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 毫秒
1.
天然热释光方法是一种重复性较好的方法,在测量过程中,样品粒度、加热温度、仪器灵敏度都会对测量结果产生影响,测量结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地质解释。针对这几种主要影响测量结果的因素做了初步试验性的研究,分析了引起测量结果不同的原因,给出了最佳的测量条件。  相似文献   

2.
连环测斜方法(以下简称环测法)是用于磁性矿区测量钻孔方位角和顶角的一种方法,目前国内许多单位仍在应用。这种测斜方法由于采用了逐点推算、连环测量和公式计算的间接办法,因而存在着效率低、操作程序麻烦和误差较大等缺点。但是近年来,无论是仪器和测斜方法都有了改进,已设计和生产了可以连续测量的JXC-1型和JXK-2型测斜仪,还研究了显影测斜方法。前二种仪器可以连续测量,提高效率,减少误差。后一种方法,则可避免用定盘测斜仪的玛瑙轴承或顶尖损坏,或顶卡时间失灵而导致测量数据的过失误差和返工,并提高了测斜精度。  相似文献   

3.
冻土位移的散斑照相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建军  俞祁浩 《冰川冻土》1997,19(3):258-262
针对冻土受力变形的特性,给出了白光散斑照相,激光散射照相和激光显微散照相技术相结合测量冻土位移的方法,分析讨论了各种散斑照相的测量范围,对冻土弹性变形范围内的位移测量实验表明,这是一种有效的测量手段。  相似文献   

4.
谈成龙 《铀矿地质》2006,22(5):320-320,266
磁化率测量是勘查铀矿的一种可能方法。在实际工作中,有人观测钻孔岩心的磁化率,也有人测量土壤的磁化率,在有条件时还有人进行磁化率测井工作。  相似文献   

5.
地面伽马能谱测量应用于浅覆盖区地质填图数据预处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地面伽马能谱测量作为地质填图的辅助手段应用于浅覆盖区是一种尝试。利用地面伽马能谱测量数据的预处理来尝试消除浅覆盖对能谱测量的影响,通过野外试验数据和实测剖面数据的分析,进行了地表植被、局部干扰、测量几何条件、Th、K元素垂直分布分析,获得了数据预处理的简单方法,经过实测剖面的对比,证明方法是可取的。  相似文献   

6.
付锦  裴承凯  潘大金 《铀矿地质》2007,23(2):109-114
本文介绍了一种用于氡析出率测量的α能谱测量仪。这种仪器采用软、硬件结合的稳谱方式提高仪器稳定性和测量的重现性;可以针对不同测量要求设置不同探测核素,以达到避免探测器污染、节省测量时间的目的;系统通过Windows界面的测谱软件,对测量进行控制、对谱线进行操作和显示全谱。文中介绍了该仪器组成、性能、特点、温湿度影响的抑制方法、采样方式、氡析出率换算方法以及测量图谱性质分析。  相似文献   

7.
鸣午 《探矿工程》1979,(3):55-58
现有一种装置,在传动链的传动小齿轮上测量扭矩,检测受应力轴上磁性磁化率的变化。可是,这样的方法并不直接用于钻进系统,测量的钻进扭矩常保持平均值。  相似文献   

8.
地气测量研究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曹建劲 《湖南地质》2001,20(2):154-156
地气测量是寻找深部隐伏矿床的一种化探新方法,目前这一方法已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应用并迅速发展,作者着重综述了地气测量的研究历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指出了季节的变化、土壤中氢氧化铁及温度与pH值对纳米微料的吸附作用等问题,是地气测量效果的显著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
环境航空测量数据的处理与解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讨论了大气污染的现状,对比航空测量和地面监测的优缺点,提出了一套环境航空测量数据的处理方法,并讨论了各类参数的具体含义及关系。  相似文献   

10.
根据在滇西燕子洞矿段的化探方法技术试验研究结果,将水化学测量作为高山峡谷区靶区三级查证的方法,并对常规水系沉积物测量,土壤测量的工作方法进行了调整,试点测量结构表明,找矿效果良好,工作效率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11.
明渠规则断面流量测量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时现有明渠流量测量方法的不足,提出一种规则断面明渠流量的自动测量方法-"流速-水位法".首先基于断面流速分布经验公式,给出"流速-水位法"测量明渠断面流量的基本原理、计算公式及测量步骤;然后应用该法对某实际灌区的两个典型断面进行流量测量,并与流速-面积法的实测结果作对比,两者符合的较好,说明本文所提出的"流速-水位法"是准确可行的.实例应用成果表明,所提出的"流速-水位法"可用于规则断面明渠流量的自动测量.  相似文献   

12.
GPS测量的高程是大地高,而我们日常使用的高程是正常高,这中间存在一个高程异常值,由于地球质量分布不均,这个高程异常值不是个常数。本文简要介绍了常用高程系统及相互的转换关系,重点介绍了多项式曲面拟合和多面函数拟合两种GPS高程拟合方法。结合北京市地面沉降监测项目,利用研究区范围内监测点已有的A级GPS测量数据和一等水准测量数据,采用了五种拟合方法,通过不同的选点方式,再经过MATLAB软件编程计算,对研究区进行了高程拟合,并对各项试验结果分别进行了拟合精度的评定。通过对每个拟合模型进行分析,对拟合结果进行比较和对五种拟合方法进行比较,最后得出结论,选择适当的高程拟合模型进行高程拟合能达到四等水准测量精度,采用二次、三次曲面拟合和多面函数拟合方法均能较好的对研究区进行高程拟合。  相似文献   

13.
李康  王威  杨典森  陈卫忠  亓宪寅  谭彩 《岩土力学》2020,41(3):1086-1094
周期振荡法是一种新兴的多孔介质渗透率测量方法,具有测量周期短、稳定性好、精度高等优点。然而,由于缺乏对周期振荡法的系统研究,该方法未能在低渗透测量领域得到推广应用。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分别研究了不同孔隙率、渗透率对周期振荡法气压测量结果的影响,以及不同形式周期波在周期振荡法渗透率测量中的适用性。结果表明:无论是孔隙率,还是渗透率都会影响气体压力传递过程;周期振荡法渗透率测量时可以不需要初始气压平衡过程,一定时间后测量结果几乎不受初始气压状态影响;与正弦波相比,方波对下游气体压力响应的影响更明显,而且方波、三角波和锯齿波具有容易加载的特点,建议采用方波取代正弦波进行周期振荡法试验。研究成果对指导周期振荡法试验和解决低渗透测量难题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4.
天津地铁盾构施工地层变形实测及动态模拟   总被引:20,自引:5,他引:15  
姜忻良  崔奕  李园  赵志民 《岩土力学》2005,26(10):1612-1616
以天津地铁一号线工程为背景,通过现场实测得到了盾构推进过程中地表的变形规律和隧道周围土体的扰动规律。利用有限元程序ABAQUS的单元生死技术模拟盾构前进过程,并对工程盾构开挖过程进行了仿真模拟。结果表明计算值与实测值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15.
三峡库区滑坡监测中的新技术和新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三峡库区地质环境脆弱,是我国滑坡灾害的多发地区,因此,有效开展滑坡监测已经成为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的一项重要任务.目前,三峡库区的滑坡监测系统已初步得到建立,大量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应用成果,为及时准确掌握三峡库区滑坡的变形状况、预测预报滑坡的发生提供了科学依据.文中着重介绍了GPS大地形变测量、自动伸缩计地表位移测量、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TDR滑坡体深部变形测量和自动远程遥控监测等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应用情况,并对各自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和比较.指出在三峡库区滑坡监测中,应该根据滑坡自身特点、监测目的和仪器的特性,合理选择监测方法.  相似文献   

16.
利用成层土中剪切变形传递法分析单桩的坚向承载特性和沉降特性,经过与现场实测数据结果比较分析,证明剪切变形传递法,在用于计算设计荷载范围内的单桩桩身内力和沉降方面具有很好的精度。故在无现场静载荷试验的条件,剪切变形传递法可作为分析单桩竖向承载特性及桩周土体阻力发挥过程的一种辅助方法。  相似文献   

17.
周航  廖昕  陈仕阔  冯涛  王志民 《地球科学》2022,47(6):2130-2148
针对复杂山区深埋隧道岩爆危险性评价中的诸多不确定性因素问题,通过归纳分析典型高地应力条件下深埋隧道岩爆破坏特征及关键影响因子,从客观反映高地应力环境、岩石力学性能和围岩性质3个层面确定5项岩爆评价指标,利用未确知测度理论建立隧道岩爆危险性评价模型.为了充分考虑岩爆危险性评价的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通过引入距离函数,采用熵权法和层次分析法相结合构建组合赋权法,综合确定各指标的权重系数.基于未确知测度理论及计算规则,结合岩爆危险性分级标准,构建直线型单指标测度函数,计算单指标测度评价矩阵和多指标测度向量,依照置信度准则进行岩爆危险性评价.将构建的岩爆危险性评价未确知测度模型应用于川藏交通廊道桑珠岭隧道,并与强度应力比法、Russenes判据、岩石脆性系数、岩体完整性系数、岩石弹性能指数等单指标判据评价结果及实际岩爆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评价结果的准确率达到94.4%,比单指标岩爆判据的准确率高16.7%~66.7%.   相似文献   

18.
动态图像法、镜下测量法在地下沉积岩粒度分析中的应用研究较为薄弱。对塔里木轮南地区X100井三叠系水下分流河道12块砂岩样品分别采用以上两种方法进行粒度测试,将所测得的各组分含量、粒度曲线及粒度参数进行对比分析,并对镜下测量法粒度结果开展校正研究,以使这两种方法在今后能更广泛地运用于粒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镜下测量法,动态图像法检测粗组分含量偏大而细组分含量偏小,黏土—粉砂组分和中砂组分是两种方法产生差异的分界线。检测颗粒数目的悬殊和岩石类型是两种方法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测试方法的量程、测量原理和颗粒形状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基于岩性的镜下测量法粒度结果校正,使两种方法的细砂—粗砂组分含量、粒径参数的相关系数从0.25~0.80提高到0.88~0.95,达到了校正基本目的,其准确性得到有效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腾冲科学钻探孔非弹性应变恢复法三维地应力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非弹性应变恢复法(简称ASR法)进行了腾冲科学钻探孔地应力测量。基于岩芯测量的ASR法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深部三维地应力测量的一种经济实用的新方法。使用该方法进行了720 m至1098 m深处的三维地应力测量,获得了该深度范围的地应力状态。测量结果表明:最大和中间主应力近于水平,最小主应力近于铅直。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为30°到45°。测量结果与地震机制解进行了对比。对比表明,ASR法得到的结果与地震机制解非常吻合。应力状态有利于高角度断层产生走滑运动,低角度断层产生逆冲运动。这与腾冲地区的地震断层活动性质一致。测量结果对地震机理的研究有意义。  相似文献   

20.
Mineralogical analysis of calcite and Mg-calcite by X-ray diffraction requires that the samples be ground to a powder. Such grinding determines the particle size of the powder and the structural damage of the minerals. Both of these in turn affect the peak intensities recorded by the X-ray machine. Most carbonate sediments are inhomogeneous; they contain both calcite and Mg-calcite which are affected differently by grinding. Such differences cause quantitative analytical results to be inconsistent with the true mineralogical abundance. The two acceptable methods of analysis—(1) measurement of peak height from the base and (2) measurement of the area under the peak—were compared to determine if sample preparation affects the quantitative results. In samples with variable and relatively small amounts of calcite and Mg-calcite the measurement of peak height yields more reproducible results than does the measurement of peak areas. Different proportions of particle size of the mineralogical components in a sample powder, affect proportionally more the peak areas than the peak heights. Extensive grinding causes structural damage of the component minerals which affects much more the peak areas than the peak heights. Thus for quantitative analyses of calcite and Mg-calcite in inhomogeneous carbonate samples which require differing grinding times and have greatly variable amounts of calcite and Mg-calcite, the peak height measurement seems to be a better method than peak area measurem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