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河池-宜州断裂带是一条东西向构造带,位于扬子地块东南缘雪峰山构造带南部,与扬子地块主体NE向的构造格局明显不同,其成因始终不明确。本文通过遥感构造解译、野外地质观察、构造剖面绘制、地震和MT剖面解释等手段,对河池-宜州断裂带东段进行了空间上由浅入深的系统研究,研究表明断裂带总体表现为向北逆冲的叠瓦构造分割了雪峰山南段构造体系和桂中坳陷构造体系;河池-宜州断裂带经历了多期次活动历史,其中现今构造格局主体由印支期和燕山期复合动力学机制下形成的,西段主要由印支期向南的弧形逆冲推覆阶段形成,东段主要由燕山期向西的弧形叠瓦式逆冲推覆奠定,它们的弧顶正好在宜州附近交接。  相似文献   

2.
以四川盆地长宁地区宁201井区页岩储层为例,借助三维地震体和其蚂蚁追踪体地震属性开展了构造精细解释,应用有限元层拉平、正交分解主成分分析、自动断层片提取和古应力场反演等技术,并结合已有区域构造地质认识和单井裂缝信息,对地震尺度断裂系统进行了分期与配套,不仅重新厘定了区域构造演化序列,而且实现了区域构造和油藏级别不同尺度裂缝系统之间的有机匹配。分析结果表明:①影响目的层地震尺度断裂系统发育的主要构造活动发生于燕山期—喜马拉雅期,主要包括燕山晚期构造幕的近S—N向挤压作用、喜马拉雅早期构造幕的NNE—SSW向挤压作用以及喜马拉雅中期构造幕的NWW—SEE向挤压作用;②燕山晚期构造幕主要形成近EW向长轴背斜和向斜、近EW向逆冲断层和断层相关裂缝,以及多个方向的褶皱相关裂缝;③喜马拉雅早期构造幕主要形成了成因上相关联的共轭断裂系统,包括走滑断层和剪切裂缝(NNW向和NE向2组)以及横向扩张裂缝;④喜马拉雅中期构造幕主要形成NNE—NE向逆冲断裂和伴生褶皱,以及横向扩张裂缝。研究成果对于页岩气勘探开发区离散型裂缝建模、钻井工程预警,以及完井、开发方案优化等都有着非常重要的石油地质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依据断层相关褶皱几何学原理,对龙门山中段地震剖面进行了精细解释。研究发现,龙门山中段山前带浅层冲断系统存在多套滑脱层,具有上下分层变形特征。浅层滑脱层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三段(T_3~x3)的碳质页岩夹煤层,其上发育双重构造和叠瓦构造;下三叠统嘉陵江组四、五段(T_1j~(4-5))的膏岩层,发育断层传播褶皱、冲起构造和构造楔;深层为下寒武统的泥页岩层,发育断层转折褶皱和滑脱褶皱。该区滑脱断层所控制的地层变形和缩短量各不相同,其中三叠系上统缩短量最大,大于30 km;三叠系下统至古生界地层缩短量约为14.5 km;侏罗系以上的地层缩短量则较小。研究区内的通济场断裂(F_3)为印支末期形成的一套逆冲断层组,其下部交于下寒武统滑脱层,深度约为10 km;关口断层(F_4)和彭县断裂(F_5)为晚侏罗世一早白垩世形成的逆冲断层,下部交与下三叠统嘉陵江组滑脱层,深度大约为8~10 km。这些断层以前展的方式破裂,并且长期活动。龙门山中段自中生代以来存在多期构造事件,主要发生诺利末期、印支晚幕、燕山期和喜马拉雅期。其中,燕山期和喜马拉雅期是龙门山活动最强烈的两个阶段,在龙门山中段山前带表现为大量断裂的长期活动,地壳缩短和龙门山快速隆升,并形成多种构造样式。  相似文献   

4.
徐沛煤田石炭—二叠纪成煤以来,经过多期次构造运动,对煤系的赋存产生较大影响。利用徐沛地区近年来最新的地震、钻探等勘查成果,运用板块构造学和地质力学的观点,对区内控煤构造特征及其演化进行了探讨。分析认为,本区的控煤构造在空间上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丰沛区以伸展型和平移走滑型控煤构造样式为主,九里山区和贾汪区以压缩型控煤构造样式为主;近东西向掀斜断块的形成是印支期挤压运动和喜马拉雅期拉张运动的结果,走向近南北的右旋平移走滑断裂形成于新近纪以来右旋压剪性活动,构造面向NW倾的褶皱-逆断层构造型式形成于印支期NW-SE挤压力的作用,构造面向SE倾的褶皱-逆断层构造型式则形成于燕山期SE-NW挤压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龙门山地区关口断裂形成与演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大量野外露头剖面资料与钻井数据,系统分析了关口断裂形成过程与演化特征。认为关口断裂在印支早、中期为张性大力构造背景下形成的同沉积正断层,在晚三叠世卡尼克期为生长性正断层;印支晚期构造事件中该断裂改变为逆冲断层。关口断裂活动性较强,其中在燕山晚期活动性最强。关口断裂在喜马拉雅期有多期次的、长时期的强烈活动;并且目前仍是一条活动性的断层。  相似文献   

6.
红河—金沙江断裂带,根据地质结构的差异可分为北段羌塘向北叠瓦逆冲断裂带,中段三江—哀牢山向东叠瓦逆冲断裂带,南段河内—中建正反转走滑断裂带。北段和中段均由三组基本平行的叠瓦逆冲断层构成,显示以强烈挤压为特征,但后者相对较弱;南段则经历了古近纪由挤压反转为拉张,形成一些断陷构造,新近纪又反转为挤压,断陷转变为坳陷,形成河内、莺歌海及中建等坳陷。该南段的主断层为正反转构造逆冲带的前锋太平断裂带,与原先人们所认为的不相同。红河—金沙江断裂带的挤压特征总体上由北往南逐渐减弱,其演化受特提斯构造活动所控制。断裂带的油气勘探成果表明,在喜马拉雅期形成的断坳结构盆地中油气显示较好。  相似文献   

7.
阿吾拉勒成矿带是西天山重要成矿带之一,经历了多期构造作用,并伴生多期成矿作用。本文对成矿带内查岗诺尔矿区及邻区构造变形特征以及变形序列精细解析,探讨构造变形对铁矿的成矿作用以及后期改造作用的影响,为西天山地区铁矿床成因和找矿方向提供新启示。野外构造观察发现,研究区断裂构造主要分为NW-NWW向高角度韧性-韧脆性走滑断层及逆冲推覆断层,以近EW向、近SN向为主的高角度共轭脆(韧)性走滑断层和近SN向脆性右行走滑断层。年代学研究表明,断层分别形成于燕山晚期-喜马拉雅早期、喜马拉雅中期和喜马拉雅晚期,均为成矿期-成矿期后的构造记录。早期高角度韧性-韧脆性走滑断层是区域性控矿构造,而逆冲推覆断层是矿区主导控制性构造;中期共轭脆(韧)性走滑断层对矿体具有较为强烈的破坏和改造作用;晚期脆性右行走滑断层对矿体影响较小。查岗诺尔和智博矿区的断裂构造主要表现为对矿体的破坏和改造作用,而在松湖和塔尔塔格矿区,韧性-韧脆性剪切带是主要的控矿构造。主矿脉与构造密切伴生,具体表现为与成矿作用密切相关的磁铁矿化、绿泥石绿帘石化、碳酸盐化等蚀变多沿构造裂隙发生。  相似文献   

8.
泰安寺一干沟-苍坪断裂是龙门册前缘推覆构造带中南段主滑面,文章详细描述了该断鲜明在宏凤和微观上的构造变形特征。据断裂带与飞来峰压覆及切割关系和ESR年龄,表明断裂的形成应旱于飞来峰的就位,而飞来峰就位后断裂又有过再次的逆冲活动。断裂的主要活动期为喜马拉雅早期,而在喜马拉雅中晚期进一步对其进行改造。充分反映该断裂具多期次活动的脆性逆冲特征。  相似文献   

9.
位于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中段的克-百断裂带,晚二叠世以来发育了一系列后撤式逆冲断层。长期以来,关于克-百断裂带高角度逆冲断层的成因机制一直处于争论当中,后撤式逆冲断层的物理模拟在国内尚未见文献报道。论文通过地震解释研究了克-百断裂带的构造变形特征及其演化阶段;应用断层"活动性系数"理论,半定量地描述了挤压条件下断层"活动性系数"、摩擦系数与断层倾角之间的关系,证明了挤压条件下也能形成高角度逆断层;结合"造山楔"理论解释了后撤式逆冲断层的成因机制。研究认为,克-百断裂带后撤式逆冲断层是印支期、燕山期持续挤压和扎伊尔山隆升效应综合作用的产物:挤压过程中发生"泊松效应",随着断层倾角增大,断层面上的正压力迅速增大、"活动性系数"降低,当倾角增大到一个临界值后断层停止活动,形成高角度的逆断层;同时扎伊尔山隆升造成挤压应力上移,为断层的后撤奠定了基础。最后利用砂箱物理实验模拟了克-百断裂带后撤式逆冲断层的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10.
石油地震资料揭示出塔里木盆地中央巴楚隆起为结晶基底和古生代地层相对隆升区,多数地区缺失中新生界,顶部为第四系陆相碎屑岩不整合覆盖隐伏隆起。在隆起南北两侧构造变形比较强烈,均发育基底卷入的逆冲构造和古生界内逆冲构造。运用断层相关褶皱理论,通过对研究区的二维地震测网解释及钻井标定,综合研究得出巴楚隆起北侧吐木休克卷入基底逆冲断层倾向南,向北逆冲,前寒武系基底到早古生代地层被错断。新生代时期的生长地层特征指示基底卷入构造于古近纪、中新世-上新世和更新世均有活动。构造分析表明基底卷入构造于中生代末期还有一次活动,说明吐木休克构造由多期构造运动形成。向北逆冲的吐木休克基底断层和盖层褶皱构造的向南反冲逆冲断层或滑脱断层共同组成基底卷入楔形构造,楔形点同时位于基底和盖层中。盖层构造以中寒武统膏岩为滑动面,向南逆冲,发育断层扩展或滑脱背斜构造。基底断层和盖层滑脱断层在剖面上组成典型的楔形构造几何形态,平面上形成三角形构造。地震剖面综合解释成果图显示,吐木休克弧形逆冲构造东部盖层反冲构造,即基底卷入楔形构造表现较为清楚,向西则表现不太明显,但地震反射波组(地层转折)指示盖层中仍存在这些反冲构造。纵向地震剖面和联络地震剖面均显示出存在该类构造。吐木休克基底卷入断层弧形构造顶部位移最大,盖层变形相对最小;向东西两侧基底断层位移逐渐减小,盖层构造位移相应逐渐增加。研究认为,塔里木巴楚隆起系挤压作用下,刚性地壳发生挠曲而形成的变形区带。  相似文献   

11.
塔里木盆地断裂构造分期差异活动及其变形机理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本文的目的是探讨塔里木盆地断裂构造分期差异活动过程及其变形机理.在地震剖面解释、钻井资料和地质资料综合分析的基础上,通过编制塔里木盆地不同时期断裂系统图,提出控制塔里木盆地断裂构造形成和演化主要构造活动期次为:加里东早期、加里东中期、加里东晚期-海西早期、海西晚期、印支期、燕山期和喜马拉雅期.加里东早期断裂活动受伸展环境制约,沿先存基底断裂带形成张性正断层.加里东中期、加里东晚期-海西早期断裂活动以逆冲作用为主,在塔东、塔中、塘古巴斯、巴楚和麦盖提地区最为发育.海西晚期断裂活动也是以逆冲作用为特征,并从早期断裂强烈活动的塔中、塘古巴斯、玛东等地区,迁移到塔北隆起和东部地区.印支、燕山和喜马拉雅期,前陆地区断裂构造发育,形成叠瓦冲断带、褶皱-冲断带、双重构造、盐相关构造等;但在盆内稳定区,断裂构造不发育,活动性弱.古生代断裂构造发育分布的控制机理,主要与区域大地构造环境的变化和构造转换、先存基底断裂带、大型区域性不整合、滑脱带等要素密切相关.区域大地构造环境的变化和构造转换主要受控于塔里木周缘洋盆的伸展裂解、俯冲消减和洋盆闭合的时限和强度.先存基底断裂带或基底构造软弱带往往控制着后期断裂的发育位置和展布方向.大型区域性不整合和滑脱带控制着断裂构造的发育和分布层位.中、新生代断裂构造发育分布的控制机理,与区域大地构造环境及其构造转换、区域构造位置有关.中、新生代塔里木断裂构造主要分为三种环境,即前陆构造环境、盆内稳定区构造环境和隆升剥蚀区构造环境.盆内稳定区断裂构造不发育,活动性较弱.中、新生代断裂构造主体发育在前陆构造环境中,主要受控于周缘造山带强烈隆升、挤压冲断、走滑-逆冲或逆冲-走滑作用,同时与喜马拉雅晚期盆-山耦合作用及滑脱层的发育有关.  相似文献   

12.
乌孙山北缘断裂位于新疆伊宁盆地南部,是伊宁盆地与乌孙山的边界断裂,由多条平行或斜列的次级断层组成.断裂呈近东西走向,总体倾向南,山前主断裂主要表现为高角度逆冲,倾角50°~80°,前缘冲断面相对较缓.断裂上盘主要由石炭系-二叠系组成,下盘主要为第四系和侏罗系,断层两盘沉积物的ESR年代表明断裂带多处错断中、上更新统地层.野外地层接触关系和区域构造研究表明,在中更新世末以来,断裂强烈向北逆冲,与伊犁盆地北缘断裂共同控制了盆山地貌格局.伊宁盆地及邻区中更新世末的区域构造运动与青藏高原的共和运动时代相当,这次事件由南北天山向伊犁盆地的对冲挤压引起,动力来源于青藏高原向外扩展生长.   相似文献   

13.
杨斌 《地质与勘探》2014,50(Z1):1314-1319
藏南古堆地区具南北分带特征。北部地区靠达拉岩体,受也拉香波穹窿影响,断层以倾向南的正断层为主,地层呈多期次挤压褶皱形态,且出现呈楔形构造夹片出露的红柱石板岩、石榴石片岩等变质核杂岩地层;中部地区断层、褶皱较发育,褶皱呈紧闭的层间同斜褶皱,断层以倾向北的叠瓦状脆-韧性逆冲断层为主;南部地区为相对稳定区,该区地层相对较完整,褶皱以宽缓向斜形式出现,且越往南越宽缓。这一构造样式是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之后,在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影响及后期伸展作用的背景之下,由北向南的挤压推覆的结果,总体上它是一套挤压褶皱~推覆逆冲断层的组合,呈叠瓦状展布的隆子断裂是主推覆断层。  相似文献   

14.
位于辽西凌源市南部的牛营子-邓杖子地区侏罗系地质问题多年来困扰着地质学家。争论最多的构造形迹是一套平面上呈狭长矩形,以断层为界的近直立中元古界常州沟组石英岩,及局部长城系顶部地层。这套地层绵延35 km,呈北北东展布。其西界为近直立的大齐子断层(新命名断层)和大部分向东倒转的陡倾下侏罗统邓杖子组;东界为近直立的朱杖子断层(新命名断层)和西倾的中侏罗统郭家店组。前人的构造解释倾向于大齐子断层为邓杖子组一侧下降的陡倾正断层,朱杖子断层为郭家店组一侧下降的陡倾逆断层。文中不同意这样的解释,并发现有证据表明上述两个断层都形成于之前尚未识别出的侏罗纪构造事件时期。将大齐子断层解释为早侏罗世晚期-中侏罗世早期形成的一条向西逆冲的断层,沿着它使长城系推覆于邓杖子组之上,然后,该逆冲断层上、下盘地层共同卷入后期褶皱变形当中。朱杖子断层原本为正断层,形成于原来未识别出的中侏罗世伸展变形阶段,并构成了郭家店半地堑边界断层。朱杖子断层沿着向东倾斜的常州沟组石英岩与串岭沟组页岩的界面发育。随着断层的发育,位于常州沟组石英岩之上的串岭沟组及长城系上部地层发生拆离沉降并被埋藏在半地堑之下。随后,发生在中侏罗世晚期或晚侏罗世早期收缩构造变形,改造了邓杖子-常州沟-郭家店组构造组合的几何形态。本期改造导致以下结果:(1)朱杖子正断层发生反转成为逆断层;(2)蓟县系沿着杨杖子-瓦房店逆冲断层向东掩覆于断层围限的长城系地层及相邻侏罗系之上。同时,邓杖子组倾角加大并向东倒转。研究表明,辽西地区的侏罗纪构造演化过程远比原先所认为的要复杂。  相似文献   

15.
塔里木盆地巴楚隆起断裂差异活动特征及成因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巴楚隆起是塔里木盆地重要的含油气构造单元,因其断裂构造特征与演化异常复杂,严重制约了对该地区构造特征及演化的认识和油气勘探工作。本文通过对地震资料精细构造解释,并结合塔里木盆地构造演化背景及最新的钻井、露头等资料,阐明了巴楚隆起断裂活动具有明显的分期差异性和分区、分带、分段及分层差异性。巴楚隆起断裂构造主要经历了4期差异活动,即加里东早期发育张扭性断裂、海西晚期断裂挤压反转、喜马拉雅山中期断裂强烈压扭逆冲与分区差异变形、喜马拉雅山晚期西南缘断裂带分段分层差异改造与叠加。断裂演化主要受控于加里东早期、海西晚期和喜马拉雅山中-晚期构造运动及对应时期塔里木古陆周缘洋盆开合与造山作用,喜马拉雅山中期是巴楚隆起断裂活动关键期,因受西昆仑和西南天山强烈挤压,隆起西段发生“屈服型”冲断隆升与走滑旋转,东段相应发生“受限型”弧形逆冲与向南掀斜,喜马拉雅山晚期断裂主要活动表现在隆起西北缘和西南缘,特别在西南缘断裂带发生了强烈的分段、分层差异叠加改造,其成因与西昆仑强烈隆升和向北挤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北区横山堡地区是重要的油气接替区域。本文利用构造解析、地震勘探等技术方法,对研究区构造特征与油气勘探目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晚侏罗纪末期,研究区为银川复背斜东翼,喜山期构造调整后转为前缘反冲带,由一系列西冲东倾逆冲断层与断背斜组成;该区可分为西部逆冲断褶带、中部逆冲断阶带和东部过渡构造带3个构造单元。断层可分为4级;以燕山期近南北—北北东向逆断层为主,其次为喜山期近东西向走滑断层,并错断了燕山期逆断层。构造样式为一系列东倾单向叠瓦状冲断组合,由近南北向逆断层及加持于其中的断块组成,断块往往为一些小型断背斜,其轴迹走向以近南北—北北东向为主。地质结构为深层滑脱型单向东倾冲断构造。根据上述研究,在沙亥庙断裂上盘断背斜构造高部位优选出一个钻探目标。  相似文献   

17.
镇江地区位于宁镇山脉东端,地质构造复杂,尤其断裂构造的活动性塑造了镇江地区如今的地形地貌格架。通过地质地貌调查、遥感影像解译、地球物理勘探、钻探、探槽等勘探手段,对镇江地区断裂构造两侧第四纪地层进行年代学研究,基本确定了断裂构造的活动机制、活动时间,结合镇江地区地震发生的规律及地应力场特征的研究,认为镇江地区断裂构造的最后活动时间在更新世,全新世活动较弱,并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18.
于冬冬  汤良杰  余一欣  陈茜 《现代地质》2016,30(5):1085-1095
川西和川东北地区处于扬子地台西北缘,均具有褶皱冲断带-前陆盆地的二元结构,其构造特征具一定相似性。根据地震资料解释和典型气藏解剖,再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分析了川西和川东北地区构造演化差异性及其对各自成藏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川西地区主要受龙门山造山带影响,从印支期中晚期开始发育前陆盆地,之后主要受燕山中晚期和喜马拉雅期构造运动的影响;而川东北地区从燕山早期开始发育前陆盆地,之后在燕山中期和晚期受大巴山、米仓山和雪峰山联合作用影响,最后大巴山造山带在喜马拉雅期的强烈活动使其最终定型。上述差异构造演化对川西和川东北地区陆相层系的成藏特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烃源岩的发育、输导体系的形成、气藏的保存和天然气成藏过程。川西地区主要发育须家河组烃源岩,形成了以NE向和SN向断裂及其伴生裂缝为主的输导体系,多期构造运动形成的大型通天断裂影响了山前断褶带气藏的保存,成藏经历了印支晚期、燕山中期、晚期和喜马拉雅期4个关键时刻。川东北地区发育须家河组和下侏罗统两套烃源岩,输导体系以NW向断裂为主,隆升剥蚀和大型断裂造成了山前断褶带较差的保存条件,成藏经历了燕山中期、燕山晚期和喜马拉雅期三个关键时刻。  相似文献   

19.
库车前陆盆地构造挤压作用下的天然气运聚效应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克拉2气田为例,探讨了喜马拉雅晚期强烈构造挤压作用下天然气的运聚效应。构造挤压引起流体压力的快速增加,打破前期相对稳定的流体势场;断裂带为相对低应力区,不增压或与周围岩层相比增压相对小,成为相对低势区,岩层中的天然气向断裂处汇聚,使断裂带势能增大;构造挤压使地层发生破裂和已有断裂开启,同时垂向上气势梯度也大幅度增大,深部天然气沿断裂的垂向运移动力得以增强,断裂带处汇聚天然气沿开启断裂向上部地层快速运移,并侧向充注区域性盖层下的砂体,最终在构造挤压作用下的相对低气势区聚集。喜马拉雅晚期以来库车前陆逆冲带盐下断背斜、背斜构造挤压作用下为相对低气势区,油源断裂发育,构造强烈活动使断裂开启,垂向上气势梯度大幅度增大,保存条件较好,为喜马拉雅晚期以来天然气有利聚集区。中西部前陆盆地构造挤压强烈,对天然气成藏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开展前陆盆地构造挤压对天然气成藏的影响研究,对指导前陆盆地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  相似文献   

20.
内蒙古正镶白旗宝力根套海井田为一个新发现的全隐蔽井田,井田含煤地层为侏罗系中、下统阿拉坦合力群,是一套典型的内陆湖泊、河流、三角洲陆相含煤建造。井田为四条正断层所围限的矩形断块,含煤地层的形成严格受构造因素控制,与其所处特殊构造地理位置有关。含煤区处于隆起带的凹陷内,西北及西南为古隆起带,呈直角包围宝力根套海井田,形成有利的聚煤场所—交角构造区。井田与邻区实例对比分析表明:地台内隆起带的凹陷区聚煤的构造控煤模式是该区域的普遍成煤规律,煤易在盆地次边缘沉积,交角构造区更有利于聚煤。通过区域构造特征分析,提出了找煤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