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地下水》2017,(6)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水库工程的持续进行,中小型水库建设的经济效益不断降低,袁家沟水库作为抗旱备用水源工程,建库条件差、水资源短缺等因素,使得工程规模与经济效益比较差,本文通过分析袁家沟水库坝址处水沙特性,选定袁家沟水库工程合理的供水方案,确定合理的供水方案及工程规模。  相似文献   

2.
苏国辉 《地下水》2023,(6):106-108
该研究旨在解决兴宁市城区及周边供水范围扩大所带来的水厂供水压力增大问题。通过将第二自来水厂取水口迁移至合水水库库区,以提高取水规模和水质稳定性。研究采用宁西电站引水涵、宁西泵站及输水管道等方案,确保供水安全与灌溉用水兼顾。通过分析水流条件,保证取水口最大过流能力满足供水和灌溉需求。管道选用DN1400的钢管,采用自流输水方式,以确保水质安全。在施工过程中,对预制管道及防腐层进行质量控制,保证施工质量。研究结果表明现有宁西电站涵管规模适应取水要求。通过合理布置和严格施工控制,本工程为兴宁市供水问题提供了有效解决方案,同时也为类似工程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3.
利用英额布水库水文资料,对林源河英额布镇供水工程取水口以上流域作为英额布镇供水工程取水水源进行分析计算,得出90%保证率年来水量为0.0195亿m3。通过典型年对取水口月径流量对比分析,提出兴建一小型水库才能保证90%保证率下供水工程月、日取水量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地下水》2016,(2)
随着城镇生活用水及工业用水需求的不断增长,陕西省取水水源工程建设项目已逐渐实施,其中水库取水成为供水工程主要的取水方式之一。通过比较水库中修建取水构筑物的形式,分析论证采用浮船式抽水泵站的可行性,并给出浮船式抽水泵站设计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张利民 《地下水》2011,(6):98-99
黑河引水灌溉工程是继黑河金盆水库枢纽工程、输水工程、城市净水厂工程、城市配水管网工程建成之后又一项充分利用黑河水库调节功能、合理开发区内地下水源、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的灌溉工程.依据灌区水资源的平衡分析研究,认为在保证城市供水前提下,优先利用地表水,适当开发地下水,分区分片采用渠灌、渠井双灌等不同灌溉开发方式是解决灌区水...  相似文献   

6.
以建平县上窝铺水库供水工程是否兴建存在不确定性为例,对该县的水资源优化配置进行初步分析,拟定两种方案:情景Ⅰ模式为上窝铺水库供水工程竣工,供水区以县城为主;情景Ⅱ模式为上窝铺水库供水工程未竣工,经过分析,选择情景Ⅰ模式方案一可以有效缓解建平县用水紧张,实现地下水开采与补给平衡,有利于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跨越式发展,应积极争取上窝铺水库供水工程的早期完成。  相似文献   

7.
玛河位于新疆天山地带,属于核心区域,在水资源项目开发建设的过程中存在问题。本文通过对流域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取水中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应加强取水过程中控制措施,通过建立专门的取水管理机构、依据取水原则全面控制取水量、建立先进水源地管理建设方案、对供水价格进行控制、实施合理先进的取水量计量方式以及建设完善的取水保障制度等措施,在增强取水管理力度的基础上,加大水源地的建设力度,对水资源进行合理的利用与配置,保证水资源开发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提高工作水平,达到预期工程开发建设目的。  相似文献   

8.
谢勇 《地下水》2023,(3):112-113+156
以四川武引灌区祠堂湾水库为研究对象,综合水库取水口位置、规模并结合稳定性计算,对水库取水口选取的可靠性进行分析,结果可知:坝体在各种工况下的上、下游坝坡设计合理。水库运行30 a后坝前淤积高度为3.53m左右,相应的坝前淤积高程为436.08 m,泥沙淤积不严重,水库泥沙淤积对死库容要求不大,推荐荐死水位为450 m,取水建筑物进水口底板高程选为445.00 m,满足取水防沙要求,取水口不会因为泥沙的淤积导致取不到水,取水口的设置合理;且取水水源的水量和水质均能满足供水区用水需求,水源可靠性较好。  相似文献   

9.
肖军 《地下水》2006,28(6):117-119
本文对乌鲁木齐市中心的六道湾煤矿塌陷区生态绿化建设项目的迫切用水要求,从用水量的合理性与六种取水工程的可行性分析,合理进行水资源配置.最终选择取用和平渠支渠六道湾渠水作为主水源进行供水的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10.
《地下水》2016,(6)
兴建西沟水库做为桃曲坡水库的调节库及铜川市的应急备用水源,与桃曲坡水库联合调度。开展对水库修建的必要性进行研究。通过调查计算认为本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较低,但地下水开发程度过高,地表水资源较丰富星对利用率不高,因此加强地表水取水工程能解决耀州区缺水问题,缓解供水矛盾是非常必要的,有利于区域水资源的统筹配置,缓解供水矛盾改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1.
中水发电作为节约能源的重要工程被广泛运用,中水供电的来源多为污水处理厂。然而,当污水处理厂存在供水不足的隐患时,需要第三方水源作为水源补充方案。通过某中水发电项目取水后宝教寺水库水量平衡计算,并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得出中小型水库可以作为发电项目补充水源进入水资源配置规划。为优化发电项目中水资源配置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地下水》2016,(6)
根据延安黄河引水工程取水断面的水沙关系和特征,研究工程规划设计阶段采用削峰填谷的调节计算方案的合理性,以及利用源水含沙低峰时段(p15 kg/m~3)完成抽水充库工作的可行性。分析认为采用此方案技术上安全可靠,经济合理可降低供水工程建设费用和水价,有利于工程运行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3.
为满足某电厂供水需求,需在某水库进行岸边取水工程(含取水竖井、引水隧道、引水明渠3部分)施工。通过短段掘砌逆作工艺,井筒壁溶洞导水并将导出的水作为水源的一部分,实现了井筒干封底,顺利完成井筒施工;采用顶管技术+管顶注浆技术在破碎岩体、涌水量较大地层成功完成引水隧道施工;通过岩塞爆破成功实现引水隧道和水库的连接;通过船载冲击成槽技术,实现了引水明渠的施工。  相似文献   

14.
数理统计法水库多目标供水调节计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建军  崔着义  丁吉龙 《水文》2000,20(5):35-37
山东省的许多水库由过去的单一农业供水,新增工业用水与城市生活供水,成为多目标供水水库,在缺乏水文资料情况下,根据各用户不同的供水保证率要求,提出了水库多目标供水调节计算的数理统计法(或称之为“分离库容法”),制定供水调度方案。  相似文献   

15.
《地下水》2017,(3)
水库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水库水资源的利用,也严重制约水库功能的正常发挥。榆树沟水库是集工业用水、农业灌溉、生活供水及城市防洪为一体的综合枢纽工程,通过对榆树沟水库水库2006年~2014年的水质监测资料进行计算分析,分别采用单因子水质标识指数法和综合水质标识指数评价法进行水库水质评价,结果表明:榆树沟水库多年综合水质污染指数小于0.20,水质较好。对水库水质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根据区域的自然地理条件、水源条件的要求,选择了龙潭水库库区内马鞍山建设水源工程地表水做为供水水源,以满足建设项目用水需求,水源配置合理。适当考虑水库下游乡镇的用水需求。通过对用水合理性分析可知,应急备用水源地表水做为供水水源,满足建设项目用水需求,水源配置合理。  相似文献   

17.
《地下水》2017,(2)
依照《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导则》(SL322-2013)要求,对大唐溧水燃机热电联产项目开展水资源论证工作。结果表明:本项目取用水合理,取水水源可靠,取用水方案基本合理,取水和退水对区域水资源以及其他用水户的影响较小,各项水资源保护措施也比较合理;但本项目各用水环节用水效率有待提高,冷却塔蒸发量、清下水排放量和生活用水定额偏大;针对项目用水特点,提出在实行"三同时"制度的前提下,加强节水管理,改良工艺设备,并实现供水管网并联,以增加供水水源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8.
曹丁涛 《地下水》2007,29(5):52-56,94
后竹亭水源地是曹洼水源地的一部分.由于地处鲁西南经济发达区,工业取水项目、取水量逐年增加.为正确评价后竹亭水源地供水能力,合理开发水资源,将后竹亭水源地纳入曹洼水源地进行整体评价,并对后竹亭水源地拟订三个开采方案进行计算比较,最后选定方案二,为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许春生  刘凤海 《地下水》2011,(6):40-41,75
利用水文资料,对二密河二密镇以上流域作为二密镇供水工程取水水源进行分析计算,得出90%保证率年来水量为0.127亿m3.通过典型年对取水口月径流量对比分析,提出90%不能保证供水工程取水量,因此需要新建供水水源和原供水水源并用才能保证供水工程远期规划水平年月、日取水量.  相似文献   

20.
中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地下水资源在供水中占主导地位。利用业已形成的地下水位降落漏斗,建立地下水库实施水资源人工调蓄,将汛期不可利用的地表雨洪水、河水和水库弃水,通过人工干预引渗补给到地下水库中,对提高区域水资源利用率和优化水资源配置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平谷是北京市重要的战略性后备水源地,本文以平谷盆地为例,在水文地质条件分析的基础上,从地下储水空间、调蓄水源、补给方式、输汇水条件和入渗能力,以及取水条件等方面对平谷地下水库建库条件进行了系统分析,并提出相应的人工回灌补源工程方案,为平谷地下水库建设提供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