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辽宁东平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秦岭南部构造带具备较好的金矿成矿条件与成矿背景,是该区域规模较大金矿带.金沟矿段是黄龙金矿床最主要的组成部分,该矿段矿石中磁黄铁矿和黄铁矿发育,其中磁黄铁矿矿石是矿床中含量最高的硫化物矿石.磁黄铁矿存在两种产出状态,分别为早期形成的呈浸染状、团块状分布的磁黄铁矿与晚期形成的脉状磁黄铁矿.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以单斜磁黄铁矿为主.该矿床属中-低温矿床.微量元素结果显示富Co贫Ni,与金矿化关系密切.在含金性方面,脉状产出的磁黄铁矿优于团块状分布的磁黄铁矿,且脉体越细含金性越好,因此细脉状磁黄铁矿可作为该区重要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2.
南秦岭南部构造带具备较好的金矿成矿条件与成矿背景,是该区域规模较大金矿带.金沟矿段是黄龙金矿床最主要的组成部分,该矿段矿石中磁黄铁矿和黄铁矿发育,其中磁黄铁矿矿石是矿床中含量最高的硫化物矿石.磁黄铁矿存在两种产出状态,分别为早期形成的呈浸染状、团块状分布的磁黄铁矿与晚期形成的脉状磁黄铁矿.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以单斜磁黄铁矿为主.该矿床属中-低温矿床.微量元素结果显示富Co贫Ni,与金矿化关系密切.在含金性方面,脉状产出的磁黄铁矿优于团块状分布的磁黄铁矿,且脉体越细含金性越好,因此细脉状磁黄铁矿可作为该区重要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3.
湖北银洞沟银金矿床是南秦岭重要的大型银矿床,矿体产于武当群变质火山岩中,受剪切构造控制,矿石类型主要为石英脉型。矿相学研究表明,含银矿物与方铅矿常同脉产出,从早到晚产出的含银矿物分别为银金矿、自然银、辉银矿、辉铜银矿,有从银矿化向铜矿化转变的趋势,反映了成矿流体从早到晚由氧化变为还原。测得与银金矿密切共生的白云母氩-氩坪年龄为231.0±2.0 Ma(MSWD=0.96),反等时线年龄为229.5±1.4 Ma(MSWD=0.73),与前人测得的本区剪切带多硅白云母氩-氩年龄一致,表明成矿作用与区域剪切构造变形有关。  相似文献   

4.
四川木里县梭罗沟金矿床是甘孜-理塘金矿带上目前已查明资源储量最大的金矿床,但是其矿床成因研究薄弱,制约了深部找矿勘探工作.本次研究对其赋矿岩石和含金矿脉的锆石U-Pb年代学、载金矿物黄铁矿和毒砂的硫、铅同位素开展了研究.结果表明,梭罗沟金矿床赋矿岩石的锆石U-Pb年龄为(252.8±2.3)Ma(MSWD=0.4,n=18),指示赋矿岩石为晚三叠世曲嘎寺组碎屑岩基质中的晚二叠世玄武岩岩块.含金矿脉碎屑锆石U-Pb年龄具有4个较明显的峰值,分别为119 Ma、255 Ma、526 Ma和962 Ma.最年轻的碎屑锆石年龄为(119±1.7)Ma(MSWD=0.2,n=13),指示梭罗沟矿床深部可能有隐伏的早白垩世花岗岩,并且金成矿时代晚于119 Ma.金成矿热液期的黄铁矿和毒砂的?34S值范围为4.8‰~7.79‰(平均值为6.2‰),与造山型金矿床的硫同位素相似.黄铁矿的206Pb/204Pb平均值为18.47、207Pb/204Pb平均值为15.63和208Pb/204Pb平均值为37.74,与造山带铅同位素演化一致.结合矿床地质特征,梭罗沟金矿床受晚白垩世-古近纪的韧性剪切带和走滑断裂控制,其成矿时代为119~27 Ma之间,其矿床类型为造山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5.
辽宁五龙金矿黄铁矿的标型特征及其与金矿化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铁矿是五龙金矿含金石英脉矿体中最重要的金属矿物,它的标型特征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金矿床形成的地质环境。不同特征的黄铁矿其含金性也不相同,其中以五角十二面体晶形的、细粒状集合体的、颜色较深的黄铁矿含金量高。  相似文献   

6.
粤西黄泥坑金矿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个中-大型金矿床。其成矿作用分为石英-黄铁矿阶段、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和石英-碳酸盐阶段。其中,石英-黄铁矿阶段为金的主成矿阶段。对含金石英脉进行了流体包裹体Rb-Sr同位素定年,获得等时线年龄为(233.4±8.6)Ma(MSWD=2.3,n=5),表明黄泥坑金矿形成于印支期。对矿区花岗闪长岩进行了锆石LA-ICP-MS U-Pb定年,获得的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451.1±2.7)Ma(MSWD=2.1,n=21),表明其形成于加里东期。综合分析花岗闪长岩和矿石的微量元素分析数据及已有的研究成果显示,黄泥坑金矿床中金的来源并非加里东期花岗闪长岩,可能来自于寒武系及隐伏的晚期岩浆岩。矿床的形成主要受罗定-广宁推覆构造控制,挤压推覆后拉张剪切作用形成的剪切破碎带及其热液蚀变作用与成矿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湖南龙山锑金矿床白云母~(40)Ar-~(39)Ar年代学及其意义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志远  谢桂青  李惠纯  李伟 《岩石学报》2018,34(9):2535-2547
龙山锑金矿是湘中Sb-Au矿集区内规模最大的脉状锑金矿床,但其精确的成矿时代尚未厘定。本次工作发现该矿床第Ⅰ成矿阶段的石英硫化物脉中发育少量的热液白云母。通过40Ar-39Ar年代学测定,确定了白云母的~(40)Ar-~(39)Ar同位素坪年龄为162. 5±1. 8Ma,相应的等时线年龄为161. 1±1. 2Ma(MSWD=1. 0),反等时线年龄为161. 1±1. 2Ma(MSWD=1. 0)。根据矿物共生组合特征,认为白云母的~(40)Ar-~(39)Ar坪年龄能代表龙山锑金矿床的成矿年龄。结合湘中地区其他锑(金)矿床的年代学研究成果,本文认为,该地区在155~162Ma之间有一次热液成矿事件,与南岭地区165~150Ma与花岗岩有关的钨锡多金属矿床的成矿时代相一致。湘中地区已有的S同位素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学资料表明,该地区锑金矿床的形成可能与岩浆作用有关,类似于南岭地区晚侏罗世钨锡多金属矿床的构造背景。  相似文献   

8.
内蒙古长山壕金矿区花岗岩同位素年代学研究及地质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肖伟  聂凤军  刘翼飞  刘研 《岩石学报》2012,28(2):535-543
长山壕金矿床是近年来在内蒙古中西段找到的一特大型金矿床。尽管金矿化在中元古界白云鄂博群变质沉积岩内呈层状、似层状和透镜状产出,但是与各类花岗岩类侵入岩具有密切空间分布关系。本次研究采用LA-ICP-MS方法分别对有关花岗岩类侵入岩进行了系统年代学研究,花岗斑岩和二长花岗斑岩样品的锆石U-Pb年龄值分别为290.9±2.8Ma (MSWD=1.4)和287.5±1.9Ma (MSWD=2.4);2件黑云母花岗岩样品的年龄值分别为267.9±1.2Ma (MSWD=0.95)和274.0±2.3Ma (MSWD=1.4)。根据上述同位素年龄数据,同时结合金矿区野外地质调查和岩(矿)相学证据,可以认为,长山壕金矿区花岗斑岩和二长花岗斑岩及相关金矿床的形成时间为早二叠世早期,并且遭受到早二叠世晚期-中二叠世早期构造-岩浆活动的叠加改造,矿区切穿含金矿脉黑云母花岗岩体的存在就是很好的例证。强烈的中酸性岩浆作用为金矿床的形成提供了动力、热力和物质来源,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长山壕金矿床是海西期构造-岩浆作用及相关流体活动的产物,属于与侵入岩有关的中温热液脉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9.
豫西栾灵金矿床地处熊耳山金多金属矿集区南部马超营断裂带北侧,金矿体产于构造破碎带中,呈钾长石石英脉体和蚀变岩产出,为本区一种新的金矿化类型。文章为厘定栾灵金矿床的成矿时代,采用辉钼矿Re-Os同位素定年方法,测得栾灵金矿6件辉钼矿样品的Re-Os同位素模式年龄为(161±3)Ma~(164±2)Ma,加权平均年龄(163±1)Ma(MSWD=0.68),等时线年龄(163±2)Ma(MSWD=1.5),表明栾灵金矿床形成于晚侏罗世早期。与祁雨沟、前河金矿等早白垩世(125 Ma)金矿相比,栾灵金矿的成矿作用早约38 Ma。这些年龄数据表明,该矿床在区域上可能与南泥湖-三道庄、上房沟钼矿等形成于同一成矿系统,它的发现为在熊耳山地区寻找相似成矿地质条件的金、钼矿床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曹四夭斑岩钼矿床位于内蒙古兴和县,是华北克拉通北缘最大的钼矿床。该矿床中部发育斑岩型钼矿体,外围和上部产出热液脉型铅锌金矿体。文章选取1件与斑岩钼矿化共生的绢云母样品进行了40Ar-39Ar定年,获得40Ar-39Ar坪年龄为(144.4±1.2)Ma,相应的39Ar/36Ar-40Ar/39Ar等时线年龄为(146.4±2.2)Ma(MSWD=0.31),将等时线年龄认作绢云母的Ar封闭年龄,表明曹四夭斑岩钼矿化发生在约146 Ma前。选取14件脉型铅锌矿石中的闪锌矿、黄铁矿和磁黄铁矿样品开展了Rb-Sr定年,获得4件闪锌矿的Rb-Sr等时线年龄为(145.1±3.0)Ma(MSWD=0.63);5件黄铁矿的Rb-Sr等时线年龄为(145.2±1.3)Ma(MSWD=0.53);4件闪锌矿、5件黄铁矿和1件磁黄铁矿的Rb-Sr等时线年龄为(145.3±1.0)Ma(MSWD=0.43)。硫化物Rb-Sr定年结果表明曹四夭矿床脉型铅锌矿化形成于约145 Ma前。本次绢云母40Ar-39Ar和硫化物Rb-Sr定年结果表明,曹四夭矿床斑岩型钼矿化和脉型铅锌金矿化为同期产物,两者均形成于晚侏罗世末期,属于同一个斑岩成矿系统。曹四夭矿床硫化物的w(Rb)和w(Sr)分别为0.1867×10~(-6)~1.305×10~(-6)和0.3175×10~(-6)~6.935×10~(-6),Sr同位素初始比值(87Sr/86Sr)i介于0.709 919~0.711 951之间,平均值0.710 952,结合前人获得的辉钼矿Re含量,认为曹四夭矿床的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地壳。  相似文献   

11.
内蒙古林西县大井矿床是与次火山岩有关的热液脉型矿床,矿体受NW向、NWW向断裂控制,产出在二叠系林西组中。用LA-ICP-MS技术,测得成矿前的霏细岩脉和安山玢岩脉中的锆石~(206P)b/~(238)U年龄分别为164.1±0.8Ma(MSWD=0.60,n=16)和253.8±1.1Ma(MSWD=0.96,n=14)。其中霏细岩锆石年龄表明,其形成可能与西伯利亚板块和蒙古-华北板块之间的鄂霍茨克洋碰撞造山有关;安山玢岩可能与华北板块与西伯利亚板块碰撞造山有关。通过成矿前脉岩的锆石年龄,可以限定大井矿床的成矿时代晚于164Ma。结合前人研究结果,推测大井铜多金属矿床的形成主要受控于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岩浆活动。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山东省平度市大庄子金矿区黄铁矿、方铅矿三个蚀变阶段特征研究,发现金矿化主要发生在第二阶段,强烈的石英-黄铁矿-碳酸盐化与金矿化的关系最为密切。金多数以包体的形式赋存于黄铁矿等金属硫化物中,并且在黄铁矿、方铅矿、闪锌矿等矿物共同产出时更有利于金的富集。研究认为石英和黄铁矿组合以及黄铁矿、黄铜矿、方铅矿、闪锌矿的组合可作为金的富集指示性矿物组合,伴生矿物之中方铅矿含金性最好。方铅矿、黄铜矿、闪锌矿和磁黄铁矿呈细脉状、网脉状、斑杂状产于含金石英脉和团块状黄铁矿的裂隙中,研究发现细脉状较团块状黄铁矿含金性要好。  相似文献   

13.
小秦岭变质岩及脉体锆石SHRIMP 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小秦岭地区花岗伟晶岩、花岗片麻岩及含金石英脉中的锆石进行了SHRIMP U-Pb年龄测定。花岗伟晶岩中的锆石为岩浆锆石,其~(207)Pb/~(206)Pb平均年龄为1955±30Ma,MSWD=1.4;花岗片麻岩中的锆石复杂,其变质成因"幔"的~(207)pb/~(206)Pb平均年龄为2462±20Ma,MSWD=2.0,铅丢失不谐和直线的上交点年龄为2400~2600Ma;含金石英脉中的锆石为残余锆石,其~(207)Pb/~(206)Pb平均年龄为1995±86Ma,MSWD=0.092。这些年龄数据为小秦岭地区的构造演化提供了更精确的年龄依据,2400~2600Ma和1900~2000Ma分别代表了小秦岭地区第一期和第二期变质作用的年龄。含金石英脉形成于2000Ma之后,石英脉中没有热液锆石。  相似文献   

14.
侯万荣 《地质与勘探》2014,50(Z1):1213-1223
乌拉山-大青山成矿带为华北板块北缘重要的金多金属成矿带,其中产出有哈达门沟-柳坝沟大型金矿床,金矿床成矿时代和构造背景一直存在争议,长期被认为是中生代构造岩浆活动产物,最近在哈达门沟金矿床深部发现了与金共生的石英脉型和钾化蚀变岩型钼矿化,笔者等利用Re-Os同位素分析方法,首次对与含金黄铁矿共生的辉钼矿进行了年代学研究。4件辉钼矿Re-Os同位素等时线年龄为386.6±6.1Ma(MSWD=1.18),加权平均年龄为386.4±2.7Ma(MSWD=0.55),初始187Os值为-0.02±0.41 ng/g。根据辉钼矿的年龄,并且结合其它地质证据,可以推测,哈达门沟地区金矿化发生的事件可追溯到早泥盆世,属海西早期构造-岩浆活动事件,而矿区北部西沙德盖钼矿获得辉钼矿Re-Os年龄为226.4±3.3Ma,钼矿床形成于三叠纪,说明乌拉山地区内至少存在两期钼矿化,其中早期钼矿化与金矿化同时发生,且以金矿化为主,上述数据的取得,对重新认识该区金(钼)矿成矿作用及区域地质演化历史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5.
谢家沟金矿床位于胶西北焦家断裂带和招平断裂带之间。在系统观察坑道各类蚀变现象的基础上,发现围岩蚀变主要有钾长石化、硅化、黄铁矿化、绢云母化,其次可见绿泥石化和碳酸盐化等;基于蚀变的叠加和穿插关系查明了不同阶段的主要热液作用记录,从早到晚依次为钾长石化、黄铁绢英岩化、陡立石英硫化物细脉;蚀变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带现象,从中心到两侧分别为陡立石英硫化物细脉带、黄铁绢英岩化带、钾长石化带。本次研究对蚀变钾长石开展了40Ar-39Ar精细测年工作,获得的坪年龄为(112.79±0.62)Ma(MSWD=5.76),与等时线年龄((115.56±1.72)Ma(MSWD=4.59))一致,限定了谢家沟金矿床的钾化蚀变年龄,与胶东地区获得的金成矿事件年龄相近,说明谢家沟金矿床与胶东地区金矿床是在同一成矿-热事件下形成的。结合区域岩浆演化特征,胶东地区在郭家岭岩体形成之后、在(120±10)Ma还存在一期与金成矿关系密切的岩浆活动。  相似文献   

16.
王翠芝  李超 《岩矿测试》2012,31(4):745-752
福建武夷山坪地钼矿为中高温热液型钼矿,产于晚侏罗世钾长花岗岩岩体"层节理"及岩体与下元古界大金山组接触带的南北向断裂中。矿石自然类型主要为硅化岩型(石英脉型)、黄铁绢英岩型、花岗岩型、蚀变构造岩型。矿石构造主要有条带状、浸染状、角砾状、细脉状等构造类型。矿石结构以中粗-中细粒鳞片结构为主,局部呈现厚板状、带状(常常弯曲)。辉钼矿是唯一的矿石矿物。本研究采集坪地钼矿不同矿体、不同产状、不同标高的辉钼矿进行Re-Os同位素测年,得到等时线年龄为(102.9±1.8)Ma,MSWD=2.1,Re-Os模式年龄为(103.70±1.7)Ma~(111.6±1.6)Ma,加权平均值为(107.4±3.3)Ma,MSWD=16。MSWD均较大,说明坪地辉钼矿的成矿具有多阶段性,钾长花岗岩中细脉状、岩体"层节理"中粗脉状和断裂角砾岩带中团块状三种类型的辉钼矿分别是在(111.20±1.7)Ma~(111.60±1.6)Ma、(105.60±1.6)Ma~(107.40±1.6)Ma和(103.70±1.7)Ma三个不同的成矿阶段形成的,成矿时代属早白垩世晚期。这一同位素年龄资料为福建东南沿海浦城—宁德北西向中生代构造-岩浆带中同类矿床的形成演化与指导区域找矿提供了新的地球化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湘南红旗岭锡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Ar-Ar同位素年代学研究   总被引:22,自引:17,他引:5  
红旗岭锡多金属矿床是湖南东坡矿田代表性的脉状矿床,亦是湖南省最大的脉状锡矿,并与同一断裂带上相邻的枞树板和南风坳等脉状铅锌银矿构成了一套Sn-W-Pb-Zn-Ag矿床组合。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对该矿床进行了高精度白云母Ar-Ar测年,获得坪年龄为153.3±1.0Ma,相应的等时线年龄为153.6±1.5Ma(MSWD=0.55),反等时线年龄为153.5±1.5Ma(MSWD=2.1)。这些年龄数据明显早于相同矿石类型石英流体包裹体的Rb-Sr等时线年龄(143.1±8.7Ma)及相伴产出的花岗斑岩钾长石40Ar-39Ar年龄(144±3Ma),而与千里山岩体主体相锆石SHRIMPU-Pb年龄(155~151Ma)及与之相关的柿竹园矿床(151.0±3.5Ma)和金船塘矿床(158.8±6.6Ma)矽卡岩型矿床的Re-Os等时线年龄在误差范围内相一致,指示区内脉状矿床亦与千里山岩体存在密切的时空关系。综合已有的研究认为,高热花岗岩浆的高分异演化是区内多金属元素巨量堆积成矿的物质基础,不同的围岩性质及构造条件则可能制约了不同的矿化过程,从而形成不同的矿床组合。当围岩为泥盆系碳酸盐岩时,形成一套接触带矽卡岩-云英岩-大理岩型钨锡钼铋铅锌矿和远端脉状铅锌银矿床组合,而当围岩为震旦系碎屑岩时,沿构造通道(断裂带)发育一套脉状钨锡多金属矿和远端脉状铅锌银矿床组合。  相似文献   

18.
辽宁省五龙金矿床成岩成矿年代学及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龙矿床是中国辽东地区最大的石英脉型金矿床,赋存于中生代黑云母花岗岩中。金矿体多呈脉状产出,与中生代细粒闪长岩有成因联系。文章采用LA-ICP-MS锆石U-Pb定年方法,获得矿区内黑云母花岗岩、花岗斑岩、细粒闪长岩的结晶年龄分别为(155.4±0.9)Ma、(154.2±1.2)Ma、(123.1±0.9)Ma。文章选取金矿石中绢云母样品开展了Ar-Ar定年,获得Ar-Ar坪年龄为(122.8±0.8)Ma(MSWD=0.09)。金属硫化物的δ34S值介于+1.1‰~+2.4‰,平均值为+1.8‰,表明硫主要来自深源岩浆。黄铁矿中流体包裹体3He/4He比值为0.36~0.65Ra,平均值为0.50 Ra,表明地幔流体参与成矿作用的比例为3.9%~7.2%,地壳流体占主导地位。五龙金矿的成矿时代为早白垩世,形成于华北克拉通东部的构造体制转折和大规模岩石圈减薄背景。  相似文献   

19.
新华铅锌(银)矿床位于钦杭成矿带南端云开地区的六万大山隆起区,是以铅锌为主的含银热液脉型多金属矿床。矿体赋存在含堇青石黑云母花岗岩中,主要呈脉状和透镜状产出。文章利用激光阶段加热技术对与矿化密切共生的白云母进行Ar-Ar年龄测定。结果表明,新华铅锌(银)多金属矿床的~(40)Ar/~(39)Ar坪年龄为(165.3±1.6)Ma(MSWD=0.38),反等时线年龄为(165.2±1.6)Ma(MSWD=0.42),等时线年龄和坪年龄一致,代表了白云母的冷却年龄和矿床的形成年龄,表明该矿床的形成与云开地区燕山早期的岩浆活动有关,这与区域成矿事件相吻合。结合前人对华南地区地球动力学背景的研究成果,初步认为新华铅锌(银)矿床形成于中-晚侏罗世碰撞板块边缘再次活化,岩石圈伸展的构造背景。  相似文献   

20.
篦子沟铜矿位于山西中条山胡-篦型铜矿田,矿体与地层产状一致,呈层状、似层状分布于中条群篦子沟组和余元下组中,经历了多期次多阶段成矿作用。为限定篦子沟铜矿后期热液脉状矿化的形成时代,对篦子沟铜矿区方解石-石英脉中与黄铜矿共生的辉钼矿样品进行了Re-Os同位素测定。结果表明,6件辉钼矿样品Re-Os同位素模式年龄为(1 539±26)~(1 616±26)Ma,加权平均年龄为(1 577±31)Ma(MSWD=5.5),等时线年龄为(1 522±180)Ma(MSWD=9.6),表明热液脉状矿化形成于中元古代长城纪晚期。据此篦子沟铜矿的热液脉状矿化可分为3个成矿期次,分别为古元古代晚期发生的微细脉浸染状矿化期、脉状矿化期和中元古代早期热液脉状辉钼矿矿化期。此次事件可能为中元古代伸展-裂解事件岩浆侵位产生的热液对原来的篦子沟铜矿进行再次的矿化、富集。结合已有资料,证明篦子沟以及中条山地区在中元古代早期存在热液矿化事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