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7篇
地质学   8篇
  1990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8 毫秒
1
1.
中国中生代晚期以非海相沉积为主要特征,并产有极其丰富的介形虫及微体植物。就其类型,垂直变化及其演替关系,自侏罗纪中期至自垩纪晚期可分为五个化石组合:  相似文献   
2.
论中国非海相白垩系的划分及侏罗—白垩系的分界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中国的白垩系除西藏、东喀喇昆仑、昆仑南缘、塔里木西缘、黑龙江东部及台湾等地区有海相及海陆交互相沉积之外,其余广大地域均为非海相沉积。按其沉积特征可分为两种类型:内陆盆地沉积型、火山及火山碎屑沉积型。内陆盆地沉积主要分布在大兴安岭及其以东至松花江两岸和陕甘宁盆地、新疆北部以及川滇等地区,岩性以暗色或红色夹杂色砂泥岩为主;火山和火山碎屑沉积主要分布在濒临太平洋的东部沿海地区及雅鲁藏布江两侧,岩性以火山碎屑沉积为主。非海相自垩系厚度巨大,层序齐全,其中含有极其丰富的陆生生物群,其赋存之多、分布之广、属种之繁盛程度是世界各大陆无可比拟的(表1),而且其中又蕴藏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相似文献   
3.
中国非海相晚中生代介形虫、孢粉生物地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中生代晚期的陆相地层分布广泛,发育良好,沉积厚度巨大,层序全,含有极其丰富的介形虫及孢粉生物群,其类型多样,属种繁多,垂直变化明显,演化迅速,对于研究其赋存岩层的沉积环境,时代划分及对比具有重要的地层学价值。  相似文献   
4.
李友桂  杨藩 《地球学报》1983,5(3):77-86
<正> 本文所研究的材料系由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西北中生代地层组和青海石油管理局古生物组王思恩、狄恒恕、朱忠浩和笔者等于1974年采自柴达木盆地西部阿尔金山南麓红水沟地区红水沟组。共分析了34块样品,内含极其丰富的介形虫化石。 文内共描述了9种,分属于3科4属(7个新种)。目前我国真正属于晚侏罗世的淡水介形虫动物群发现不多,正式报导尚属首次。故对于研究我国陆相侏罗—白垩系介形虫动物群的垂直变化具有一定价值。 作者对于在研究过程中南燕同志给予的充分协助和黄成彦、赵黎宇等同志在化石电子扫描及照像等方面的大  相似文献   
5.
本文首次报道了黑龙江省东部,虎林至密山一带龙爪沟群云山组和勃利盆地鸡西群城子河组之下,海陆交互相地层中的半咸水—海相介形虫化石。计2科5属12种,其中包括10个新种。在云山组中部发现了以Scabriculocypris-Mandelstamia二属为代表的介形虫化石组合,在勃利盆地城子河组之下的海陆交互相地层中,亦发现与云山组中部相同的  相似文献   
6.
一、前言抚顺煤田位于辽宁抚顺,沿浑河河谷之南,东西向分布。煤田走向东西,向北倾斜,西部为向斜封闭,东部开扩,形成带状的向斜盆地。据记载,早在两千年前,我国劳动人民已对抚顺煤田开始挖掘和利用。解放前,我国地质工作者王竹泉(1929),曾对抚顺煤田地质进行了调查和研究,并有概略的报导。  相似文献   
7.
新疆吐谷鲁群早白垩世介形虫动物群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所研究的材料系1980年由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余静贤、李佩贤、张望平和新疆石油管理局赵治信等同志采自准噶尔盆地紫泥泉子,呼图壁石梯子剖面、鄯善连木沁剖面。计150余块介形虫标本,经研究共21种,分属于2科6属。化石十分丰富,保存完好,在个别层面上成层出现,几乎成为造岩生物。样品分析是由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所童紫筠和新疆石油管理局勘探开发研究院韦玉勤二同志承担,地质研究所黄成彦、杨安国同志进行电子扫瞄摄影,樊小荣同志印制图片。在此一并致谢。  相似文献   
8.
新疆和田杜瓦二叠—三叠纪动物化石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原定为侏罗系的剖面中发现丰富的叶肢介、介形虫及鱼化石,本文对所发现的化石进行了描述.其中叶肢介化石有7属18种(有8个新种).其时代为早三叠世,与吉木萨尔县大龙口剖面的锅底坑组上部相当.介形虫化石有4属5种,其时代为晚二叠世晚期.鱼化石为1新属种,其时代意见偏新,所以,产这些化石的地层不是侏罗纪,而应是二叠一三叠纪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