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南雄盆地西部地区地层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通过1:50000区域地质调查和7条地层剖面的实测,将南雄盆地西部地区白垩一下第三系分为南雄群(大凤组、主田组、浈水组)、罗佛寨群(上湖组、浓山组、古城村组)和丹霞组等2群7组,建立了区的岩石地层层序。丹霞组是南雄群和罗佛寨 群的同时异相地层。在南在雄盆地西部地区发现大量介形虫、轮藻化石和少量半咸水有孔虫化石,划分为4个介形虫动物群(14个组合带)和3个轮藻植物群(11个组合带),首次建立该区微化  相似文献   

2.
四川盆地白垩纪半咸水有孔虫和介形虫的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长期以来,人们总把我国除西藏、新疆、台湾以外的白垩纪红层看作是单纯的陆相沉积。就在前几年,当笔者在这类地层中发现了少量与海水有关的介形类时,也没敢定作海相或半咸水相类型,而依旧套用淡水类型名称。直到近年,感到不少介形类似乎都与海水有联系时,我们才开始在这些地层中寻找有孔虫化石。1978年3月,我们在四川盆地四个地方的上白垩统灌口组的介形类分析样品中找到了大量的有孔虫化石,及与之共生的丰富的半咸水介形类。后来,在其他  相似文献   

3.
据延庆杨户庄等剖面的介形类化石,结合孢粉、有孔虫及延庆盆地的古地磁资料,确定含化石地层为下更新统。通过剖面上部产出的海相介形类、咸水介形类、有孔虫及剖面上部含的有孔虫、咸水介形类、轮藻等化石古生态的分析,认为延庆盆地在早更新世曾通过河道与海洋相通。推断有2个可能的通道:(1)古永定河、桑干河、妫水河和河流;(2)经过达岭、军都山的河流。笔者从地层对比新构造运动十分强烈。八达岭、军都山等山峦可能是早  相似文献   

4.
湖南衡阳盆地东塘组的时代及白垩系与第三系的界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绍曾 《地质学报》1989,63(1):59-72
湖南衡阳盆地东塘组含有古新世的介形虫、孢粉、轮藻及早第三纪的腹足类口盖化石。介形虫属于早、中古新世组合,位于晚白垩世及晚古新世组合序列之间。近年报道的产于东塘组底部的晚白垩世双壳类、孢粉、恐龙蛋等化石,经观察皆赋存于上白垩统戴家坪组。从而证实,东塘组的地质时代为古新世,白垩系与第三系的界线在戴家坪组与东塘组之间。  相似文献   

5.
西藏第三纪有孔虫生物地层及地理环境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西藏南部海相第三系自下而上划分为:基堵拉组、宗浦组和遮普惹组。基堵拉组的归属直接关系到白垩——第三系的界线问题。以往在证据不充分的情况下将基堵拉组归于白垩系。本次工作在该组中找到了具时代意义的化石,有双壳类、介形虫、有孔虫等。通过化石群的研究确定了基堵拉组属于古新世丹宁早期。白垩—第三系界线应位于宗山组与基堵拉组之间。通过基堵拉组的横向对比得出了该组在空间上穿时的结论。浮游有孔虫动物群的发现确定了本区最高海相层为遮普惹组上段,时代属于始新世晚期。 西藏第三纪有孔虫类型丰富。据动物群的古生态研究得出了不同时代的有孔虫生物相:丹宁期为Rotalia生物相和Textularia生物相;朗德期为Miscellanea生物相和Ranikotbalia生物相;伊普尔期至路坦丁期包括Orbitolites生物相、Assilina生物相及冈底斯有孔虫生物相;普里亚波期以Globigerina生物相为特征。据有孔虫生物相的特征及氧碳稳定同位素的测试结果综合得出了西藏南部第三纪包括两次海侵旋回,即古新世和始新世旋回。二者又分别包括两回次一级的旋回,即古新世的丹宁期旋回和朗德期旋回;始新世的伊普尔期至路坦丁期旋回和普里亚波期旋回。  相似文献   

6.
据延庆杨户庄等剖面的介形类化石,结合孢粉、有孔虫及延庆盆地的古地磁资料,确定含化石地层为下更新统。通过剖面下部产出的海相介形类、咸水介形美、有孔虫及剖面上部含的有孔虫、咸水介形类、轮藻等化石古生态的分析,认为延庆盆地在早更新世曾通过河道与海洋相通。推断有2个可能的通道:(1)吉永定河、桑干河、妫水河等河流;(2)经过八达岭、军都山的河流.笔者从地层对比确认新构造运动十分强烈.八达岭、军都山等山峦可能是早更新世以来逐渐升高形成的.  相似文献   

7.
我国东部第四纪的海陆过渡相地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第四纪期间我国海区的海面升降,以及东部沿海第四纪海侵的研究,近年来已经引起地质工作者的广泛注意。有孔虫、介形虫、孢粉等微体化石的运用,在海侵研究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寻找海侵地层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种值得注意的倾向,那就是把凡是找到一点海相化石(如有孔虫)的地层,统统叫做海相层,一概划在海岸线之外。  相似文献   

8.
南海北部第三纪钙质超微化石生物地层学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段威武  黄永祥 《地质学报》1991,65(1):86-102
本文根据40口钻井剖面的钙质超微化石分析和研究成果,将南海北部海相第三系,划分出上渐新统至上新统18个超微化石带和始新统1个未命名组合。始新统未命名组合仅见于珠江口盆地东北缘。上渐新统至上新统18个超微化石带为连续沉积,但各带的发育程度不尽相同。其中相当于E.Martini(1971)划分的NN4—NN5带,NN11带和NN13—NN15带发育良好,横向稳定,分布广。它们是南海北部上第三系划分和对比的重要标志。结合部分有孔虫分带和岩性资料,探讨了全区海相第三系的沉积特征及沉积间断分布发育情况。文中还讨论了下、上第三系,第三系与第四系的超微化石划分标志以及再沉积超微化石的特点和地质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山西发现中华美花介Sinocytheride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自王(辶西)文报道山西运城盐湖运26孔77—83米发现有孔虫化石以来,汾渭盆地许多地点也发现了有孔虫和广盐海相介形虫。汪品先等将前者的地层归于上更新统,将后者的地层归于永乐店群Ⅰ—Ⅲ组。最近,笔者发现运26及相邻的运30孔,尚有大量的广  相似文献   

10.
库车坳陷晚白垩世地层存在的证据和沉积相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库车坳陷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之一,白垩系是其主要储层。长期以来,该坳陷白垩系的地层划分存在较大争议,其中是否存在上白垩统是争议问题焦点之一。笔者等根据发现的晚白垩世钙质超微化石,证实了库车坳陷巴什基奇克组上部地层属于晚白垩世并存在海相沉积;根据前人在库车坳陷及塔东北井下发现的晚白垩世介形虫、轮藻等化石,证实了这些地区也同样存在上白垩统,古城组是其晚白垩世陆相沉积的代表。若干露头剖面和井下岩芯晚白垩世钙质超微化石的发现,表明特提斯海水曾侵进到该盆地。该坳陷及塔东北地区晚白垩世存在海相和陆相两类沉积体系。  相似文献   

11.
东尼日尔盆地海侵的微体古生物和地球化学证据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东尼日尔盆地是中西非裂谷系中典型的中—新生代裂谷盆地,位于尼日尔东部,包括Termit、Tefidet、Tenere、Grein、Bilma等5个坳陷。在对位于Tenere坳陷的Saha-1井和位于Termit坳陷的Helit-1井的上白垩统泥岩岩屑样品的微体古生物分布和地球化学特征分析的基础上,论证了东尼日尔盆地晚白垩世发生海侵。Saha-1井上白垩统泥岩岩屑样品微体古生物鉴定结果显示,样品中含有海相沟鞭藻、介形类、钙质超微、有孔虫等化石;地球化学特征表现为具有高丰度的伽马蜡烷、β-胡萝卜烷,且指示海相沉积环境的标志物甲藻甾烷丰富。微体古生物分布和地球化学特征均表明,晚白垩世地层沉积于海相环境。晚白垩世为全球海平面高位期,东尼日尔盆地发生大规模海侵。在早白垩世,东尼日尔盆地以陆相沉积为主;在晚白垩世热沉降和海侵的背景下,东尼日尔各坳陷成为一个统一的海相盆地,沉积了巨厚的海相地层。  相似文献   

12.
于振华 《地质论评》1987,33(5):443-448
根据叶肢介化石群特征和区域地层对比,并结合以往孢粉、介形虫化石资料、同位素年龄测定,浙江平山膨润土含矿地层以划归寿昌组上段为宜,时代属早白垩世。中国东部环太平洋地区中生代膨润土含矿地层层位,自北西往南东由中侏罗统经上侏罗统、下白垩统至上白垩统递升。据此可大致划分出四个膨润土成矿区。  相似文献   

13.
西藏仲巴地区白垩纪末期—始新世早期海相地层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西藏仲巴县北部地区出露有晚白垩世至古近纪的海相地层 ,本次工作新测制了卓勒剖面 ,并对原错江顶剖面上部地层做了再次研究。地层中化石丰富 ,据有孔虫化石研究结果重新厘定曲下组时代为古新世早期、加拉孜组上段属始新世早期 ,认为该区白垩 /古近纪界线位于曲贝亚组与曲下组之间。在这一界面上 ,古新世磨拉石直接覆于晚白垩世的陆棚碳酸盐台地沉积之上 ,其间存在沉积间断 ,为弧前盆地演化后期的重大沉积转变。古新世早期曲下组为近海相磨拉石沉积 ,古新世晚期至始新世早期加拉孜组为残留海盆沉积。加拉孜组顶部为该区最高海相地层 ,其上为冈底斯群的磨拉石不整合覆盖。冈底斯群的时代应晚于始新世中期。  相似文献   

14.
江苏省第四纪介形虫古生态分析及海侵地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1977年起,笔者对江苏省平原区100多个水文地质钻孔中的5000多块第四系岩芯样品做了微体古生物分析,获得了大量的介形虫、有孔虫、轮藻、硅藻、有壳变形虫、苔藓虫等化石,为第四纪地层的划分和对比、古地理研究提供了可靠依据。本文目的是通过对介形虫为主的古生态分析,识别不同类型的生态组合,进而阐明第四纪海侵地层的特征及其沉积环境。  相似文献   

15.
2005年在河南西峡含恐龙蛋层中首次发现介形虫化石,产自红山水库-丹水剖面上白垩统赵营组下段64层,是以Eucypris-Mongolocypris-Cypridea-Talicypridea为特征的介形虫化石组合,由12属20余种组成.其中Talicypridea是中国、蒙古和东亚晚白垩世最典型的化石,在非洲刚果及南美阿根廷的晚白垩世地层中也有分布,因此赵营组的时代无疑应归属为晚白垩世.赵营组介形虫化石的新发现,为地层的划分对比、沉积环境的演变和盆地的演化研究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正> 1983年底至1984年初,科学院陆相白垩-第三系界线研究队在广东南雄盆地杨梅坑—逆龙坑及风门坳两条剖面上进行了野外观察、剖面测试及化石(介形类、轮藻、腹足类及叶肢介)、岩石标本的系统采集工作。笔者对其岩性、地球化学特征及沉积环境等方面进行了初步分析,并认为白垩-第三纪地层间可能存在沉积间断。兹论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费安玮 《地质论评》2001,47(6):596-601
在山东惠民凹陷渐新统东营组二段发现了浪花介超科尾花介科Recticytherura ualisicosta gen.et sp.nov.--U形脊直尾花介(新属、新种),化石产于该段近底部含生物砂质灰岩中。这是本区乃至渤海湾盆地下第三系尾花介科化石的首次发现。对该新属、新种进行了描述并据铰合构造、尾突、放射毛细管及壳壁构造等特征判断其为海相介形类。与之共生的介形类的组合特征、壳壁的元素组成特征及围岩的碳、氧同位素特征反映了微咸-半咸水的沉积环境,并由古湖泊的扩张和古气候分析认为东营组二段沉积期在惠民凹陷发生了一次短暂海泛。  相似文献   

18.
1975年我们报道了泥河湾盆地怀来及蔚县境内发现半咸水有孔虫化石,当时认为它们的层位可能属第四系上部,后来进一步工作证实应是泥河湾组上部沉积。1977年我们对华北平原第四纪海进海退现象作了初步报道,认为华北平原在早更新世时发生过海进(渤海海进),并引用陈方吉在北京东南发现海相介形虫资料,说明早更新世渤海海进时海水曾经到达这一地区。1978年李鼎容等在北京市顺义县早更新世地层中发现大量有孔虫化石。进一步证实北京地区早更新世确曾发生过海进,使我们解释怀来及蔚县所发现的半咸水有孔虫来源,有更多证据。这一发现,对于北京地区第四纪地层划分对比、新构造运动判别和古地理恢复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本文首次报道了黑龙江省东部,虎林至密山一带龙爪沟群云山组和勃利盆地鸡西群城子河组之下,海陆交互相地层中的半咸水—海相介形虫化石。计2科5属12种,其中包括10个新种。在云山组中部发现了以Scabriculocypris-Mandelstamia二属为代表的介形虫化石组合,在勃利盆地城子河组之下的海陆交互相地层中,亦发现与云山组中部相同的  相似文献   

20.
论塔里木盆地西部海相古新统划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郭宪璞 《地质论评》1994,40(4):322-329
塔里木盆地古部海相古新统原来由陈尔塔什组和齐姆根两个组构成,根据在陈尔塔什组下伏地层-吐依洛克组发的有孔虫组合和介形虫的时代,本文将该组厘定为古新统Danian阶而非上白垩统,本文从生物地层学、事件地层学、稳定同位素地层学,古气候学和地球化学五个方面确定了古新统的底界;提出了古新统划分新方案,即自下而上包括吐依洛克组、阿尔塔什组和刘姆根组三个组;划分出古新统五个有孔虫组合,其中两个为新建;文中还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