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地槽地台说作为一种构造地质和大地构造的重要理论,至今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成为被地质界所公认的一种传统学说。但是,随着地质工作的发展和地质资料的积累,出现了许多地槽地台说难以解决的问题。近年来,尽管国内外不少地质工作者试图从有关方面来解释一些问题,发展这个学说,然而,由于受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思想的束缚,终于不能自圆其说。  相似文献   

2.
谭廷栋 《物探与化探》1984,8(6):362-371
水文测井解释模型是研究含水层测井解释方程、评价方法和地质应用的基础。本文对这个新的测井解释概念进行了讨论,同时还探讨了应用水文测井解释模型建立估算水量参数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3.
这些年来,地质学家们发现很多金属矿床(Fe、Mn、Pb、Zn、Cu……)用火成作用或热液交代的理论来解释其成因发生了困难。因此,一些学者就倾向于从沉积理论上来解释;苏联著名的沉积岩学者普斯特瓦洛夫主张用“热水溶液(非习称的热液)”的理论和构造结合起来介绍;该文作者则以喷气(岩浆气或火山气的理论来解释其成因。这些解释都还处于探索阶段,本刊发麦此文,也是为了我国地质工作者研究这个问题时参考。  相似文献   

4.
构造地质成因分析,在油气田开发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文章从国内外研究现状入手,在文献调研基础上详细对 比了油气田开发中构造地质成因分析的优缺点。总结了构造地质成因分析研究内容:(1) 通过构造演化历史分析和地应力 场等研究,确定断裂体系构造地质成因。(2) 井震结合开展精细的构造解释,分析构造地质成因。(3) 对构造地质成因研 究方法进行探索和改进。(4) 综合动静态资料,开展储层地质成因分析。(5) 与沉积相研究和成岩作用研究等紧密结合。 (6) 加强地质成因分析成果应用,为油气田开发提供基础。(7) 裂缝表征和建模。(8) 微构造地质成因分析。油气田开发 中构造地质成因分析的方法主要包括:基础地质研究、野外露头观察描述、岩心观察和描述、镜下薄片观察、物理模拟、 各种测井解释、地震解释、各种分析测试统计、地质建模、动态监测和生产动态分析方法等。结合研究实践,对每一种方 法的优缺点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指出了油气田开发中构造地质成因分析存在的8方面主要问题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蛇绿岩与大陆缝合线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赵宗溥 《地质科学》1984,(4):359-372
从六十年代以来,被誉为“地球科学革命”的板块构造学说,引起广泛的地质工作者的重视。因为它能圆满地解释地球的主要面貌之间的动力学关系。板块构造的概念是近二十年来从各海洋区搜集的大量地球物理资料而发展起来的,因而在阐明洋壳(约200兆年)的构造比陆壳获得较大的成功。由于板块构造提供了一个全球动力学体系的框架,使人们对中生代以来的大陆演化的许多作用有所了解。对板块学说有兴趣的地质工作者,想根据均变论的原则,去解释古大陆的形成、演化的历史。  相似文献   

6.
构造地质成因分析,在油气田开发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文章从国内外研究现状入手,在文献调研基础上详细对 比了油气田开发中构造地质成因分析的优缺点。总结了构造地质成因分析研究内容:(1) 通过构造演化历史分析和地应力 场等研究,确定断裂体系构造地质成因。(2) 井震结合开展精细的构造解释,分析构造地质成因。(3) 对构造地质成因研 究方法进行探索和改进。(4) 综合动静态资料,开展储层地质成因分析。(5) 与沉积相研究和成岩作用研究等紧密结合。 (6) 加强地质成因分析成果应用,为油气田开发提供基础。(7) 裂缝表征和建模。(8) 微构造地质成因分析。油气田开发 中构造地质成因分析的方法主要包括:基础地质研究、野外露头观察描述、岩心观察和描述、镜下薄片观察、物理模拟、 各种测井解释、地震解释、各种分析测试统计、地质建模、动态监测和生产动态分析方法等。结合研究实践,对每一种方 法的优缺点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指出了油气田开发中构造地质成因分析存在的8方面主要问题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杨文采 《物探与化探》1982,6(6):371-377
为了正确地解释地球物理的测量结果,必须系统地测量和研究岩石和矿石的物理性质,这是地球物理工作者熟知的事情。由于岩石物理性质是岩石的成分、结构、形成的环境和地质历史的客观反映,因此岩石物理性质的研究不仅仅应用于矿产的普查与勘探,在研究地球内部构造、地壳的地质演化和岩矿鉴定等许多方面都有着重要的用途。  相似文献   

8.
编制盆地复原古构造图的若干问题的讨论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漆家福  杨桥  王子煜 《地质科学》2003,38(3):413-424
为了描述盆地三维构造的演化过程,通常需要编制不同地质时期的古构造等构造线图。编制古构造等高线图是一个复杂的研究过程,可能遇到许多概念性和技术性问题,但是所有问题都必须在地质平衡概念约束下寻求解决途径。本文讨论了按照地质平衡概念编制古构造等高线图的基本原则和可能的技术方案,包括研究构造变形模式、复原剥失厚度及其分布、复原断层位移、去压实校正等。运用地质平衡概念将较浅地层界面的构造等高线图复原到代表特定地质时期地形面的原始状态,相应地将较深地层界面的构造等高线图复原得的古构造等高线图。运用地质平衡概念编制的古构造等高线图比传统的只用地层残余厚度编制的古构造等高线图能更合理地反映地质时期的盆地古构造三维几何特征。  相似文献   

9.
数学地质     
第四讲 趋势分析 一、什么叫趋势分析 地质工作者,经常把观测到的地质现象划分成区域性的与局部性的两种。如构造学中有区域构造与局部构造,岩石学中有区域变质与局部变质,物化探中有区域背景与局部异常等等。当然,区域与局部的概念,完全是依研究对象在空间上分布的范围大小而相对地人为划分的。  相似文献   

10.
彭聪 《地质通报》2013,32(5):699-705
为理解壳-幔物质密度、速度结构的地质意义,在历时数年的地质-地球物理综合解释工作成果的基础上,整合壳-幔岩石矿物物性参数资料,供地学工作者加深对中国大陆深层区域构造格架的认识.一般来说,随深度增加地壳、地幔和外核岩石矿物密度和速度有正相关的变化规律.从曲线图、柱状图、表格、构造层、岩石矿物多个角度阐述壳-幔岩石矿物物性参数的变化规律,提供综合解释地球内部物质组成的地质-地球物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1.
为了便于构造地质研究,苏联建立了一个庞大的研究机构。大地构造研究涉及到地壳的构成及其控制演化的因素或一般太地构造概念。20~50年代,苏联主要有三大学派:的重直运动学派;学派和学派。各学派的不同之处在于,研究大地构造学的途径不同,以及对一些主要构造的发展、运动方式的解释各异。近几十年来,除和学  相似文献   

12.
构造体系概念是地质力学的核心,组成构造体系的基本单元—结构面,则是它的基础概念。正确理解和运用结构面概念,则是地质力学分析的基础。研究结构面的几何和力学性质及其在空间的展布规律,其主要目的在于认识和建立构造体系,并由此推导其构造应力场以及导致该构造型式的动力作用方式,进而作出成因上的解释。 结构面概念是根据地质力学的研究方法特点提出的,有它特定的几何、力学含义,并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地质构造的力学分析。但在涉及有关结构面概念的众多地质文献和教科书中,对它的理解却不都是一致的;在运用它作构造应力场分析(特别是平面应力场分析)  相似文献   

13.
近百年来,地质工作者从事构造地质的研究,一般多采用传统的构造地质理论和方法。本世纪二十年代以来,特别是解放以后,以卓越的科学家李四光同志为代表的我国广大地质工作者,在长期的野外地质实践中,运用毛主席的哲学思想,认真总结经验,创立了地质力学理论,总结出一套地质力学工作方法。这套方法对地壳构造形迹的分析一般采用以下七个  相似文献   

14.
建议用准确的力学概念研究地球动力学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刘瑞珣 《地学前缘》2007,14(3):57-63
随着构造地质和地球动力学研究的深入,所引用的力学概念也越来越多,这些概念在力学中已先于地质学有严格的定义,那么引用这些概念时也应该遵循这些定义,以免错用。在进行构造解析和地球动力学分析时,准确运用力学概念有利于对问题的精确和量化解释,否则不仅不利于地质学的发展,还会阻碍地质学与力学和地球物理学之间的交流。然而,近年的文献中误用力学概念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与学科日新月异发展的形势很不相称。地质学每次突跃式发展都与其他学科,尤其力学概念的引入分不开。文章仅就几个最常用的力学概念作些基本解释,以期引起关注和研讨。  相似文献   

15.
本文首次提出构造物理化学或地质构造物理化学概念。构造物理化学是研究地壳物质在受构造力作用下发生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相互关联的学科领域;是通过对构造所产生的物理化学条件差异,特别是造成局部静水压力不同而影响,制约其中化学反应、化学过程的了解来回答岩石形变与相变密切共生成因机制的一个研究途径。它属解释地壳物质结构构造地学学科类和地壳物质组成成分地学学科类,具体互相联系之物理化学条件的基础地学理论研究,亦具有具体地质找矿研究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首都北京,群英荟萃,丁卯之年,殊堪庆贺。值此《国际大陆岩石圈的构造演化与动力学讨论会》——第三届全国构造地质学术会议胜利召开之际,谨向中外构造地质学界空前团结的盛会致以热烈的祝贺,特辟专辑以示献礼,并衷心祝愿大会圆满成功!世界在巨变,科技在发展,特别是近二十年来,多尺度、多层次、多类型的构造地质学作为地质学的一个主要分支正在全方位迅猛发展。结果,吐故纳新,陈旧的概念被抛弃,不少学说得到充实和更新,崭新的学术思想和概念层出不穷。总之,人们的地球观、构造观和方法论,已经或正在发生着突破性的变革。变革不仅来自于新技术、新方法等研究手段的现代化,多学科、多兵种的大联合,而更主要还是导源于地质工作者重视实践、餐风宿露、艰苦奋进的实际观察和慎密的思索。  相似文献   

17.
国外利用重磁资料确定基底界面的波数域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武林 《物探与化探》1981,5(1):58-62,40
近十年来,国外发表了大量用重磁法解释基底构造的文章。西方国家的物探工作者,兴趣集中于对深部基底物性界面深度变化的定量解析,并且广泛采用波数域方法;苏联则多偏重于运用综合方法(如:重、磁、电、地震及航天遥感地质等)进行区域构造的分析。  相似文献   

18.
构造地球化学的研究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地球化学研究的深入,微量分析手段的提高和扩大,地球化学找矿迅速发展,新的化探方法不断出现.近年来,构造地球化学作为化探找矿的新概念,已被提出.构造地球化学的实际意义,已引起化探和地质工作者的注意.当前,化探工作面临着更加繁重的区域找矿任务,大量的化探异常急待评价,因此,进一步阐明构造地球化学的概念、特点、类型及其应用,并从构造地球化学的角度出发,为评价异常提供新的依据,就愈加重要了.本文仅就化探生产实践中所掌握的构造地球化学资料,进行一些综合分析.提出构造地球化学的概念、初步分类、及其应用效果,以供讨论.  相似文献   

19.
地质构造地球化学特征要素及其在区域化探解释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地质构造地球化学特征要素的新概念。对构造地球化学特征要素进行分类和建立判别标志并分别命以定义。指出在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成果推断解释中,以发掘各类特征要素的地质意义做为指导思路,达到获取更多地质信息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中生代以来中国大地构造体系与构造运动程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生代以来是中国大陆地壳运动相当激烈的时期,也是铸成中国大地构造体系格架的重要阶段,中国地质工作者对这个时期的地质特点做了很多研究工作,提出了各种不同的解释和学说[1,2]。本文是循李四光教授所提出的思路,按照地质力学观点,汇集广大地质工作者的成果,对中生代以来中国大地构造体系及构造运动程式作一概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