的西藏奥陶纪和志留纪地层资料,对西藏地区奥陶系和志留系的海相红层进行系统研究。在西藏奥陶—志留系中,识别出11层海相红层。其中,在奥陶纪地层中识别出6层海相红层,在志留纪地层中识别出5层海相红层。已识别出的11层海相红层中,除奥陶纪青泥洞组海相红层(XORB1)属于深水大洋红层外,其它10层海相红层均属于浅水-半深水的陆棚红层。依据海相红层及其上下层位所含化石,本文初步讨论了各海相红层的大致时代,并与我国主要地区的同期海相红层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10.
以大量的野外工作为基础,辅以地球化学研究,确定了西峡盆地和夏馆盆地普遍存在着古地震事件的物质记录。同沉积期古地震事件主要表现为同沉积小断裂、同沉积角砾岩层等,且同沉积地震事件对于河流侵蚀作用的产生具有重要的影响;成岩期古地震事件主要表现为沿断裂上盘砾岩的"涂抹"和成岩期形成的方解石擦磨晶体,以及由断裂(裂隙)所围限的不同于周侧岩性的块体。古地震事件的研究不仅可以为恐龙蛋的埋藏作用提供信息,也可以为研究古地理和古构造背景提供信息。  相似文献   

11.
对内蒙地轴及其南缘(冀北部分)侏罗系煤系的岩性特征及其中所含植物化石进行了研究,并将它们与内蒙古早—中侏罗世含煤地层进行了对比,认为下花园组下部是内蒙古五当沟组在冀北的延伸,应称为五当沟组,上部煤系应为召沟组在冀北的延伸,因此应改称召沟组。  相似文献   

12.
河南西峡白垩纪地层和蛋化石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本文在对西峡地区恐龙蛋化石分布进行全面评价同时,还首次报道了鳄类蛋化石、鸟类蛋化石、赵营组的无脊椎动物化石,这些新发现不仅丰富了西峡地区生物群面貌,也揭示了伏牛山南麓白垩纪构造盆地特点.  相似文献   

13.
"路易贝贝"恐龙胚胎化石产于中国河南省南阳市西峡县阳城乡,位于西峡盆地上白垩统高沟组下(底)部,是Macroelongatoolithus xixaensis(西峡巨型长形蛋)的胚胎骨骼化石。西峡盆地上白垩统自下而上划分为高沟组、马家村组、寺沟组。高沟组产有丰富的恐龙蛋化石和少量恐龙骨骼化石,以及少量的双壳类、腹足类、介形类、轮藻、植物孢粉、植物化石碎片和丰富的遗迹化石。依据上述化石的地质时代并结合高沟组与上覆马家村组整合接触关系和寺沟组化石组合情况,以及高沟组与下伏泥盆系南湾组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和周边相邻盆地的地层对比,将西峡盆地高沟组地质时代置于晚白垩世中晚期的康尼亚克期(Coniacian)。高沟组下、中部为半干旱温热气候条件下的红色陆相类磨拉石建造的陆源碎屑岩,属间歇性的、以牵引流为主的浑水河流冲积扇沉积物;高沟组上部为冲积扇和辫状河沉积。"路易贝贝"所在层位的古地理环境是冲积扇扇端朝向南的、缓坡状宽阔平坦的冲积扇扇面,可归入冲积扇相-扇端亚相-漫流微相。  相似文献   

14.
The paper describes an early and primitive sauropod dinosaur, Gongxianosaurus shibeiensis (gen. et sp. nov.), from the Dongyuemiao Member of the Lower Jurassic Ziliujing Formation in Shibei Township, Gongxian County, Sichuan Province, China, which is one of the 5 dinosaur fossils discovered in Gongxian in 1997. Except the skull which is incomplete, the fossils are well preserved. It has some features of both sauropods and prosauropods. It is an intermediate type in the evolution of dinosaurs from prosauropods to sauropods and provides materials for the study of the origin and evolution of the sauropod dinosaur fauna. The discovery of this new sauropod furnishes a way for the stratigraphic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Early Jurassic Ziliujing Formation in the Sichuan basin and the Lower Jurassic Lufeng Formation in the Central Yunnan basin.  相似文献   

15.
前人对林西县上二叠统林西组和扎鲁特旗陶海营子组进行过长期研究,发现较多淡水双壳类和植物化石,而叶肢介化石仅在陶海营子组有所发现。本次研究在内蒙古林西县官地剖面林西组的中上部首次发现叶肢介化石,经初步鉴定为林西黄河叶肢介(新种)等3个属种。叶肢介化石的发现为林西组时代的进一步确定、地层对比和古地理重建提供了可靠的化石依据,具有重要的地层学和古地理古构造学意义。  相似文献   

16.
前人对林西县上二叠统林西组和扎鲁特旗陶海营子组进行过长期研究,发现较多淡水双壳类和植物化石,而叶肢介化石仅在陶海营子组有所发现。本次研究在内蒙古林西县官地剖面林西组的中上部首次发现叶肢介化石,经初步鉴定为林西黄河叶肢介(新种)等3个属种。叶肢介化石的发现为林西组时代的进一步确定、地层对比和古地理重建提供了可靠的化石依据,具有重要的地层学和古地理古构造学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中国恐龙蛋化石及其生态地层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系统地对中国恐龙蛋化石的地理分布作了总结,并将恐龙蛋化石类型归纳为9科,13属,21种。在此基础上,着重分析了恐龙蛋化石古生态特征,分别从蛋化石的排列方式,恐龙产蛋的方式,不同类型蛋化石间及蛋化石与骨骼化石共生几方面作了探讨,并进一步阐述恐龙蛋化石在晚白垩世地层划分对比所具有的直接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