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选择区内4个花岗岩体,对其中REE、Rb、Sr、Ba、Sc等痕量元素的分配特征进行研究。这些岩体产于不同地区,形成不同时代,大致可以代表区内主要类型的花岗岩类岩石。研究表明,在四类花岗岩中,随着岩石SiO_2含量和分异系数DI值的增大,岩石的Rb/Sr值相应增大,LREE/HREE、La/Yb、K/Rb值相应减小,意味着岩石的痕量元素分配与岩石的主元素成分间具有一定的相关关系。对比清湖和扶溪岩体REE在矿物之间的分配特征得知,除矿物的晶体化学性质是决定REE分配的主要因素外,REE在矿物之间的分配与矿物的晶出顺序也有关系。  相似文献   

2.
选择黄土高原南部的XJN,XMC和JYC全新世剖面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地层中Ca,Ba,Rb和Sr元素分布的研究,发现Ba/Sr和Rb/Sr比值在不同地层中含量差异十分明显,并与成土作用强度显著正相关,可作为良好的气候替代指标;表生环境中Rb和Ba较稳定,Sr和Ca元素十分活跃,易于迁移,其中Ca的迁移能力高于Sr元素;从XJN→XMC→JYC剖面,Rb和Ba元素含量增加,而Sr和Ca元素含量降低,这与区域环境差异有关;全新世中期暖湿的亚热带气候主要出现关中盆地地区,六盘山以西则是暖温带气候。  相似文献   

3.
中祁连西段花岗岩类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中祁连西段石板墩地区北部及南部发育有辉长岩、闪长岩及花岗岩。北带岩体的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469.3±2.8)Ma,(461.2±3.3)Ma和(470.0±2.5)Ma;岩石Si O2质量百分含量为53.2%~66.11%,高Al,Ti,Mg,Fe,Ca,K,Na,A/CNK1.1;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K和Pb,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Ce,Sr,Hf,Ti;REE总量较高,LREE富集、HREE近平坦型分布,中等的负Eu异常,δEu=0.6;此外,在构造判别图中,样品落于岛弧环境。南带岩体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470.9±2.8)Ma和(472.3±4.2)Ma,岩石Si O2质量百分含量较高(67.13%~70.73%),高Al,Mg,Fe,Ca,富Na贫K,A/CNK1.1;岩石表现为明显的高Sr低Yb,Y的特点,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K,Sr等,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P,Ti等;REE总量较低,LREE富集、HREE亏损,轻重稀土分异明显,轻微的负Eu异常至正异常,δEu=0.74~1.18。研究表明,北带岩体为地幔楔部分熔融产生的,形成于岛弧环境;南带岩体为消减的大洋岩石圈板块部分熔融产生的埃达克岩,是北祁连向南俯冲导致的岩浆作用的产物,"中祁连西段"是早古生代时期在"残留的微陆块"基础上形成的一个岛弧增生杂岩地体。  相似文献   

4.
黄河和长江流域泛滥平原细粒沉积物的Sr同位素组成存在较大差异.前者的87Sr/86Sr变化范围较小,为0.712868~0.718860,平均值为0.715474;后者变化范围较大,为0.71305~0.736502,平均值为0.721438.黄河流域中、上游细粒沉积物的87Sr/86Sr低于下游;而长江流域细粒沉积物的87Sr/86Sr中游高于上、下游,且南侧高于北侧.由Nw向SE,SE,87Sr/86Sr逐渐增加.87Sr/86Sr这种空间变化规律明显受各汇水盆地内地壳岩石平均组成、年龄和化学风化作用强度的制约:岩石的Rb/Sr比值越大、年代越老、化学风化作用越强,87Sr/86Sr比值就越大.87Sr/86Sr比值是识别中国边缘海黄河、长江输运物质的有效参数,其端员值分别为0.719269和0.724312.  相似文献   

5.
胶州湾沉积岩心化学元素聚集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对胶州湾沉积岩心B3、C2、C4、B6、D4和D6进行了210^Pb放射活度的测定,在相应的岩层测定了化学元素Ca、K、Li、Mg、Na、Rb、Sr和V。结果表明,^210Pb的分布模式反映了胶州湾不同区域沉积速率和沉积环境。胶州湾沉积岩心中化学元素Ca、K、Li、Mg、Na、Rb、Sr、和V的垂直分布,在不同的区域和不同的地层年代都有明显的变化。胶州湾现在和过去沉积过程中化学元素的聚集速率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揭示了采样站位物质来源和沉积环境。反映了近百年来人类工农业活动对胶州湾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岩溶石漠化遥感信息增强技术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岩溶石漠化是存在于中国西南及南方岩溶地区严重的脆弱生态地质问题,利用遥感技术的优势,可以准确、快速、经济地获取岩溶石漠化的现状、分布规律等结果数据,为石漠化的监测、石漠化的演变分析及后续治理提供科学依据。但在遥感调查与监测工作中,如何增强石漠化信息,方便后续的信息提取工作,已成为研究的热点与难点问题。影响岩溶石漠化的发育的因素众多,其评价指标一般考虑岩石裸露程度及其结构、植被结构等。在岩溶石漠化遥感信息增强工作中,很难直接获取岩石的裸露信息。野外调查发现:在热带亚热带岩溶地区,岩石的裸露程度与植被覆盖程度呈负相关关系,岩石的裸露程度越高,植被覆盖程度越低,岩溶石漠化越发育;据此可以利用植被覆盖情况来获取岩溶石漠化信息。在增强岩溶石漠化信息方面,本文提出了改进增强型植被指数模型(GEVI),并与现有的常用植被指数模型对比试验发现,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7.
山东五莲七宝山辉石二长岩的地球化学及岩浆源区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检生  王德滋 《地质论评》1999,45(7):612-617
本文所研究的辉石二长岩为七宝山火山机构中央岩株体的主体岩石。化学成分上,该岩体富碱、富钾,铝含量较高,相对贫钛,富轻稀土和大离子亲石元素,贫过渡族元素。其Rb/Sr、K/Nb、Th/Nb和Ba/Nb值均较高,并具有偏高的ISr值和显著偏低的εNd(t)值。根据对岩石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的综合分析,同时在与区内相关岩石对比的基础上,指出其岩浆源区含有EMⅠ和EMⅡ多种富集组分,岩石应主要起源于富集地幔的部分熔融。  相似文献   

8.
雪玉洞岩溶地下水、地表水Ca2+、Mg2+、Sr2+变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2011年对重庆丰都雪玉洞洞内滴水和地下河河水,上覆岩层中出露的表层岩溶泉水和雪玉洞附近龙河河水等不同类型水中Ca2+、Mg2+、Sr2+浓度及Mg/Ca、Sr/Ca值的研究,发现不同水的Ca2+、Mg2+、Sr2+随外界降水条件的改变而出现明显变化。表层岩溶泉水Ca2+变化能够敏感反应外界降水条件改变,滴水对外界降雨的反应滞后接近1个月,地下河Ca2+可以反应雨季和旱季的变化,地表河水Ca2+全年比较稳定,但是对特殊干旱天气有显著响应。2011年不同类型水的Mg2+、Sr2+全年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在降水较多的3、5、10月呈低值,在其他降水较少的月份浓度相对较高。各离子的这种变化特征主要是受到稀释效应、CO2效应以及所在地层的岩性的影响。雪玉洞不同类型水的Mg/Ca、Sr/Ca值呈现出滴水>地表河>地下河>表层岩溶泉的特点,反映出不同类型水在含水介质中滞留时间的长短,并且Mg/Ca、Sr/Ca值在降水较多的月份降低,在降水较少的月份升高;受碳酸钙的前期沉淀和运移路径差异的影响,不同类型水的Mg/Ca、Sr/Ca值变化稍有不同。因此,不同类型水的离子变化及其比值对外界降水条件变化的响应特征和时间的不同,决定了在利用元素及其比值反映外界环境变化时也要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9.
前人在白云岩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过程中注意到,在开放体系下埋藏成岩作用过程中白云石金属元素含量与同位素组成将发生再分配,然而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系统的理论来解释这一现象。根据化学平衡原理,提出离子半径理论控制白云岩在埋藏过程中的金属元素与同位素组成再分配规律,基本概念为大半径离子含量减少,小半径离子含量升高。根据这一理论,结合Ca、Mg、Fe、Mn、Sr等+2价离子的离子半径数值得出推论,在埋藏压实成岩作用过程中白云石将向着有序度升高的方向转化,白云石中的Fe、Mn含量升高,Sr含量降低,同位素比值87Sr/86Sr升高。该结论与前人资料有着高度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0.
东昆仑祁漫塔格乌兰拜兴地区花岗岩体由二长花岗岩和花岗闪长岩组成,SiO_2含量为67.47%~73.63%,全碱(Na_2O+K_2O)含量为6.74%~7.89%,K_2O/Na_2O=0.59~1.30,A/CNK=0.91~1.08,属高钾钙碱性系列和钙碱性系列,准铝质-过铝质岩石。稀土元素总量平均为137.28×10~(-6),δEu值为0.37~0.89,平均为0.57,(La/Yb)_N值为6.72~19.36,平均为10.75。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曲线呈负Eu异常明显的右倾型;岩体明显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K,不相容元素U和Th,轻稀土元素和Pb;相对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P、Ti,以及大离子亲石元素Ba;岩石Rb/Sr值为0.45~1.17,平均为0.72,介于上地幔值和地壳值之间; Nb/Ta值为5.36~13.90,平均为10.93,比值总体低于地幔平均值,显示壳幔混合的特点。采用锆石U-Pb定年的方法,获得乌兰拜兴花岗闪长岩的~(206)Pb/~(238)U年龄为384.1±2.4Ma,代表该岩体的形成年龄。结合岩石地球化学、构造特征和区域地质背景,认为该岩体形成于中泥盆世晚期后碰撞陆内伸展阶段,并与铁多金属矿成矿密切相关,在矿产勘查中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1.
以桂西北碳酸盐岩石山区为例,采用野外地质特征调查和岩石化学分析等技术手段,从碳酸盐岩岩层的厚度、倾角和岩性等方面来分析喀斯特地区石漠化的成因,并结合反映石漠化程度的土壤和植被的盖度等相关数据,对岩层与喀斯特地区石漠化程度进行相关分析,得出喀斯特地区石漠化与碳酸盐岩岩层的厚度、倾角和岩性等具有相关关系的结论,即岩层厚度大的地区石漠化程度更高,岩层厚度小的地区石漠化程度较低;中等岩层倾角岩层分布区有利于雨水的流动和成土,石漠化程度较低;岩石性质的差异对石漠化程度也有相关性,石灰岩类的酸不溶物含量较低,对成土不利,其植被的盖度相对也较低,相应的石漠化程度更高。相反,白云岩类岩层区的石漠化程度较低。  相似文献   

12.
岩溶石漠化是指碳酸盐岩发育地区,由于人类不合理活动造成的土壤严重侵蚀,基岩大面积出露,地表出现类似荒漠景观的现象。石漠化的产生取决于基底岩石结构特点和酸不溶物含量。目前对于究竟哪种类型的岩石易于形成石漠化,利于形成石漠化的岩性在空间分布上有无规律性等问题,单纯利用传统的遥感解译方法显得力不从心。作者从古地理学角度对广西石漠化的形成及分布情况进行了研究,将广西石漠化区域划分为7个分区,包括桂林—贺州分区(Ⅰ)、柳州—来宾分区(Ⅱ)、都安—马山分区(Ⅲ)、平果台地分区(Ⅳ)、靖西台地分区(Ⅴ)、扬子台地南缘分区(Ⅵ)和西林—乐业—凌云分区(Ⅶ)。从广西石漠化分布情况可以看出,具有较为稳定台地相格局的地区容易发育连续性的碳酸盐岩(并诱发石漠化),同时重度石漠化一般分布于长时期发育台地边缘礁(滩)相的环境中(例如平果台地相区、靖西台地相区、扬子台地南缘分区)。广西众多的、较为稳定的孤立碳酸盐岩台地建造为石漠化产生提供了“机会”。通过研究容易诱发石漠化岩性的空间分布特征,结合遥感解译和实地调查,对石漠化风险进行评估,对属于不同时代和不同沉积环境下形成的石漠化采用不同的治理模式,这无疑为石漠化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  相似文献   

13.
土地石漠化概念与分级问题再探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李森  董玉祥  王金华 《中国岩溶》2007,26(4):279-284
针对前人研究中将石漠化发生的地域限定在亚热带,将发生的时间限定在人类历史时期,将发生的原因均归结为人为不合理的经济活动,而忽视了石漠化可能发生的其它地域、其它时期和其它成因等问题,对土地石漠化概念作了修正。认为土地石漠化是在湿润、半湿润气候环境和岩溶环境中,由于人类活动和/或气候变化等因素作用,造成地表植被退化、土壤侵蚀、地表水流失、基岩裸露,形成类似石质荒漠景观的土地退化过程,并对其内涵作出释义。在此基础上依据生态基准面的理论,以坡面形态、溶蚀岩溶地貌形态、基岩出露率、土壤厚度和土被覆盖度、土壤侵蚀程度、植被覆盖率和植物种群、土地利用类型等为景观指征,将石漠化土地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和极重度4个等级,并以粤北岩溶山区为例,拟定了区域性石漠化土地分级及其综合景观指征。   相似文献   

14.
云南省石漠化调查及治理综述   总被引:9,自引:6,他引:3  
经过全面调查,查明了云南石漠化分布、成因及资源环境条件。通过统一规划,多方协作,采取生物、工程、经济、社会建设等多方面的措施开展石漠化综合治理,取得了一定成效,遥感监测石漠化面积减少6.2 万hm2。其中,国土资源部门进行的地下水开发、土地及矿山地质环境整治、地质旅游资源开发等综合治理工作,消除或削弱了造成石漠化的自然或人为因素,标本兼治的效果突出。石漠化治理工作中的问题,主要有石漠化治理仍限于治点,区域面貌改观不大;考虑岩溶流域的系统性不够,选择治理方法未考虑对流域下游的影响;重植被恢复,对于区域经济和生态功能整体修复的考虑不足;调查变化情况监测手段落后,治理效果及动态不清;地下水资源的科学开发利用和依法管控尚待加强;部门之间协调整合不够,影响综合治理成效等。因此云南的石漠化治理任重道远,尚需做好第二期综合治理规划,采取有效措施,加大规划的执行力度。   相似文献   

15.
以贵州省2010年石漠化程度分布与土壤类型分布图为基础,运用地图代数原理,通过计算二者的转移矩阵,从而得出不同石漠化程度下土壤类型的空间分布情况,并探讨研究区石漠化背景下,土壤类型与石漠化的空间分布规律,分析石漠化的发生、分布与土壤类型的相关关系。其结果表明:喀斯特地区石质土的石漠化发生率最高达到46.41%,其次为黄棕壤的43.32%,综合排序为石质土>黄棕壤>山地草甸土>棕壤>红壤>粗骨土>石灰土>黄壤>紫色土>水稻土>潮土;分等级讨论时以中度石漠化为主导,且石质土的中度石漠化发生率最高,达到了21.68%。石漠化程度的空间分布在不同土壤类型中存在着明显差异,并且二者之间有一定联系,土壤本身的性质差异是重要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6.
土壤的地下漏失是喀斯特石漠化地区一种特殊的水土流失方式。本文以喀斯特石漠化严重地区——贵州普定县陈旗小流域为例,阐明了土壤地下漏失的过程及其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喀斯特地区特殊的地质环境为土壤的地下漏失创造了有利的空间条件;地表降水的大量渗漏为土壤的地下漏失提供了侵蚀的水动力条件;风干的土壤团聚体遇水易崩解,离散出的细粒物质可沿土间孔隙和岩溶裂隙向地下空间迁移;岩溶洞隙内填积的粘土在流水的浸润软化下呈可塑、软塑甚至流塑状,可向其下的溶洞、地下河蠕滑搬运,最终导致地表土壤漏失。   相似文献   

17.
The Huajiang and Hongfenghu demonstration areas represent typical karst landforms and rocky desertification landscapes in Guizhou, China. These were selected for a comparison of rocky desertification and land use cover. Based mainly on 5 m resolution Spot 5, remote sensing images, topographic maps (1:10,000) and land use maps, the intensity and extent of rocky desertification, and slop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wo areas were interpreted. Spatial overlay analysis was used to compare the land use/land cover (LULC) and rocky desertification within each. The results were compared using the concepts of rocky desertification occurrence (RDO) among LULC classes and the structure value of desertification land (SVDL). Th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1) the landforms and extent of rocky desertification in the two areas a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and the proportion of very steep slopes is one of the reasons leading to large areas of rocky desertification; (2) the RDO and SVDL show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areas; also rocky desertification intensity in various LULC classes cannot be measured in terms of RDO. High RDO may occur in low-intensity desertification land, and vice versa; (3) the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rocky desertification among various LULC are consistent among the woodland, “bare land” and “other grassland” land use classes in the two areas, but sequence slight > moderate > intense is not consistent between the areas. For the rocky desertification control, the present authors consider that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differences of rocky desertification and LULC among areas with different landform types area combined with the intensity of rocky desertification should be used in designing appropriate measures for control of desertification and rehabilitation of land.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桂黔滇喀斯特石漠化防治的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贵州区为研究对象,以2010、2015年遥感影像、基础地理信息、降水、土壤等数据资料为基础,集成3S技术和生态评估模型,对水源涵养、土壤侵蚀和石漠化进行定量和定位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4个亚区的水源涵养功能等级处于“中”、“高”等水平,2015年比2010年的水源涵养指数有所提高;威宁—赫章区、关岭—镇宁区和册亨—望谟区3个亚区的土壤侵蚀模数较大,水土保持功能等级处于“低”等,罗甸—平塘区的土壤侵蚀模数最低,其水土保持功能等级为“中”等;威宁—赫章区2010年中度以上石漠化比重达16.36%,2015年降为8.74%,生态系统健康度从“低”转为“中”;关岭—镇宁2010年和2015年中度以上石漠化比重分别为8.64%和4.49%,生态系统健康度从“中”转化“高”;册亨—望谟和罗甸—平塘的健康度均为“高”,2015年相比2010年均有所提升;4个亚区的石漠化恶化面积所占比重均不到1.00%,石漠化好转区域分别占27.00%、14.10%、10.24%和5.13%,石漠化得到了有效遏制。今后应继续因地制宜,恢复植被和生态系统,巩固和扩大石漠化防治成果。   相似文献   

19.
岩溶地区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坚中之坚,是极易出现返贫的地区之一,有必要梳理总结岩溶地区消除石漠化贫困的历程、成果和存在的问题,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夯实乡村振兴的理论基础。本研究以岩溶地区实施重大生态工程的时间节点为主线,参考各阶段前人取得的阶段性和标志性成果,系统梳理了石漠化贫困的相关概念和研究历程;然后对各阶段的研究热点进行整理,归纳总结了石漠化与农村贫困的关系、石漠化致贫机制、消除石漠化贫困的策略、防治工程减贫效益评价等4个方面的前人研究成果。研究表明:石漠化贫困与石漠化区贫困的界限不清,是造成石漠化防治工程和精准扶贫衔接脱节的原因之一,应突出石漠化区生态脆弱的特性,将生态建设有机融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之中,实现生态、资源、人口和经济各要素的耦合协调发展;工作超前,理论基础研究落后的现实依然存在,应加强石漠化区乡村人地关系及相对贫困的研究,探究石漠化阻碍乡村振兴的制约机制;此外,在岩溶地区生态质量不断提升的背景下,应优化石漠化防治工程后评价体系,凸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评价的重要性,总结经验、汲取教训,巩固岩溶地区脱贫攻坚成果,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相似文献   

20.
南洞流域东部重点区石漠化现状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8,自引:6,他引:2  
为了探讨南洞流域东部重点区石漠化现状及其治理对策,通过遥感数据分析结果并结合地面实地调查验证,对云南南洞流域东部重点区石漠化分布特征、成因、危害及其区域林地生态环境质量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南洞流域东部重点区石漠化面积占岩溶区面积的17.2%,集中分布于大庄盆地西北部,以轻度石漠化为主,轻度、中度、重度石漠化的面积比例约为7∶3∶1,石漠化与水土流失问题突出,岩溶区林地生态环境质量等级以三级、四级为主,占区域总面积的53.77%,整体水平较低,且明显低于区内的非岩溶地区林地。粗放型畜牧和农耕方式是导致区内石漠化形成和加剧的最重要因素。提出休垦弃焚、恢复次生植被、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优化农林畜牧产业结构,实施林草建设工程、草食畜牧业工程、水利水保设施工程,建立保障制度和监督机制,开展全面的石漠化综合治理对策,以确保区域生态恢复、农林畜牧经济健康发展及南洞地下河流域生态安全和水资源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