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鄂尔多斯中部气田下古生界天然气的气源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鄂尔多斯中部气田下古生界天然气藏的气源是目前尚未解决的重要问题。利用天然气组分的碳、氢同位素、氩同位素、轻烃组成和生物标志物组成等多指标的综合对比 ,系统地研究了中部气田下古生界天然气的气源 ,明确了油型气和煤成气的主要分布区块 ,并估算了各区块气源的混合比。研究认为 ,鄂尔多斯中部气田下古生界天然气既有石炭系—二叠系来源为主的煤成气 ,又有下古生界自身来源为主的油型气。中部气田东部区块的天然气主要为煤成气 (石炭系—二叠系来源约占 70 % ) ,中部气田北部、西部及南部区块的天然气主要为油型气 (下古生界自身来源约占 6 0 %~ 70 % )。  相似文献   

2.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气田天然气混源的地球化学标志与评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气田奥陶系风化壳天然气藏的气源问题是迄今尚有争议的重要问题。在前人大量研究的基础上,系统研究了该气田天然气混源的地球化学特征与标志,并利用多指标综合评价了气藏的气源。研究结果表明,鄂尔多斯盆地中部气田奥陶系风化壳天然气具有高一过成熟干气的组分和同位素特征。天然气的来源比较复杂,既有以石炭一二叠系来源为主的煤成气,又有以下古生界来源为主的油型气。该气田东部区块的天然气主要为煤成气,中部气田北部、西部及南部区块的天然气主要为油型气。  相似文献   

3.
对鄂尔多斯盆地中部气田天然气碳同位素资料按不同地区、不同层位进行了分析,认为奥陶系风化壳气藏甲烷碳同位素值与石炭-二叠系气藏的接近,在平面上变化趋势相似,而与风化壳之下奥陶系自生自储的油型气相差较大。奥陶系风化壳气藏的来源是以石炭-二叠系煤成气为主,定量计算表明,在中部气田的大部分地区,石炭-二叠系来源气的比例大于70%。  相似文献   

4.
两元混合天然气定量研究新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程付启  金强 《沉积学报》2005,23(3):554-558
确定端元气混合比例是混源气定量研究的主要内容。以两元混合天然气为例,首先要分析混源成藏的地质条件,以确定可能的气源岩;然后根据源岩生气模拟实验与实测数据,建立端元气与混源气的地球化学模型,确定混源气的混合比例与源岩成熟度;最后将结果用于混源成藏过程分析,提出混源成藏的地球化学机制。鄂尔多斯盆地中部奥陶系风化壳天然气为上古生界煤成气和下古生界油型气混源气。从混源气藏形成的地质条件和地质过程着手,利用天然气中甲、乙烷百分组成和碳同位素组成,建立了混合比例估算模型,并绘制了估算图版。对靖边等气田13个天然气样品进行研究,发现混源气混合比变化很大。除去全为煤成气(陕21井)和全为油型气(陕5井)的两个样品之外,11个样品上古生界煤成气和下古生界油型气比例分布分别为22%~84%和16%~78%。但总体以下古生界油型气为主,平均所占比例63.2%,说明鄂尔多斯盆地中部奥陶系风化壳天然气以下古生界自生油型气为主。  相似文献   

5.
<正> 长庆奥陶系风化壳气藏的气源问题一直存在两种意见:有人(以下用 A 表示)认为其主要气源为不整合面之上的石炭系—二叠系煤成气;也有人(以下用 B 表示)认为其主要气源是奥陶系自生自储的油型气。双方的证据可归纳为以下几点。(1)上、下古生界天然气δ~(13)C 相近,A 认为能够说明二者同源;而 B 认为下古生界油型气演化程度高,上古生界煤成气演化程度稍低些,δ~(13)C_1自然相近。(2)下古生界天然气δ~(13)C_2明显比上古生界轻,B认为该现象本身以及由此导出的上、下古生界δ~(13)C_1—δ~(13)C_2的区别可视为自生自储型(即非煤成气型)的最  相似文献   

6.
长庆气田奥陶系风化壳气藏、气源研究   总被引:22,自引:4,他引:18  
戴金星  夏新宇 《地学前缘》1999,6(Z1):195-203
对10年来长庆气田奥陶系风化充气藏气源问题存在的不同观点(上古生界煤成气和奥陶系海相碳酸盐岩气何者为主)及相应的证据进行了总结和讨论,认为“奥陶系自生自储为主”的观点对地质和地球化学现象的解释存在疑问,包括用次要组分来判别混源天然气的主要来源,用不确切的端员气地球化学特征来计算混源比,对本溪组底部岩石的封盖性和下奥陶统碳酸盐岩的原始生烃潜力评价偏高,忽略了石炭系存在能够生成油型气的海相源岩。因此,长庆气田不能作为海相贫有机质的碳酸盐岩生成的大、中型油气田的实例。根据天然气及气源岩的地球化学特征,提出长庆气田奥陶系风化壳气藏气是以上古生界煤成气为主、石炭系海相源岩生成的油型气为辅的混合气。  相似文献   

7.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塔巴庙地区奥陶系天然气的赋存分布以风化壳最具工业价值,另一类尚待进一步勘探研究的天然所则分布于奥陶系内部或盐下,对这两种分布形式的天然气,在通过天然气组分,同位素以及相伴生的凝析 化学特征研究对比的基础上,与其可能来源的烃源岩层即上覆石炭系煤系烃源岩和奥陶系碳酸盐岩烃源岩的生源地化特征相对比,结果表明塔巴庙区块北部以鄂5-鄂8井为代表的奥陶系风化壳工业性天然气具有双重母质的混合型天然气特征,即来源于上古生煤成气和下古生界油型气,该区南部以伊24井为代表风化壳非工业性天然气则来源于奥陶系典型腐泥型面因的有机质;对于奥陶系内部或盐下天然气显示而言,均属单一海相碳酸盐岩来源的油型天然气,因此,奥陶系风化壳相对发育与生烃气强度中心相叠合的区域是当前在勘探上古生界时兼顾下古生界天然气的最佳地区。  相似文献   

8.
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中央古隆起的长庆气田是迄今我国最大的气田。由于对其气源的认识会直接影响到下古生界海相碳酸盐岩的生烃评价与勘探目标决策,因而倍受我国地质、地球化学工作者的关注。自气田发现以来,已有不少学者对长庆气田天然气、凝析油地球化学特征的成因类型进行了研究。目前,对长庆气田属煤成气与油型气混源成因的认识已无争议。  相似文献   

9.
<正> 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中央古隆起的长庆气田是迄今我国最大的气田。由于对其气源的认识会直接影响到下古生界海相碳酸盐岩的生烃评价与勘探目标决策,因而倍受我国地质、地球化学工作者的关注。自气田发现以来,已有不少学者对长庆气田天然气、凝析油地球化学特征的成因类型进行了研究。目前,对长庆气田属煤成气与油型气混源成因的认识已无争议。但是在主力气源的判识和下古生界碳酸盐岩生烃能力评价方面仍存在很大分岐。本文在对上、下古生界烃源岩的天然气、凝析油地球化学特征的系统研究、并采用多项地球化学指标进行气—油—烃源岩对比的基础上,得出了以下主要  相似文献   

10.
苏里格气田是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内发现的大型岩性气藏。天然气中甲烷占绝对优势,干燥系数低,为湿气。灭然气的单体碳同位素具有碳数越高,同位素越审的特点,且正构烷烃碳同位素具有δ^13C1〈δ^13C3〈δ^13C2〈δ^13C4的规律。甲烷碳同位素与甲烷含量旱正相关,与乙烷含量为负相关。根据天然气单体碳同值素及其含垣变化,认为苏里格天然气属煤成气。天然气中含少量CO2气,多为有机成因。苏里格气田二叠系气藏的形成与演化可划分为石炭一二叠纪至中侏罗世气源岩沉积埋藏阶段、晚侏岁世至白垩纪天然气形成阶段和第三纪至现今的保存改造阶段。  相似文献   

11.
郝进  姜振学  邢金艳  李卓  唐相路  苏娇 《现代地质》2015,29(6):1475-1482
页岩气损失气含量的准确估算对于页岩气总气量的确定、页岩气资源潜力评价和有利区预测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厘定页岩气现场解析过程中岩心压力史和温度 史的基础上,利用损失气逸散地质模型修正了损失时间的计算方法,利用ANSYS软件瞬态热分析模块确定了损失气量恢复时的初始时刻,进而提出了改进的USBM法,通过实例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可靠性。 研究认为:对固定的解析样品,损失气量与损失时间呈正相关关系,损失时间受地层水密度、钻井泥浆的密度和地层压力系数的综合影响;对固定的解析样品进行损失气量恢复时,损失气量与初始时刻 也呈正相关关系,利用ANSYS软件确定的初始时刻可以有效地减少最初不稳定数据点舍去的人为性;改进的USBM法具有较强的可行性,损失时间偏小和初始时刻偏低是造成对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长7段页 岩样品利用USBM法估算的损失气量偏小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陈子归  姜涛  匡增桂  程聪  熊鹏飞  陈岳 《地球科学》2022,47(5):1619-1634
继我国在神狐海域两次天然气水合物试采成功之后,近几年来在琼东南盆地的勘探证实了天然气水合物的存在,而且钻探表明其与浅层气具有复杂的共生关系.为揭示琼东南盆地深水区天然气水合物与浅层气共生体系成藏特征,结合岩心、测井及三维地震数据,阐明了天然气水合物与浅层气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天然气水合物主要赋存在海底以下200 m范围内的沙质沉积物中,且其形成过程与浅层气的垂向运移有关.对天然气水合物与浅层气共生体系成藏特征的深入分析表明,深部热成因气和浅部生物成因气是其重要的气体来源,第四系未固结沙层是良好的储层,且天然气水合物和浅层气共生体系的分布主要受深部气烟囱和断层的控制.浅层气藏为天然气水合物提供稳定的气源条件;第四系块体流沉积与含天然气水合物地层能有效地封堵浅层气的纵向运移,进一步促进浅层气的成藏.因此,天然气水合物的形成与浅层气的发育具有正反馈的相互作用关系,有利于形成更大规模的天然气水合物矿体和浅层气藏,具有良好的商业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13.
天然气水合物仅在相对低的温度和高压条件下稳定存在,一旦脱离其稳定条件就将分解成气体和水而不复存在,因此水合物样品的储存与制备等相关前处理过程对其气体组成的准确测定十分重要.本文实验研究了天然气水合物在常压条件下的最佳储存温度、最佳分解方法、分解气的最佳收集与储存方式,以及非水合物气体的排除等样品前处理技术.结果表明:天然气水合物在常压下低于-100℃储存为妥;样品在进行分解脱气时,“顶空法”和“注射器法”适用性较广,“排水法”不适用于含CO2的水合物样品,且样品分解前最好于-80℃放置片刻以去除表面吸附的非水合物气体.水合物分解气体的储存应尽量避免使用铝塑气袋,建议采用丁基橡胶塞密封的玻璃顶空瓶,并于5天内完成气体组成测定为佳.  相似文献   

14.
低瓦斯矿井煤层瓦斯异常涌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典型的低瓦斯矿井为例,详细探讨了煤层瓦斯异常涌出现象,分析了影响瓦斯涌出的地质因素和采掘因素,并对瓦斯异常涌出防治进行了研究。首次运用瓦斯地质理论研究低瓦斯矿井瓦斯异常涌出问题,形成了系统的低瓦斯矿井瓦斯地质规律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鄂尔多斯盆地下古生界负压气藏及运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华保钦  林锡祥 《沉积学报》1994,12(2):105-113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奥陶系顶风化壳气藏是一负压气藏,气聚集在向东抬起大单斜的相对低部位?负压成因除与早白垩世后地壳抬升?生气速率减漫有关外,还主要由于储层饱含天然气,气藏中无自由水,上覆地层压力得不到有效地传递?流体势不仅与超压?浮力作用有关,还与地面高程密切相关?靖边-横山天然气藏的形成,为流体势所指示的气运移方向?风化壳孔洞发育带分布以及侧向古地貌隔挡诸因素的联合作用造成?  相似文献   

16.
针对回采工作面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多发于煤厚变化带和隐伏小构造附近,研究了利用大量瓦斯抽采钻孔探明工作面瓦斯地质信息的技术途径。结合试验煤层工作面抽采钻孔施工设计,对抽采钻孔信息进行处理、建立数学模型,利用计算机作图软件对煤层厚度变化规律、隐伏小断层立体呈现,从而达到利用穿层抽采钻孔探明工作面前方隐伏瓦斯地质信息的目的。试验结果表明,工作面煤厚变化部位、遭遇断层位置与预测结果基本一致,回采阶段未出现瓦斯异常情况。  相似文献   

17.
海底天然气渗漏系统演化特征及对形成水合物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天然气沉淀水合物的动力学模拟计算,研究了墨西哥湾GC185区BushHill海底天然气渗漏系统的演化特征及对水合物沉淀的影响。渗漏早期,天然气渗漏速度大(q>18.4kg/m2-a),海底沉积以泥火山为主,渗漏天然气具有与气源天然气几乎一致的组成,形成的水合物具有最重的天然气成分。渗漏晚期,天然气渗漏速度很慢(q<0.55kg/m2-a),在海底附近没有水合物沉淀,主要以冷泉碳酸盐岩发育为主,水合物产于海底之下一定深度的沉积层中。介于二者间的渗漏中期(q:0.55~18.4kg/m2-a),海底发育水合物、自养生物群为特征,渗漏速度控制了水合物和渗漏天然气的组成及沉淀水合物的天然气比例。BushHill渗漏系统近10年的深潜重复采样显示,渗漏天然气和水合物天然气的化学组成在时空上是多变的,相对应的渗漏速度在时间上的变化约为3倍,在空间上的变化近2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18.
为有效解放气层,且对应用欠平衡技术开发大牛地气田盒1气藏进行经济技术评价,在盒1气层开展了氮气泡沫欠平衡钻井试验,实现了全过程欠平衡,有效保护了储层,机械钻速较常规水平井大幅度提高,为大牛地低渗气田的开发提供了技术储备。  相似文献   

19.
正Objective The gas hydrates in the permafrost region of Qilian Mountain are characterized by low latitude,thin thickness,shallow burial depth,abundant coal seams,high contents of heavy hydrocarbons and multiple sets of source rocks.Up to date,the source of gas or the main source rocks of the Muli gas hydrates have remained  相似文献   

20.
桂中坳陷浅层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天然气显示丰富,其组分主要包括CH4、CO2和N2三种。自北向南,天然气的组分呈现明显分异,石炭系广泛出露区多见富N2气聚集,体积分数达80%~90%,忻城—合山一带二叠系—三叠系残存区,烃类相对富集;中部桂中1井CH4与CO2共存,体积分数相当;向南至D907井见到CH4体积分数达80%。区内CO2为深部热作用下碳酸盐岩分解成因;N2来源于大气,与地面淡水下渗、岩溶作用发育有关。认为坳陷内天然气的较好显示及其组分在空间分布上的差异系由该区保存条件存在差异性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