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豫西后造山阶段存在变质核杂岩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曹高社  赵太平 《地质论评》1997,43(4):365-372
不少学者用变质核杂岩模式解释豫西造山阶段基底隆起和与之相伴的盆岭构造的构造格局。介一本区基底隆起的形态、机制、时限和地壳剥露层次均没有变质核杂岩特征与基底隆起相伴的断陷人舅地也不同于变质核杂岩模式中的半地堑。  相似文献   

2.
内蒙亚干变质核杂岩剪切作用类型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郑亚东  王玉芳 《地学前缘》1995,2(2):245-246
内蒙亚干变质核杂岩剪切作用类型的初步分析郑亚东,王玉芳(北京大学地质学系,北京,100871)70年代末McKenzie提出大陆伸展的纯剪切模式,80年代初Wernicke基于北美科迪勒拉变质核杂岩的研究,提出简单剪切的伸展构造模式,后者似乎得到日益...  相似文献   

3.
内蒙古亚干变质核杂岩与伸展拆离断层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郑亚东  张青 《地质学报》1993,67(4):301-309
本文阐明了内蒙古亚干变质核杂岩的构造组成与特征,特别是拆离断层本身及下盘中的各种伸展构造,对变质核杂岩的年龄也进行了较详细的讨论。亚干变质核杂岩)侏罗纪)与科迪勒拉的变质核杂岩(第三纪)的特征基本。相似。其基本构造要求:(1)下盘为糜棱状片麻岩;(2)绿泥石化礴岩;(3)假熔岩和燧石状碎裂岩或微角砾岩;(4)末变质或轻微变质的上船岩石和邻近拆离断层的一层断层泥或朱粘结的断层角砾。但与科迪勒拉区不同  相似文献   

4.
变质核杂岩研究进展,基本特征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8  
宋鸿林 《地学前缘》1995,2(1):103-111
本文对比了国内外变质核杂岩的基本特征后,重点探讨了几个问题:变质核杂岩发育的构造位置,既有如科迪勒拉变质核杂岩的陆缘冒地斜中心的,又有大量是陆内的。它们的基本结构更普通的是三层式,即在核杂岩和上部不变质的以发育正断层为特点的盖层之间,通常发育一套以浅变质的、发生过强烈近水平剪切所致的韧性流变的中间层状岩系;从韧性流变层的不均匀分布,反映出地热状态的横向不均一性;变质核杂岩的几何学、运动学、热状态及  相似文献   

5.
庐山变质核杂岩成因的新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变质核杂岩主要有 3种类型 ,即盆岭型、古老大陆边缘型和古陆核增生型变质核杂岩。这些变质核杂岩都是伸展型的 ,即它们是由于地区性的伸展作用所形成的 ,因此可以统称为伸展型变质核杂岩。江西庐山变质核杂岩由古老变质岩核 (下元古界星子群 )、褶叠层 (中元古界双桥山群 )和盖层三部分组成 ,按上述分类可划分为古老大陆边缘型变质核杂岩 ,因此它也是伸展体制下形成的 ,但前人对伸展体制是何时出现的还存在分歧。由于庐山变质核杂岩主体是庐山“透镜状山体”,它正好位于赣江断裂北段西侧 ,是夹在赣江断裂两条次级断裂——庐山西侧的沙河—…  相似文献   

6.
变质核杂岩研究进展、基本特征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6  
宋鸿林 《地学前缘》1995,2(1):03-111
本文对比了国内外变质核杂岩的基本特征后,重点探讨了几个问题:变质核杂岩发育的构造位置,既有如科迪勒拉变质核杂岩的陆缘冒地斜中心的,又有大量是陆内的。它们的基本结构更普通的是三层式,即在核杂岩和上部不变质的以发育正断层为特点的盖层之间,通常发育一套以浅变质的、发生过强烈近水平剪切所致的韧性流变的中间层状岩系;从韧性流变层的不均匀分布,反映出地热状态的横向不均一性;变质核杂岩的几何学、运动学、热状态及岩浆作用和变质作用等表明,幔源热隆、地壳的热软化、重力上浮及水平应力的联合作用可能是其隆升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雪峰山地区变质核杂岩与沃溪金矿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笔者通过对雪峰山地区变质核杂岩的发现和研究,认为它与科迪勒拉变质核杂岩既有相似之处,但又不完全相同,具有独特的构造特征和演化历史。文中还以沃溪金矿为例,讨论了变质核杂岩对脉金矿床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赣北庐山地区出露的“星子变质核杂岩”是中国东南部迄今为止发现的较为典型的科迪勒拉型变质核杂岩之一.该变质核杂岩核部见有大量的, 与拆离断层同时形成并侵入于构造弱带的伟晶岩脉.通过锆石U-Pb法定年, 获得伟晶岩的年龄为(127±2)Ma, 该年龄代表了庐山“星子变质核杂岩”的隆升年龄, 并得到其他地质证据的支持.还讨论了形成变质核杂岩的岩石圈伸展作用与同时期中国东南部大规模岩浆活动的时空关系及其可能的联系.   相似文献   

9.
安徽怀宁县洪镇变质核杂岩原岩时代与形成机制再认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硕  朱光  吴齐  陈印  张帅  王薇 《地质论评》2016,62(3):585-603
大别造山带东侧、扬子板块上安徽怀宁县的洪镇变质核杂岩,以往认为是早白垩世NE—SW拉张形成的科迪勒拉型变质核杂岩,其核部的董岭杂岩长期被认为是变质基底。然而,该核杂岩所指示的拉张方向与中国东部一系列早白垩世伸展构造指示的NW—SE拉张相矛盾,从而需要对这一重要伸展构造进行再研究和认识。本次11个样的锆石定年表明,董岭杂岩内变形—变质岩体的侵位时代为829~812 Ma,而变火山岩的原岩时代为761~754 Ma,后者属于扬子板块上的新元古代南华纪盖层。锆石生长边揭示了董岭杂岩内一期127 Ma的热事件,应为旁侧同期洪镇岩体侵位的热影响结果,并影响了董岭杂岩内韧性剪切带白云母~(40)Ar/~(39)Ar年龄值。该区董岭杂岩两侧在早白垩世发育了两组北东走向、倾向相背的正断层,南侧与西侧分别上叠同期的怀宁和潜山断陷盆地。断层擦痕应力场反演结果表明,这些早白垩世伸展构造是在NW—SE拉张中发育的,而不是前人认为的NE—SW拉张。综合分析表明,该区在早白垩世两组倾向相背正断层活动与洪镇岩体侵位、隆升的共同控制下发育为伸展穹窿构造,并非科迪勒拉型变质核杂岩。  相似文献   

10.
楼子店变质核杂岩韧性变形作用的40Ar/39Ar年代学约束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王新社  郑亚东 《地质论评》2005,51(5):574-582
楼子店变质核杂岩以拆离系中韧性剪切与脆性拆离运动学不一致,有别于北美科迪勒拉变质核杂岩。构造分析表明,核杂岩两侧拆离系中韧性剪切具有统一的上盘向北东的剪切特征。采自核杂岩两侧韧性剪切带中的3个黑云母单矿物^40Ar/^39Ar年龄介于126~128Ma之间,西侧韧性剪切带中1个角闪石单矿物^40Ar/^39Ar年龄为134Ma,4个样品的坪年龄与对应的等时线年龄一致。角闪石和黑云母坪年龄记录的韧性剪切作用的时限为126~134Ma,并且显示出韧性伸展的特点。研究表明楼子店变质核杂岩两侧的韧性剪切带形成时间一致并具有相同的运动学,韧性剪切作用是核杂岩形成演化的一个重要阶段,这为核杂岩形成的韧性伸展阶段的约束提供了年代学证据。  相似文献   

11.
河北省变质核杂岩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河北省变质核杂岩形成于中一新生代,围绕华北拗陷盆地呈环带状分布在太行山,燕山地区。分为穹状和长垣状两种。同美国科迪勒拉式变质核杂岩相比,在主拆离断层内缺失巨厚的韧性剪切带。其形成的动力机制包括岩浆底辟、区域大陆伸展和地幔(亚)柱上隆作用。  相似文献   

12.
变质核杂岩是岩石圈伸展减薄的典型构造形式,也是研究岩石圈减薄机制的"窗口"。在大量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华南中生代岩石圈减薄的时间与机制和华南变质核杂岩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变质核杂岩是华南中生代岩石圈伸展与减薄的重要产物,它在华南地区的广泛出现为讨论岩石圈伸展与减薄作用提供了重要约束。同位素地质年代统计表明,华南地区变质核杂岩主体形成与剥露的峰期介于140~120Ma的早白垩世,它们的出现与华南大规模岩石圈减薄、岩浆活动及大规模成矿作用的时间非常吻合。本文还介绍了一些关于变质核杂岩和岩石圈减薄机制研究的最新进展,这些研究进展表明,加强对变质核杂岩等伸展构造的研究,对研究岩石圈板块演化的时间、机制、运动学,进而建立更加完善的岩石圈演化模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变质核杂岩是伸展构造的主要类型之一。本文从宏,微观结构研究入手,将大别造山带的大磊山变质核杂岩自下而上划分深变质核体,韧性剪切带,脆-韧性剪切带和流变滑脱盖层4个基本构造部分,并分别论述了各构造部分的变形,变质特征。结合区域构造背景,认为该变质核杂岩是大别造山带在晋宁期造山过程中,南北,淮阳地区早期裂解,晚期碰撞拼合形成的古变质核杂岩构造。  相似文献   

14.
通过详细的野外地质构造调查和对前人大量资料的综合研究,在辽东半岛南部共识别出4个变质核杂岩体,分别为金州变质核杂岩、万福变质核杂岩、新房变质核杂岩和栗子房变质核杂岩.其中新房变质核杂岩和栗子房变质核杂岩是本次首次发现并提出的.它们在形成时间和运动学特征上既具有相似性,又有一定的差异.宏、微观运动学特征表明,金州、新房变质核杂岩总体为上盘相对下盘由东向西剪切滑移,万福、栗子房变质核杂岩总体由西向东剪切滑移.通过对辽东半岛南部变质核杂岩的演化过程、形成模式及形成机制综合分析得出,金州变质核杂岩、新房变质核杂岩、万福变质核杂岩和栗子房变质核杂岩均形成于早白垩世华北克拉通破坏峰期,Izanagi板块与欧亚板块之间的交互作用是其形成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西藏康马热伸展变质核杂岩构造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西藏喜马拉雅特提斯亚亚带内沿定日-康马一线展布近东西向变质核杂岩带,在这个带上康马变质核杂岩是一典型代表,该变质核杂岩核部由花岗岩及花岗岩边部片麻岩组成,岩体之上分别为早古生代构造片岩带、石炭-二叠纪褶叠层带及三叠-白垩纪板岩带组成。  相似文献   

16.
松辽盆地变质核杂岩和伸展断陷的构造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5  
文中讨论了松辽盆地北部中央基底隆起变质核杂岩和徐家围子伸展断陷的构造特征、成因和演化 ,重点讨论了下列问题 :( 1)中央基底隆起变质核杂岩具有科迪勒拉变质核杂岩的许多特征 ;( 2 )识别出组成中央基底隆起变质核杂岩的多层次、低角度韧性拆离体系 ,它们是使中地壳的中深变质岩层抽拉至上地壳的主要原因 ;( 3)穹窿状火山岩台地于晚侏罗世 ( 145.7±6.2 )Ma形成 ,受顶部拆离断层控制的伸展断陷于早白垩世 ( 133~ 12 0Ma)形成 ,而邻近顶部拆离断层的糜棱岩年龄为 ( 12 6.7± 1.54)Ma。这表明变质核杂岩的形成始于晚侏罗世。早白垩世递进的伸展构造与变质核杂岩较深部的部分上拱至地表相伴生 ,推测该变质核杂岩的上拱和剥露、火山岩台地和伸展断陷盆地的形成可能是由伊泽奈奇和亚洲板块陆陆碰撞后的地幔拆沉作用、地幔的岩浆底侵作用以及伸展垮塌作用联合造成的。  相似文献   

17.
变质核杂岩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三个方面综述了变质核杂岩研究的新进展:(1)通过研究基底滑脱带与兽层脆性断层的产状变化,认为递进变形中基底滑脱带原始产状可能是水平的,而上盘盖层中脆性产状从高角度开始变化;(2)变质核姆岩的形成与热异常和岩浆活动及由此引起的伸展作用具有密切的成因关系;(3)变质核杂岩可以形成于不同的区域构造背景下。  相似文献   

18.
北美西部与中国东南部盆岭构造对比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北美西部与中国东南部盆地与山岭构造是太平洋东西两岸独特的地质地貌景观,它们的形成与演化有着其特定的时间、空间、物质条件和深刻的构造背景。分别阐述了这两个地区盆岭构造的地质背景、构造单元划分及其构造岩浆组合、基底与深部构造特征、不同类型盆地与花岗岩山岭的时空演化、成因机制、耦合样式、演化历史,对这两个盆岭地区变质核杂岩的几何学、岩石学、年代学、成因动力学进行了分析。基本地质特征研究表明,太平洋东西两岸盆岭构造存在许多相似处,包括:(1)中、新生代均属太平洋构造域,均受太平洋构造体制制约;(2)受古太平洋板块俯冲影响的开始时间相同,均为中侏罗世,形成的活动大陆边缘宽度相近;(3)板块俯冲角度均在早、晚白垩世之交发生变化,从低角度转为高角度,导致弧后进一步伸展垮塌、岩石圈减薄;(4)均程度不等地发育了科迪勒拉型伸展构造和变质核杂岩;(5)伸展盆地与花岗岩山岭的形成背景相似,盆岭空间相伴,成因相关,时间相近。正是这些相似性,使中国东南部盆岭构造和北美西部盆岭构造的对比成为可能。同时,两岸盆岭构造也存在若干差异,如:(1)岩石组合差异;(2)形成时代差异;(3)地幔柱活动差异;(4)俯冲带位置迁移差异;(5)基底固结程度与变质核杂岩差异。这些差异,构成了太平洋东西两岸盆岭构造的不同地域特色和地质地貌景观。  相似文献   

19.
医巫闾山变质核杂岩构造特征   总被引:49,自引:5,他引:44  
经过野外宏观观测、室内显微分析及同位素年龄测定,基本厘定医巫闾山是一个白垩纪时形成的变质核杂岩。变质核杂岩中心为晚燕山期的医巫闾山二长花岗岩体,周围是由代表地壳深部变形特点的太古宇变质岩组成的变质核。变质核北面和东面以拆离断层与盖层下部中新元古界相接触,并为中新元古界组成的韧性流变的中间层所环绕。变质核西面以阜新盆地东南缘边界正断层( 孙家湾- 稍户营子正断层) 与盖层上部以脆性变形为特征的白垩纪碎屑岩相邻。变质核杂岩的变形片理、线理及运动指向说明该变质核杂岩为对称型变质核杂岩。  相似文献   

20.
太行山阜平、赞皇隆起是中新生代变质核杂岩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太行山阜平、赞皇隆起是中新生代变质核杂岩牛树银(河北地质学院,石家庄,050031)太行山区至少自燕山运动以来就显示出以伸展体制为主的变质核杂岩演化模式,阜平隆起(9000km2)、赞皇隆起(3850km2)是两个典型的变质杂岩核,中上元古界及其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