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全球GPS矢量场的分区描述及规律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宗晋  张进  任金卫  李智 《地质学报》2006,80(8):1089-1100
以平均选择的GPS站点运动年速率编制了全球板块运动矢量场,从而揭示了以下几点规律:1从北大西洋洋脊东侧起,直至西北太平洋岛弧带,欧亚大板块总体呈现顺时针宽弧形运动;2从北大西洋洋脊西侧直至美洲大陆西边缘,北美大板块呈现反时针宽弧形运动;3从南大西洋洋脊东侧起,直至克马德克—新西兰一线,非洲板块和印—澳板块一并呈现从北东指向渐变为北北东指向的运动;4东南太平洋洋脊西侧太平洋板块总体向北西西方向运动;5东南太平洋脊东侧海底大小板块总体向北东东运动;6南美洲整体向北运动;7北极区总体向太平洋北缘运动;南极洲总体向大西洋区运动,并有分裂—对旋迹象。分析上述运动的分区展布,可推论以下几点运动动力学的认识:1拖动全球板块一级运动势态的地幔流可分解为由南极区向北的径向流与由大西洋洋脊和东南太平洋洋脊的东西两侧纬向流的二元动力联合作用,从而造成全球性指向北东和北西的斜向运动;2以重力大地水准面所展现的低阶双重非对称的地球,是引导表壳发育张裂洋脊带和汇聚俯冲带的力学条件;3沿赤道两侧不协调运动带呈现压扭、张扭的复杂变动除了南半球与北半球地幔流在运动指向和速度的差异而造成之外,还可能与地球质心的偏心和南、北半球自转速度的差异变化有关;4南极洲相对环南极洋脊的偏极分流运动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在以上认识的基础上,本文讨论了造成三大洋脊在全球表壳的分布、全球深俯冲带仅仅在环太平洋边缘带内发育、北半球和南半球的板块径向、纬向运动有整体性差异等问题的原因。造成上述现象是与地球整体的双重不对称性有关,即北、南半球和0°/180°半球的缩、胀和快、慢的双重非对称,而这种双重不对称性是地球内部物质的热状态、运动状态以及质量分布等原因造成的,我们认为以重力大地水准面所展现的低阶双重非对称的地球表壳,既是约束地幔流的上边界条件,又是引导表壳发育张裂带的力学条件,目前地球表面的这些一级构造因素并不是随意造成的,它们有着深刻的地球物理背景。本文还着重讨论了双重非对称畸形壳体的构造力学背景,根据GPS资料建立了地球热流驱动的地幔经、纬向一级对流格局。  相似文献   

2.
本文将全球洋中脊系统作为研究整体,根据洋中脊的全球分布、运动学特征及其初始形成时与泛大陆的构造几何关系,将全球现今的洋中脊系统划分为内、外支洋中脊。外支洋中脊为探索者洋中脊-太平洋洋隆-东南印度洋中脊-西北印度洋中脊,起源于泛大洋及冈瓦纳大陆内部;内支洋中脊为西南印度洋中脊-大西洋中脊-北冰洋加科尔洋中脊,起源于泛大陆内部。两者之间通过俯冲带、转换断层以及弥散性板块边界实现全球板块构造在运动上的平衡,并保持地球的球形几何形态恒定。外支洋中脊在全球板块构造上造成泛大洋缩减,并持续被太平洋取代,直接推动了环太平洋俯冲带的形成;内支洋中脊造成大西洋盆、印度洋盆中生代以来持续扩张。中生代以来,外支洋中脊和内支洋中脊共同作用引起非洲板块、印度澳大利亚板块向北运动,新特提斯洋盆关闭,形成特提斯(阿尔卑斯山-喀尔巴阡山-扎格罗斯山-喜马拉雅山)碰撞造山带,并通过洋中脊扩张平衡了相关的岩石圈缩短。  相似文献   

3.
在《印度洋底大地构造图》的基础上,分析了印度洋盆构造格局和洋盆演化重大事件序列,并从印度洋盆初始裂解机制、扩张中心跃迁与热点作用、洋中脊扩展作用等方面讨论了印度洋盆的张开过程,提出以下几点认识:(1)现今印度洋洋中脊可分为两个系统:东南印度洋中脊-中印度洋中脊-卡斯伯格洋脊系统(东支)和西南印度洋中脊系统(西支),前者是太平洋洋中脊扩展作用的产物,后者是太平洋-东南印度洋中脊与大西洋中脊之间构造调节的产物;(2)印度洋盆最初裂解受地幔柱垂向挤压-水平伸展作用控制,沿前寒武造山带等地壳薄弱带发育;(3)印度洋盆经历两次扩张中心的跃迁,其趋向性跃迁方向与热点相对板块的运动方向具有一致性,显示两者存在内在联系。(4)大西洋和太平洋洋中脊在印度洋交汇,于古近纪连通,末端伴随陆块持续发生碎裂化、裂解化,可称为鱼尾构造模式,表明印度洋盆衔接和调节了三大洋盆的发育和演化过程,具有全球洋盆枢纽的关键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用北大西洋、拉布拉多海、挪威-格陵兰海及欧亚盆地的海底扩张磁异常与断裂带描述了北大西洋的演化。由这些资料确定的一系列旋转极点表明在北大西洋的总体演化中,有几条板块边界发生了由一个地区向另一个地区的移动,从而表明有几个微板块存在。这里对于Lomonosov岭曾作为北美板块的一部分而运动的想法作了评价,表明如果考虑到其他可能性时,将会出现很严重的问题。自洋底扩张开始至磁异常10~(?),也即直至随欧亚板块一起运动。在此期间,欧亚板块与Iberia板块间的板块边界持续地向不同的位置上运动,从而造成北大西洋的这一区段具有复杂的磁异常型式。对加拿大Grand Banks区的译细磁测量用于解释这一板边界上的移动。Procupine板块是欧亚板块的一部分,它位于Biscay海湾以北磁异常以东并包括了不列颠岛的陆架,它在始  相似文献   

5.
东南亚及哀牢山红河构造带构造演化的讨论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张进江  钟大赉 《地质论评》1999,45(4):337-344
通过对东南亚和哀牢山红河构造带演化已有模式的分析,在近年来本区海上研究资料的了,结合滇西地质情况,认为东南亚的构造格局是由印度洋、太平洋和欧亚三大构造体系共同作用形成的。60 ̄15MaBP,欧亚构造体系分别与太平洋和印度洋构造体系作用在东南亚东、西部形成两个弧后盆地扩张体系。两体系扩张强度和方向的不同,形成转换调节构造带-哀牢山红河构造带。东部较强的扩张作用使扬子板块向北运动,形成哀牢山以东的逆冲  相似文献   

6.
有关扩张的模式和速度的资料不足,所以不能建立起板块相对运动的模式。相对于北大西洋和中大西洋的张开而建立的北美板块运动模式(科尼,1972)表明,北美板块离开欧洲向南西向的旋转发生于80~40百万年之前。大洋的法拉龙板块和北美板块间相对运动的模式表明,在80百万年,两个板块  相似文献   

7.
<正>卡尔斯伯格洋中脊(Carlsberg Ridge;CR)位于印度洋北部,南端与中印度洋中脊相连,北端延伸进入红海。CR洋脊半扩张速率为11-16mm/yr(Ramana,et al.1993),为慢速扩张洋脊,具有类似于北大西洋中脊的地形地貌特征(Raju,et al.2008)。作为印度洋中脊的重要组成部分,CR洋脊是最年轻和最复杂的洋脊之一,也是研究程度最低的洋脊之一(Murton,et al.2005;Nauret,et al.2006;Ray,et al.2013)。印度  相似文献   

8.
运用地质、力学观点分析了黔西盘关向斜燕山期发生的正、反扭动构造特征、成因及其复合叠加现象,认为它们是该区煤田后期改造的主要控制构造,是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相互运动的结果。自北向南运动的欧亚板块与自南向北运动的太平洋板块,两者作反时针直扭运动,产生北西、南东向挤压形成北东向褶皱(压性结构面)与北西、南东向张性结构面以及两组扭性结构面;自北向南运动的欧亚板块与自南向北的印度洋板块,两者的顺时针直扭运动,又产生了北东、南西向挤压,形成北西向褶皱(压性结构面)与北东向张性结构面以及两组扭性结构面。正、反扭动构造产生两种复合叠加方式:一是地层不发生偏转的简单叠加形式;二是后期顺时针扭动构造导致先期反时针扭动构造发生偏转,这与该区内岩石地层裂隙、断裂和构造形变特征相一致。  相似文献   

9.
中国东部中—新生代大陆构造的形成与演化   总被引:14,自引:7,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威尔逊旋回"以关闭洋盆两侧板块的碰撞作为板块运动旋回的终结,然而板块构造学说"登陆"20多年来的实践说明这种认识是不全面的。大陆弥散而宽广的陆内变形说明洋盆闭合两侧板块的碰撞并未终止板内构造作用。古亚洲大陆形成后中国东部中—新生代广泛发育的板内构造变形、岩浆活动、克拉通内盆地的形成都和古亚洲大陆南、北,印度洋和北冰洋洋脊的持续扩张、西太平洋和菲律宾洋壳的俯冲相关。本文拟厘清中国东部中—新生代大陆构造形成与演化的重大事件、构造性质、形成背景及其时空展布:(1)晚海西—印支期古特提斯洋关闭陆块拼合碰撞古亚洲大陆雏形形成;(2)晚侏罗—早白垩世蒙古—鄂霍茨克海闭合,陆-陆碰撞古亚洲大陆形成,挤压逆冲推覆构造在陆内变形中形成高潮,西太平洋伊佐奈岐洋壳板块的斜俯冲叠加了自东而西的影响;(3)早白垩世晚期—古近纪加厚地壳-岩石圈减薄、转型,陆内伸展变形达到高潮,大陆克拉通泛盆地、准平原化;(4)始新世晚期—早中新世(40~23 Ma)太平洋板块运动转向对东亚大陆NWW向的挤压和印度洋脊扩张印—澳板块对古亚洲南部陆-陆碰撞挤压的叠加,形成中国东部新生的构造地貌;(5)中-上新世—早更新世受东亚—西太平洋巨型裂谷系和印度洋中脊扩张的叠加影响,中国东部岩石圈地幔隆升、地壳减薄,陆缘、陆内伸展变形相继形成边缘海、岛弧、裂谷型盆地和剥蚀高原地貌;(6)早更新世晚期(0.9~0.8 Ma)—晚更新世末(0.01 Ma)中国东部大陆构造地貌基本形成。  相似文献   

10.
西昆仑康西瓦断裂显微构造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康西瓦断裂是西昆仑地区一条极其重要的构造缝合带。利用显微构造方法发现:康西瓦断裂明显经历三期构造演化。第一期为晚三叠世一早侏罗世的NE—SW向挤压,由古特提斯洋相继向北持续消减所造成,断裂除挤压碰撞外,还表现为韧性右行走滑;第二期为喜马拉雅运动早期的NE—SW向挤压,由印度板块向欧亚板块北东向俯冲所造成,断裂表现为明显左行平移,形成现代露头的宏观牵引;第三期为喜马拉雅运动晚期的伸展与快速隆升,最终形成现代地貌景观。  相似文献   

11.
中国中始新世—早更新世构造事件与应力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始新世—渐新世(52—23.3Ma)的华北构造期是以太平洋板块朝NWW方向位移为主要特征,使我国大陆受到近东西向的挤压,造成一系列近南北向的褶皱、逆掩断层和许多走向近东西的正断层、单断箕状盆地。此构造事件的发生可能与始新世末期北美、加勒比海和东太平洋的大量微玻璃陨石的坠落、冲击有关。中新世--早更新世(23.30.7Ma)的喜马拉雅构造期是以印度—澳大利亚板块与菲律宾海板块向北推移为主要特征,造成喜马拉雅山和日本列岛南部的俯冲带,使我国西部发育走向近东西的褶皱、逆掩断层系,而在东部地区则形成许多走向近南北的深切地幔的正断层系.并使南海与日本海再次张开。出现洋壳。喜马拉雅构造事件可能与印度洋、南亚、澳大利亚附近地区的微玻璃陨石群的冲击有关。  相似文献   

12.
燕山-喜马拉雅期构造运动,引起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剧烈碰撞、太平洋板块向东俯冲与美洲大陆向西漂移,产生了"加厚旋涌"效应,即下地壳的加厚并深插上地幔软流圈,改变了软流圈运动方式而上涌,伴随强烈的岩浆活动和成矿物质上涌,完成了大规模成矿作用,在特提斯-喜马拉雅地区和太平洋东部边缘产出世界级超大型斑岩铜矿系列.初步提出太平洋东部边缘成矿作用明显超过特提斯-喜马拉雅地区原因.  相似文献   

13.
全球超大型斑岩铜矿浅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燕山-喜马拉雅期构造运动,引起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剧烈碰撞、太平洋板块向东俯冲与美洲大陆向西漂移,产生了"加厚旋涌"效应,即下地壳的加厚并深插上地幔软流圈,改变了软流圈运动方式而上涌,伴随强烈的岩浆活动和成矿物质上涌,完成了大规模成矿作用,在特提斯-喜马拉雅地区和太平洋东部边缘产出世界级超大型斑岩铜矿系列.初步提出太平洋东部边缘成矿作用明显超过特提斯-喜马拉雅地区原因.  相似文献   

14.
利用现今青藏高原地质和地球物理研究成果,本文建立了垂直高原总体构造走向的南北向直立剖面的有限元模型,其根据实际资料,划分成分层和有限单元。在此模型基础上进行弹性材料的计算模拟和分析。 印度板块向北运动挤压、高原北部岩石圈阻碍及软流圈拖曳是青藏高原北移变形、隆升和地壳增厚的动力机制;重力及其均衡调整作用是地体间相对运动和地体内差异运动的主要动力,另外青藏高原还受地壳和上地幔结构构造的影响。计算模拟还得到了一些有实际意义的结果,如活动的地质构造和地球物理现象的分带集中、主边界和雅鲁藏布江等地体边界断裂的逆冲性质、各地体南部地表的南倾正断层及喜马拉雅山南坡向南的重力推覆等。  相似文献   

15.
Zvi Ben-Avraham   《Tectonophysics》1978,45(4):269-288
The structural elements on the shallow (Sunda Shelf) and deep seas of east and south—east Asia are interpreted as the result of past interaction between lithospheric plates. During the Mesozoic the western Pacific Ocean and the eastern Indian Ocean were parts of the Tethys Sea and were moving to the north relative to Antarctica. A Mesozoic ridge system trending east—west produced east—west trending magnetic anomalies throughout the entire area. The ridge system was bisected by large north—south transform faults which divided the eastern Indian Ocean—western Pacific Ocean into sub-plates traveling at different speeds. The Mesozoic evolution of the Sunda Shelf and the deep seas resulted from such horizontal differential movement in a north—south direction. During Late Cretaceous—Eocene the various segments of the spreading ridge gradually submerged beneath the deep sea trenches to the north, causing a gradual change in the direction of motion of the Pacific plate. The change in motion of the Pacific plate resulted in the separation between the Pacific and the eastern Indian Ocean plates, the formation of large northeast—southwest tectonic elements on the Sunda Shelf and elsewhere in south—east Asia, the formation of the western Philippine Basin and the rapid northward motion of Australia. The only remnant of the Mesozoic ridge system exists today at the western Philippine Basin.  相似文献   

16.
杨文采 《地质论评》2022,68(1):2022020013-2022020013
本文对西太平洋的洋-陆转换作用进行探讨。西太平洋洋-陆转换带在中国东部可分为华南、华北-黄海和东北3个区段。东北地区中-新生代洋-陆转换作用涉及古今太平洋板块和蒙古—鄂霍茨克洋板块两方面俯冲作用的影响,产生大面积中基性岩浆和火山活动,从侏罗纪一直延伸到现在。不同于东北和华南地区,华北-黄海有克拉通型的岩石圈,在晚侏罗世—新近纪因为太平洋板块的大角度旋转造成软流圈低黏度物质上涌,和地壳拉张与幔源岩浆的底侵,造成上地壳裂谷型沉积盆地。燕山地区在侏罗纪与东北地区类似,有强烈的软流圈上涌和岩石圈岩石部分熔融,产生强烈岩浆活动。在白垩纪到新生代,因为蒙古—鄂霍茨克洋闭合和太平洋板块大角度旋转,发生沿蒙古—鄂霍茨克洋的转换断层的拉张,产生从南蒙古过锡林浩特的NW向玄武质岩浆和火山带。洋-陆转换带不同区段有不同的动力学作用演化过程,与先期岩石圈的性质、大洋板块俯冲带的分布、方向变化和俯冲持续时间、以及后期俯冲带后撤作用都有密切关系。洋-陆转换作用的统一后果是大陆的增生,但是不同区段大陆增生和物质运动的模式是不一样的。  相似文献   

17.
太平洋板块中—新生代构造演化及板块重建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太平洋板块是一个中生代以来形成的地球上最大的大洋板块,但其起源机制、结构构造、构造演化等始终不清楚。太平洋板块内部的复杂性更是未受到重视,其内部的大火成岩省、海山链、微洋块、微陆块及其下部更深层地幔的微幔块都非常发育,这些复杂板内或板下构造代表的地球动力学含义亟待解决。文章基于最新的板块重建结果,试图分析其运动学过程,揭示太平洋板块形成与演化机制。研究表明,太平洋板块起源于RRR三节点,但不是一个纯粹的完整大洋板块,其增生演化过程经历了非威尔逊旋回模式,其板缘经历了一些外来微陆块或微洋块的并入,其内部也因各种原因出现了一些新生微洋块,总体表现为一个碎片化的镶嵌式板内格局。太平洋板块记录了与邻区板块相互作用的重要构造事件,大约55 Ma左右开始俯冲到东亚陆缘,导致东亚陆缘短暂的北西-南东向伸展,随后受印度-欧亚碰撞动力系统和太平洋俯冲动力系统联合控制,总体处于右行右阶的拉分背景,形成了一系列盆地群,俯冲后撤等逐渐形成了双俯冲系统。太平洋板块还记录了深浅部耦合过程,下地幔中的太平洋LLSVP通过遥相关对上部岩石圈微板块、大火成岩省分布具有决定性作用;火山链或热点揭示板块运动同时,也反映深浅部物质交换过程,海山群也揭示太平洋板块之下软流圈并非单一对流胞,其对流格局的多样性尚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8.
重点分析和总结了由显生宙增生复合体和造山带混杂岩重建的年轻造山带洋板块地层--太平洋洋板块地层,也简要介绍了东古印度洋(东新特提斯洋)和古亚洲洋洋板块地层的重建情况。通过对阿拉斯加南部中生代增生地体、俄罗斯远东和中国东北侏罗纪-早白垩世增生复合体、日本二叠纪-侏罗纪-白垩纪等不同时期的增生复合体、菲律宾侏罗纪增生复合体和美国加州海岸山脉中侏罗世-古新世弗朗西斯卡杂岩体等不同单元的岩石学特征、古生物地层学、年代地层学、因逆冲导致的构造叠置和混杂失序特征及演化阶段的分析,重建了太平洋洋板块地层。其中加州海岸山脉中侏罗世-古新世弗朗西斯卡杂岩体的研究比较深入,对该区俯冲带上叠蛇绿岩(大峡谷群弧前盆地蛇绿岩)和弗朗西斯卡北部马林海岬杂岩体(原岩为洋中脊玄武岩)进行了有效区分,不仅还原了太平洋板块的俯冲碰撞过程,还厘清了与之伴生的弧前盆地裂陷和扩张过程。另外,板块俯冲的滞留和幕式增生在活动时间较短的板块俯冲体系中可能不容易识别。  相似文献   

19.
中国大陆地幔对流格局和岩石圈层构造运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六十年代以来,由于卫星重力测量和计算技术的迅速发展,有些研究者,如Runcorn(1967)和Liu(1976-1980),根据卫星重力数据计算获得地幔对流及其应力场图象来研究全球板块构造和区域构造。愈来愈多的事实表明,构造运动不仅是地壳和岩石圈层物质运动的表现,而更重要的是地幔物质运动的反映。因此,本文应用作者计算获得的岩石圈层下面地幔流运动图象与大地构造及近代构造运动的资料相对比,探索我国岩石圈层下的地幔对流格局形成及其对构造运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溪洛渡地区节理构造特征及解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构造解析方法,遵循共轭节理配套原则对溪洛渡地区发育的次生节理构造进行逐步分析,将该区发育的北东向和北西向节理、近南北向和近东西向节理、倾向南东和北西的两组北东-南西向剖面节理、北东东向和北北东向节理以及倾向北东和南西的两组北西-南东向剖面节理组成5套共轭节理,分属南北向、北东向和北西向3个构造期次。据此推出该区次生节理的形成、发育先后受到该区南北向、北东向和北西向构造期构造应力场作用的影响和制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