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实现“双碳”战略目标的科学基础主要在于深入且系统地理解地球环境系统和人类经济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作为以人地系统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地理学,在“双碳”研究及成果服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基于“学科分支—数据方法—研究对象—成果贡献”的思路,对2000年以来中国主流地理学期刊及学者发表的“双碳”文献进行回顾和总结后发现:(1)不同地理分支学科下“双碳”研究主题呈现多样性的特点,自然地理学侧重研究人为及自然碳源碳汇变化,人文地理学侧重分析碳排放时空分异格局及形成机理,信息地理学侧重构建高时空分辨率碳数据集及开发空间分析工具;(2)碳核算方法包括排放系数法、实际测量法和遥感估算法等,其数据源主要包括社会经济统计数据、遥感卫星监测数据以及新型地理感知数据等,地学分析模型主要用于描述碳源碳汇空间分布模式,预测空间过程及结果;(3)地理学视角下“双碳”研究对象分为空间对象和活动对象,前者关注微观、中观和宏观等不同尺度碳源碳汇的空间特征及规律,后者关注能源、工业、农业、土地利用变化及林业等活动产生的碳源碳汇的地理分布;(4)地理学对“双碳”的成果贡献出口主要包括地理空间分异规律的空间差异化低碳治理、“经济...  相似文献   

2.
新经济地理学与传统经济地理学之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安国  杨开忠  谢燮 《地球科学进展》2005,20(10):1059-1066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藤田、克鲁格曼、维纳布斯等以迪克西特和斯蒂格利茨垄断竞争模型为基础,用不完全竞争、报酬递增和市场外部性等理念构建新的经济地理模型,掀起了一场“新经济地理学”革命。新经济地理学在理论基础、研究特点和方法等方面与传统经济地理学表现出明显不同,其理论创新受到经济学界和地理学界的普遍关注。但是,也有一些学者对它提出了同样引人注目的抨击。通过对新经济地理学与传统经济地理学进行比较,对一些重大理论假设、研究方法与特点进行简要分析,有助于廓清对新经济地理学与传统经济地理学之异同的正确认识,以期推动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研究与应用以及新经济地理学与传统经济地理学领域的学术交流。  相似文献   

3.
我国“人文地理学以信息为对象的研究”:15年发展回顾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以国内发表人文地理学论文的专业核心期刊为检索源,考察了15年来“人文地理学以信息为对象的研究”的相关成果。依据研究内容、研究对象和研究思维等的差异划分了问题研究阶段、专题研究阶段、时代性课题研究阶段和主题研究阶段4个发展时期。依据研究成果的影响力,归纳了新的空间形态及新的流、信息产业和信息化、互联网与区域经济差异、信息技术作用下的城市、旅游在线服务5个热点研究领域。最后结合国际地理联合会“信息社会的地理学委员会”提供的行动方案,对今后国内“人文地理学以信息为对象的研究”发展予以展望并提出若干研究议题。  相似文献   

4.
自20 世纪80 年代以来,国外学者从侧重于核心区的研究扩展到对山区及高纬地区、边界边远地区、脆弱生态环境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等区域的研究。90 年代以后,随着理论探讨的深入,具有上述特征的不同区域在边际地区这一术语下得以进一步地提升和整合。近年来国际地理学界对边际地区的概念与理论、典型边际地区与边际化过程、边际地区的区域响应与全球化响应、边际地区发展问题等方面进行了多视角的研究。与“核心区”、“兴盛区”及其“空间极化”相呼应,“边际地区”和“边际化过程”对“危急—问题区”及其机理提供了一套理论解释,展现出地理学空间差异和空间关系研究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5.
我国地理学发展的回顾与展望--地理学:方向正在变化的科学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5  
我国地理学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在跨入21世纪之时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和重大任务。我国经济和社会的迅速发展,强烈地改变了我国自然结构和社会经济结构,我国及各地区的“人-地”关系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是我们面临的重大任务,地理学是实现这些国家重大任务的重要支撑科学之一,肩负着责无旁贷的重任,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6.
交通系统是人类经济社会活动的重要空间载体,在全球—区域—地方发展中不断促进各类生产生活要素与人口流动,交通—区域发展交互是人文与经济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在中国高速交通快速发展和“以人为本”的出行理念下,国内交通地理学在以任务带学科、多学科交叉融合、大数据挖掘与技术多元化的发展模式下,瞄准学科难点和研究瓶颈,服务国家发展需求。围绕交通—区域发展交互领域进行相关的理论与方法创新,以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交通地理研究团队为代表,阐明近10年来在交通地理学学科的创新发展。主要贡献在于:(1)高速化、网络化和复杂化视角下的交通地理学理论与方法创新;(2)交通系统与区域—地方互动机制;(3)交通大数据支持下的城市空间组织机理。基于学科理论与方法,研究成果在交通基础设施布局与区域发展“、一带一路”互联互通、新冠疫情防控与交通出行等方面进行了实践应用,为交通强国战略背景下交通地理学研究添砖加瓦。  相似文献   

7.
美国地理学家联合会会刊》代表着美国地理学的最高水平,其载文及其变化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美国地理学的发展历程。通过对其学术论文进行统计分析,考察美国地理学的总体地位和不同领域相对地位的变化,梳理美国地理学百年发展脉络,得出以下结论:20世纪以来美国地理学经历了战前初步发展、战后快速发展和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持续发展三大阶段,美国地理学的第二个春天正在到来;逐步形成了环境科学,研究方法、模式和地理信息科学,自然与社会,人口、地方、区域,综合地理五大领域框架;长期关注与人类发展密切相关的问题,人文地理学始终占据主导地位;非常注重实践,强调理论来源于实践、应用于实践;研究领域相对稳定,但不同方向的相对地位却此消彼长。依据载文数量的相对比例,可以概括出美国地理学发展脉络:自然(1911—1915)→经济(1916—1920)→自然(1921—1925)→地图学(1926—1930)→地方(1931—1935)→自然(1936—1940)→地理教育(1941—1945)→生态环境(1946—1950)→地方(1951—1955)→经济(1956—1975)→自然(1977—1990)→经济(1990—2005)。上述研究领域、方向及其变化,也基本上代表了世界地理学的整体发展规律。   相似文献   

8.
当代地理学特征:发展趋势及中国地理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7  
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球表层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相互作用及其时空变化规律的科学,它广泛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具有跨越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性质。面对当前全球变化和可持续发展的世界性科学问题,地理学家根据学科特点和领域优势,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目前主要研究地球表层系统各界面间的物理、化学、生物及人文过程,探讨多种过程的相互作用机理,探求人类活动与资源环境间相互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规律。地理学以“格局—结构—过程—机理”的研究思路贯穿始终。随着新技术、新方法的使用以及观测资料的不断积累,实验测试数据质量的提高和数据量的增加,当今地理学的研究在空间尺度上同时向微观、宏观两个方向扩展,模型研究不断科学化,已具备现代科学的主要特征。总体上,表现为部门地理研究深化,区域综合研究加强。长期以来,中国地理学在自然地理的综合研究、地表自然过程研究、城市与区域发展研究,以及面向社会现实的应用基础研究等方面取得了较好进展。  相似文献   

9.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办的《国际社会科学杂志》第150期(1996年12月)、第151期(1997年3月)出了两期地理学专辑,专辑反映了地理学的最新研究动态,对地理学的各主要分支学科的特点、现状和研究热点进行了评述。全球环境变化、环境灾害、社会—自然相互作用,社会经济活动的全球化、城市化和跨国公司等新的空间组织形式和新的区位选择过程、地理信息技术,这些都是目前地理学研究的主要课题,而且地理学的各个分支之间和地理学与其它学科之间的综合趋势正日益加强。  相似文献   

10.
网络信息空间的城市地理学研究:综述与展望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飞速发展,不仅深刻地影响了我们的社会系统和经济结构,同时也重构了全球城市的物理和虚拟空间结构形式。近几年,在西方发达国家,网络信息空间的相关研究已经成为多学科研究的热点,有关城市网络信息空间的地理学研究也不断涌现。从技术与经济的角度入手,在已有文献资料基础上,对西方地理学界关于网络信息空间与城市发展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评述。首先界定网络信息空间的概念及其相对于物理空间的各种特征,然后总结城市学者研究网络信息空间的几种理论方法,并从三个空间层次分别评述现有的实证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对网络信息空间的测量方法和关于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内容进行了进一步展望。  相似文献   

11.
王晓乐  蒋晓兵 《地下水》2011,33(3):187-188
为了理清新经济地理学的相关研究成果,以便使经济的发展从时间与空间这两个维度在理论中实现了完美的融合,通过文献综述的方法,对新经济地理学的基本模型做了简要的回顾和评述,主要就研究内容和理论的应用进行综述介绍,并在此基础上对新趋向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网络信息空间的地理学研究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孙中伟  路紫  王杨 《地球科学进展》2007,22(10):1005-1011
网络信息空间(以下简称网络空间)的地理学是当前地理学研究的重点方向之一。1991年万维网诞生并向大众普及后网络空间开始得到广泛认可,同时其作为一种新的空间与事物也吸引了地理学界的高度关注。以多种期刊数据库和搜索引擎为检索源,考察国内外网络空间的地理学研究成果。依据研究内容将国外研究归纳为网络空间地理内涵、虚拟社区、虚拟化身与认知、网络空间的经济地理学,网络空间制图和互联网6个重点研究领域,将国内研究归纳为互联网的区域作用、网站和虚拟地理环境3个热点领域,并分别进行了梳理回顾。最后对国内外研究进行了简要评述,从网络空间的外部层面、内部层面和作用层面提出了若干研究议题。  相似文献   

13.
李军政 《陕西地质》2004,22(1):93-100
地理信息系统是国家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地理信息技术经过20多年的飞速发展,已经渗透到社会各个方面,促使人们生产、生活方式发生深刻变化。我国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正在向信息化方向发展,并正在逐步成为面向21世纪的支柱产业一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GIS技术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综合,二是分化。从空间信息处理的角度看,可将GIS的发展分为空间信息的管理、分析、模拟和调控四个阶段。GIS技术的应用表现在一是面向大型项目,二是面向公众。  相似文献   

14.
《Geoforum》2002,33(2):153-164
The new `geographical economics' introduced by Paul Krugman and others has been dismissed by geographers for a number of reasons, ranging from (mis)treatment of externalities to reliance on formal modelling. These criticisms may be appropriate, but they miss some underlying unit assumptions that cause geographical economics to deal poorly with issues of scale and space. The theories produced by Krugman and others rely on the economic units of the firm, industry and economy for analysis. In contrast, geographers often use spatial units which not only reveal different processes, but can also delimit the economic units. Acknowledgement of the difference in the assumed units of analysis between geographical economics and economic geography is necessary before any useful discourse between the two fields can occur.  相似文献   

15.
论全球变化背景下的自然地理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倪绍祥 《地学前缘》2002,9(1):35-40
全球变化给地球上的自然要素和自然过程乃至社会、经济和人们日常生活都带来了广泛和深刻的影响。全球变化研究已成为目前国际地学研究最活跃的前沿领域之一。在全球变化的大背景下 ,自然地理学在哲学思维和方法论上必须进行革新。例如用目的论替代传统的因果论 ,在继续重视研究地理事物的同一性的同时应更多地强调其多样性和独特性。此外 ,自然地理学研究应注意将多样性观念融入研究之中 ,在研究中树立“四维”(自然维、人类维、时间维和区域维 )观念 ,加强尺度观念 ,将区域尺度的研究作为今后的优先领域 ,并将研究重点放在关键性区域。  相似文献   

16.
B.T. Asheim 《Geoforum》1979,10(1):5-18
The theme of the paper is the question of whether social geography has an ideological or a critical function in society. This question is approached from four different perspectives: (i) the history of ideas, (ii) the philosophy of science, (iii) the development of theory, and (iv) the view of practice.Having identified the two main directions of social geography as being a liberal (positivist) and a radical (marxist) approach, they are subjected to a brief epistemological examination.The development of theory of the liberal and marxist directions differ in three ways. These are the positioning of production vis-à-vis distribution, the concep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ndividual and society, and the understanding of space. The concept of relative space, making geography the science of space (chorology), is criticized. An alternative conceptualization of space, where space is not separated from and understood independent of the object under study, is formulated. Space is here considered as a property of the object (society), which totally integrates space and object.In the last section of the paper it is pointed out that the liberal approach represents either ‘counter-revolutionary’ or ‘status-quo’ theories, while the radical approach is ‘revolutionary’. The concept of space as the property of the object makes social geography more politically relevant, in that the actors in the political struggle became more precisely identified as groups in regional social structures.  相似文献   

17.
C. Gdaniec 《GeoJournal》2000,50(4):379-387
In a former industrial part of Barcelona, as in the de-industrialising neighbourhoods of many big cities, the ‘new’ economy and the ‘cultural’ economy have started to replace the ‘old’ economy, bringing new life into a declining district but also causing conflicts of land use, housing or the preservation of architectural heritage. The latter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regeneration and marketing policies of city governments, whereby the ‘new’ economy not only emerges from the old but the physical space of the old industrial quarter becomes the tool and setting in which the city can re-present itself and its success story of transformation and regeneration. Through the increasing use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which are at the same time driving this transformation - an industry as such as well as business-aid in various sectors, cultural industries in particular - the city has acquired a second, virtual presence. The city exists and ‘lives’ on numerous websites. Those by city government and city organisations often have the express purpose of marketing and presenting the city, while those by (cultural) businesses and other organisations in the district add to the mosaic of the virtual city. As a result, the old industrial space continues to live and be productive, its economic value having changed largely into a cultural value. This coexistence of the real and the virtual, old and new, also meets with a conflict at certain junctures. There is the positive representation of plans and events on the city's websites on the one hand, and the undercurrent of protest and disenchantment among the local population who find themselves marginalised from the profits and success of development, on the other. This revised version was published online in July 2006 with corrections to the Cover Dat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